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小故事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小故事 > 完美轉身,換一種活法更精彩

完美轉身,換一種活法更精彩

时间:2024-08-12 03:01:36


   

  都說現代人的苦惱是選擇的苦惱。就像那麼多條路橫在面前,你卻找不到下腳的地方;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行當,你卻不知道該端起哪一個飯碗。你甚至分不清誘惑和機遇的區别。


   

  很為難嗎?


   

  其實最好的人生設計師還是你自己。何妨一改以前習慣了的輕車熟路,跳開幾步看過去,你很可能會發現一個更敞亮的世界。


   

  本次策劃也算是千挑萬選,終于找來三位主人公,或是歪打正着,或是無心插柳,或是突發奇想。總之,共同的特點都是獨辟蹊徑,為自己赢來一片燦爛的星空。


   

  用拿手術針的手,去指揮繡花針,這種聽似奇特的事情,在上海男人畢峥身上卻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


   

  大小夥


   

  棄醫從藝當上繡莊莊主


   

  3年前,還在當醫生的畢峥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刺繡打上交道。


   

  1996年,畢峥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五官科醫生。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哪怕是一個普通的縫針,也要盡量追求完美。若是一不小心縫出“八腳針”,那就影響病人的“臉面”了。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從醫生涯會因為一次“奮不顧身”而終結。


   

  那是畢峥當醫生的第七年。一天下午,畢峥正在給病人看門診。突然,身後傳來“砰”的一聲巨響,他下意識地回頭望去,隻見一位70多歲的老人倒在五官科門診室前,面色發绀,嘴裡不斷地吐着白沫和血,身旁的老伴不知所措地大呼“救命”。


   

  情況危急,老人此時已經四肢發涼,心髒幾乎停止了跳動,而門診室沒有體外心髒電擊器,畢峥當機立斷決定采用人工呼吸。面對老人滿口的白沫和鮮血,他沒有一絲猶豫和嫌棄,直接進行了口對口的搶救。幾分鐘過去了,老人的口鼻終于能呼出遊絲樣的氣息了,畢峥趕緊讓護士為老人吊上生理鹽水,送到搶救室。


   

  一陣緊張有序的搶救後,畢峥長長舒了口氣。當他站起身時,忽然發現周圍的人都張大嘴巴驚慌地看着他。怎麼了?!畢峥滿腹疑惑,順手擦了擦嘴,竟然滿手鮮血和白沫,他一驚,這才明白大家為什麼這麼看他。“真是個好醫生!”“醫生就要這樣的……”在一陣稱贊聲中,畢峥默默地去消毒室清洗口腔後,繼續工作。


   

  然而,讓畢峥怎麼也沒料到的是,這位老人的家屬幾天後居然向醫院提出“醫療事故賠償”。原來,老人當天因為糖尿病并發症,最終仍然遺憾地離開了人世。不巧的是,護士在補開的報銷單上錯把生理鹽水寫成了葡萄糖,而糖尿病人是不可以用葡萄糖的,病人家屬借此認定這是一起醫療事故。


   

  事情怎麼會是這樣?五官科裡根本沒有葡萄糖,隻有生理鹽水。可無論畢峥如何努力地解釋,卻似乎越描越黑。此時,畢峥多麼希望老人的老伴能站出來說句話,她可是親眼看到自己如何竭盡全力搶救病人的啊,可老人卻沒有。


   

  雖然,最後院方出面調解了此事,但這次意外的“打擊”讓畢峥有說不出的心寒。整整7年,他都在不斷地追求完美,可事實上永遠不可能完美。既然如此,為什麼自己不去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呢?幾天後,畢峥交了辭職信,在主任驚詫的目光中離開了醫院。


   

  或許畢峥骨子裡就有股闖勁,辭職後他開始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他深知,要想能有一番作為,就必須先磨砺自己的交際能力。于是,他笑對“冷面孔”做過銷售,冷對“笑臉”做過采購。


   

  2005年秋天,畢峥的朋友們聚會到一起,看着和兩年前判若兩人的畢峥,一個朋友提議說:“浦東新成立的三林繡莊正在招總經理,你倒挺适合的。”朋友的話打動了畢峥:是呀,我為什麼不去試試,說不定就是我人生的一個飛躍。


   

  幾天後,畢峥來到了浦東三林文化藝術中心,令他欣喜的是,之前的閱曆讓他輕松地通過了初試。可複試時,他才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杯“空茶”。三林有傳統的刺繡工藝,而畢峥的任務就是建立一個自負盈虧的企業。


   

  一切從零開始,畢峥信心十足地接受了這個挑戰。第一天上班,對刺繡一竅不通的他首要任務是熟悉這項工藝。由于新成立的繡莊還沒有樣品,他便親自到附近居民家中收集了許多民間刺繡作品,在辦公室裡整整揣摩了一天。


   

  接着,畢峥決定去蘇州考察刺繡市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的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到了蘇州,畢峥滿視野看到的都是價廉物美的刺繡商品,小到手帕、睡衣,大到壁畫,精美的繡品連綴而成。眼前的這些,讓畢峥感到無限失落,相比較自己收集來的那些刺繡品,簡直一個“大家閨秀”,一個“小家碧玉”。


   

  回上海的途中,畢峥的心情像是被吹落的樹葉,信心全無。他甚至已經開始後悔,如果不是當時的沖動,或許自己還在惬意地當着采購主管。現在怎麼才能趕上人家呢?


   

  到了辦公室,善解人意的設計師似乎看出了畢峥的失落,得知原因後,他索性耐心地給“莊主”講解起三林刺繡的曆史來:三林刺繡延承的是“顧繡”,好的刺繡品采用1/96cm的線,纖細得隻有在陽光下某個特定角度才能看清,一幅畫要花費繡娘近兩年時間。80年代,這裡的繡娘還曾經受邀到法國盧浮宮做現場表演,當時英國女皇還親自定做了一套睡衣,裡根總統也定做了一套被面……


   

  原來,自己之前收集的都是一些民間實用品,而并非真正的三林刺繡藝術品。畢峥蓦然發現:三林刺繡走出門就是賺錢的藝術。而繡莊一定要先做刺繡文化,顧客若是不了解三林刺繡的珍貴之處,那對他們來說這和批量生産的刺繡商品有何區别呢?從那以後,畢峥時常向繡娘請教各種刺繡方法,以便更好地制定營銷策略。


   

  靈感頻頻降臨。上任一個月後,三林繡莊受到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的邀請,需要準備作品參加評選。機會終于來了,畢峥告訴自己一定要打響第一炮,讓繡莊來一個“開門紅”。


   

  整整一個星期,畢峥和設計師兩人苦思冥想。畢峥覺得一定要有新的創意給三林刺繡注入活力,“有沒有可能将蘇繡和顧繡相結合,繡一幅镂空的龍?”看來門外漢也有好處,畢峥的想法一下子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設計師拍手稱好,連夜趕出設計稿。


   

  博覽會上,浦東三林的刺繡作品《福龍》創意獨特,氣韻生動,一舉奪得了金獎,一下子為繡莊拉來了好幾筆訂單,大大鼓舞了畢峥和繡娘們。


   

  然而,畢峥沒高興多久,一位好朋友就給了他當頭棒喝:“現在仿冒品多的是,看這個賣得好,馬上就有跟風賣的。到時候,東西價值一下就不被認可,很快就會把你擠得連骨頭渣都不剩!”畢峥聽了直冒冷汗,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現在,畢峥已經開始策劃申請三林刺繡的專利。他意識到,一定要不斷地創新,将民族特色和時尚元素相結合,這才是對文化遺産最好的保護。


   

  (孫钰)


   

  一名賓館衛生班的服務生,竟然從讓朋友備感難堪的鬧洞房經曆中發現了商機,轉行當起了洞房司儀,并且從容應對鬧洞房過程中的各種“葷招”……


   

  服務生


   

  轉行“洞房司儀”雅俗共賞


   

  2002年,黃佳雲應聘到一家賓館當了服務員。但由于她長相一般,賓館将她分配到了與客人接觸少的衛生班。


   

  那年

冬天,黃佳雲參加一位同學的婚禮。晚飯後,新人的親朋好友全都湧入新房鬧洞房,愛熱鬧的黃佳雲也擠了進去。剛開始,大家還吵吵鬧鬧,一片歡聲笑語。然而不久,鬧洞房的節目就越來越讓新郎新娘感到難堪。鬧房者不依不饒,要新郎穿上新娘的胸罩和裙子,讓新娘穿上新郎的衣服,然後再要新郎背着新娘上街轉一圈。新郎新娘覺得天氣太冷,又覺得太難堪,都十分不願意,但最後還是被大家強行逼迫互換了衣服,拉上了街。


   

  很快,兩人被凍得瑟瑟發抖,他們幾次要求回去,但都被鬧房者拉了回來,新娘急得直掉眼淚。随着圍觀的人增多,甚至造成了交通堵塞,幸好趕來的交警及時制止,這出鬧劇才結束。但是,新郎的嘴唇已經凍得發紫,咳嗽不止……


   

  鬧洞房鬧到這份上,黃佳雲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回到家中,她回憶着新娘在鬧洞房時痛苦又無奈的表情,心想:如果自己來主持鬧洞房,一定不會讓同學的婚禮變得如此尴尬。


   

  黃佳雲所在的賓館經常有新婚夫婦舉行婚禮。多了個心眼後,再遇到賓館有新人舉行婚禮,黃佳雲都湊在一邊看那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主持人如何主持。她覺得要想當好洞房司儀,必須先學會做普通的婚禮主持。


   

  2003年5月的一天,賓館又有一對新人舉行婚禮,誰知原定的婚禮主持人家中有急事不能前來。救場如救火,黃佳雲自告奮勇地上台給這對新人客串了一回,結果主持效果特别好。婚禮結束後,這對新人将一個厚厚的紅包遞給她。


   

  這次救場,讓黃佳雲在賓館大出風頭,也讓賓館領導對她刮目相看。領導特地把她從衛生班調到前台,并有意識地安排她給在賓館舉行婚禮的新人主持婚禮。有了這個便利條件,她在主持婚禮之餘,私下對這些新婚夫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新婚小夫妻最怕的就是鬧洞房。如果真能有個司儀來文明地主持鬧洞房節目,控制局面,一定會大受歡迎。有了這一番調查,黃佳雲對自己從事洞房司儀這一職業,更加充滿信心。


   

  定下這個目标後,黃佳雲一下班就泡進圖書館和新華書店,收集有關婚俗方面的知識。而隻要是她認識的人,無論誰要結婚,她都會去湊熱鬧,給别人鬧洞房。那段日子,她掙的工資還不夠她每月參加婚禮的紅包錢。


   

  總結經驗後,她覺得鬧洞房時,不僅僅是對新郎新娘進行祝福,而且所涉及的活動必須有趣,如果沒有“趣”東西,參與鬧房的人很有可能将活動向“葷”的方面發展,這則是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最懼怕的。


   

  經過近一年精心的準備,2004年10月1日,黃佳雲正式挂牌出山。第一次,請她主持鬧洞房儀式的一對新人,男的是一個工程師,女的是一所中學的教師,雖然夫妻倆都是知識分子,但他們都在農村長大,因此來參加他們婚禮的有很多鄉下的朋友。在這些鬧房者眼裡,鬧房節目是越“葷”越好。黃佳雲進入新房時,就發現這些朋友都已經為新郎新娘準備好了鬧房的道具;一看這些“行頭”,她立刻意識到這天晚上将是一個大挑戰。


   

  當大家正要開始鬧時,新郎将黃佳雲拉出來高聲說:“各位,今晚鬧洞房,我絕不逃避,盡管開涮我。不過為了洞房更熱鬧,我專門請了一個鬧洞房的主持人。”賓客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洞房司儀,都有些好奇。因此,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怎樣帶動大家鬧洞房。這次,黃佳雲先讓這些參與鬧洞房的人自由鬧,自己隻是插科打诨。不知不覺時間就過了一個小時,鬧洞房也漸漸到了高潮,有人提出将糖放進新娘的内衣……


   

  黃佳雲知道“葷”招要出場了,她立即将洞房的燈給關了,洞房裡立即“噓”聲一片。在幾秒鐘之内,她又将燈打開,拿出一隻點燃的蠟燭,對大家說:“來,我們将新郎新娘的眼睛給蒙住,看看他們誰能先将蠟燭吹滅,先吹熄者今後就是家裡的‘老大’,而且行動慢了的将接受對方5分鐘的熱吻……”


   

  這一招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大家又将目光投向了黃佳雲。當大家七手八腳将新郎新娘的眼睛給蒙好後,她悄悄地将蠟燭換成了一碟面粉,新郎新娘剛剛動口,洞房裡立即爆發出陣陣掌聲笑聲;親朋好友當然也不允許新郎新娘将臉上的面粉給擦掉,大家就根據他們各自的造型,開始重新給新郎新娘出節目。就這樣,鬧房客帶來的葷節目被黃佳雲用搞笑的節目一帶而過,開心不已的這對新人給了她一個600元的大紅包。


   

  初次出征就旗開得勝,讓黃佳雲信心倍增。由于當天參加婚禮的幾個年輕人記下了她的聯系方式,在以後的幾個月裡,她接二連三地受到邀請。随着朋友們口碑相傳,很多怕鬧洞房的新人專門跑到黃佳雲的工作單位,找她去主持。


   

  當然,鬧洞房的意義就在一個“鬧”字。如果不熱鬧,就沒意思了,但鬧過頭了又不好收場。黃佳雲不斷搜集資料,将當地老百姓最喜歡而且又“帶色”的鬧洞房節目全部找出來,進行精心設計,使得這些節目既能保留下來,又去掉了難堪的内容,做到讓新郎新娘和鬧房者皆大歡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