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民族團結大旗 高揚在柴達木盆地

民族團結大旗 高揚在柴達木盆地

時間:2024-10-22 08:23:30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地處青甘藏新四省區交彙的中心地帶。它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輔道,是如今青海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國家生态安全戰略格局“兩屏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地理區位與厚重的曆史積澱,孕育了海西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優良傳統。2017年12月,海西州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邁上創新發展新征程。

唐古拉鎮:民族團結的傳統代代相傳

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鎮處在長江源的正源——沱沱河流域,距市區425公裡,下轄8個行政村,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長江源村便是其中之一。這次與我同行的市民宗局局長文君就是唐古拉山鎮人,一路上他給我講了許多當地的故事。

1985年,唐古拉山鎮遭遇特大雪災,全村12萬多頭牲畜僅剩下2萬多頭。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鄉親們束手無策,是黨和政府第一時間予以幫扶,幫牧民渡過了難關。1995年,災難又一次降臨,政府派來的救援隊再次及時出現。如今在唐古拉山鎮,每家每戶房屋的牆上都挂着毛主席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畫像。這是高原牧區百姓感恩黨和領袖的最淳樸的表達。

2004年11月21日,唐古拉山鎮128戶牧民群衆響應國家保護三江源生态環境的号召,告别山上的家,集體搬遷到格爾木市南郊定居。而今的長江源村便由此而來。“搬遷是為了保護草場、保護我們的家鄉,所以老百姓都很擁護。”文君說。新村被命名為長江源村,寓意為“長江源頭和飲水思源、不忘黨恩”。

走進長江源村,幹淨整潔,家家戶戶門前都插着一面五星紅旗。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江源村看望大家的照片被放大數十倍,屹立于村廣場,上面用藏漢文字寫着“幸福的時刻,永遠的記憶”,在陽光下閃耀着動人的光彩。

當初,村民剛搬遷定居下來,對城市生活難免感到陌生和不安。雖然村裡有文化廣場,但他們還是選擇待在自己家裡,很少出去活動,盡管住在了一起,但彼此之間還和過去一樣很陌生。

針對這種情況,村委會制定了村規民約。每周六是大掃除日,每戶必須出一名勞動力,一起搞衛生;每周三晚上全村要“開會”,讓大家在會上唠家常、學漢語;每天晚上,村委會還組織村民在廣場上跳藏族舞蹈;賽馬比賽、藏族原生态服飾展、“拉伊”大賽等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村委會的做法見效很快——鄰裡矛盾少了,村民彼此熟絡起來,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面對新生活大家更加有幹勁了。“以前擔心的事情都沒有了,總書記說我們的幸福日子還長着呢!”上一任村黨支部書記更尕南傑笃定地說。

“我們不能總靠着國家過日子,隻有走出去工作,才能給國家減輕負擔。”38歲的布周加是長江源村村民,剛搬到新家時他的漢語水平不好,也沒有固定收入,隻能靠打工維持生計。在政府的幫助下,2010年布周加開始當鐵路保安,每個月15天上班,工資1600元。其餘15天他是草原管護員,也能掙1800元的工資。如今,他已經成為沱沱火車站的一名護路員。和他一起工作的有20多人,其中9個是藏族。大家關系非常好,現在布周加的漢語說得很流利,對工作也非常滿意。

鹽湖工業公司:共同團結奮鬥的大家庭

走進察爾汗鹽湖,撲面而來的是略帶鹹味的陣陣鹽風,一望無邊的湖面,蜿蜒的輸送管線,使人有種置身于海邊的錯覺。

“察爾汗”蒙古語意為“鹽的世界”。鹽湖總面積5856平方公裡,是我國最大的鹽湖,潛在的開發價值超過12萬億元,是發展我國鹽化工業的戰略寶地。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公司)鉀肥分公司碼頭。

在鹽湖博物館展廳,優秀人物宣傳欄吸引了我的目光。據講解員介紹,隻要是公司的優秀員工都會出現在這裡。現在公司共有員工18000名,其中,少數民族員工2443名,少數民族初、中級管理人員80人,主要包括藏、回、土、蒙古、滿、撒拉等16個民族。長期以來,鹽湖公司都是一個各族同胞共同團結奮鬥的大家庭。

近年來,公司利用會議、走訪、宣傳欄、文藝活動、播放電影等形式,加大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并在公司網站開辟專欄宣傳黨和國家民族宗教政策。同時,明确規定公司在招聘、使用、培訓、選拔、薪酬、晉升等方面對少數民族員工傾斜,每批招收員工中少數民族人數不得低于15%。公司召開的黨員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等,都保證了相應比例的少數民族職工代表參加。

在保障少數民族員工權益上,鹽湖公司也沒有懈怠。各分公司、子公司都開設職工清真食堂,落實少數民族職工相關民族傳統節日放假政策。在公司“美麗家園”建設和“金秋助學”“大病醫療資助”等活動中,少數民族職工也獲得了照顧。

黃河路街道辦:情系民生群衆點贊

黃河路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2年3月,轄區位于格爾木市東南部,轄區總人口40843人,其中流動人口10765人,少數民族1804人,主要由蒙古、藏、回、撒拉等16個民族組成。與往常一樣,黃河路街道辦事處幹部馬買提早早來到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2017年11月,大學畢業的她成為了黃河路街道辦的一員。因為在這裡出生長大,馬買提對街道辦十分熟悉,幹起工作來也很投入。

“我從小就立志要向街坊鄰裡學習,長大後盡我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原來,馬買提的父親2004年因病去世後,僅由體弱的母親打零工養活一家人,生活非常艱辛。如果不是有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和鄰居們的幫助,馬買提很難順利完成學業,更談不上找到一份好工作。

街道辦主任白愛芬是看着馬買提長大的,在她成長過程中給予她許多關愛。白愛芬多年來都在街道辦工作,對基層情況非常熟悉。“關注民生,并且讓群衆順心,就是我們街道辦工作的重點。”街道辦堅持把反映、處理社情民意當作履行職責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做到群衆訴求意見有渠道、收集調查有人管,以解決與群衆息息相關的問題為重點,不斷完善社情民意采集、解決、報送程序。

通過設立居民意見箱,開通居民服務熱線,暢通與基層各族群衆的溝通渠道,搭建各族群衆與政府對話平台,為轄區各民族群衆發放便民服務手冊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圖表,保證把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三年來,轄區申請低保戶32戶,其中少數民族2戶,為5戶少數民族家庭申請廉租房,參加居民醫療保險269人,為4名少數民族群衆解決就業崗位,切實解決了轄區居民特别是少數民族群衆生産生活的困難。

德令哈市民族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搖籃

“德令哈”蒙古語意為“金色的世界”。記者走進德令哈市民族學校,看到全校學生身穿民族服裝正在舉行升國旗儀式。據校長介紹,通過每個星期“民族團結旗幟高高飄揚”的升國旗儀式,讓廣大師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德令哈市唯一的十二年一貫制兼顧民族幼兒教育的民族學校,該校肩負着為全市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重任。自建校以來,學校堅持采用“雙語教學”(蒙語授課為主,兼帶漢語和英語)模式,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着力建設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地區特色和時代特征的魅力學校,先後榮獲省級“标準化學校”“省民族體育先進集體”“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省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等榮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我們積極開展民族團結知識進課堂、進校園、進頭腦活動,通過開展國旗下的講話、班會主題課、團隊活動、小手拉大手家校互動等,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貫穿于教學教育的全過程。”校長說。

記者看到,在學校的每個班教室裡都懸挂着國旗,張貼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守則等宣傳内容,還有精心布置的黑闆報、學習園地等。

利用每個星期舉行的“民族團結旗幟高高飄揚”升國旗儀式,讓廣大師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是海西州教育系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五種方式”之一。除此之外,還要開展一次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校園之聲活動,開展一次“民族宗教政策及理論知識”宣講活動,開展一次“民族團結”隊日活動,上好一堂以“四個認同”為主題的形勢政策課。

海西州以民族團結進步“七進校園”等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開展升國旗唱國歌、主題征文、演講比賽,把“聽黨話、跟黨走”内容作為學校必修課,開展愛國主義、黨史國情、革命傳統等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牢記黨的豐功偉績,為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在學校做好民族團結教育很重要,民族團結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校長深有感觸地說。

陶爾根家園:溫暖幸福之家

在德令哈市區西北2公裡處坐落着一個美麗的村莊,叫陶爾根家園。“陶爾根”蒙古語意為“絲綢圍繞的地方”,引申意義為“溫暖幸福之家”。

位于陶爾根家園北邊的聯社雕刻基地此時顯得格外安靜,基地負責人才仁東德布正在木桌上雕刻蒙古族特色花紋。德令哈市的蒙古族和藏族人口居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家具在其他民族群衆中也頗受歡迎。

為使社區居民融入城鎮發展,提高生活水平,海西州采用“村委會+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建成了德令哈市13個牧業村生态畜牧業合作社,才仁東德布經營的聯社雕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才仁東德布拿到國家50萬元項目資金,再加上自己賣牲畜存下的30萬元建成了雕刻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年收入達到20多萬元。廠子雇傭10多名貧困群衆,每年每人分紅6萬餘元。

陶爾根家園是通過實施國家遊牧民定居點工程建成的新型城鎮現代化社區,是海西州“農村(牧區)向城鎮轉變”“農牧民向市民轉變”的典型示範。在這裡,群衆可就近享受城市提供的居住、醫療、教育、就業、文化等各項便利公共服務,形成了牧民群衆“生活在城市,生産在牧場”的新格局。目前,這個小區居住着德令哈市4個鄉鎮13個牧業村的870戶3500餘名牧民。小區建成的時間雖說不太長,但民族團結的種子早已深深紮根于各族牧民心中。才仁東德布說,現在樓房裡有天然氣,做飯、洗衣服、上廁所都很方便。孩子上學有校車接送,上課有雙語教學,還可以在學校食堂吃午飯。在社區裡,蒙古族和漢、藏等民族的居民經常交流來往,大家親如一家。

海西州人民醫院:救死扶傷是民族團結應有之義

在海西州人民醫院,院長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今年4月7日淩晨,州人民醫院從德令哈火車站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藏族患者。該患者在上海開往拉薩的列車上突然發病,且是無收入、無陪同、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系的“三無”患者。經醫護人員初步診斷後得知該患者患有乳腺癌并且癌細胞已廣泛轉移。對此,院領導高度重視,并及時開通綠色通道,竭盡全力救治。

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醫院啟動應急救助程序,減免部分藥費并向省衛生計生委申報應急救助補助。治療期間,醫院經多方查找,終于與病人家屬取得聯系。根據病情,病人與家屬決定轉回家鄉醫院接受後期治療。為保證病人回家途中的安全,醫院積極與青藏鐵路公司德令哈車務段聯系,在車務段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銜接安排鐵路醫護人員護送及氧氣供應事宜,為病人安全回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德令哈市中心,有一座造型美觀、氣勢雄偉的民族團結進步塔。這是海西州的标志性建築,體現了海西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心願。

“海西州本來就有着深厚的民族團結光榮傳統,在曆史的千錘百煉中,各民族血肉相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互補的多元一體格局。如今在以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謀劃、統一部署下,更是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融入到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中,實現了‘一張圖’引領,形成‘一盤棋’意識和‘一股繩’合力,保證了創建工作全民化、制度化、規範化、系統化。”海西州創建辦副主任柳雪蓮如是說。

(責編龍慧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