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春風吹拂的村莊

春風吹拂的村莊

時間:2024-10-23 12:37:29

□文/本刊記者張璇

阿圖什巴格村的老阿媽和寶貝孫子拉姆/攝喀什噶爾,一個古老、神秘而又被呢喃上千年的名字。頭頂帕米爾高原的藍天白雲,腳踏塔克拉瑪幹的大漠腹地,這片位于塔裡木盆地西緣的古老綠洲靜守着時光的變遷。地處古代絲綢之路南北中三線交彙的國際商埠——喀什屹立千年,“活着”的西域古城吐故納新,如玉石般歲月流金。

春暖花開的四月,自喀什市區沿着高速公路南行,一個小時左右,我們抵達有“喀什後花園”之稱的英吉沙縣。“英吉沙”意為“新城”,同屬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驿站,是南疆八大重鎮之一。“中國小刀之鄉”、“中國色買提杏之鄉”、“中國達瓦孜之鄉”……這些都是英吉沙最靓麗的名片。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阿圖什巴格村(簡稱7村),位于縣城西北邊緣約35公裡處,距其所屬的龍甫鄉政府22公裡。

“花園”新貌

出縣城,目光所及之處即為莽莽昆侖群山、茫茫沙海戈壁,不安分的大風夾雜着沙塵和碎石盤旋四散,壯麗風光盡收眼底。在喀什,千年農耕文明與畜牧業和商業一道,形成了适合本地資源環境的發展模式。而英吉沙縣亦是農業大縣、工業小縣,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

在維吾爾語中,阿圖什巴格的意思是“新的花園”。這樣的名字,讓我對這個南疆典型的嵌入荒漠戈壁的維吾爾族聚居村又多了一分遐想。在這個總戶數273戶、總人口1134人的村子裡,僅有一戶漢族人家。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座花園?人們如何發現這幹旱大漠裡的世外桃源?又是如何到達這荒原戈壁的盡頭,定居在這片擁有珍稀水源的綠洲并且頑強地與自然搏鬥最終紮根于此的?

腳下的沙漠公路直達村口,與村裡整潔、筆直的油路無縫對接,挺拔、茂密的楊樹就像綠色長城般緊緊護衛着村莊。走在開闊的油路上,一排排方正、亮黃色的安居富民房沿着村路兩側延伸,不時看見有村民正賣力地打下一座座嶄新的地基。兩位精神抖擻的白胡子老人正在工地邊閑聊,一聽我們來自北京,他們笑言:“這新房子是政府給我們蓋的,還補貼了28000元。我的新房子有90平方米,有廚房、有衛生間!”像這樣告别土坯房的村民,在英吉沙縣比比皆是,這正是喀什“六好美麗鄉村”之一的“好居民點”。截止到2015年底,全縣共建成安居富民房31860戶。

行于村中,不僅是好居民點,其餘“五好”同樣盡收眼底:好條田——數百年耕種的小麥田生機勃勃,油油亮的新綠是春日最美的顔色;好渠道——這兩年全村共計新修近1500米防滲渠,流水潺潺,滋潤麥田;好林帶——農田四周杏樹的花骨朵剛落,沙棗樹、旱柳樹剛剛抽出新芽兒;好庭院——随意走進村裡養牛大戶塔力甫·尤尼斯的新居,雖然水泥牆面還未粉刷上漆,但臨着主屋的寬敞幹淨的牛羊棚圈已經建成使用。

老遠就聽到村民艾沙江·斯依提家鴿子的叫聲,他正在忙着用玉米喂養鴿子。“我是住村工作組‘一對一幫帶’的受惠者,今年初新建起一座容納600多隻肉鴿的水泥鴿棚,預計年收入能達到4.5萬元。”按照宜農則農、宜畜則畜的原則,全村還建有果蔬拱棚70座,今年計劃再新建100座,庭院經濟正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

這“六好美麗鄉村”還有一“好”,就是好道路——本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由8條水泥路和柏油路連接,組成村莊公共道路網絡。村民們告訴我,以前他們走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幾年前政府先把土路鋪上石子,現在又鋪上了柏油路。截止去年底,通過“美麗鄉村”村組路建設等項目,英吉沙縣實現了鄉鄉通公路,100%建制村通油路的目标,鄉鎮的通班車率達100%。

在一片開闊地帶,幾組村民正迎着朝陽揮動坎土曼刨坑種樹。原來,由于阿圖什巴格村風沙天氣多、近山風口、生态環境脆弱,今年,工作組投入7萬元引進5000棵沙棗樹苗,在村西北風口處建造了100畝生态林。無論農閑農忙,村民們都輪流前來護理。老鄉們對綠色有種異乎尋常的珍惜,有些竟然舍不得鋤去樹苗周圍的雜草,老鄉羞澀地說:“草嘛,等它再長長。”

一路走來,我還有點納悶,感覺途中遇到的村民很少。原來,有300餘位村民正集中在村委會大院,參加每周一舉行的升國旗、唱國歌、宣誓詞儀式。“英吉沙的團結我的責任,英吉沙的穩定我的責任,英吉沙的發展我的責任,英吉沙的繁榮我的責任,英吉沙的文明我的責任,英吉沙的和諧我的責任”。響亮的維吾爾語口号飄出村委會的大院,傳向遠方……

2015年,為解決村裡沒有大型文體活動場地這一問題,地區民宗委投入8萬元,幫助村委會硬化了村委會大院。自從有了這個村委會大院,90後青少年經常在這裡打籃球、80後青年和婦女則喜歡在這裡跳跳薩瑪舞和健身操,他們的表演多次在鄉裡的比賽中得獎……時間長了,村裡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婦女們都願意登台展現一下自己的魅力,保留節目就是她們自導自演的T台秀——那些精美的特色民族服飾,都是她們自己設計和制作的。

在這個維吾爾族聚居村,周武霖一家才算是“少數民族”。人近中年的河南漢子周武霖終于在2015年5月正式落戶該村,再不用在外漂泊了。自從十幾歲離開河南老家,他先後在沿海地區打零工、在西藏阿裡地區務農,但他覺得自己還是最擅長種地。經朋友介紹,周武霖6年前來到了這裡。“在咱們村能找到地種,又有水源。關鍵是這裡的老鄉特别淳樸,雖然我們語言不相通,但是我的摩托車出問題、農具壞了,哪怕不認識,老鄉們也會三三兩兩地過來幫我。”周武霖操着一口濃重的河南口音。“其實是村裡老支書的一句話把我留了下來。‘我把你當兄弟,有了問題就來找我!’”如今,周武霖一家承包了8畝果園、50多畝旱地,在這裡舒心而又安心地過着小日子。再娜甫•艾買提老阿媽幸福的一家張璇/攝

田間杏樹剛挂上青杏拉姆/攝當“杏”福來敲門

在阿圖什巴格村,我們聽到這樣一個動人故事:今年已是78歲高齡的再娜甫·艾買提老阿媽30年前收養了一個漢族女娃娃,一直視她為掌上明珠。日落時分,我們拜訪了這個團結之家、幸福之家。

老阿媽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年輕時嫁到了北疆的溫泉縣。1986年9月的一個清晨,她剛剛出家門打水,就看見一個心急火燎的年輕漢族男子向她走來。“大姐,我和媳婦鬧矛盾了,她離家出走了。我家女娃娃才出生三天,拜托您幫我照看一天,我出去找孩子媽,晚上就來接娃娃。”老阿媽毫不猶豫地接過孩子,但是未曾想到孩子的父親再也沒出現過。

“我和丈夫都沒有商量,就把她當做我們自己的娃娃。我的小女娃很聰明,6歲時就會講蒙古語、漢語和維吾爾語。當時我們的生活很不寬裕,我把自己的嫁妝和丈夫送我的金銀首飾都當掉了,去換奶粉、奶瓶等生活用品。1992年,我們搬回了老家。打那以後,我和丈夫也沒有要孩子。我的女兒對我特别孝順,我這些年身體不太好,多虧了她的照顧。她每天6點鐘就要起來給我做早飯,安頓好孩子和丈夫,然後再去上班……”說到這,老阿媽的眼眶濕潤了。

老阿媽的女兒麥熱亞木古力·艾則從龍甫鄉小學一直讀到莎車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村小學工作,因為她的心裡還是放心不下母親:“養我的母親就是我的親母親,我當了兩個小孩的媽媽以後,才知道原來媽媽這麼辛苦!現在我有工資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帶着媽媽去北京看看!”在麥熱亞木古力·艾則讀四年級的時候,老阿媽又收養了一個維吾爾族男孩,如今在英吉沙縣技工學校讀書。

就在我們聊天的時候,麥熱亞木古力·艾則大姐6歲的女兒從幼兒園中班放學了。這個大眼睛小姑娘一點都不怯場,用純熟的漢語向我打招呼:“姐姐你好!”她和媽媽說了幾句悄悄話,就為我們清唱起《歌唱祖國》。在這個不大的黃土壘起的小院裡,這歌聲和院牆上方飄揚的五星紅旗一樣讓我心潮澎湃。“我的外孫女的理想是當警察,她在幼兒園最愛看的雙語動畫片就是《黑貓警長》!”老阿媽笑得合不攏嘴。

在小院裡,我們看到一摞摞整齊的白色塑料食品盒。“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大姐笑盈盈地說:“這是曬杏幹的食品盒。多虧了杏幹,我們才蓋起了新房。我的丈夫和弟弟除了種植小麥和玉米,還收購村裡26畝杏樹林的杏子曬幹加工。去年我們投入不到兩萬元,年底收入了4萬多元。我們的新房就在媽媽房子的旁邊,政府補助了28000元,加上婦女小額貸款和無息貸款,湊齊了我們蓋房子的錢,2013年的時候我們就搬進新家了。以後這間老房子可以留給弟弟成家用,媽媽就搬過來和我們住!”

麥熱亞木古力·艾則大姐一家的增收緻富,得益于英吉沙縣“小杏子大産業”富民強縣工程。村民種植的色買提杏是縣裡的品牌産品,目前已獲得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認證。通過建立龍頭企業+專業協會+農戶的林果産業化經營模式,英吉沙縣林果業及産品的附加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全縣農民增收額的30%正是來自杏子産業。

回想起龍甫鄉杏子産業的發展,副鄉長陳龍感觸良多:“我們這個村的杏子個大、味甜、肉厚,可是保存期特别短,隻有三四天。以前村民就在房前屋後的平壩裡曬杏幹,風吹雨淋的,杏幹不僅品相差,而且損耗大。2014年,我們在這裡新建了3座烘幹房,由國家出資8萬元,農戶集資5000元。烘幹房不僅能烘烤杏子,還能烘焙蔬菜、紅棗等,同時在村裡配套冷庫7座。我們專門組織農戶培訓操作技能。從選址到建設、使用,我來來回回跑了20多趟,有時農戶半夜機器故障或是停電了,我們都得四處協調。這些付出是值得的,我們鄉裡的杏子通過喀交會早就走出新疆,到了北京、上海,還空運到韓國。以前新鮮杏子一公斤收購價才5元,現在空運到韓國一公斤能賣28元。”說到這裡,陳鄉長黝黑的面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杏子、核桃等特色林果業,正成為繁榮英吉沙縣域經濟的一大主力。村民艾沙江·斯依提加家的鴿舍拉姆/攝

小村一角張璇/攝

參加義務植樹的村民們拉姆/攝以手抵心,幫扶不停

今年春節剛過,喀什地區民宗委八位同志組成的工作組就奔赴阿圖什巴格村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這也是地區民宗委派出的第三批工作組。短短兩個月時間,工作組成員與村民結對子、互學語言;交朋友,談心談話——從解答建房補貼、醫保、農機具補貼、義務教育等惠民政策到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走訪入戶率達到100%。按照自治區精準扶貧“回頭看”要求,工作組全體成員加班加點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管理和扶貧統計工作,去掉不符合标準的43戶,新增加24戶,全村共計有貧困戶152戶。阿圖什巴格村正在上雙語閱讀課的孩子們拉姆/攝“我想這樣的住村工作是紮實的,常坐老鄉們家裡的土炕,和村民集體過諾魯孜節、品諾魯孜飯……隻有這樣,才能拉近我們的距離。比如我們借助建設安居富民房時機,深入施工現場,傾聽大家的建議。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我才真正感受到老鄉們對于黨和政府的拳拳感恩之心。半個月前,村裡有位老阿媽的新房正在進行施工,為了騰出空間,需要搬出自己的全部家當,她就用塑料布搭了一個簡易的帳篷,吃住在工地旁。但就在這個簡易帳篷邊,還插着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老阿媽說了,‘看見紅旗,就看見了黨,我的心裡才踏實。’”住村工作組成員、村第一書記沙比爾江·鐵力瓦爾地這樣告訴我。

當我們見到住村工作組組長、喀什地區民宗委黨組書記袁建新時,他正在協調村民們分時灌溉自家農田,此時恰逢春播用水高峰期。袁建新身着一套藍色的粗布工裝,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黑眼圈格外顯眼。

“去年通過申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國家民委批下來200萬元項目資金幫助我們建設民族團結教育中心,這樣一來村裡就有了開展民族團結暖民心活動的大本營。我們這個村雖然偏遠,但黨和政府從未忘記這裡。”袁建新表示,“自國家民委幫扶資金2015年12月到位後,工作組在鄉村兩級換屆工作任務較為繁重的情況下,依舊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前往莎車縣及本縣4個村進行考察學習,借鑒經驗,做好前期規劃。”

按照英吉沙縣、鄉、村三級的計劃,阿圖什巴格這個民族團結活動中心不僅要承擔愛國主義教育、“五個認同”教育及村裡婚喪嫁娶等各類活動的功能,其相關的配套設施還需承擔就業和遠程培訓的任務。活動中心選址在村委會對面的平地上,占地12816平方米,其中建設面積1662平方米、綠地面積534平方米,目前項目已挂網招标。待招投标工作結束後,即開工建設,确保在“七一”前夕建成完工,為建黨95周年獻禮。該活動中心設有民族團結進步暖民心活動室、美麗鄉村大舞台、衛生室、便民服務中心、足球場、籃球場、衛星工廠(手套廠)、餐廳等配套設施。

“其實,結合本村實際,我們想得最多的還是怎樣更好地把改善民生和精準扶貧相結合,解決好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問題。我們主要利用國家民委、自治區相關部門的幫扶資金大力發展核心産業,建立家禽養殖、林果種植、畜牧養殖、就業4個合作社,既豐富了民族團結創建的内涵,也拓展了創建活動的外延。”袁建新表示,這是工作組和村兩委雷打不動的共識。“村民們也懂:種地要講科學,不種地出去幹活更得講知識和技術!”

當下,住村工作組正在協調縣裡的民特民貿企業在這裡設置衛星工廠,鼓勵本村婦女特别是貧困戶家庭成員前去打工。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村準備建立手套廠,力争實現農戶一家至少有一人就業,普通員工預計每月可收入800元,多則達到2000元-3000元。考慮到以後市場環境改變,手套廠還将引進複合化設備,比如開展杏子深加工等,提高廠房利用率。

提起建在家門口的衛星工廠,英吉沙的群衆津津樂道,非常歡迎這種“總部示範工廠+衛星工廠”的經營模式。随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新疆部署百萬人就業計劃的推進,喀什地區的對口援建省份山東的勞動密集型紡織服裝企業迎來了新的機遇,西部産業承接地和東部轉出地的想法不謀而合。比如山東濟甯中興手套集團的孵化示範工廠正式落戶英吉沙縣,自2014年起,中興集團先後在龍甫、薩罕等鄉建立4家婦女裁縫技能實訓基地,兩期共培訓3300餘人,然後分赴縣城周邊村鎮建設的30餘個衛星工廠就業。“中興模式”真正實現了群衆務工不離村不離家,提高了婦女地位和家庭收入,是真正的因地制宜的就業模式。

不變的牽挂

夜幕徐徐降臨,工作組的小夥子廖博文提前半個小時做好了今天的晚餐,油亮亮的手抓飯内容豐富:鮮美的羊骨肉、鮮豔的胡蘿蔔、白嫩的恰瑪古(蕪菁),配上一盤清爽的涼拌黃瓜作為佐餐小菜。“大家都說我做的飯有點四川風味,我的老家在四川南充,以前我一點都不會做飯,還是通過父母電話遙控指揮才學會的。工作組的飯就是我們幾個小夥子輪流炮制的。”小廖特别興奮。“其實剛到這裡時,都是袁書記給我們做飯,但他身體不太好,平時隻能吃素。我們特别過意不去,争着學做飯,但袁書記還是主動承擔了做早餐的任務。由于氣候幹燥,袁書記要每天六點起床,花更多的時間熬制湯飯、稀飯,盡可能換着花樣做好每天的第一頓飯。”

吃過晚飯,村民們自發聚集在村委會大院,表演起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麥西來甫,無論老幼都看得興緻勃勃,笑聲歡呼聲不斷。

此時,工作組成員和村幹部依舊忙碌,他們還在開會商議如何撰寫申請報告:為了解決熱切期盼養鴿的村民的資金問題,要向自治區民委申請20萬元專項資金。

原來,該村人口數占全鄉第三,人均耕地4.3畝,為全鄉第一。但由于種植結構單一、土地沙化嚴重,村民收入不高。住村工作組通過對老貧困戶和新增貧困戶入戶調研發現:通過集體互助,建立肉鴿、肉雞等家禽養殖合作社,鼓勵村民在富民新居中搞好棚圈養殖,不失為脫貧的好辦法。村子地處戈壁灘,如果大規模養殖牛羊勢必會破壞生态平衡,加之養牛羊的投入太大,一頭種牛就要近萬元,想要大規模發展牛羊養殖困難較多,但養鴿子和肉雞繁殖速度較快,本地銷路特别好。

“考慮到村民們的養殖技術還比較落後,形成不了規模效益,我們想借助自治區劃撥的援疆資金20萬元,自行籌資12萬元,加上地區民宗委全體幹部對49戶幫扶群衆捐助的4.9萬元,幫助村民每年每人購買1000元的鴿子,共支持3年,再加上村民們的集資,在活動中心對面建一個現代化的彩鋼鴿棚,集中購買鴿苗,實現規範化喂養。這樣,村民就可以在喂養、管理、銷售、運輸等崗位各司其職。這才是精準扶貧的題中應有之義吧。我們還要幫助村委會建設互聯網+工作室,改變信息不暢的現狀,帶動村民開拓市場……”工作組成員們一聊起緻富門路,個個都如數家珍。

“這裡的維吾爾族老鄉熱情、樸實,隻要我們把好事辦到群衆心坎上,讓大夥兒有活幹、有錢掙、有盼頭,南疆美麗鄉村就會業興、人和。”這是住村工作組的同志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深得民心的“訪惠聚”活動,創造出了基層全覆蓋、幹部全覆蓋、任務全覆蓋的民族團結工作新格局,守望互助蔚然成風。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的宏偉藍圖,不就是落腳在住村工作組的一次次現場辦公,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時送去的一隻隻羊羔,幫助老鄉多争取的一次次就業培訓機會,村小學裡一堂堂生動的民族團結雙語課,敬老愛老慰問活動中送去的一袋袋面粉裡嗎?

“用心連通這‘最後一公裡’,将黨和國家的治疆方略溫暖落地!”住村幹部說到做到了!這也就是南疆無數個村子的希望所在。(責編吳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