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阿娜河”是塔裡木河的古稱,“阿娜”在維吾爾語中是“母親”的意思。小說講述了兩代建設者為茂盛農場的建設事業奉獻青春和熱情的故事,在分享交流中,阿舍坦承這次寫作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故鄉,對故鄉的曆史與生活獲得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它無論對我的生命,還是對我的創作,都給予了巨大的滋養”。
談及對《阿娜河畔》的印象,喬葉說:“阿娜河當然是地理意義上的河,同時也是精神的河流,它是人生的河,歲月的河,生命的河,也是一條曆史的河流,關于小說的美學風格,我願意賦予其一長串形容詞:莊嚴、純正、熱忱、中肯、細膩、精确、清新,剛健。”
劉大先認為,《阿娜河畔》非常素樸地站在普通民衆的立場上,這裡沒有英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同樣寫出了人内在的複雜性,寫出了兵團建設者在沒有秩序的天地之間建設生産秩序的創業史,寫出了集體和個體在時代的變革當中發生的博弈,這個博弈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就是曆史的真實感。
馬宗武出生在新疆,熟悉農場生活的他感慨道:“我的父輩們,還有更多的建設者們,就是在戈壁灘上一間間地建起房子,一塊塊地開墾土地,一點點地讓那片寂寥的土地有了人的生息,從不毛之地到豐收之地,這其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阿娜河畔》表現的就是幾代建設者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樊金鳳、左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