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評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書評 > 《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

時間:2022-09-22 09:31:28


   
   

《論語》讀後感


   

  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的确,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嘗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于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後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産生了那麼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麼發達的社會都那麼需要它。


   


      論語的内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讀後感 (字數:1200)


   

學校為了促進教師的學習成長,在假期裡開展同讀一本書活動,并為每位教師贈送了《論語》和《是什麼使教師進步》兩本書,使我們在學習中得到收益。


   

孔夫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後人尊稱他為“聖人”。


   

《論語》是聖人的經典著作。《論語》語言質樸,内涵豐富,博大精深,它在人們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響,得到了後人的信仰、尊重,是後代人必讀的一本聖書。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學習這本書受益非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譯今天的語言是:“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認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煉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孔子的這句開場白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系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産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校領導真是我們的救星,及時為我們增加營養。


   

當今社會知識裂變“一日千裡”,知識在不斷更新。用傳統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經跟不上社會形勢的需要,所以老師要經常更新知識結構,要對新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心與敏銳感,為了培養能夠适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老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可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隻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隻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驗、優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将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将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隻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解釋為“在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那麼就可以當老師了。”這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隻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隻有這樣才能夠适應這個飛速發展社會的需要。相信隻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辟言論和孔夫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實質,并将其作為行動準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反思,定能為我們的社會培養合格的下一代。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字數:1500)


   

結合區教育局和學校開展“品讀好書共鑄師魂”讀書征文活動,我利用短暫的寒假仔細閱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這本書,讀後雖不能大徹大悟,但感觸頗深,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心中頓生一份感悟。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于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诠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屆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問黃埔區法官徐文娟“為何在信訪調解上成績斐然”時,她說是小學班主任楊老師的一句話鼓勵她努力、勇敢、奮進。由此可見,教師的言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從兩方面談談體會:


   

一、讓“快樂”陪伴我們的教師。


   

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适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争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态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師,隻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養出擁有健康心态的學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态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比如這幾年,我任教三個班級數學,課時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備課備得頭昏眼花;同時又擔任班主任和教研組長,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務需要處理。又由于所帶的班級學生年齡小,許多事都要老師親力親為,手把手教。但是我經常告訴自己:每天認真備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學生;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學會遇事冷靜、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不能讓壞心情一直圍繞你,否則會影響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無成。

其實學生都怕老師,特别是犯錯誤後,更不敢在老師面前擡起頭來,這時老師如果大發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靜氣地談話,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經常聽老師說,我們很盡力,也很認真負責,但一次次的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總感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一段時間心情是很郁悶的。讀了“論語心得”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要明确這個缺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許有較長時間的面對,絕不要抱怨學生的懶惰,抱怨家長的不配合,抱怨領導的不理解而是要積極思考,班級裡盡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較多好學生,說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完全失敗的,對于那部分學困生,隻要我們不斷反思,努力尋找适合他們的教學方法,終有一天他們也會進步的。


   

正如那句經典的老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積極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快樂成為教師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愛”對待我們的學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師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别人,就是仁”。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愛學生。那麼怎樣愛學生呢?


   

于丹說得好,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而恒久。學會了寬容,老師就可以走進學生及家長的内心世界,學生及家長也就會感恩于老師的付出;學會了寬容,我們的内心将會有一種坦蕩蕩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為教師的我們,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在處理時,多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問題,要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勵和贊揚。隻有這樣,你才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才能正常地開展。隻有這樣,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才會和諧與融洽。


   

《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尊重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因勢利導,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适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身的價值,鼓起他們自信的風帆,讓每個學生都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随着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學會寬容與包容,要以智慧去解決,以人格去感化;愛由心生,心中有愛,言行才能有愛!所以教師必須要有一顆寬容、博大的愛心!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财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為神聖的精神聖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對待,是一種心态,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論語》讀後感 (字數:600)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典。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說:“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緻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别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複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隻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