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熊群力 中國電科尖端變盤

熊群力 中國電科尖端變盤

時間:2024-10-24 08:07:09

置身于關系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如何統籌資源,協調利益,重塑文化基因,“集中力量辦大事”,如同下一盤大棋,每一步都考驗着企業管理者的智慧與氣魄。文|本刊記者謝澤鋒/編輯|孟德陽/圖|本刊記者孟傑

組建14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首次晉級世界500強位居408位。不止在世界500強,實際上,在國資委的經營業績考核中,中國電科也表現亮眼:12年蟬聯中央企業A級和4個任期連續A級企業,連續獲得“業績優秀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稱号,自成立以來連續保持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實現超過20%的增長速度。2015年,中國電科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51億元,利潤總額163億元,EVA(經濟增加值)129億元。“侏儒再強壯,遇到大個兒就會被踢翻。”中國電科董事長熊群力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直言,隻有體量上了一定量級,才有和國際一流企業競争的基礎。與5年前熊群力回到中國電科時相比,如今公司體量是當時的3倍,資産證券化率提高到了25%,集團體系化改革穩步推進。深化改革為邁進世界500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國防現代化事業中,中國電科都扮演着關鍵作用。47家科研院所殷實的技術家底和優良的資産結構,使中國電科與市場中的競争對手貼身肉搏時顯得更加自信與從容。但另一方面,“技術唯上、科研為重”的思想和氛圍,也成為集團市場化改革道路上的“羁絆”。中國電科與其他軍工企業相比又有些特殊,“先有研究所,後有集團公司”。2002年中國電科以原電子工業部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先天的“以所為本”經營模式難以形成有效的競争合力。“研究所太強,集團公司難管控。”相比科研院所數十年的發展,集團尚且年輕,各單位依然沿襲了事業單位式的管理模式,傳統思維猶在,集團管控力弱,看起來是“天生基因。”這就好比手握好牌,更重要的是打好用好。因此,對于中國電科來說,組牌的方式、出牌的順序都要仔細考量。更何況置身于關系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如何統籌資源,協調利益,重塑文化基因,“集中力量辦大事”,如同下一盤大棋,每一步都考驗着企業管理者的智慧與氣魄。當前,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1+N”一系列文件逐步出台,央企之間的重組整合頻繁上演。中央又發布了軍民融合的頂層設計,要求穩步推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融合發展。肩負國家重任和“大國重器”的使命,又面臨市場化改革的洗禮,中國電科的全面深化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多年的摸索和嘗試,身處國企改革、軍工改制以及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改革的大潮之中,中國電科的每一個動作都備受矚目。走出實驗室基于中國電科曆史和傳承,5年來熊群力帶領領導班子“對症下藥”,穩步推進體系化改革。全集團目前近15萬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高達56%,45歲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員占專業技術人員85%。其中有1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74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下設1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中國電科組建初期,一位中央領導曾這樣評價道:“你們把錢轉化成技術的能力很強,但把技術轉化成錢的能力就比較弱。”崇尚科研的氛圍讓絕大多數員工對搞營銷、提升客戶體驗、談市場并不感冒,而且科研院所的事業單位體制也對集團的改革有所“掣肘”。雖然中國電科的産品很多屬于投資類電子信息産品,并不直接面向普通消費者,但通過近些年的努力,骨幹團隊的市場意識有了明顯提高。“我們一直很重視一個問題,不管是做軍工還是做政府項目,從前期做方案到最後交付,都緊密圍繞用戶。”熊群力向《英才》記者指出:“軍工雖然是一個‘特殊’的市場,但也要用市場思維,真正為客戶着想。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實現客戶的願望,甚至要超越客戶的期望。”海康威視(002415.SZ)是中國電科最為優質的上市資産,國内市值最大的安防企業,被業界稱為安防龍頭。2015年底A&S調研機構發布的全球安防領域50強名單中,海康威視位列第二。在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看來,這些年海康威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搭建了一套别人難以複制的“創新體系”。“這套體系涵蓋了文化、管理、經營、體制等層面,别人一時半會兒是學不來的。”他告訴《英才》記者,“中電海康更像是一個高科技産業的孵化平台,目的就是快速将技術推向市場。”四創電子(600990.SH)被稱為“中國第一雷達股”,由中國電科第三十八研究所發起成立,是集團旗下以民用雷達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形成了以雷達電子和安全電子為主的業務布局。在“平安合肥”項目中,四創電子主導了從視頻監控、流量傳輸、軟件系統、内容存儲以及後期分析一整套工程,而其中的圖像處理等技術均是來源于軍工産業。公司目前研發技術人員占比達到45%,但與5年前相比,“員工的市場敏感度和對用戶體驗的重視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四創電子總經理何啟躍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運用新技術,挖掘新需求,一些潛在的需求甚至客戶也沒有想到。”風廓線雷達的組網布局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案例。以往,氣象部門對于當地空間水平風的探測主要基于本區域的風廓線雷達,而風的形成是一個趨勢,并非某一地域。因此對于系統性的風速風向及其變化的探測對于氣象預報非常重要。基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四創電子提出期望“通過組網的技術,布局風廓線雷達,收集每一個站點的數據,形成整個國家空域風的探測網絡。”這一建議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目前這項技術已經開始使用,“客戶反饋非常好,期望馬上投資立項。”何啟躍表示。

強化“司令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電科沿襲“以所為本”的經營模式,各單位很難清晰定位,導緻集團難以聚集資源,發揮整體優勢。當初參與組建中國電科時,熊群力就意識到這樣的問題:“研究所強是好事,如果研究所能夠擰成一股繩,那這個家庭就很強了。如果研究所很強但是都各做各的,那就很難形成集團的整體競争力。”為改變這一局面,實現向“集團主導”轉變,中國電科大力推進“三個轉變”:思維方式轉變、組織方式轉變和工作方式轉變。2015年2月,中國電科正式設立董事會,标志着集團公司開始向規範的現代企業轉型。組織架構方面,中國電科采取了“三層架構、兩級經營”的體系。“三層架構”指集團公司總部、二級和三級單位,原則上管理層級不超過四級。“兩級經營”是一種“動态”的經營模式,指“二級子集團組建之前,實際經營實體仍然是院所;子集團成熟之後,管理權下放給子集團,集團層面不再管研究所的具體經營。”熊群力向《英才》記者解釋稱。“層次增加,但不能把管理鍊條加長。成立了二級公司,還把原來的二級管着,不授權,二級(公司)怎麼能夠成熟?二級成熟不了,深化改革、資源整合都不可能有效。”在熊群力看來,這種體系的建立是以母子公司企業化為基礎的,“目前已經有十餘個研究所進行了業務整合和管理構架重構,最近還有幾個在進行,将近有20個研究所會整合進入事業部和子集團。”以改革步伐較快的中電海康為例。目前中國電科五十二所由中電海康集團受托管理,而海康威視(002415.SZ)、鳳凰光學(600071.SH)、海康科技等公司為中電海康的子公司。海康威視上市前,113名正式事業編制員工全部放棄事業編制,進入企業。如今,随着公司業績的提升,市值的上漲,員工也獲得了财富積累,個人價值也得到了彰顯。體制的改革也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中電海康實現營業收入273.41億元,利潤總額69.53億元,已經成為中國電科最重要的利潤來源。産業鍊集中“企業沒有主業,什麼都幹,或者什麼賺錢就幹什麼,不是優秀的國有企業。”按照熊群力的想法,未來中國電科的軍工要按照“體系帶系統、系統帶整機、整機帶元器件和基礎軟件,同時,通過基礎領域核心技術和元器件的突破,推動産品和産業更新換代”的思路協同發展,産業向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領域集中、向産業鍊關鍵環節和價值鍊高端集聚,科技向基礎和前沿領域延伸,統籌技術、産品、市場成體系發展。目前,中國電科形成了軍工電子、民品産業、國際化經營、科技創新、資産經營和資本運作五大業務闆塊。業務門類的整合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頭戲,熊群力認為必須要突出主業。“這些年我們的主業不斷在集中,向國民經濟關鍵領域,向國家命脈的基礎性、關鍵性産業進一步聚焦。非主業、非可控、非盈利的‘三非’産業就要堅決清理。國資委講要清理僵屍企業,實質就是‘三非’企業中的一類。”在業務方向的選擇上,必須緊跟集團戰略,并非什麼賺錢做什麼。“二級單位原則上不能做資産經營,更不做資本運作,由集團統籌運作。”熊群力特别向《英才》記者強調,“二級單位的業務怎麼定位,投資方向怎麼定位?是集團來定位。不隻是看資本運作的效益來評判,更要按照中央企業的屬性,進行業務聚焦。”五大主業中的資本闆塊是後來建立的。與其他央企相比,中國電科的資本闆塊起步較晚,但受益于集團優質的資産以及對資本運作的重視,這一闆塊的發展速度卻不慢。中國電科财務公司成立僅三年,資産規模就達到了475億元,在229家财務公司中排名22,目前獲得了除金融債以外的全部金融業務資質。2015年财務公司營業收入12.01億元,利潤6.3億元,累計節約金融成本高達20億元,有效地提升了集團整體的資金效率。除此之外,2014年4月成立的中電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電科投資),已成為集團層面的資本運作平台。據相關公告顯示,電科投資先後參與了四創電子、太極股份、國睿科技、傑賽科技、衛士通等定向增發及募資計劃。中國電科還成立了資産經營公司,統一整合集團的土地、房産、實驗測試設備等資産。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在去年年底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科自主研發的“新型智慧城市”産品和服務令人印象深刻。與航天、航空等防務産品相比,中國電科涉獵的業務空間也更加廣闊,進軍“新型智慧城市”就是最好的體現。目前,中國電科8家上市公司都是軍民融合的重要支撐力量。據熊群力介紹,現在子公司(或科研院所)超過百億規模的已經有6家。當前,各路資本重金布局智慧城市,吸引了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通信等行業的巨頭,甚至不少金融投資公司也開始殺入這一市場。在熊群力看來,目前絕大部分的“智慧城市”業務還停留在信息化的初級階段,“一定程度上解決的是自動化的問題,比如資源、數據、信息,變成可處理、可存儲、可調用的。而真正的智慧城市就是通過信息和數據的處理、信息的融彙,産生新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圍繞着居民的實際需求,主動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解決方案。”中國電科于去年在國家網信辦的指導下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并與深圳、福州、嘉興等首批試點城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新型智慧城市不是簡單的信息化問題,它一定是信息技術、信息系統、信息産品支撐下的智慧産品。“新型”智慧城市是和城市現代化相結合的,首先要有城市發展理念的創新,才有新的智慧城市。與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型”主要體現在:一是與城市的改革發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機結合,緊跟改革與新時代腳步;二是采用安全可信的信息技術與産品,将各種各樣的數據整合起來搭建成一個大平台,為社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将城市的改革發展與城市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利用網絡與信息化手段,中國電科提出“六個一”建設理念,即一個開放的體系架構、一張天地一體化的城市信息服務栅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台、一個數據體系、一個高效的運行指揮中心和一套統一的标準體系。這是中國電科以後提供服務的方向,也是自身的優勢所在。熊群力強調說,統一的标準體系、通用功能平台和運行指揮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的關鍵所在。首先要制定一套統一的标準體系,與深圳、福州、嘉興等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開展戰略合作,并以此為契機,加快制定形成新型智慧城市的統一标準。COVERSTORY首要影響力其次,要建設一個通用功能平台。中國電科提出構建一個數據開放共享和融合利用為核心,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據融合、網絡安全等技術,将城市應用的共性能力集成到一起,做到共享、開放、安全的通用功能平台。進而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同時建立信息安全和公共安防體系。

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由中國電科研制的空警-2000預警機,作為長機率空中機群飛過天安門。

再次,要建立一個城市運行指揮中心。通過該中心,從城市狀态實時監測、城市異常智能預警、關鍵問題智慧決策、重大事件協同處置、事件深度學習、預警和決策模型自動訓練等六方面,實現以數據和認知驅動的城市運營管理新模式。中心建成後,可以随時觀察掌握實際狀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及時自動預警,像大腦指揮手腳一樣靈活快速地指揮調度各個業務部門。近期,中央提出要大力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其中特别提出要注重融合共享,到2020年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基礎領域資源共享體系。這一頂層設計也被稱為新時代“軍民融合”的發展綱領。從當初鼓勵“軍轉民”,到現在不少“民參軍”,一些民營資本開始涉足軍工産業。在中國電科的二、三級企業中很多業務和民營企業合作,三級企業裡還有民營資本參與。雖然民企對于軍品的使用環境、使用要求等方面還沒有深刻理解,但“中國電科可以通過與他們的深度合作,推動雙方更好地落實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熊群力向《英才》記者表示,未來将是軍民融合共享發展的态勢。借力資本為了順應集團的改革節奏,中國電科旗下上市公司近年來資本運作不斷。目前中國電科旗下共8家主闆上市公司,一家新三闆公司——中電科微波通信(837555,5月27日成功在新三闆挂牌)。上市公司的資産整合也是頻繁上演,通過資本市場整合科研院所優質資源,實現集團的戰略目标。今年3月,四創電子(600990.SH)公告稱拟以61.68元/股向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定增1818.89萬股,作價11.22億元收購博微長安100%的股權。博微長安業務涉及中低空警戒雷達和海面兼低空警戒雷達裝備,機動保障裝備及糧食倉儲信息化改造等軍民用産品研發、制造和銷售業務,其中警戒雷達裝備業務收入占比最高。“預計整合完成後,對公司業績提升達到30%左右。資産整合目前正在走審批流程。”何啟躍說道。通過5年的努力,當前中國電科上市公司總資産超過500億元,資産證券化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截至去年底已接近25%。但在熊群力看來,集團“資産整合的速度還是太慢”,特别是在裝備新能源、基礎元器件、儀器儀表等領域尚無上市公司。熊群力期望資産證券化率達到50%以上,也就是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為特殊的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多數原本都屬于科研院所。“我們有很多資産屬于事業資産、軍工資産,保證國家任務,還有安全保密要求,所以這一塊的運作不是很快。随着國企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後的步子會快一點。”而對于民品産業,熊群力期望盡快推向資本市場。去年中國電科從中海油手中接回了天津力神,主要從事包括锂電池在内的新能源産業,“類似這樣的企業,我期望他們盡快上市,通過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步伐。”再造文化基因強大的企業集團,應該擁有強大的文化基因。邁入世界500強,中國電科也意識到在新的起點上,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具有優秀的文化。”8月10日,中國電科企業文化與品牌發布會如期舉行,熊群力親自闡釋自己對文化傳承與自信的理解,也為集團開啟了進軍下一個目标的文化理念。伴随着新中國的成長,中國電科的文化傳承也深刻洗染着每個時代的印記。戰争時期,中國電科的業務起始于雷達修配;改革開放中,“軍民結合”的時代背景為軍工電子事業提供了良好機遇;信息化新時期,以形成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及先導性的電子信息産業為核心力量,軍工電子國家隊和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主力軍的引領作用日漸突出,形成了“自力更生、創新圖強、協同作戰、頑強拼搏”的預警機精神。這些優秀文化為中國電科發展發揮了“基石”作用。如今,新一代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時代的發展,軍事需求的變化,以及曆史規律都決定,中國電科需要不斷優化文化理念,必須與新戰略匹配,要在傳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熊群力說。首先要打造“CETC中國電科”企業主品牌。發布會上,中國電科啟用了全新的LOGO,集團上下對此都高度認可。可以說,集團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在國際合作和海外市場開拓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一些子公司“走出去”也更為順暢。在中國電科的衆多品牌中,“空警”系列預警機家族,已經跻身世界一流行列;“魂芯”高性能微處理器,在各型國産裝備中擔當重任;“賽博衛士”系列化産品,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目前,中國電科已經形成電科防務、電科網信、電科安防、電科航天、電科能源、電科交通、電科裝備、電科基礎八個領域品牌支撐的“1+8”的品牌布局,以及“一主多元”的品牌體系。進入世界500強是一個新台階,而在熊群力看來,中國電科全體員工要為實現“世界一流科技強企”而努力。在采訪中,他多次強調每個人都要有追求卓越的意識和理念。在具體要求上,中國電科提出以“引領電子科技、構建國家經絡、鑄就安全基石、創造智慧時代”為新競争格局下的企業使命。冷靜分析,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中國電科在體制機制、國際化運營、市場意識方面還需要努力。而作為“軟實力”的核心,企業文化的再造和重塑至關重要,追求卓越對于中國電科來說,時刻不能放松。

從競争到競合如果說每年保持20%增速,是中國電科整合旗下資産的外溢效果體現;那麼進入世界500強,就是其能夠站在更高層次與世界強手平等合作的重要标志。背靠集團的影響力,統籌其他兄弟公司的資源,一些子公司在國際化業務的拓展中也嘗到了“甜頭”。四創電子成功中标老撾的城市安防項目,負責規劃、設計、工程以及維護。除了技術的進步以及産品的更新換代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夠以集團的名義,聯合集團内其它優質資源,一起出海。”何啟躍對此深有體會。目前四創電子在老撾的辦事處,也成為了集團面向東南亞的“窗口”。集團層面的國際合作也進一步加快,在去年的西雅圖中美互聯網産業論壇期間,熊群力與微軟CEO納德拉會談,雙方正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共同為中國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提供操作系統技術與服務。熊群力向《英才》記者表示,期望中國電科與行業巨頭實現“從競争到競合,再到引領行業發展”的轉變。按照國資委“世界一流企業”應具備的13個基本要素,中國電科2012年自我評估13個要素平均得分約為2.5分,滿分是5分,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激勵與約束機制、國際化運作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就是熊群力及他的團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十三五”期間,中國電科制定“一五五三”戰略。其中實現“國内卓越、世界一流”的科技強企成為首要目标。同時,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努力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業務層面,圍繞“安全、智慧”兩大事業,構建以防務、民品、國際三大市場為牽引的核心業務格局。挺進世界500強,隻是邁出萬裡長征第一步,未來熊群力希望能通過市場化手段和集團化整合,發揮出旗下高端資源的真正潛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