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花一樣的年齡,兩個美麗的女孩因為共同的苦悶走到了一起。她們拘禁了自己的小姐妹,逼迫她去“坐台”。談起“坐台”這個敏感字眼時,她們竟毫無羞澀、滿不在乎,她們尚未意識到自己的青春已經迷失……
2005年10月的一天傍晚,丹東市勝利電影院的門口,一個女孩正拼命追趕跑在她前面的女孩,前者邊追邊喊:“偷錢了,快抓住她!”路人紛紛止步,抓住了跑在前面的女孩。誰知那女孩滿臉淚痕,大聲嚷嚷:“我沒拿她錢,她是想抓我回去坐台,我不去……”大家隻好将她們都送進了附近派出所。這兩個女孩一個叫劉曉蕾,一個叫李迪,她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孤獨無助,
兩個美少女結為死黨
李迪長得很俏麗,1。63的個頭,精緻的五官,但她卻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母親懷她的時候就和父親離異,李迪出生後,便交由開出租車的父親撫養。父親每天忙得像陀螺,根本無暇顧及她,而母親長年在外地一家酒店打工,一年頂多回來看望李迪一兩次。這個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常常饑一頓飽一頓。
她永遠記得讀小學時的一個場景: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等到下課後,校門口擠滿了帶着雨具、前來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同學們一個個都撲向自己的父母,而她,卻一直等到學校關門了也沒有人來接她。雨還在下個不停,她狠狠心,把書包緊緊地護在胸前,然後向雨中沖去!雨水落到她頭上的同時,也重重地打在了她的心裡。她突然間發現,所有的同學都比她強,因為他們都被父母疼愛着,隻有她,卻仿佛被世界遺棄了。
上了初中後,李迪自作主張剪了短短的頭發,父親給她錢,她就自己買衣服,把自己裝扮得“酷”味十足。學校裡一有人招惹她不高興了,她立即怒目相向,有時候甚至會掄起拳頭。老師們對這個學生也很頭疼,但每次開家長會,李迪的父母總是沒有辦法到場,老師問李迪她父母為什麼不來,她總惡狠狠地說:“我怎麼知道,反正我通知過了!”同學們對李迪都畏而遠之,她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下學後就一個人蜷縮在家裡,用一層堅硬的外殼把自己包裹起來,拒絕與人交流,也不讓别人走進她的内心世界。
粗心的父親最後終于發現這個孩子的問題。他急忙抽時間帶女兒到心理門診尋找幫助和治療,心理醫生的診斷是:“她實在是太孤獨了,你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多陪陪她。”
望着女兒蒼白的臉,李迪的父親心一陣絞痛。他打電話召回前妻,講述了女兒的現狀,兩人商定在家陪陪女兒。那一個星期裡,父母都分别請了假,呆在李迪的身邊,他們像贖罪似的,天天給女兒做好吃的,帶她到公園散步,帶她去買衣服,晚上再陪她一起看電視、督促她寫作業……李迪孤寂的心,在父母的愛撫下得到了慰藉,她成天樂得合不攏嘴,想着如果天天過這樣的日子該有多好。
然而,随着久違的笑容重返李迪的臉上,父母又分開了。他們各自上班去了,以生存為名又開始無止境地“忙碌”,把李迪一個人扔在了家裡。剛剛得到的家庭溫暖轉瞬消失,李迪徹底地絕望了。她學會了逃學,在學校裡打架惹事,她交往的也大多是家庭有問題的孩子。然而這些,都沒有引起離婚多年的父母的注意。
一次朋友聚會上,李迪認識了與自己同歲卻已經在家休學的白莎莎。
白莎莎也是一個缺少親情滋潤的女孩。她喜歡跳舞,小學畢業後,憑着自己的努力與藝術天賦,順利地考上了秦皇島市一所舞蹈學校。那時的她,理想就是将來做一個獨舞演員,像自己崇拜的楊麗萍一樣。然而,一次在練高難度旋轉時,她不小心扭折腳趾頭,再也不能跳舞了。她隻好從舞蹈學校退學,回到丹東一所職業中專插班讀書。
因為從小就離家到外地讀書,回到丹東後的白莎莎特别希望父母能對她多一點關懷。然而,這時候父母雙雙下崗了,她的母親無奈之下去外地打工,平時也很少打電話回來。而心情不好的父親,每天吃過早飯就出去,然後到很晚才回來,他自稱是找工作去了,可回來的時候總是喝得醉醺醺的。白莎莎成了一個沒有人管的孩子,在孤獨的掙紮中,她開始放縱自己。她學着父親的樣子,頻繁進入酒吧,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不久,她又擅做主張休學了。
李迪和白莎莎認識後,兩個人同病相憐,很快結成了死黨。她們在一起咒罵各自的父母,一起胡天胡地玩耍,也互相傾訴和安慰。白莎莎的性格相對開朗一些,對李迪的噓寒問暖令她非常感動,李迪由衷地說:“莎莎,你是對我最好的人了。”
無知無畏,
非法拘禁小姐妹22小時
因為白莎莎和李迪長得漂亮,社會上一些無業人員經常找她們玩。她們也是來者不拒,與那些人打得火熱,唱歌、蹦迪、喝酒……天天玩到半夜才回家,
2005年9月初的一天,幾個朋友在校門口等到李迪,說請她到飯店吃飯。李迪欣然前往。酒足飯飽後,一個叫大新的男青年向李迪投來求助的目光,說:“我有個朋友在上海開酒店,你能不能幫忙找幾個漂亮的女孩去工作?”“好啊,這事情包在我身上。”李迪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次日,李迪約了白莎莎,将她的另一個“小姐妹”劉曉蕾帶到李新面前。劉曉蕾家庭貧困,讀完初中便休學在家,之前她曾多次請求李迪幫忙在外地找一份工作。見了面後,劉曉蕾答應李新去上海工作,他們二人還約定好了出發的日期。看到劉曉蕾和大新談得非常融洽,李迪笑了,為自己過人的辦事能力暗暗得意。
然而,劉曉蕾回家後越想越不對勁:按大新的說法,到了上海之後,每個月的工資有5000塊,這份工作會不會是坐台呀?于是,她給大新打了一個電話,從對方遮遮掩掩的談話中,她弄清了大新給自己安排的工作果然是從事色情服務。于是,她堅決地回絕了。
見劉曉蕾沒了影,氣急敗壞的大新給李迪打來電話,這次開口他就不客氣了:“你辦的好事?那個小丫頭現在反悔了。我800塊錢的火車票都買好了,找不着她,你就得幫她還錢!”聽完這話,李迪又氣又急:自己好心幫劉曉蕾找工作,反倒被她給耍了,還背上了800元錢的債。按照大新的性子和一貫作風,他不拿到這800塊的損失費是不肯罷休的。不管如何,一定要找到劉曉蕾,讓她去上海。
于是,李迪又去找白莎莎,白莎莎聽過之後自然也是“義憤填膺”,她非但沒有勸阻李迪,反而添油加醋地說:“她不想好了,簡直就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嘛。”兩個人開始到處尋找劉曉蕾。然而,劉曉蕾似乎人間蒸發了一樣,原來,因為害怕大新和李迪找自己的麻煩,她已經偷偷地躲了起來。
一個星期後,李迪和白莎莎約好去網吧上網。李迪打開QQ後,就看見好友欄裡劉曉蕾的頭像是亮的,可劉曉蕾根本不搭理她。又氣又急的李迪想到了一個辦法,她重新注冊了一個QQ号,冒充陌生人和劉曉蕾打招呼。劉曉蕾毫無防備地告訴“陌生人”,她此時正在縣城南邊的“雙翔”網吧。聽說李迪找到了劉曉蕾,白莎莎非常興奮,她用拳頭敲了敲李迪:“好,為你出氣的機會到了!”兩人立即打車去雙翔網吧。看見李迪和白莎莎後,劉曉蕾傻眼了,乖乖地在她們的示意下關掉電腦,走出了網吧。
一出網吧,李迪和白莎莎就把劉曉蕾推搡到一個角落裡。李迪劈頭就問:“以為我抓不着你是不
是?人家車票都給你買了,你又反悔了!把2000元錢還我,咱倆什麼事都沒有!”面對着李迪瞪得溜圓的眼睛,劉曉蕾的倔勁上來了,大聲說:“讓我走!我沒有錢,也不會去上海坐台。”李迪一把拽住她,接着就左右開弓,打了劉曉蕾幾個耳光,說:“你還敢走?”“車票錢隻有800元,我憑什麼還你2000元?”“我找你這麼多天,難道不需要錢!”李迪大吼着。看到劉曉蕾還敢頂嘴,在一旁的白莎莎對着她的屁股狠狠地踢了幾腳。
用手捂住火辣辣的臉頰和屁股,劉曉蕾不敢再吭聲了。看到她被打老實了,李迪和白莎莎把她推上一輛出租車,然後帶到一間出租屋裡。
看到昔日的“好姐妹”一下子變得如此兇狠,而且還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劉曉蕾不由哭了,她再次哀求放她走。李迪把嘴一撇:“你想得美。沒有看到錢我會放你走?”夜裡睡覺時,李迪指揮白莎莎搬了張沙發床堵在門口,她就睡在沙發床上,讓白莎莎和劉曉蕾睡在裡面的床上。此時已是下半夜,她們也折騰累了,很快就進入夢鄉。
她們到第二天上午10點才醒過來。白莎莎到樓下買回了早飯,被軟禁了十幾個小時的劉曉蕾哭哭啼啼地哀求她們放了自己,否則就不吃飯。白莎莎火了,對着劉曉蕾又一陣拳打腳踢,李迪也不甘示弱,也一起打起劉曉蕾來,一邊打一邊厲聲質問劉曉蕾:“你到底吃不吃飯?到底還不還錢?”劉曉蕾被打怕了,再次屈服,使勁點點頭。
沉痛的思考,
誰為花季悲劇負責
一晃到了下午。一個叫王紅的13歲女孩來出租屋找李迪。她一來就訴苦:“姐姐,前兩天我們學校一個女生到老師那裡告我狀了,結果老師罰我。你們幫我出出氣,好不好?”一聽小姐妹受了欺負,李迪和白莎莎拍着胸脯答應去學校給她“報仇”。
可是,劉曉蕾這個“人質”怎麼辦?把她關在出租屋内太不安全了,于是,李迪決定帶她一起走。她和白莎莎一起,一左一右架着劉曉蕾往外走,同時告誡劉曉蕾:“老實點,亂動的話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她們打車來到了王紅的學校,4個人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那個女生,她們隻好不再找了。李迪和白莎莎商定還是帶着劉曉蕾回出租屋。
此時的劉曉蕾又餓又累,聽說還要回出租屋,她心想回去就完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逃脫。于是,她對李迪說:“我想上廁所。”李迪一聽,愣了一下,順手又給她一巴掌:“你想溜是不是?”劉曉蕾裝出很無辜的樣子:“不是的,我真的想去。你就把我手臂松開,讓我去吧,你們這麼多人還怕我逃了嗎?”抓住劉曉蕾右手臂的白莎莎聞言松開了手,劉曉蕾趁機掙脫李迪,然後撒腿就往前跑。
李迪見劉曉蕾逃跑,狠狠地罵了句髒話,在後面拼命地追她,于是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白莎莎和王紅反應速度稍慢了一點,也追了上去。當她們看到劉曉蕾和李迪都被人扭送到派出所時,都連忙溜了。幾個小時後,兩人在網吧被警察抓獲。
進了派出所,幾個女孩如實供認了“看”住劉曉蕾并讓她付錢的事實。當被告知她們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别人屬于犯罪時,她們完全驚呆了。13歲的王紅随口就說:“早知道這是犯罪,還不如去坐台掙錢了。”警察問:“你認為坐台不是犯罪?”王紅反問:“這不是一種掙錢的職業嗎?誰願幹誰幹!”一句話,把警察生生地噎住了,還真不知道一時該從哪兒給她講起。
李迪和白莎莎被當作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關押,而王紅未直接參與非法拘禁,經過教育後釋放了。案件發生後,在當地引起了極大震動。
受害人劉曉蕾的父親給女兒聯系了一所學校,想方設法湊足了學費送她去上學。他感慨地說:“看來這麼小的孩子,确實要讓她去讀書。”而李迪和白莎莎的父母則悔恨不已:“如果當初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她們也不會走上歧途。”
然而,李迪至今仍不願與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她冷漠地說:“我不需要!小時候他們都不關心我,現在我長大了,就更不需要他們的關心。”當記者提出可以跟她的父母談談時,她回答說:“沒有用的。談完之後,他們最多也隻關心我一兩天。再說,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還需要别人提醒,豈不是太可笑了。”隻有16歲的她,說了一句經曆過無數滄桑的人才會說的話:我這輩子都不會結婚了,以後生孩子隻會傷害到他……
[編者按] 這不是一起惡性案件,兩位少女因為無知和沖動觸犯了法律,社會應該給她們從陰影中走出來的機會和勇氣,讓她們将來有勇氣步入新的生活。但是,案件中反映出的種種問題卻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憂慮:青春年少,本應是學習、成長的最佳時期,然而文中的幾個女孩,卻同孤獨、玩樂、暴力、江湖義氣,甚至“坐台”結緣。家長、學校、社會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