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赓續傳統 共建家園

赓續傳統 共建家園

時間:2024-10-22 10:47:50

李忠義家的合影“清真佛塔共一街,雪域吉祥世安甯。”

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升平鎮,一座清真寺和一座藏傳佛教白塔比鄰而建,組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寺一塔交相輝映,成為德欽多民族和諧共融、多宗教和順并存的生動縮影。

香格裡拉深處的德欽縣,地處滇藏川三省區交界,位于青藏高原南緣的橫斷山區縱谷地帶,也是世界自然遺産“三江并流”核心區。坐落于雪嶺深谷之中的升平鎮,三面環山,一面臨着瀾滄江河谷,神奇壯麗的梅裡雪山吸引着衆多遊人前往。“升平”藏語意為“聚”,寓意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自古,這裡就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的重要樞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多民族、多宗教和諧相處的文化氛圍。特别是沐浴着黨的民族政策和改革開放的春風,當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家多民族的現象十分普遍。

李忠義一家就生活在阿墩子古城。從上世紀20年代他的爺爺奶奶組建家庭開始,到如今李忠義的兩個女兒分别出嫁,藏族、回族、漢族、白族和納西族,5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一片民族交融的熱土

從教師崗位退休的李忠義親切、健談,向記者娓娓道來。“一個家庭中有多個民族,在德欽比較普遍。尤其是升平鎮,自古以來這裡南來北往的商人多,當地藏族開放包容,與其他民族交往頻繁,自然而然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李忠義認為,阿墩子古鎮多元特色文化是在特定曆史和獨特地域環境下形成的。

“處在通商道路上的地方,一般都發展比較快。”作為茶馬古道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各地商幫運送貨物來到阿墩子,鹿茸、熊膽、蟲草、貝母等山貨以及礦藏、綠松石從這裡運往内地,藏區所需的茶、糖、布匹、金屬或木制器具由此銷往西藏等地乃至印度、尼泊爾。德欽當地物産也十分豐富,山貨及工藝品深受客商喜愛。同時,德欽是梅裡雪山卡瓦格博轉經道的必經之地,秋冬時節,從西藏和其他藏區跋涉而來的轉經香客也在此交換和采購日常生活用品。因此,阿墩子便有了“雪山市場”的美譽。至今,升平鎮依然保留有一些商号會館遺迹。當時,不僅有雲南麗江、大理、鶴慶等地的白族、納西族商人在這裡開辦商号,還有來自陝西、山西、江西、江蘇等地客商在此開礦或經商。此外,清政府對藏區管轄過程中,也有少量士兵定居在阿墩子了。

藏、漢、回等多民族在升平鎮聚居,帶來了多元文化與生機活力。當地既保留着康巴藏族原始的弦子、鍋莊、熱巴舞等,又融合了回、納西、白、漢等民族的文化藝術。“回族人會做生意,而且講衛生,一直受到藏族同胞的歡迎。”李忠義如是說。

“我看以前的書裡寫到,民國時期一些漢族知識分子來到升平鎮,他們仿佛看到了一種中原文化的遷移——熱鬧的街道,商鋪林立,買賣雙方用流暢的漢語交流。藏族同胞經德欽到内地去時,對這裡也有一種親切感,當地居民大多都可以用藏語交流。”李忠義告訴記者,升平鎮作為川藏兩地的重要門戶,不僅讓内地與藏區的聯系更緊密,而且見證了茶馬古道上多民族融合發展的曆史。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民族關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今年,正是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正确貫徹落實,各族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李忠義高興地說,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社會越發展進步,生活越富裕,我們越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日子!”

民族情緣家國情懷

“我的爺爺是藏族,奶奶是回族,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爺爺十分尊重奶奶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奶奶也不反對爺爺燒香點燈。兩位老人給我們家留下了夫妻之間互相尊重包容的好傳統。”李忠義告訴記者。

李忠義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藏族,信奉藏傳佛教,但全家人一直默契地保留了清真飲食習慣。“我是一名共産黨員,不信宗教,但是尊重民族風俗。”李忠義說,他的兩個女婿也都是藏族,一家四代相處得非常和諧。

曾經有人類學者到德欽調研,向李忠義了解他們一家四代不同民族是如何相處的。李忠義用一句著名的詩詞予以回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兩個不同民族的年輕人,真正為愛情走到一起,看中的是對方身上的優點。比如我媳婦看中了我,是因為我教書認真,脾氣好,愛看書。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是看對方的長處,才能和諧。如果總是去找短處的話,就容易産生矛盾。”李忠義說,要帶着一顆包容善良的心去看待彼此。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特别是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抓得很緊,社會風氣越來越好。”李忠義說,藏族有種說法,兩個人走到一起是情誼,也是一種緣分。正是這樣一種民族之間的情誼緣分,組成了無數個像李家這樣的多民族家庭。

今年春,記者在升平鎮采訪李忠義時,他的母親剛剛去世兩個多月,享年93歲。“我的母親非常善良,正所謂‘仁者壽’。”李忠義說,他的母親經曆了從舊社會到新中國,見證了藏區老百姓是如何一步步過上美好新生活的,更感受到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自己也兒孫滿堂、安享天倫,所以老人打心眼裡覺得這個時代太好了,去世時并沒有留下遺憾。

當了一輩子教師的李忠義,也從民族教育的發展感受到祖國越來越強大。“以前,經常有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讀不起書,我們就自己出錢幫他們買課本、筆墨。由于教師工資低,我們還想辦法勤工儉學,在學校種了一塊菜地,用賣菜的錢給學生買學習用具。”當年當了校長之後的李忠義,最揪心的依然是學生因生活困難失學的問題。雖然他四處為學生拉贊助,但也隻是杯水車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步在民族貧困地區實施"三免一補"(免學費、免雜費、免課本費,補助生活費),進入新時代更是實施了“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等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李忠義上世紀90年代初的全家福金沙碧水銘記黨恩

上世紀60年代末,作為知青的李忠義來到梅裡雪山腳下,在一個小山村當起了民辦教師。“那時候不通公路,過江靠溜索,在山村教書一待就是6年。”由于表現優異,後來李忠義被派去昆明讀了一年中學教師培訓班,回到德欽縣後開始教初中。1978年,靠着平時自學,李忠義順利通過考試,成為雲南師範大學第一批函授班學員。經過5年半苦讀,獲得本科學曆後的他回到德欽縣一中教高中,并先後擔任學校的副校長、校長。

退休後,已經桃李滿園的李忠義,還經常受當地宣傳部或相關單位邀請去講黨課,成為一名義務宣講員。“香格裡拉的精神就是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多元文化的和諧。”李忠義感慨地說,有黨的堅強領導,國家對藏區的政策又這麼好,我們一定要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而且要一代比一代更堅定地跟黨走下去,各族人民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講黨課時,李忠義經常從自己的家庭講起,告訴學員們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老人,撫育兒女,做一個稱職的家庭成員。他也會分享自己教書育人的經曆:教師要認真教書,督促學生好好學習,以後學生們進入社會,也要懂得感恩,積極回饋國家,報答人民。

他常常和黨校學員聊老百姓身邊的點滴變化——以前,德欽縣城到奔子欄要翻越白馬雪山走幾天路,大雪封山時,路斷行人絕。現在隧道修通了,一個半小時就可到達。如今,老百姓都住進了漂亮的新房,每個村子也都建有集體活動室,大家親切地稱為“黨廓”,感恩黨給大家建了新房子。學校、醫院、寺院等地到處都煥然一新。他也會講國内外發展對比,“世界之亂”與“中國之治”形成鮮明對比,激勵大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如今,李忠義已年過半百,在德欽頗受尊敬。隻要身體狀況允許,鄰裡鄉親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他都會積極主動協助。2017年,李忠義家被評為第一屆雲南省文明家庭。(責編:龍慧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