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廣州: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 

廣州: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 

時間:2024-10-26 05:27:53

廣州率先擁抱市場經濟,不斷沖破體制機制束縛,湧現出許許多多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40年前,“春天的故事”最早就從毗鄰港澳的南粵大地講起。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堅定和加快了改革開放步伐。進入新時代,中央決定設立廣東自由貿易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黨的十九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寄予殷殷重托。

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在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上,2000多年來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和“試驗田”,廣州40年來在諸多領域先行先試,為全國探路。

2018年6月22日,廣州,2018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2018年“創響中國”廣州站正式啟動。圖為機器人區,觀衆在體驗與機器人對話。

創造諸多“第一”

自改革開放之初,廣州就勇于破除舊的思想觀念,倡導商品經濟理念,大膽學習和吸收國外的先進科技成果和管理經驗,提倡競争、進取、效益和平等。40年來,廣州在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中誕生出一代代銳意進取的領軍人物,湧現出許許多多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為這個城市創造了繁榮發達的商貿文化。

價格改革在廣州率先“破冰”。廣州的經濟體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1978年底開始,廣州率先進行價格“闖關”,并在價格改革中取得突破,全國第一間水産品行欄貨棧——廣州河鮮貨棧在廣州辦了起來。廣州在全國率先放開蔬菜、豬肉、水産品等主要副食品和縫紉機、自行車等大商品的價格。

1979年,廣州“東湖新村”工程簽約。它是内地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第一個引進外資開發的住宅項目,第一個實施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1984年廣州率先全面放開建築市場,施行招投标。1998年,天河城成為中國最早的“shoppingmall”。

第一批個體工商戶在廣州創富。借鍋開小食店起家的容志仁、第一個領牌執業的陳興昌、開辦“何植記鞋廠”的何炳父子、長堤大馬路“勝記”老闆溫萬年……改革開放後,内地第一批個體戶在廣州應運而生。從廣州的個體戶第一條街高第街到全國第一個萬元戶,他們以敢想敢闖敢幹的精神,大膽實踐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國策,推動了社會價值觀念的新變化。

中國内地首家五星級賓館誕生在廣州珠江白鵝潭江畔一座座歐式風情建築群中。1979年,霍英東、彭國珍合組的香港維昌發展有限公司與當時廣東省旅遊旅館工程領導小組簽訂興建白天鵝賓館協議。霍英東提出“三自”方針,即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管理,堪稱前所未有。白天鵝賓館當年動工,1983年白天鵝賓館正式開業,并在當年就實現盈利。1985年,白天鵝賓館被“世界一流酒店組織”吸收為中國第一家成員單位。白天鵝賓館實行開放性物價;對酒店員工的錄用、考核、管理及其工資、獎金的發放等,均進行一系列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改革,打破了過去的“鐵飯碗”。

如今家喻戶曉的廣藥集團創立之初隻是一個林場制藥車間。1973年,白雲山農場為解決下鄉青年的工作,靠着兩口舊銅鍋、24名知識青年、兩台老式壓片機,成立了白雲山制藥車間。沒有原料、沒有先進設備、沒有銷售渠道。白雲山人主動走出廣州,到全國各地建立了800多個經銷點,成為全國第一家主動走出去自建銷售網絡的企業。今年,廣藥集團的整體銷售收入預計将達到1200億元,是1980年的一萬倍。

上世紀70年代初,珠江鋼琴廠生産出第一台鋼琴,但是比起國際同行的産品差距巨大。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巍對《中國報道》記者說,改革開放之初,珠江鋼琴得益于廣州的開放環境,首次走出國門參展。然而,巨大的質量差距被國外同行瞧不起,他們認為中國人根本就不會造鋼琴。從那時起,珠江鋼琴開始花費重金引聘外腦、創建技術中心、研發自主核心技術、培育優秀的工匠團隊。40年過去了,珠江鋼琴成為全球鋼琴制造業産銷規模領跑者,如今,珠江鋼琴産銷量連續多年全球銷量第一,全球每賣出4台鋼琴,就有一台是珠江鋼琴;在國内隻要賣出3台鋼琴,就有一台是珠江鋼琴。

上世紀80年代末,23歲的陳凱旋從普甯老家來到廣州打拼,廣州的開放環境和巨大商機讓他如魚得水,1994年他和哥哥陳凱臣白手起家創立了立白公司,得益于廣州在國内領先的營商環境,他們用20多年的勤奮經營,從沒有工廠、沒有技術,隻能依靠委托加工,到如今立白集團已經洗滌劑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四。

如今的廣州更加注意營商環境的營造。在招商引資方面,更注意從撒網式招商向精準高端招商轉化,從鞏固傳統産業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轉化,從碎片化的政策扶持導向向系統化的産業生态環境構建轉化。招商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招商環境更具競争力。

“這個時代賦予廣州特有的機遇”

2008年,智能手機剛剛興起,“80後”有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聯席總裁李展铿當時還在華南理工大學上學時,就與同學成立了華工優蜜實驗室,通過互聯網廣告幫助APP開發者盈利。最初的他們磕磕絆絆賺不到錢,隻能十幾個人擠在一間20平方米的辦公室沒日沒夜編寫程序,還曾被人誤以為是網吧。是廣州對創業創新的包容氛圍給了他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在大三的時候學校就給我們提供實驗室,讓我們自己在裡面做實驗。”李展铿說,離開校園之後,廣州市政府還給予了資金、注冊公司簡化程序等一系列政策扶持。

透明而開放的創業氛圍讓這個員工平均年齡隻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有米建立了國内第一個移動廣告平台,也幫助當時非常多的APP開發者獲得了收入。2015年,有米在新三闆挂牌,成為當時資本市場最年輕的團隊。目前有米的總部設在廣州大學城,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設了子公司和辦事處,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我們非常感恩這個時代,感恩廣州,讓有夢想的人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是數字經濟的時代,我們會繼續紮根廣州,争取将廣州建設成全球移動營銷與廣告内容創造中心。”李展铿說。

“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還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這句茨威格的名言也是廣州科技金融龍頭企業、PPmoney萬惠集團董事長陳寶國的内心獨白。在珠三角這個金融業極為發達的區域,多年的傳統金融從業經驗,使陳寶國深刻感受到了普惠金融的迫切性。在廣東,商業氣息濃厚,民營經濟極為發達,普通的農民養殖戶、個體經營者、初次創業的人群,急需資金扶持,但這部分人群普遍缺乏基礎的信用數據,很難在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在廣州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下,從2012年至今,陳寶國率領着日益壯大的團隊,不斷積累金融科技人才和技術,發展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我們都生活在廣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時時刻刻都與這座城市創新發展的脈搏同一頻率跳動,當我們為滿足人們的需求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陳寶國說。

“這是這個時代賦予廣州特有的機遇。”機智雲CEO黃灼表示,2008年畢業後他投身創業時發現,中國強大的硬件産業鍊如果能跟互聯網技術緊密結合,會産生強大的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物種”——智能硬件。而處于珠三角、坐擁良好硬件制造産業環境的廣州,提供了物聯網創業絕好的機會。此後,黃灼和團隊創辦了機智雲。10年的發展,機智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台,服務覆蓋200多個國家。

與李展铿、陳寶國、黃灼一樣,一批有夢想的人正上演着新廣州故事,創新的種子在廣州落地生根、實現轉化。2017《财富》全球論壇、中國創新大會、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中國風險投資論壇、中國創交會、中國海交會、小蠻腰科技大會、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等一系列高層次、高水平會議活動落地廣州,廣州正處于全球創新的大“風口”。

改革開放40年來,廣州率先擁抱市場經濟,不斷沖破體制機制束縛。以輕工業為發端,培育出電子信息制造業、汽車工業、石化三大支柱産業;經濟總量常年保持國内前三。如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交彙,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廣州開始了知識經濟時代的新征程。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施瓦布說:“廣州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佳實踐地!”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坦言:“廣州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文化自信讓城市有強大發展底蘊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廣州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40年來一直釋放出強大的文化輻射力。

文藝評論家、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原主席黃樹森,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陳小奇,廣東星海演藝集團管委會副主任、星海音樂廳主任劉瑩有着“廣州文化三劍客”之稱,他們也是改革開放40年廣州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1988年,廣州确定以世界一流的音效标準建造一座專業的音樂廳。10年後,這座音樂廳落成在廣州二沙島珠江之畔,它被賜予一個意義非凡的名字——星海。自此,中國音樂版圖上,添上了廣州這一重鎮。20年過去後,星海音樂廳仍擁有國内頂尖、世界一流的聲學設計,并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專業音樂廳之一。

對星海音樂廳頗有感情的火烈鳥唱片總裁沙琳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幾十年來,星海音樂廳曾經迎來的世界頂尖名家名團,與世界級音樂廳相比也毫不遜色。在星海音樂廳,高雅藝術并不“高冷”,星海音樂廳堅持的是“高而不貴”。潛移默化之間,星海音樂廳讓喜歡喝早茶、吃夜宵的廣州人也有了進音樂廳的習慣。位于廣州西門口的“一起開工”社區由一間舊廠房改造而成,别具一格的設計風格和開放式的辦公空間吸引了超過13個常駐創業團隊和衆多年輕創客會員加入。“改革開放讓廣州走在風氣之先,讓它擁有開放的眼界和超前的思維,是改革開放帶來了星海音樂廳。”劉瑩感歎說。星海音樂廳已經從廣州的城市地标,成長為一個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園,越來越多人因為音樂聚集在這裡。随着物質消費趨向同質化,由音樂廳、大劇院、博物館、美術館等組成的文化場館為廣州這座商都城市增添了更加厚重的底蘊,賦予了更強的文化軟實力。

黃樹森回憶說,改革開放初期,廣州被稱為“南風窗”。那時,港台的電視劇、香港金庸和梁羽生等的武俠小說、台灣瓊瑤等的言情小說都率先被引入廣州,并逐漸向北方推移,一時風靡内地,改變了内地原有對外來文化的認知體系。廣東的出版社率先出版了沈從文、郁達夫等作家的作品集,社會文化全面崛起,湧現出大批各領域的文化人才。黃樹森說,“廣州文化氛圍一直非常活躍開放,給予不同的想法和文化更多包容。”從電影《雅馬哈魚檔》到電視劇《公關小姐》《外來妹》《情滿珠江》,從流行歌曲《濤聲依舊》到主旋律歌曲《春天的故事》,都留下了廣東改革開放的串串腳印。

有“嶺南音樂教父”之稱的陳小奇作為恢複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1978年在中山大學中文系就讀,40年來,他親曆了廣州這個城市一步步發展成為一座追求文化品質、引領影響全球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廣州同樣重視文化氛圍的熏陶。“文化要有高度,城市才更有吸引力。”陳小奇說。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幸福不僅是物質上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富有,廣州做到了這一點。今天廣州的幸福生活源自40年前開始的偉大變革,40年來,改革開放的春天一直駐守在我們這座美麗的‘花城’。”黃埔書院院長仲偉合對《中國報道》記者說。

責任編輯:王哲

“我們都生活在廣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時時刻刻都與這座城市創新發展的脈搏同一頻率跳動,當我們為滿足人們的需求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陳寶國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