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們山裡的年輕人

我們山裡的年輕人

時間:2024-10-23 02:43:17

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一座美麗的山城,卻是國家級貧困縣。這裡山大坡陡,交通不便,人們依山而居,卻不能依山而富。

然而,有一群年輕人,他們選擇堅守在大山深處,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在互聯網時代的機遇中,一點點改變着這裡的面貌,用雙肩擔起了能夠看到的未來。

初夏,我們懷着探知心,走進紫陽,去認識這群山裡的年輕人。

城關鎮青中村自今年1月份開始道路修建,預計9月份完工。路修好了,脫貧的步子也就更快了。

曾順寶

金頂鑫

龍倫增

陳華友

林紅梅(中)

今年36歲的曾順寶是青中村的第一書記,由紫陽縣委辦公室選派至此.

曾順寶在貧困戶汪信芳家一邊幫忙炒菜,一邊和她拉家常。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曾順寶作為機關優秀幹部被選派駐村。紫陽縣現有113位第一書記,“推動精準扶貧”是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青中村現有148戶貧困戶,每家的緻貧原因各有差别,曾順寶需要在走訪中了解他們的困難與需求,再依據政策幫他們想辦法。村民汪信芳54歲,患有慢性病。她的兒子29歲,也身患疾病,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此前的三年,她家裡的三位親人接連離世。疾病與缺失勞動力造成了這個家庭的貧困。如今,經過多年治療的汪信芳病情已經穩定。而曾順寶也為她的兒子聯系了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我們已經聯系好了安康市一家醫院的一位專科醫生。費用方面,先通過新農合報銷,剩餘的我們再想想辦法。”曾順寶說。按照規定,紫陽縣參加新農合的貧困戶,每人每年交納160元後,在就醫時便可享受不同比例的報銷,最低報銷比例為60%,最高為100%。

青中村村民周顯東的老房子與新房子。

青中村參加養雞合作社的村民陳良華。青中村夏季涼爽,村裡自然景色優美,很适合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為此,村裡建設了一批新房用以旅遊開發。村民周顯東通過置換政策,成為了這批新房的主人之一。曾順寶說,村裡準備引進專業旅遊開發公司進行規範經營,讓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進行。

2015年,在曾順寶及村幹部的帶領下,村裡又推行雞苗茶園養殖。但開始推行得并不是很順利,村民擔心雞苗不容易成活,也擔心養成之後的市場與收益。于是曾順寶自費帶頭養殖,向村民證明雞苗不僅能養活,還能給茶園除草,更能提高收入。“我把自己雞苗茶園養殖的收益做了公示,一目了然。”同時,縣裡還推行每位養殖戶若年增收3000元,還會獲得700元的獎勵。而茶園管護也是另有補貼。青中村自2015年推行雞苗茶園養殖,陳良華是第一批參加的村民。2017年之前,雞苗采購自市場,自今年開始,雞苗由村裡新成立的合作社提供,雞苗采購費由合作社與村民共同承擔。高橋鎮闆廠村村支部書記金頂鑫(中)與村支部委員開會表決村中道路建設的具體事項。

在闆廠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金頂鑫(左)與中藥材種植收購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讨論種植的問題。

金頂鑫(右一)與闆廠村第一書記賈仕安(中)走訪村民。2013年,24歲的金頂鑫大學畢業後通過考試到闆廠村任村支部副書記。2014年,他當選村支部書記。金頂鑫大學專業是體育教育,然而成為村幹部卻源于父親的影響。“有點跟父親較勁,看着他一直做村支書,我就也想嘗試一下,看我倆會有什麼區别。”金頂鑫的父親是鄰村鐵佛村的老支書,自小耳濡目染,金頂鑫總聽父親談起鄉村的很多事情。自己當上村支書的初期,父親成了他的顧問,他經常向父親請教如何與村民打交道等。如今,他也能給父親一些建議了。“比如‘兩學一做’的學習計劃,如何發展村裡的合作社等。”金頂鑫說,兩代人會有很多不同點,但都在為村子更好的發展而努力。

根據闆廠村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金頂鑫與村幹部協助成立了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闆廠村流轉了500畝土地,根據土地條件,給予村民每畝每年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土地流轉費。合作社還招募村民從事中藥材種植管護,每人每天至少能有80元的收入。目前,土地流轉與在合作社務工,實現了闆廠村53戶貧困戶年增收6000元。金頂鑫介紹,他們現在還帶動70餘戶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富硒玉米,以幫助村民增收。

闆廠村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也在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住房安全也是貧困識别标準之一。闆廠村海撥800米至1500米,90%以上的土地為30度以上的坡地,部分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現在,經過金頂鑫他們的工作,村裡已有90戶搬遷到了位置安全的安置房中。紫陽振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龍倫增(左),他還是毛壩鎮岔河村的團支部書記與監督委員會委員。

龍倫增與岔河村村民李玉美在他的盤廂硒示範茶園前。

龍倫增的盤廂硒示範茶園。2014年,龍倫增回到家鄉毛壩鎮岔河村創業,那一年他25歲。在做了兩年多林下養殖後,2016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龍倫增做起了農業電商,将山裡的農産品賣往山外。“當時我和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合作夥伴,微信聊到了我們這裡的特産野生猕猴桃。我就采了一點給他寄了過去。他收到之後發在了朋友圈,沒想到很多人看到後就表示想買,一下子有了400多斤的訂單。”網絡銷售的便捷性,讓龍倫增開始嘗試農産品銷售的另一種可能。之後,龍倫增創建了微信公衆号,發布産品信息,收獲訂單,再組織村民采摘,并以每斤3元的價格收購。“去年,最多的一戶我們收了他一千多塊錢的野生猕猴桃。”龍倫增說。

去年8月,龍倫增開始流轉村民土地建設茶園。一開始,村民們疑慮重重。龍倫增便委托村支書請回一位在外務工村民流轉自己的土地給茶園,并當場支付了四萬八千多元的流轉費,一下子打消了村民們的顧慮。如今,龍倫增完成了280多畝土地的流轉,還與岔河村100多戶村民簽訂了茶葉收購協議,将茶葉在網上進行銷售。他還與幾戶貧困戶簽訂了定向幫扶合同。去年,李玉美用土地流轉的費用還清了債務。今年,她負責茶園除草、采茶等工作,已有兩千多元的收入。

龍倫增介紹說,他的茶園采用的是生态種植,用太陽能殺蟲燈、色闆、引進植物等方式除蟲,施用餅肥,并堅持人工除草。對于村民的茶園,他發放設備,強調質量,聘請村裡的組長進行統一管理。基于茶葉的品質,他的市場對準的是中高端。“在市場中,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而自己與村民的聯系,被龍倫增視為實現自己的一份家鄉情懷。紫陽縣三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員大部分都是90後,而董事長林紅梅(中)是80後。

三生公司員工在為“青春洋芋”拍攝宣傳視頻。林紅梅不是土生土長的紫陽人,她來自四川。2007年,大學畢業後的她進入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在紫陽經商的父母建議她來紫陽發展。“父母隻有一個,所以我就來了。”次年,林紅梅入職紫陽的一家通信公司,從話務員一直做到了行業客戶經理。這段工作經曆,讓林紅梅深谙信息時代的互聯網力量。2013年,在紫陽電商還未起步之時,她便希望通過電商銷售當地農産品。2015年9月,林紅梅辭職創業,成立三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微信朋友圈起步售賣紫陽農産品,如今發展到在多個電商平台擁有網店。

三生公司的員工,絕大多數為“90後”,他們熟悉互聯網思維,有闖勁,也有創意。團隊将自己的洋芋(土豆)産品起名為“青春洋芋”,并設計專門包裝。為引起更高關注、擴大銷售量,團隊還琢磨出直播洋芋采摘、烹饪過程,進行主題營銷推廣。“洋芋以前按斤賣,後來按盒賣,今年是按套餐賣。我們今年推出了299元套餐,訂購的消費者會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收到我們每月5号寄出、每次寄5斤的洋芋。”如今,“青春洋芋”已經變得小有名氣,也增加了農戶的收入。去年,“青春洋芋”的原材料均來自于東木鎮麥坪村的田間地頭,幫助村子100戶農戶賣掉了19萬斤的洋芋,直接獲利達37萬元。除此之外,林紅梅團隊還推出了用玉米加工成類似奶茶的營養早餐,用魔芋加工的食品,以及為節日定制的私房茶……紫陽縣思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友。

陳華友(右一)與同事葉青查看栽培試驗中的靈芝成長情況。

紫陽縣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的培訓教師為學員示範按摩技術。陳華友成長于農村。2010年,大學畢業的他帶着自己的農業夢到社會上去曆練,并進入陝西省漢中市的一家有農業項目的公司工作。但很快,陳華友發現這裡的農業項目效益并不好,他說:“項目沒有朝着我想要的方向發展,所以很快辭去工作,幹脆回來自己創業。”2015年9月,陳華友回鄉做起了農業電商,而他的目的不隻是能讓自己實現理想,也是為了幫助家鄉的人找到脫貧的出路。

“我推薦給老百姓種植的農産品,都是經過我試驗成功的。”陳華友說。他家裡有很多塊試驗田,“三到五平方米能做一個小試驗,如果培養得好,那就發展成二三十平方(米),然後再到半畝地。”他通過試驗田推斷農産品的成活率、投入成本及經濟價值。今年5月底,陳華友在自己的老家瓦廟鎮定向幫聯了71戶貧困戶,收購他們的農産品,将土豆、豆角等做成幹貨,再通過互聯網平台賣出去。陳華友介紹,村子裡還種植了一些中藥材,有天麻、靈芝等。如此一來,農産品作為村民基礎收入的同時,還能有較高附加值的補充收入。

紫陽縣在推動精準扶貧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如設立紫陽縣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為創業的青年人提供免費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由紫陽縣政府與企業聯合設置,自2014年開始運行,主要開展修腳師、特色烹饪、家政月嫂、民歌茶藝、電子商務等培訓。3年多的時間裡培訓了逾萬名學員。修腳師培訓是基地最為火爆的培訓課程,已進行了100多期,每期的培訓周期為12天,進入合作企業工作的學員最低月工資也有3500元,因而修腳師被當地人稱為“短平快”的脫貧方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