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反全球化”動因及中國應對之策

“反全球化”動因及中國應對之策

時間:2024-10-25 10:37:37

DOI:10.19422/j.cnki.ddsj.2017.02.014

這一輪反全球化現象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動因,客觀看待全球化的曆史意義和現實影響非常重要,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應旗幟鮮明地支持全球化進程,并與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近年來,關于全球化的争議和質疑愈演愈烈,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更是把“反全球化”聲浪推上曆史新高點。這一輪反全球化既不同于以往西方國家一些關注生态環保、女權、和平等現代問題的社會運動,也不同于一些發展中國家批評“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政策的左翼言論,而是源于南北方民衆對全球化的集體抵觸。

全球化被指出的最突出的積弊,是世界範圍内的貧富差距呈擴大之勢。雖然過去二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差距在縮小,但南北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差卻未見根本改變。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統計數據,2013年發達國家人均國内生産總值(GDP)達到4萬多美元,相當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8.2倍,遠高于總量差距的1.6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内部發展不平衡也日益顯著,财富聚集在少數富人和富國手中,中産階級和廣大勞工階層都成為利益受損者,各種社會矛盾因此趨于複雜尖銳。

越來越多的政治精英、思想界和學術界人士甚至政府機構開始認真面對這一現象,希望通過深入研究找出問題根源,并為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确定明确的方向。

這一輪反全球化的深刻背景和動因

國際金融危機“後遺症”影響深遠。近年來,随着世界經濟複蘇乏力、波折不斷,新興經濟體的“火車頭”拉動效應明顯減弱,主要發達國家采取外溢性宏觀政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包括北方和南方的很多國家經濟增長和收入狀況陷入長期低迷,失業人口增多,各種債務負擔大幅上升。IMF和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前景持悲觀态度,IMF總裁拉加德認為現在的不景氣恰恰是主要經濟體未能妥善應對金融危機的結果,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世界經濟已陷入增長困境”,經濟學家薩默斯認為“世界面臨長期性經濟停滞的威脅”。人們擔心,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重創将吞噬冷戰後全球化發展的寶貴成果。

右翼勢力和民粹主義擡頭。經濟不景氣導緻财富的縮水和國力下降,此前長期奉行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政策難以為繼,一系列新老政治、社會問題集中爆發,而政府因财政困難、債務纏身及選舉需要難以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和調控。一時間,以批評現政府和執政黨、排斥外國移民和少數族裔、把矛頭指向其他國家為标榜的狹隘民粹主義受到追捧。以瑪麗•勒龐領導的法國“國民陣線”和德國的極右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forGermany)為代表的不少歐洲右翼政治勢力強勢崛起;亞洲個别國家固守冷戰思維、信奉“零和遊戲”,通過對外樹敵來鞏固政權;美國新當選的總統特朗普更是公開宣示其白人至上、反對開放、排斥移民的民粹立場。右翼勢力和民粹主義偏離理性、包容、溫和的軌道,成為引發社會動蕩的溫床。

一體化進程出現逆流。區域一體化是全球化的“衍生産品”,而且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二戰後從歐洲一體化開始,全球範圍内如今已形成了多個區域一體化進程并行不悖的格局,這也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成果。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國際社會造成震撼,它是歐洲大國對一體化進程投下的“不信任票”,不僅暴露出歐盟内部政治、經濟整合過程中的積弊和矛盾,而且也動搖了人們對全球化能增進人類福祉的信念。

全球性問題帶來新挑戰。難民問題已成為當前最突出的全球性問題。來自中東、非洲及亞洲的難民自身是地區沖突與動蕩的受害者,但由于其無序流動對難民目的國也造成了巨大困擾和負擔。德國總理默克爾由于對中東難民敞開大門,受到來自本國乃至歐盟多國的批評和擠壓,支持率跌到就任總理以來最低谷。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目前全球難民總數約6000萬人,創二戰以來新高,其中2016年就有超過1萬人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死亡。這是對人類良知的拷問,折射出國際人道主義的窘境。另一個令全世界頭疼的難題是恐怖主義。目前,極端主義意識形态四處蔓延,恐怖主義正在由大規模、有組織的行動轉為無規律、“獨狼式”襲擊,從法國、比利時、德國到美國及東南亞,恐怖活動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安全威脅已超過“9•11”事件。難民和恐怖主義的全球擴散,已成為世界亂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們質疑全球化的最新證據。

全球化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自1971年起,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每年年初都在達沃斯舉行。圖為2017年1月15日拍攝的瑞士冰雪小鎮達沃斯街景。客觀看待全球化的曆史意義和現實影響

全球化作為一個重大曆史現象,盡管一直遭到诟病,但其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文明進步所做巨大貢獻無法抹殺,特别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帶來了全球範圍内的繁榮與發展。說到底,全球化使人類選擇不同于以往的财富創造、國家間關系及文明演進模式成為可能。

全球化提升了世界各國的總體福利水平。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資本、技術、信息、人員等多種生産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動,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使生産分工與資源配置在世界範圍内展開,各國市場連接而成國際市場,一國技術進步也将通過“外溢效應”惠及更多國家。全球化帶動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拓寬了海外市場,促進了貿易與投資,激發了科技革命和産業升級,擴大了中産階級比例。全球化也讓發展中國家有了緻富機會,結合自身禀賦,利用後發優勢,走向工業化、現代發展和财富積累,為改變國家前途和命運奠定基礎。20世紀60—90年代先後出現了“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再加上中國及東盟的快速增長,打造了世界矚目的“亞洲奇迹”。新世紀以來,“金磚國家”、“新鑽十一國(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朗、韓國、菲律賓、墨西哥、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土耳其、越南。)”等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帶動了亞洲、非洲及拉美等地區整體處于上升勢頭。全球化使世界“變平”也“變小”,南方北方國家的力量對比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社會和個人分享到全球化的成果,這是大勢所趨。

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國和平共處。戰後70多年的世界總體和平局面,為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同時全球化的持續推進也為避免大規模戰争和沖突積累了有利條件。當國家間建立起穩定和成熟的生産、分工和交換體系,各國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共赢和多赢,再加上聯合國及戰後國際安全體系的建立,以及核武器使用的災難性後果警示等因素,不僅使沿用殖民掠奪或發動戰争等傳統手段可能性大幅降低,而且也使主要大國積極尋求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全球化也催生了全球性和地區性治理機構,從IMF、世界銀行、WTO到歐盟、G20,從東亞、非洲、拉美等地區的一體化建設到不計其數的雙邊自貿安排,不難看到各國各地區都在試圖管理和規範全球化,使其更好造福人類。全球化大大提升了國家間的相互依存度,“地球村”已成為現實,人類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隻有合作共赢、同舟共濟,才能戰勝各種複雜挑戰、實現持久繁榮發展。

全球化促進了多樣文明間交流互鑒。當探險家、商人及手工藝者開拓一片新大陸的同時,也開啟了不同文化、宗教、傳統、風俗交流互動的新渠道。全球化為增進多樣文明間交流與理解帶來了契機。回頭看,全球化一度被視同于“美國化”或“西方化”,歐美國家文化軟實力強大,給很多發展中國家帶來沖擊和困擾。但随着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力的增強,紛紛開始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同時民族文化自信顯著提升,尋求與西方文明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時至今日,各國和各地區之間已建立很多成熟完善的人文交流機制,每年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遍及全球、應接不暇,各國政府和跨國企業日益重視和尊重不同文明文化的價值訴求。人類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彼此如此熟悉、走得如此之近。

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應旗幟鮮明地支持全球化進程,并與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圖為2016年6月12日拍攝的北京CBD建築群。中國自身的應對之策

雖然全球化正遭遇挫折,但各國的戰略家、知識精英、國際型企業以及廣大民衆仍然相信,全球化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标志,是曆史的潮流,其進程不會輕易中斷,也不能中斷。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應旗幟鮮明地支持全球化進程,并與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繼續發揮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作用。冷戰後特别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和全球化深入推進的大環境。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也難以一枝獨秀。很多國家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實踐獲得啟示,僅靠量化寬松等貨币政策無法挽回經濟下行頹勢,必須在擴大财政政策力度的同時,深入推進結構性改革,放松市場管制,增加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着力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增長内生動力不足、機制性缺陷等深層次問題,同時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加快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随着中國經濟近年來進入“新常态”,我們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掀起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熱潮,大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中國經濟走上創新和升級發展之路。隻要我們确保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本面,同時深入發掘城鎮化和西部地區開發等巨大空間潛力,完善風險防範機制,就能保持全球企業投資熱土的地位。中國經濟将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中國也将繼續成為全球化的大赢家。

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全球化進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應通過完善全球治理來解決,而不是因噎廢食,倒退回封閉割裂的時代。随着中國的全面發展和海外利益不斷延伸,争取更大的國際規則制定話語權勢在必行。建立和完善由聯合國主導、規範有序的全球治理體系,符合中國多邊主義外交政策和多極化戰略需求。中國作為主要經濟體,不僅要善于利用既有國際秩序和體制獲取最大利益,還必須通過參與國際議程設定、承擔相應責任和提供公共産品逐步跻身于全球事務的核心領導層。作為二十國集團重要成員,中國2016年9月成功舉辦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不僅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開出了行之有效的藥方,而且提出了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中方應與包括G20成員在内的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加強科技與創新合作,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增長,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尋求應對恐怖主義和難民問題标本兼治的有效途徑,為建立開放、平衡、公正、高效的全球治理格局做出積極貢獻。我們應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用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資源和渠道,促進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和亞歐大陸互聯互通、融合發展,鞏固和拓展中國開放發展空間和戰略回旋餘地,也有利于赢得國際社會對中國承擔國際責任的認可。

推動實現世界包容發展新格局。當今時代,一國之内,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苦的增長模式難以持久,必須緻力于以人為本、促進增長、擴大就業、公平分配的包容性增長。全球範圍内,人類社會的繁榮進步很難建立在發展的鴻溝之上,隻能走南北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赢的包容發展之路。倡導包容發展不僅是道義大旗,更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現實選擇。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如何抓住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和新一輪科技産業革命的機遇,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戰略目标,就必須找到兼顧自身和世界的共同發展路徑。目前,中國的整體制造實力處于全球産業鍊的中低端,部分産品和技術已進入高端門檻。盤點自身優勢,中國是12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主要的對外投資國,更是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産國,産業和制造業體系完備,技術集成和設備配套能力位居前列,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世界一流,再加上資金儲備雄厚和信貸方式靈活,完全可以實現優質工業品、成套裝備、工程技術的全面輸出。而廣大非洲、亞洲、拉美發展中國家及中東歐國家,普遍存在健全工業體系或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的緊迫需求,中國與他們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空間和潛力巨大,還可以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搞三方合作,實現雙赢多赢、互利共享。推進國際産能合作,近期看有利于中國盤活國内富餘的工業制造能力,緩解發展壓力;中長期看有助于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取得有利定位,是推升中國在全球産業鍊向中高端升級的重要步驟。從更大意義講,這實際上是開啟了以中國為樞紐、銜接上下遊的新一輪産業轉移的序幕,将直接影響到全球産業鍊、價值鍊、供應鍊的重塑過程。

中國促進世界經濟複蘇、引領全球治理、發起國際産能合作,有規劃藍圖,也有切實行動,是順應全球化大勢,也是支持和推動全球化進程,不僅使自身繼續從全球化中受益,也有助于讓全球化成果惠及世界更多國家和人民。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挂職辦公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魏銀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