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桑迪·威爾的并購之道

桑迪·威爾的并購之道

時間:2024-10-24 08:23:40

“桑迪·威爾管理隊伍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為他的高層職員提供可觀的公司股權和優惠認購權,讓他們為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是公司的利益忘我工作。”

文|本刊記者趙文佳

在金融業能掙到大錢的人數不勝數,特别是華爾街的金融大佬,個個億萬富翁,但是能真正改寫金融業曆史的人卻寥寥無幾。從證券公司最底層的跑單員,到坐上全球最大金融公司之一花旗集團董事長的位置,桑迪·威爾用的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并購,并對金融業的曆史産生深遠影響。

年過半百再創業

1986年的一天,此時已經53歲的桑迪·威爾已經失業13個月了,憑借之前的積累,威爾本可以在平靜悠閑的環境中安度餘生,但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做點什麼,因為他的野心和抱負還沒實現。

于是不甘寂寞的威爾找到了他之前的業務助理詹姆士·迪蒙,兩人合夥在曼哈頓西格蘭大廈租了間辦公室,開辦了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從此威爾開始了新的創業曆程。

威爾每天很多時間用在研究其他金融公司上,後來美國《财富》雜志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介紹威爾,也正是這篇文章給威爾帶來了一個大生意,讓其在金融界再次嶄露頭角。

商業信貸公司的兩位财政主管看到介紹威爾的文章後,專程登門拜訪了威爾,他們的目的就是說服威爾将商業信貸公司從數據控制公司手中買下來。威爾知道數據控制公司的老闆早有意賣掉商業信貸公司,當他還在美國運通任職時,美國運通和數據控制兩大公司的決策層曾就此事進行過磋商,但因美國運通的董事會在商業信貸公司轉讓的問題上出現了較大分歧,兩方沒能達成最終協議。

1986年11月,數據控制公司在股市公開交易中抛售了82%的商業信貸公司的股票,受此影響,不久商業信貸公司的單股價由20.5美元暴跌至5美元。商業信貸公司的兩位财政主管向威爾解釋,導緻商業信貸公司每況愈下的原因并不是商業信貸公司本身不具備發展潛質,而是因為數據控制公司在金融服務業的節節敗退封殺了商業信貸公司進入國内市場的通道,其實稍加打磨,還能讓其煥發活力。

後來威爾花了數月時間耐心地對商業信貸公司的市場資産、經營管理和服務質量做了全方位的調查,确信這是一個被低估的金礦後,威爾打算出手。不久,威爾與數據控制公司達成了轉讓協議,他個人投資700萬美元購買了商業信貸公司的股票,成為商業信貸公司的新主人。

收購後,威爾和他的管理隊伍也搬進了商業信貸公司總部大樓,從周一到周五他與部下同吃同住,共商制勝策略。并且,集中資金投入更有利可圖的行業,終止了在以色列的信貸業務,拉丁美洲的貸款項目也從公司的發展計劃中被删除。

經過一系列的整改,在威爾入主當年,商業信貸公司的營業額就上升到11億美元,利潤達4600萬美元。

商業信貸公司的成功,讓威爾感受到收購的魅力,并開始刻意尋找一些被低估的公司并購,并把收購範圍擴展至海外。商業信貸公司步入正軌後,威爾又用1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了傑拉爾德·特賽集團屬下的普瑞瑪瑞卡公司,還從傑拉爾德·特賽集團手中買下了史密斯·巴尼股票代理公司。

此後,威爾又把西爾森從美國運通手裡買了回來,并推動西爾森與史密斯·巴尼股票代理公司的合并。一連串并購與整合之後,商業信貸公司在1992年更名為旅行者集團。1996年,合并後的史密斯·巴尼的實際年利潤已達8.89億美元,占了旅行者集團總利潤的37%。當年旅行者集團憑借213億美元的年收益跻身“财富500大”前40強,其綜合市值已達340億美元。桑迪·威爾不平凡的曆程

威爾出生在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生活比較艱辛,十幾歲被送到軍校學習,此後進入康奈爾大學。從康奈爾大學畢業後,威爾在華爾街貝爾斯登經紀公司獲得了第一份工作——跑單員,工作任務就是把買賣委托單由經紀人送到交易中心交易員手中。在這份底層工作中,威爾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和實踐,不僅熟記各種股價和相關信息,而且深入了解證券交易清算室這個重要部門的運作。

幾年後,威爾聯合三位合作夥伴成立了CBPW公司,當時的威爾害羞和不擅社交,更願意花大量的時間閱讀上市公司的财務報表,尋求那些企業中有好的增長率、債務杠杆、利潤額以及其他财務細節的不知名公司,這将預示着很好的投資機會。

此後一個蛇吞象的收購,讓CBPW公司開始在華爾街展露名氣,當時CBPW公司并購了一個規模、業務和名氣都比他們大得多的公司海絲頓公司。在接管海絲頓公司後,威爾直接參與其管理混亂的後台部門的改造,并有效控制公司成本,使之在華爾街的競争中處于優勢。

《商業周刊》曾評價道:“桑迪·威爾能把一系列前景堪憂的公司打造成華爾街金融巨艦。”完成海絲頓公司的整合後,威爾又接連收購了幾家公司。此時威爾的公司已有實力和大名鼎鼎的美國運通公司談合并。但完成與運通公司的合并後,威爾在公司的權利被架空,最終被迫離開。

而第二次創業後的威爾,掌控的旅行者集團市值已有數百億美元,但似乎職業生涯都在兼并收購的威爾并不滿足于此,依然尋找兼并收購的目标。

這次他瞄向了花旗銀行,1998年威爾導演了金融史上最精彩的并購案——旅行者集團與花旗銀行合并建立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之一花旗集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項700億美元的并購案使得半個世紀以來禁止金融混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成為廢紙一張。

成為花旗集團董事長兼CEO的威爾,統領這家擁有數十萬員工的企業,繼續創造不俗業績,并且被評為“最佳CEO”。“桑迪·威爾管理隊伍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為他的高層職員提供可觀的公司股權和優惠認購權,讓他們為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是公司的利益忘我工作。”《财富》雜志這樣評述威爾的管理方法。

威爾在公司内的威望極高,但他的為人卻很随和,他不但對下屬關懷備至,對他們的家人也照顧得十分細心周到。有人曾問威爾在管理隊伍上花費如此高額的代價是否值得?他笑了笑說:“我想每位投資者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