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覺揚法師:描繪佛的慈悲與自在

覺揚法師:描繪佛的慈悲與自在

時間:2024-10-23 05:03:01

撰文本刊記者王蕾攝影本刊記者秦斌

覺揚法師和他的畫作《韋馱菩薩》覺揚法師希望自己将來可以在漢傳佛教傳統繪畫藝術及其體系、門類規範上,盡上一份力。

對于中國漢傳佛教繪畫,人們通常的印象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再有就是古代名家的早期遺存。當下,似乎鮮見保持嚴謹傳統風格的新創作。而覺揚法師的佛畫像讓人眼前一亮,久違的那種細密的傳統美躍然紙上。

覺揚法師,俗家名為于世國,1965年生于北京,1982年皈依在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廣濟寺住持正果法師座下。幾乎同時,覺揚開始系統研習佛教繪畫藝術,師從中國工筆重彩畫大師潘潔滋和王定理兩位先生。潘潔滋1945年曾到敦煌臨摹壁畫,1951年調入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曾參與敦煌壁畫的修複工作。而王定理則為中國傳統壁畫繪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

在大師們的教誨下,生性沉穩的覺揚法師逐漸通曉漢傳佛教繪畫的教理、儀規、法度。而至于為何對佛家産生向往,又因何對繪畫生發熱愛,覺揚的解釋是:“這些在我都應該是天賦吧。”

覺揚法師說:“我很幸運,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遇到很多從事傳統繪畫的老藝術家。當時北京有個傳統工筆重彩畫會,彙聚了這方面的老先生們。我得到了他們很多指點。”

佛教繪畫,不僅僅是形成作品,繪畫的儀規以及畫作的功能都有嚴格範式。在覺揚法師的體會中,從事這樣的繪畫其實就是一種修行的過程,修行者的内心活動幻化成了顯性的畫作。“繪畫的過程相當于禅修止觀,可以體悟禅定的快樂,菩薩的一個手印、法器,佛、菩薩每一個表情……都叙述着佛法的莊嚴、慈悲、圓融與般若智慧的内涵。深入進去了,就可以體味到禅意,可以調節人的身心,得以自在、解脫。

覺揚法師的畫作一般是絹本,對此他說:“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傳統繪畫為重彩的形式。材質是主要原因之一。衆所周知,壁畫在牆面上,而可攜帶的畫作多畫在絲織品上,所以形成了強調線條、濃重色彩的特點。我的繪畫就是要在最傳統的材質上畫,用最傳統的礦物質顔料。”

覺揚法師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和傳承傳統的文化技藝。他希望将來可以辦一個重彩繪畫研究協會,傳統佛教繪畫的每一筆都是嚴格的。“什麼樣的線條、服飾、手印、表情,都是有據可查的,漢傳佛教的繪畫顯得有些傳承不足。總之,是缺乏既能畫畫,又通曉佛理的人才。”

覺揚法師是位低調低産的工筆重彩畫家,作品大多已被藏家收藏。面前的一幅文殊菩薩像,他畫了好幾個月。他說:“我們已經沒有機緣看到古代壁畫最初的美,這種美如果能夠逐漸恢複就太好了。”

《韋馱菩薩》局部《文殊菩薩》局部

覺揚法師畫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局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