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蔡英文的“亞洲矽谷”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蔡英文的“亞洲矽谷”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時間:2024-10-26 03:26:37

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

蔡英文将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遠超過處理兩岸議題的位階,其中最重要的經濟發展方案就是蔡英文選前提出的五大創新産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亞洲矽谷”計劃。前不久,台灣地區“發展委員會”公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選擇新升格的桃園市作為建設基地,計劃投資上百億元新台币興建大樓,吸引亞洲創新人才進駐,希望将台灣建成在亞洲占有一席之地的創新、研發中心。然而,蔡英文“告别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的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思維與過去多年台灣經濟發展方案幾乎全部失敗的現實,則已注定了“亞洲矽谷”是蔡英文不切實際的空想,也将成為蔡英文執政失敗的見證之一。

蔡英文當局推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後,在島内引起很大争議,支持與反對者皆有,以反對與否定者居多,也有肯定與支持者,其中包括了大家熟悉的台灣大學教授林建甫。他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技術、人才等條件,“亞洲矽谷”是台灣新希望。我們不否認台灣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也有較強的硬件與人才優勢,但最關鍵的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思維,則将這些優勢化為烏有,也就決定了最後可能失敗的結局。

名為“亞洲矽谷”,當然是以亞洲為經濟輻射範圍或吸引人才、技術與創新的重點,當然應包括海峽西岸的大陸。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亞洲最大經濟體,更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投資市場。這本是台灣發展“亞洲矽谷”的最大優勢與資源。可是,蔡英文在“520演說”中提出要“告别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即要告别台灣對大陸經濟的依賴關系,就是要改變緊密的兩岸經貿關系,要在經濟上與大陸保持距離,要實現台灣經濟的自主性。如此一來,台灣發展“亞洲矽谷”的區位優勢與兩岸優勢瞬間化為烏有。在具體政策上,蔡英文與民進黨污名化陸資,反對與歧視陸資,将大陸企業對台投資視為“中資入侵”甚至是“侵門踏戶”,視為台灣最大的經濟與安全威脅,因此極力阻撓與反對。盡管馬當局在政策上開放了陸資入島,但在綠營的反對與抵制下,大陸企業對台投資十分有限,到目前累計隻有15億美元。蔡英文這樣抗拒大陸尤其是兩岸經濟關系發展的戰略思考,台灣如何能夠建成“亞洲矽谷”?蔡英文要僅僅依靠日本來建設嗎?日本當然在表面上可能會配合,可精明的日本企業怎麼會放棄更大的大陸市場到台灣這個小島發展?可以說,蔡英文的“亞洲矽谷”計劃雖然聽起來很美好,卻因政治或兩岸政策考慮變得不切實際,甚至有點可笑。

就台灣内部經濟發展布局而言,蔡英文選擇桃園市也是政治考慮與綠營資源分配的結果。台北市内湖科技園區,已駐進大批科技與創新企業,産值早已超過新竹科學園區,而且與新北市相連接地區已形成某種程度的台灣科技走廊,加上台北市是台灣高校、科研中心之重鎮,可以說台北市與新北市更具建立“亞洲矽谷”的條件。但這兩個城市非民進黨執政,桃園市則是民進黨從國民黨手中剛剛奪取的大都市,盡管沒有科研與人才優勢,但蔡英文出于政治考慮還是選擇了桃園市。特别是發展“亞洲矽谷”,重點不是放在創新與研發上,而是要投資上百億元新台币興建大樓,更是這種資源分配考慮的又一佐證。如果經濟問題有了過多的政治化考慮,必然違反經濟規律,經濟建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馬英九執政時期,努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建設(有建立兩岸經貿特區考慮),盡管遭到民進黨的抵制與阻撓,但經數年努力已取得一定進展。然而,民進黨上台執政一個月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放棄自由經濟示範區建設,另起爐竈,推動“亞洲矽谷”計劃。這種做法,隻會造成政策的反複與資源浪費,對台灣經濟建設有害無利。在台灣已有三大科學園區與台北内湖科技園區的情況下,再發展類似的“亞洲矽谷”已沒有太大必要,遠不如發展已推動數年有了一定基礎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更為實際與有效。

觀察近20多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尤其是重大經濟發展計劃,每一位新當政者都會提出新的或宏偉的建設計劃,但除了複制新竹科學園區的中部與南部科學園區有較好發展外,其他幾乎沒有一個是成功的,諸如“亞太營運中心”、“六年國建計劃”、“綠色矽島”、“自由經濟示範區”等等,均以失敗告終。上述分析足以斷定,蔡英文的“台獨”、“遠中”、“排中”、“拒中”、“脫中”、“反中”思維與政治優先思維決定了錯誤的經濟發展戰略,也就決定了“亞洲矽谷”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