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走進非洲那些年

走進非洲那些年

時間:2024-10-23 11:28:01

在贊比亞和剛果(金)的十多家企業,我們記錄下一個個中國有色集團職工的非洲故事。走進非洲、融入非洲、戀上非洲,這是奮鬥在非洲熱土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的故事。贊比亞中色非礦無軌設備培訓基地,中贊兩方的培訓工程師。這些培訓工程師大多是一群“90後”的大學生,教授和學習自動化采礦的先進技術。

贊比亞謙比希銅冶煉公司副總經理徐來祥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也随他來到了贊比亞。一家四口在哪裡,哪裡就是幸福的家。“每天清晨睜開眼,花香飄滿我房間,可是夏天快過去,歸途那麼遠……一朵花兩朵花三朵花,心裡放不下,留給我曾經在這裡度過的年華。”在中國有色剛果(金)的盧阿拉巴銅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王盛琪緩緩地唱起這首歌。

王盛琪在非洲工作已有12年,在中國有色在非洲的20年拓展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中國十五冶非洲公司副總經理隆志強也是一位“老非洲”,他到贊比亞已11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每天基本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辦公樓或項目現場,忙碌也充實。”他說,“我在這裡提幹、入黨,接觸了火法和濕法冶煉施工及生産全過程,還參與了礦山剝離、地表選礦等工業建築項目,承建的謙比希銅冶煉工程獲得了中國境外工程魯班獎。能經曆和見證這些,我很自豪!”

剛來非洲,大多數人以為隻會待兩三年,但忙碌着,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多年。這片熱土不僅給了企業更大的發展平台,也給了個人更多的發揮空間。

今年56歲的唐家義已随中國十五冶轉戰多個海外工地,多次被評為先進、勞模。從部隊轉業的唐家義,從鉚工起步,當過班長、工長、生産經理,直到項目部常務副經理。迪茲瓦礦業公司項目建設前期,沒有鍋竈,建設者們埋竈做飯;沒有住房,改造集裝箱當房、搭設架子管當床;缺少運輸設備,将攪拌站安裝到現場來澆鑄混凝土。而眼下,廣闊的紅土地上,鋼筋水泥的基礎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錯落有緻的生活區已現雛形。

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盧薩卡辦事處員工張詩豪今年30歲,來到贊比亞之前他是翻譯,到辦事處之後就變成了全能員工,要經常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與合作區各方協調,身兼翻譯、會計、外聯等職。“集團走進贊比亞20年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很多前輩在這裡一幹就是十幾年,他們給我們後來者開創了更好的發展平台。”張詩豪說。

中色盧安夏攪浸車間經理劉亞平2009年初來非洲時,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身心疲憊的他病倒昏迷,醫院甚至發出了病危通知書。但一周後,他離開醫院就立馬投入了工作。

瘧疾對身處非洲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這種由蚊子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比較常見,大多數人很快恢複,但治療不及時也可能危及生命。

中國十五冶非洲公司黨總支書記崔國柱身體抵抗力低,一年要得五六次瘧疾,甚至是“病出了經驗”。“我會告訴中國來的同事,不要太害怕,不要有太大壓力。”因為感同身受,他時常會去醫務室看望得病的同事。他說:“人在虛弱的時候會更想家,也會更加感受到同事間的溫暖。”

“來這裡肯定是有夢想的,否則難以紮根。”謙比希銅冶煉公司總經理範巍說,作為有志于建設世界一流礦業集團的央企員工,參與海外業務的發展是榮幸也是責任。

但遠在異鄉,生活習慣的不同是首先要面對的,“吃”,便是最需要滿足的需求。最初來到贊比亞,人們隻能終日與土豆、卷心菜、黃瓜、洋蔥這“四大名菜”相伴。有人開玩笑說,吃來吃去老是那幾個菜:白蘿蔔,胡蘿蔔,白蘿蔔炒胡蘿蔔。那時,到贊比亞的員工都要往行李裡塞各種方便面、榨菜,大包小包滿滿的。

現在,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和剛果(金)的各家企業都有了自己的食堂,主廚都是中國人,還會聘用一些當地人幫廚。好幾家企業還自建了農場,不僅種菜,還養豬、養羊。“吃飽了不想家”,遠在他鄉的人們每天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國菜,也可一解思鄉之苦。

“對‘80後’、‘90後’來說,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比我們當初好了很多,但他們從小在更好的條件下長大,落差可能更大,年輕人要耐住寂寞很不容易。”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副總經理郝亞非說。61歲的中國有色集團副總經理陶星虎已經在非洲工作16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非洲通”。談起集團紮根非洲的一段段往事,他就開始侃侃而談。

在非洲工作了十幾年的中色剛果礦業總經理謝開壽,他是中色開拓剛果(金)事業的帶頭人。

來自北京的酒品商人楊子翔在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開設了自己的酒廠,酒取名為“贊茅”。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是中國在非洲設立的第一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吸引了不少中國商人把生意做到非洲。郝亞非今年55歲,初次來贊比亞工作是在2004年。他剛到贊比亞時,打電話回國都不容易。這裡和國内有6小時時差,下班時國内已是深夜。“一下班大家都趕緊往宿舍跑,每人可以用座機給家裡打三分鐘電話。”

遠離祖國的人們,最願意也最不願意提起的,就是家人。

“在外的人不容易,家裡人也不容易。”謙比希銅冶煉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興旺來非洲11年,憶起2016年跟外婆通的最後一個電話時,他的眼圈紅了。外婆是位老黨員,當時已病重的她在電話裡還說:“在外面好好工作,不要記挂家裡,我都挺好,你不用擔心。”沒想到,第二天外婆就走了。

但也有人在非洲擁有愛情、阖家團圓。在剛果(金)利卡希市的中色華鑫濕法冶煉有限公司,李俊宇來剛果(金)5年了,前年回國時認識了肖昆繞。經過了一年的“網上戀愛”後結婚。婚後,肖昆繞也來到剛果(金)工作。對他們來說,最浪漫的事就是手拉手在院子裡走圈,走了一圈又一圈,總也有說不完的話。與心愛的人一起在異國他鄉奮鬥,雖然生活艱苦,但也有一種别樣的甜蜜。

今年6月剛到剛果(金)的迪茲瓦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韓光是個學工科的“80後”博士,也是個心思細膩的父親。在他的微信裡,有關于兩個女兒的成長記錄,還有他給女兒們寫的一封信——那是若幹年後,他想在女兒的婚禮現場說的話。如今韓光雖然到了非洲,而飽含溫情的成長記錄仍在更新。謙比希銅冶煉公司副總經理徐來祥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都随他來了贊比亞生活。一家四口在哪裡,哪裡就是幸福的家。36歲的薛志剛是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的廚師。他來到贊比亞已經7年了,妻子和兒子也在這裡。6歲的兒子亞非在附近村莊的小學上一年級。中國十五冶非洲建築貿易公司的菜園子裡,員工們種植的蔬菜長勢良好。遠在異鄉,照顧好了“中國胃”才能減少一些思鄉之情。

中國十五冶非洲建築貿易公司物資管理員李群來到贊比亞的時候,已經52歲了。她的工作需要經常和當地工人打交道,由于工作習慣和節奏不同,彼此需要一個适應的過程。“我們之間相處很和諧,平時多交流就行了。”李群說。

有人在非洲思念家鄉的家人,也有人把家搬到了非洲。中色華鑫濕法冶煉有限公司就有三對年輕人—供應部的李俊宇和肖昆繞、生産技術部的鐘先林和财務部的樊佳麗、同為翻譯的田玉晨和張穩。“集團在非洲工作超過10年的人有很多,如果待兩年就走,很多機會就失去了。來的人都要問問自己,在這究竟想幹什麼?想鍍金升職嗎?還是想真正在這兒做點事?正是因為大家能堅守,才能在非洲創下今天這樣的局面。”曾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境外資源開發功勳人物稱号的中國有色集團副總經理陶星虎說。

陶星虎已經在非洲工作近16年,錯過陪伴女兒高考,還做過心髒手術。由于連日奔波,他的舊疾“丹毒”再次複發,但講述起中國有色集團紮根非洲的一段段往事,依然激情滿懷。

從熟悉的故土到陌生的異鄉,他們遇到了别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更收獲了一段全新的人生經曆。非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實現價值的舞台。中贊友誼醫院的中贊工作人員在醫院前合影。他們被當地人和中國在贊同胞親切地稱為“中贊友誼的使者”。中贊友誼醫院位于基特韋市,自從有了中贊友誼醫院,當地人有了更可靠的醫療保障。

36歲的薛志剛是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的廚師。他來到贊比亞已經7年了,他的妻子和兒子也在這裡。

中色非礦無軌設備培訓基地的培訓工程師項凱,今年25歲,閑時也會玩玩心愛的滑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