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透視互聯網新上市潮

透視互聯網新上市潮

時間:2024-10-26 12:10:57

上市,2018年中國互聯網的一大關鍵詞。2018年9月20日,美團在港交所上市。“我們終将改變潮水的方向?是的,隻需要等待。”上市兩個月前,美團創始人王興更新了一條飯否。

9月20日美團在香港上市當天,王興在現場緻辭中感謝了3.4億美團用戶、470萬合作商戶、60萬美團外賣騎手和5萬美團員工,之後,還特别感謝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

“如果沒有蘋果公司,沒有移動互聯網,我們現在的一切都不會成為現實。”他說。

美團是第二家在港交所挂牌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也是近年被媒體稱作“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三大小巨頭中率先上市的一家。

今年以來,除了美團,B站、愛奇藝、小米、映客、優信、拼多多等多家互聯網企業也完成IPO。美團上市之後一周,專門“撮合”互聯網新經濟公司與資本的華興資本,也上市了。

幾乎所有相關的投行、律師事務所過去一年來都是超負荷運作。一位律師事務所資深并購律師告訴《财經國家周刊》記者,他們的上市服務費報價已上浮20%~30%,依然供不應求。

“上市”,也成為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關鍵詞。

瓜熟蒂落

三個多月前的7月9日,另一家企業的IPO受人矚目,這就是雷軍創辦的小米科技。小米與美團同成立于2010年。

當天,雷軍敲響了港交所專為“同股不同權”定制的大号銅鑼。不過,小米開盤即破發,16.6港元的開盤價較17港元的發行價下跌2.35%。

此前一天,雷軍在公開信中寫道,“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

小米登陸港交所三天後的7月12日,港交所又迎來幾乎曆史性的一幕:映客互娛、齊家網、英恒科技等8家企業上市,港交所破天荒在台上并列擺出4面鑼,每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共享一面。

這一天上市的8家企業中,5家是科技與互聯網企業,在内地名氣最大的要屬映客。作為緊随小米之後IPO的互聯網企業,映客特意将發行價定在3.85港元的區間低價,當日開盤價4.32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2.21%,報收于4.26港元,映客股價盤中一度大漲超40%,市值突破110億港元。

雖然映客創始人奉佑生稱上市“水到渠成”,但背後也幾多無奈。映客曾在2017年下半年尋求借殼宣亞國際上市,因遭遇較大阻力未能成行。

同樣争議巨大的新興互聯網公司還包括拼多多。7月28日,拼多多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創始人黃峥遠在上海陸家嘴就把鐘敲了。

美股當日股市開盤一個半小時後,拼多多的開盤價才出來,26.5美元,較19美元的發行價上漲39.47%,按開盤價計算,拼多多市值達到293.56億美元,一躍成為國内市值第七的互聯網公司。

在互聯網被引入中國的第31個年頭,在移動互聯網“野蠻生長”十年,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口号提出三年後,這些新生的小巨頭,到了資本市場瓜熟蒂落的時刻。

波峰與谷底

如果從大的時間線和節奏來區分,2017年下半年至今的這波上市潮,可以算是中國互聯網第三波上市潮。

前兩波大的互聯網上市潮,分别為2000年前後新浪、網易、搜狐、盛大等一批門戶和遊戲公司上市;2010年代,阿裡巴巴、京東等為代表的電商上市潮。

每一波上市潮,都有一些獨特的符号。

1999~2000年的第一波上市潮,國内第一批互聯網公司——門戶大多成立兩三年,赴美一上市,就趕上互聯網泡沫破滅。

人們熟悉的三大門戶紛紛遭遇噩夢:新浪一度跌破發行價,搜狐一路從13美元跌到次年10月的0.8美元,網易也是上市即破發,曾連續9個月跌破1美元,一年内市值蒸發掉90%,甚至2002年被停牌。

不僅成立時間短,由于彼時互聯網進入中國時間不長,互聯網基礎設施還不健全,風險投資在國内也是新鮮事。那時幾家互聯網公司的收入與市值跟如今相比也遠不在一個量級。

從新浪、網易、搜狐上市,到百度、阿裡巴巴、京東,以及盛大網絡、巨人網絡、攜程、奇虎360、58同城等國内知名互聯網公司均選擇美股市場。騰訊則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

互聯網第二個上市潮始于2010年左右,與第一波浪潮間隔近10年,高潮出現在2014年,京東與阿裡巴巴集團先後在當年5月和9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尤其後者以至少籌集217.6億美元,成為美股史上最大的IPO。

這波狂歡之後,國内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潮逐漸沉寂,IPO窗口好似臨時關閉,取而代之的,是2015年到2016年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熱潮。

在那一兩年,除了微博、網易等個股股價高速增長外,大部分表現平平,58同城、聚美優品、去哪兒網等還在2016年全年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雖然2016年也出現了在紐交所挂牌的在線英語教育平台51Talk和中通快遞等,但更多創立年限不長、規模不算太大卻有穩定盈利模式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則選擇了新三闆等國内資本市場。

下一波上市潮

盡管有前兩波上市潮的一些教訓,但仍擋不住第三波互聯網上市潮的到來,而且,這一趨勢還未有停止的意思。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剩下的幾個月,将有更多公司在港股上市,9~11月是一個高峰。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财經國家周刊》記者,他們手頭還有6~7個項目等着明年上市。

不過,資本市場始終是有階段性的,這一波之後,下一波上市潮在哪裡?

一位投資經理分析認為,首先從垂直領域長成的新巨頭和如今融資拿到後面幾輪的公司看,一批互聯網教育和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公司早在五六年就誕生了,最近兩年得到爆發,将在兩三年後形成一波上市潮,其中會有上百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出現。

其次從當下的互聯網風口來看,這幾年VR/AR、AI,甚至區塊鍊都成為風口,雖然很多湊熱鬧的企業已經倒下,但像AI領域還是在資本的扶持下成長出商湯科技等一些新的小巨頭公司,它們也有望在下一波浪潮中登陸資本市場。

最後看目前的一級市場,由于美元基金募集好過人民币基金,而美元基金多投早期,同時騰訊和阿裡在繼續尋找投資對象,幾年後還會有一批公司尋求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一波上市浪潮來臨之前,這一波上市潮還透露出一個核心問題:抓住風口成立創業公司、拿到投資做用戶規模、不考慮盈利靠燒錢搶占市場、拿到市場規模繼續融資、獲得高估值、再尋求IPO……這樣的模式還将成為未來互聯網企業标準的成長模式嗎?

從目前這一波互聯網公司上市潮透出的市值倒挂現象,折射出此前瘋狂資本推出的估值泡沫,到二級市場會破滅,或許會令現階段投早期項目的風投資本更趨于理性。

第三波2017年下半年至今的這波上市潮,可以算是中國互聯網第三波上市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