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隻有重組才能去産能”

“隻有重組才能去産能”

時間:2024-10-24 08:53:42

水泥改變了世界

《英才》:水泥的産銷受房地産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宋志平:中國的水泥總銷量前年是24.8億噸,去年是23.5億噸,減少了1.3億噸,但今年可能會略有增加。這麼大的水泥量不隻是用于房地産行業,其實整個房地産行業的水泥用量大概也隻占40%左右,大部分都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

現在水泥行業還有一個新的增長點,就是農村市場,農村的水泥用量很大。我們在山東南部的水泥廠,上世紀80年代時,産品向北能賣到北京,向南能賣到深圳。現在那個工廠的産量是當年的好幾倍,但水泥在100公裡之内就都賣掉了,賣到哪去了?都賣到村鎮去了。

《英才》:是否擔心未來有水泥的替代品出現?

宋志平:水泥有幾個特點:第一,它是常用的、必備的建築材料;第二,它的需求量是穩定的。第三,水泥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裡還沒有替代品。

所以,其實水泥真的是個非常好的材料,水泥的發明至今不過180年曆史,可是你看這180年裡,水泥改變了世界。如果沒有水泥,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現代化城市會有嗎?高速公路會有嗎?大型橋梁會有嗎?

在很多人的既有印象裡,水泥廠冒着濃煙,髒兮兮的。但實際上今天的水泥廠生産過程越來越環保,可以做到潔淨化、智能化、無煙塵地生産。

重組比破産更具責任性

《英才》: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會引發大量的企業破産倒閉嗎?

宋志平:觀察世界工業發展曆史我們可以看到,早年遇到經濟調整時,會出現倒閉潮,很多企業倒閉、破産。人們也認識到倒閉帶來一系列問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不知道下一個砸倒誰。破産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可控。

怎麼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呢?後來人們發現還是要靠并購重組,用這種方法比倒閉要好。于是就由大企業、成功的企業出面,并購困難企業、失敗的企業。

并購可以讓損失最小化,社會犧牲也是最小的,還可以保全部分銀行貸款等。讓大企業來處理那些被并購企業的問題,往往處理得更好。

另外,在整個并購重組中,能夠讓一些要素進行重新組合,讓它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用倒閉的方法,就等于将資源統統打翻徹底碎掉,有用的、沒用的一起潑出去,這就是重組和破産的根本區别。

我覺得現在中央之所以講“多兼并重組、少破産清算”,也是這個道理。中國建材在重組的過程中,可以說我們沒給國家帶來任何負擔,而是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

《英才》:政府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鼓勵過剩行業去産能,但遇到了很多阻力,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破解?

宋志平:在供給側改革裡面的去産能問題上,我覺得還是要加大重組的力度。重組之後,讓這些大企業負責任地去關工廠,負責任地去産能。

隻有真正地整合了,企業才會去産能。市場不是某一家企業的,大家都在競争,一家企業自己為什麼要去産能?不但不會去産能,還要增加産能,加劇市場競争。這就是現狀,讓誰去産能誰都不願意去。

但是重組之後,市場的主導權交給大企業了,這個地區的市場就可以由大企業進行合理布局。是搞許多工廠來生産、相互PK,還是讓區域工廠更精幹、把開工率加大,這兩種做法哪個成本更低呢?肯定是減少一些工廠和産能,使得保留下來的工廠産能利用率更高,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更多盈利。

《英才》:大規模的行業整合之後,是否會出現嚴重的壟斷現象?

宋志平:壟斷與否,并不是取決于占有市場的規模大小,關鍵是有沒有壟斷行為,是不是濫用了市場支配權。

如果一家企業在市場上是老大,有支配權,但從來不盲目漲價掙高額的暴利,各類定價和市場政策很合理、很良性,這就不叫壟斷。

像西方很多小國家,一個國家隻有殼牌加油站,沒有别的加油站,歐洲很多國家都是這樣,但這些企業并沒有把油價漲得很高。

所以說壟斷并不取決于市場占有率,壟斷是個行為,指的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與優勢的市場份額,限制競争、打壓對手、操縱市場、哄擡價格。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和學習。

從資源整合到資本整合

《英才》:在水泥行業中,國際市場上的集中度是怎樣的?

宋志平:在基礎原材料行業,全世界都在合并,都是向着聯合重組這方面發展,其實這不隻是今天的現象,而是這幾十年來的一個長期規律。

從國際上看,經過了幾輪大規模重組,水泥産業集中度一般都在70%-80%了。像整個歐洲隻有幾家大水泥公司,兩大水泥巨頭拉法基和豪瑞前年也合并了。當年日本大概有23家水泥廠,用了大概20年的時間,最終合并成了現在的3家。

《英才》:這對中國的水泥行業來說有怎樣的啟發?

宋志平:中國基礎原材料行業的合并,既有基礎原材料規模性生産的客觀規律,也有中國産能過剩帶來惡性競争,需要合并的市場需求。所以中國的企業間合并現在進展很快。

中國建材就是靠聯合重組發展起來的,我們比較早地看到了問題和趨勢,10年前就發起了行業整合,我一直在講兩個改革:一個是靠聯合重組,把資源整合起來,走出一條資源整合的路線,第二個是靠混合所有制,把社會資本整合起來。

《英才》:中國會怎樣通過“一帶一路”來消化過剩産能?

宋志平:關于“走出去”消化過剩産能有個誤解,認為就是把國内現有工廠的設備搬到國外去,其實産能很難靠工廠搬家進行轉移和消化,我們走出去,做的也都是新的工廠,而不是把國内的設備拆到國外。一方面,大型的裝備拆不了。第二,即便拆過去了,人家也不見的要舊設備。

實際上,我們更多地是在轉移我們的資金、技術、裝備、管理能力等,這更像是一種綜合性的投資行為。過去我們是簡單的出口産品,到後來演化成出口裝備,現在則變成了企業投資、技術、裝備、管理能力的一體化走出去,這是“走出去”的新階段。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