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誰收藏了最好的齊白石作品?

誰收藏了最好的齊白石作品?

時間:2024-10-25 07:10:07

由于齊白石作品數量龐大,因此一個博物館或美術館收藏有齊白石的字畫并不稀奇,但數量多、體系全、質量精卻不是易事。目前國内以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作品為最多,此外重要的收藏單位還有遼甯省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

海外方面,齊白石作品的收藏與幾個重要的收藏家、推廣人密切相關,比如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和捷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都藏有自成體系的齊白石作品。但縱觀全球文博機構的收藏和藝術市場的反應,齊白石作品始終不是東方藝術中炙手可熱的寵兒,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西方主流審美對中國寫意畫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北京畫院和齊門弟子

北京畫院與齊白石淵源頗深。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1965年更名為北京畫院)成立,齊白石被任命為名譽院長,這是齊白石生前的最後一個頭銜,此時的他已是97歲(自署)高齡。畫院成立後4個月,齊白石去世了。在僅任職的4個月中,由于年事已高,他并沒有參與什麼實質性的工作,有所記載的隻有一件,即他緻函推薦了自己的弟子婁師白進入畫院工作。

事實上,畫院中的齊門弟子是一支重要力量,私淑弟子崔子範曾主持籌建畫院,後來又主持籌建齊白石紀念館。王雪濤、胡絜青、王鑄九、胡橐都是頗有影響力的齊門弟子,他們也成為北京畫院在20世紀後半葉弘揚齊派藝術的一道伏筆。

據北京畫院研究員馬明宸的研究梳理,在齊白石紀念館的籌建過程中,籌建部門動員齊白石的遺屬将遺作展中的部分作品以及文獻資料捐獻給了國家,還征集了包括齊白石生前的朋友、門人以及裱畫師關蔚山、尹春如、劉金濤等人以及一些報社和其他文化機構的收藏。另外又收集了齊白石在此生活期間使用過的生活用品、作畫工具以及室内陳設器物,這些工作都是由北京畫院畫師胡絜青、夏風等負責監收和經手的。崔子範還組織成立了由胡佩衡、周懷民等鑒定大家組成的鑒藏工作小組,向國家申請經費從社會上購藏了大部分齊白石精品,這成為紀念館籌建的主體。

在1957到1958年的這次大規模收藏中,有1000餘件齊白石繪畫進入北京畫院的收藏體系,其餘還有300方印章、300多件手稿,以及齊白石收藏的林風眠、徐悲鴻、吳昌碩等人的作品,此外還有日記、手劄等物件,這些都是後來研究齊白石的重要史料。這一批藏品是北京畫院對齊白石收藏的最大一批收藏,也是畫院建院以來最重要的一批。

自此之後,畫院的收藏仍在繼續,陸續從王雪濤、胡佩衡、陳半丁處購得一部分,也有一些陸續的捐贈。按照目前的統計方法來計算,北京畫院約有2200件齊白石作品,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多的齊白石作品收藏機構。

在這些收藏中,人物、山水、花鳥都自成一體,可以勾勒出整個齊白石的藝術生涯和風格面貌。比如人物畫的作品和圖稿共計133件,有年款的作品31件;最早的一幅是繪于1909年秋的《嬰戲圖》,是齊白石客居欽州時所畫的,最晚的一幅是繪于1951年2月的《鉗錘道義圖》,題款處還特意題寫“為九十一歲”所畫。這些人物畫中,仕女、兒童、老者、佛道鬼仙各類題材皆有,很多題材還能找到同時期對應的圖稿,作品與手稿相互對照,成為齊白石研究者們最好的圖像史料。

遼博的“可遇不可求”

北京畫院美術館策展人薛良告訴本刊:“齊白石的創作數量很多,全國的收藏也很多,而且分布比較廣,很多地方性的博物館、美術館都藏有齊白石作品,此外像一些美術家協會、出版社,甚至一些高等院校都收藏有齊白石作品,市場上流通的就更多了。”

在北京地區的北京畫院、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有大量齊白石作品之外,湖南作為齊白石的老家,湖南省博物館收藏有近300件。此外,遼甯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收藏重地,前者得益于曆經30年的征集經營,後者則依賴于民國時期四川地區的大收藏家,王瓒緒便是其中一位。1

2

3

4齊白石作品:

1.《鐘馗道義圖》之二(北京畫院藏)

2.《鐘馗道義圖》之一(北京畫院藏)

3.《嬰戲圖》(北京畫院藏)

4.《萬竹山居》(捷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藏)

齊白石作品《四季山水十二條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沈陽,與湖南、北京這些齊白石生活和從事繪畫的地方并無太大關聯,但卻擁有380多件齊白石作品收藏,既成規模又頗有系統,這幾乎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現象”。

最初構建起東北博物館(後更名為遼甯省博物館)與齊白石之間關系的是館長王修。他受齊白石之托,于1950年春,先将其三子齊良琨聘為研究員,6月,又聘齊白石恩師胡沁園之孫胡文效前去工作。共和國成立之初,遼博的重要工作是清點并整理清宮舊藏,但在這個過程中,收集齊白石作品也是一個重頭項目。

據遼博研究員由智超記述,那時,齊白石還住在北京跨車胡同,館方通過努力,直接從齊白石處購買與接收捐贈獲得了一批作品,又在湖南、北京、沈陽展開民間征集、借展,終于在1954年舉辦了齊白石畫展,共展出作品102件,這是齊白石生前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個展。雖然齊白石未能親自到場,但他親筆題寫了展覽名,又破例将長卷《折枝花卉圖》捐贈給遼博。這次展覽建立起遼博齊白石書畫藏品的規模,也形成了其重要早期作品與晚期作品的基本特色。

1955至1965年前後,可以算作遼博征集過程的第二階段,共征集作品約130件。這時期所征集的作品主要通過赴北京購買與購買原屬齊子如的收藏品兩個渠道。在北京的購買多通過和平畫店、榮寶齋、寶古齋等機構以及齊白石的後人,作品多是三四十年代的盛期所作,如《絲瓜烏鴉圖》《松柏蒼鷹圖》《墨狗圖》《墨豬圖》等,這樣就把齊白石盛期作品的缺環補上了。“文革”之後,遼博在1974年和1982年分兩批購買到齊白石的44件作品,此後再無重要的征集。

畫家與藏家

另有一處,是地處西南腹地的四川地區,也與齊白石生活沒有交集,但這裡現藏齊白石作品都是質量上乘的精品。

最近正在北京畫院舉辦的“胸中山水奇天下——齊白石筆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中,一組《四季山水十二條屏》隻展出一個月便匆匆撤展,換上了複制品替代。這組十二條屏現藏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另一組私人藏家手中的《山水十二條屏》曾在2017年一次秋拍中拍出了9.315億元的天價。

這組藏于重慶的十二條屏,最初的主人是民國時期四川地區的大軍閥王瓒緒,後來做到四川省主席的高位。王瓒緒自诩為“儒将”,以軍閥勢力發家,有權有錢,喜歡古瓷器和書畫。他與齊白石的關系起初是素未謀面的“神交”,他喜歡齊白石的畫,便托人去買,出的價高,齊白石每每都獻上精品,并且逐漸在心裡認定了這個藏家,覺得他們彼此趣味相投,說王瓒緒“不是一般的藏家”。薛良說,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少齊白石的收藏家都是軍閥出身,一則有錢,二來或許是齊白石“衰年變法”之後的陽剛和大氣恰好正中軍人的喜好。

《四季山水十二條屏》畫于1932年,直到4年後,齊白石才入蜀與王瓒緒有了第一次會面,但這段時間的會面幾乎終結了兩人的“神交”友誼。如今流行的說法是,齊白石一語道破了王瓒緒的不少赝品收藏,兩人又在買賣畫的價格上産生分歧,曾經相投的性格、趣味都付諸東流,一段畫家與藏家的傳說也至此結束。

但在此之前,王瓒緒已經收藏了很多齊白石的作品,他失勢破敗之後,大多數書畫和古玩收藏都流入了四川博物院和西南博物院(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館的人說,王瓒緒留給三峽館400多件書畫,其中一級品就有40多件。

日本兩大收藏

日本是齊白石海外收藏最重要的一個國家,作品主要集中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收藏的積累得益于幾位藏家對齊白石的青睐。

大村西崖是目前所知最早注意到齊白石的日本學者,他在1922年3月出版的《禹域今畫錄》中向日本讀者介紹過齊白石。然而,這本小冊子并沒有掀起什麼波瀾。真正讓齊白石走近日本觀衆視野的是“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從1921到1929年,展覽會共舉辦了5次,在中國和日本隔屆舉辦,是20世紀中日美術交流的重要事件,也是齊白石在日本和中國打開藝術市場局面的重要轉折點。1

2

3齊白石作品:

1.《卻飲圖》之二(布拉格國家美術館藏)

2.《借山圖之風月夜行》(布拉格國家美術館藏》

3.《自書潤例》(北京畫院藏)

展覽會上展出的山水畫多是傳統風格,章法考究,而齊白石的山水畫筆法洗練,構圖精巧,又有着獨特的野趣,吸引了很多日本觀衆。在《白石老人自述》中,齊白石寫到陳師曾将自己的畫帶去日本,都賣了出去,而且價高,兩尺長的山水畫賣到250銀圓,這個價格在國内是無法想象的。

在這些購買齊白石作品的私人藏家中,須磨彌吉郎是最重要的一位。須磨是日本昭和時代的外交官、間諜,他的藝術品收藏非常豐富且不好統計,在今年的關西拍賣會上,還出現了須磨舊藏的齊白石山水畫。1927年,須磨被派往北京,在展覽會上看到了尚未賣出的《松堂朝日圖》等山水作品,十分喜歡,自此他先後收藏了70多件齊白石作品。由于特殊身份,加上對中國藝術的喜愛,須磨與當時活躍的中國藝術家交往密切。在短短10年間,他便擲重金收藏了大批當時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今看來已是一套很完備的中國近代繪畫收藏體系了。

須磨不但自己收藏,還積極推進齊白石在日本的傳播,組織小型的齊白石展覽,并向當時其他的外國大使介紹齊白石。他曾向德國公使陶德曼(OscarP.Trautmann)推薦了齊白石,說他是“東方的塞尚”。後來,陶德曼也成為齊白石藝術的收藏者和宣傳者。上世紀60年代初,須磨在美國舉辦過齊白石作品收藏展,并出版了畫冊。後來,其後人将一部分藏品捐贈給國家,齊白石的作品大多被收藏在京都國立博物館,另有一部分流入市場。

另一位日本的重要藏家是伊藤為雄。1920年伊藤來到中國,是齊白石作品早期的收藏者之一。回國後,他與齊白石相交頗深,直到抗戰爆發前,一直維持着書信往來。“二戰”之後,由于舉國“脫亞入歐”的氛圍,日本收藏齊白石作品的藏家越來越少。1964年11月,紀念齊白石百年誕辰的展覽在東京日本橋舉辦,其中僅上款寫明給伊藤的作品就有16件之多,且件件是精品。伊藤所藏的齊白石作品除了一部分捐贈給國家外,另一部分舊藏大多流入了台灣地區。

從上世紀20年代到六七十年代,齊白石的藝術扮演着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角色,早期日本收藏家對齊白石追捧備至,為日後他在日本的影響力奠定了基礎。加之東方審美本就相通,日本對齊白石的态度很快就從開始的審慎轉向喜愛,齊白石在日本也逐漸成為了與吳昌碩齊名的大藝術家。

捷克的收藏和捐贈

在西方國家中,捷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擁有最多的齊白石繪畫收藏,有100餘件,這主要得益于畫家、收藏家齊蒂爾(VojtechChytil,1896~1936)的貢獻。上世紀20年代,齊蒂爾曾在中國學習藝術,後又執教,舉辦過展覽,還發起過切磋繪畫技法的“藝光社”。1925年,齊蒂爾與俄國人妮娜結婚,妮娜在中國生活多年,是齊蒂爾在歐洲組織展覽的得力助手。1936年,齊蒂爾去世後,妮娜成為他所有藏品的繼承人,直到1982年,妮娜在去世前将這批收藏捐贈給布拉格國家美術館,使得捷克成為歐洲收藏齊白石作品的重鎮。

齊蒂爾與齊白石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27年,那一年林風眠邀請齊白石到北京美術專門學校任教,此時齊蒂爾也在這裡教授藝術,他經常和北京著名的藝術家混迹在一起,齊白石、陳半丁、蕭謙中是他最熟悉的藝術家。

在布拉格國家美術館,最出色的齊白石早期作品是一本殘缺的草蟲植物絹本冊頁,作于1921年。冊頁共5頁,每頁下半部分各有一幅齊白石的草蟲作品,上半部為樊增祥的題詞。冊頁原是贈送給齊白石初到北京時的私人顧問羅惇曧的,是一個非常私人化的物件,卻意外地被齊蒂爾收藏,而齊蒂爾收藏的其他大多數藏品都是直接對外出售的。在這些畫作中也不乏精品,《卻飲圖之二》、《借山圖》(其一)、《萬竹山居圖》、《牧童圖》、《菊花下的母雞與小雞》等都是不同時代齊白石的代表之作。可以看出,在齊蒂爾的收藏體系中,幾乎涵蓋了齊白石的經典題材和經典風格。

另一位重要的捷克收藏人是海茲拉爾(JosefHejzlar),上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的留學生。他寫過一本《齊白石》,這也是歐洲人寫的第一本齊白石傳記。據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回憶,2009年他曾拜訪過海茲拉爾,海茲拉爾給他講述了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在歐洲的傳播情況。早在上世紀30年代,捷克的藝術圈就開過關于齊白石的研讨會,探讨這位東方藝術家的價值,後來他們又将齊白石介紹到歐洲其他國家,做展覽,賣作品,因此現在歐洲其他國家的一些美術館也收藏有齊白石作品,可以說“齊白石是整個歐洲系統最早認知的20世紀中國本土藝術家”。

海茲拉爾的大部分收藏也捐贈給了捷克國家美術館,另有小部分捐與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畫院收藏有一份齊白石手書的《自書潤例》,此幅寫于1948年的筆單按照他創作的生産資料、勞動時間、工作難度劃分出不同價格,也就是齊白石個人賣畫的價目表,就來自海茲拉爾的捐贈。北京畫院雖收藏了2200餘件齊白石作品及文獻,但恰恰缺少手書的潤格,海茲拉爾的捐贈填補了這一項收藏的空白。

在美國,對齊白石的關注和收藏是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一度汪亞辰、龐耐和王方宇組成的“鐵三角”是在美國經營齊白石作品的最重要的一個渠道。汪亞辰負責從國内進畫,龐耐統籌美國市場,收藏家王方宇則負責撰文推廣。就連一向隻關注古代繪畫的收藏大家王季遷,也對齊白石評價頗高。王方宇和西方收藏家安思遠都是齊白石的重要藏家,現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不少齊白石作品都來自他們。

與西方國家對中國古代繪畫的關注度相比,近代繪畫的影響力稍遜一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西方審美趣味的差異性。由于齊白石的藝術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原生藝術,即使在海外不乏崇拜者和推廣者,但始終與西方主流審美有些偏差。但在西方某些藝術家或藝術領域從業者那裡,他們又會被齊白石的天真、稚拙打動,畢加索就曾擁有過齊白石的作品。據薛良觀察,齊白石作品題材的豐富性和生活的緊密聯系是更容易被西方視野接受的,比如他在作品中表現的日常生活——燭台、算盤、農具——都很值得玩味。西方人看中國畫,一方面看藝術,另一方面看的是東方情調的生活。

(參考文獻:《齊白石與北京畫院》,馬明宸著;《飛來彩蝶占牆東——遼甯省博物館齊白石書畫收藏實錄》,由智超著;《齊白石與20世紀中日美術交流》,周蓉著;《捷克的齊白石作品收藏》,貝米沙著,周蓉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