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書評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書評 > 《假小子戴安》讀後感

《假小子戴安》讀後感

時間:2022-09-22 09:30:59


   
   

《假小子戴安》讀後感


   

  前幾天,我去書店看書,瞧見了一本楊紅櫻的《假小子戴安》。


   


      我可是十分忠誠的“初熟櫻桃”哦。


   


      戴安是一個好強的女孩子,她認為隻要打扮得像個女孩子就可以保護媽媽和姨媽了。戴安的媽媽是一個未婚媽媽,姓戴。而戴安從來不知道她爸爸是誰?在哪?叫什麼?她從來都不知道。一直到六年級畢業後,她遇到了一個改變她人生道路的人……


   


      六年級畢業後暑假,戴安和六(三)班畢業的同學的心裡都不是很舒服,不是因為再也見不到朝夕相處的同學了,而是因為再也見不到他們可愛的米蘭老師了。


   


      有一天,班上的小道消息發布者侯文博帶來了兩條小道消息:一是侯文博在聽廣播的時候聽見米蘭老師的聲音并已經确認了(确認是米蘭老師),隻要打進電話,就可以和米蘭老師通話了。二是戴安的學校就要改成小學、初中、高中合三為一的學校了!聽說贊助者姓安。沒錯!他就是戴安的爸爸!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安先生已經發覺他和戴安之間的血緣關系了,但他并沒有告訴戴安,因為他還不太确認。戴安的媽媽卻已經發現了,卻沒有告訴戴安。但紙始終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最後還是被戴安發現了,生氣至極得戴安對爸爸發了火,在肥貓和李小俊等人的撮合之下,戴安和爸爸又重歸于好。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戴安是一個為媽媽着想并很懂事很堅強的女孩子。我想我如果是戴安會不會也想她一樣變成一個堅強的女孩子呢?


   


   

《曆史的選擇》讀後感 (字數:400)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隻要聽到這首歌,我想起了這幾天一直在看的《曆史的選擇》這一本書。這本書是為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而出版的,也講述了中國改革30年來,曆經的各種風風雨雨,還寫了許許多多愛國英雄的光榮事迹。

《曆史的選擇》中有着許多無私奉獻的英雄。李大钊、瞿秋白、劉胡蘭、江竹筠,他們用生命開辟了新中國光明的道路;黃繼光、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他們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孔繁森、許振超、楊利偉、沈浩,他們為當今中國的騰飛付出了努力。當然少不了那些沒有留下姓名,堅持走完了兩萬五千裡長征的紅軍。

曆史,選擇了中國共産黨;而人民,也選擇了中國共産黨。他們不怕辛苦,不怕勞累,不怕犧牲,不怕受傷,不怕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們堅持着保護祖國;堅持着讓世界和平;堅持着決不說出半個字的秘密。

當然,在他們背後,還有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在他們的幫助之下,中國才有了今天。

作為21世紀的新接班人,我們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成為以為好少年。

既然曆史選擇了今天,選擇了這美好的生活,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讓它永遠這樣美好。


   


   

《童年》的讀後感 (字數:1000)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随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争奪家産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麼悲慘啊:四歲喪父,跟随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産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麼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樣――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争奪财産常常為一些小事争吵、鬥毆……。周圍的人貪婪、殘忍、愚昧。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的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品嘗;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似乎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确,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隻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美滿、幸福的生活!

【老師點評】:

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家》讀後感 (字數:800)


   

這次寒假,由于時間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說完全看懂摸清。隻能稍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個成都地區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遊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代表傳統封建的勢力。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郁中病逝。覺新的弟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并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筆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在溫情關系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揭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無恥。另外,他還描寫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漸覺醒和反抗。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那畢竟已成為過去,和現代社會發展相悖,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和遺棄,即使覺民、覺慧不站起來反抗,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生運動,另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鬥。一個如此龐大的的家庭衰落,,雖然有點可惜,但封建專

制始終是不可取的。


   

在這些充滿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細節的描寫。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辭,景物仿佛就是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小說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以及結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着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曆史的洪流中,這本書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為它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見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