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小故事 > 見識生命的奇迹

見識生命的奇迹

时间:2024-08-12 08:37:39


   

  友人約我“去巴馬看看嗎?隻是交通不太方便,坐飛機到南甯,還要坐四個小時的汽車……”我接電話後一口就答應了:“去呀!長壽之鄉嘛,值得啊!”從有關資料我早就得知,巴馬縣是世界上第五個長壽之鄉,2009年巴馬全縣健在的百歲老人有八十一位,十萬人口有百歲老人三十一人,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概定的十萬人口有七位百歲老人就是長壽之鄉的标準。何況現在“養生旅遊”是新時尚,有機會當然要去探訪一番,欣然起程!


   

  坐飛機三個小時,再加上乘車四個小時,一大半還是在新高速路上跑,這應了“山高路長”“天高皇帝遠”的說法了。從高速路下來到巴馬的公路跑了一小時,這還是三年前廣西開發西部扶貧工程,與我們同往的自治區旅遊局的領導再三說:“現在路通了,以前到一趟南甯都不易。”車轉路彎,山巒疊嶂,進了巴馬,眼前豁然暢亮,一條盤陽河,兩岸翠竹婆娑,遠近如我們熟悉的桂林,圓丘奇峰,遠近呼應,間有雲霧飄遊,如夢似仙。啊,這不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嘛。試想不久的“昨天”,大山為牆,四環護障。生活在此的瑤、壯、漢等各族百姓,有此青山秀水、豔陽清風、佳肴美食,得其自然,長壽者衆也就不足為奇了。旅遊書上還會有許多說辭,什麼負氧離子、小分子團水、地磁強度等等,也許都是長壽的因素,然而,可以推而廣之,還是四個字“山清水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放之四海皆可得益的增壽養生大前提。巴馬因為地處偏僻,高山阻隔,讓這裡成了沒有經曆工業時代的污染的一方淨土。“是盡快開發呢?還是抓緊保護呢?”在長壽之鄉,面對如此美麗的碧水青山,我腦子裡總是出現這樣的問題。


   

  在長壽之鄉巴馬,讓我感到驚奇的不僅是這裡的奇山異水,還有這裡獨特的敬老尊老風俗。如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備棺”,給鄉鄰修橋補路蓋涼亭“修陰功”,将自己寄于石寄于樹以補“五行”等,其中最有象征意義的習俗是“補糧”。


   

  生活在巴馬的壯族百姓,活到六十歲後,認為老天爺給自己安排一生的“糧食”就要吃完了,這就需要親人兒女為老人“補糧”。擇定吉日,老人的子女即通知整個宗族包括出嫁了的女兒出席儀式。儀式上有祭桌,諸神牌位,祖先神位,準備好壽衣壽禮和寫滿祝壽詞的旗幟。在祭神祭祖之後,接受“補糧”的老人進入卧室坐在床沿上,兒女們排隊按秩序從籮筐裡盛上一碗米,把準備好的錢放在米碗裡,恭恭敬敬把米和錢裝進老人手中的袋子裡。一個個都放完錢糧後,燃放鞭炮,全族人同聚一堂進餐。我認為“補糧”這個儀式,是當地百姓知天命盡人事的最好證明。巴馬民風敬老,讓老人在後半生得到親友鄰裡的關愛,這才有了長壽的樂趣和長壽的幸福!最近得知,巴馬縣政府每年定期給百歲老人檢查身體,每月給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津貼。我心想“這是政府盡孝子之道為老人們‘補糧’啊!”青山綠水養身,仁義親愛增壽。我想,人的一生,老天管一半,人世管一半。好的社會,好的民風,都是長壽必不可少的前提。


   

  長壽之鄉是巴馬重要的“旅遊資源”,除了如我等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在巴馬還有許多為養生而來的“候鳥人”。當地百姓稱他們是“候鳥人”,是因為他們常來常往,在巴馬的景區形成養生一族。是啊,人們望長壽,求長壽,然而生命的幸福和快樂隻是在于“長度”嗎?我與一個從上海來的年輕朋友一邊走一邊議論這個話題,這位上海小夥子很直率:“不行,我還是要趕快回上海,人活着不僅有長度,還要有寬度和深度啊,一輩子就在一個山溝裡,一百年也就等于一天嘛!”是啊,人都希望長壽,但更希望走得更遠看得更多,因為這個世界太精彩!同樣的,人們還希望活得有意義,讓生命發光發熱能做出點貢獻,小了說為大家,大了說為世界。也許這就是我們羨慕長壽老人時,長壽老人看着我們這些兒孫輩,眼裡同樣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啊,巴馬長壽之鄉好,去到那裡,你會發現許多生命的奇迹,也會發現你自己,你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奇迹……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