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别當“夜貓子”

别當“夜貓子”

時間:2024-10-20 10:35:09

相較于絕對早起型,夜貓子型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高出90%,患糖尿病的幾率高30%,更容易出現腸胃問題,以及神經紊亂等

江蘇某大學的學生“夜淘族”在宿舍熬夜網購轉眼又到“夏打盹”的時節,早晨在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睡眼惺忪的人比例明顯增高。不少人睡不夠,并非因為起得早,而是睡得太晚。

傳統上人們會把喜歡早起的人稱作“百靈鳥型”,而把天天晚睡的叫“夜貓子型”,兩種類型都是個人的生活習慣問題。但最近不少研究顯示,就健康來說,晚睡不如早睡好。

數據揭示的問題

以前人們也經常提到“早睡早起身體好”或者“晚睡傷神”,但更多都是出于經驗的判斷,但近來越來越多基于确切數據的研究,給經常熬夜的“夜貓子”敲響了警鐘。

2017年3位科學家就因為在研究生物鐘運行機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物學獎,按照他們的研究,經常熬夜破壞生物内在節奏,患上各類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大。通俗地講,就是該睡覺就睡覺,最好别熬夜。

諾獎得主最初是通過在果蠅身上的實驗得出相關結論的,在人身上關于熬夜影響的數據收集也在大規模展開。近來英美科學家完成了一項曆時六年半、覆蓋43.3萬人的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夜貓子型”的人比“百靈鳥型”的人早亡率高10%,“夜貓子型”的人更容易患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疾病。

參加調查的人員年齡在38到73歲之間,研究人員讓他們填寫自己的生活習慣屬于哪一種類型:百靈鳥型、夜貓子型、接近百靈鳥型以及接近夜貓子型。

研究人員綜合考慮了年齡、性别、種族背景、吸煙、胖瘦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後發現,早亡率最低的是百靈鳥型。相較于絕對早起型,夜貓子型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高出90%,患糖尿病的幾率高30%,更容易出現腸胃問題,以及神經紊亂等。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差異可能與人體的生物鐘有關。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的副教授克裡斯坦·努森說,“這可能與心理壓力、吃飯不準時、運動不足、睡眠不足、夜間醒來以及吸毒和酗酒都有關系。”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經常很晚睡覺,會養成一系列的不良習慣。

該研究項目的另一名作者,英國薩裡大學時間生物學教授麥科勒姆·山茨說,“夜貓子”們所面臨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這已經成為一個廣泛存在的公共健康問題。

熬夜易緻憂郁

人的生物種大緻和日照時間有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老的習慣,這雖然有社會經濟文化的原因,也和自身的身體有聯系。人的生物鐘大約有40%到7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另外的一部分則由環境和年齡決定。正因為決定生物鐘有兩方面原因,所以生活習慣是可以調整的,雖然有些人早就成為“夜貓子”,但還可以朝有利的方向糾正。

更需要把生物鐘往前調一調的是年輕人,因為他們處于身體和心理雙重發育的階段,不良作息規律對這個群體影響更大。已有的相關研究表明,成為“夜貓子型”對年輕人來說絕非好的選擇。研究顯示,熬夜或晚睡的青少年更容易患憂郁症或有自殺的傾向。

美國紐約的科研人員對1.55萬名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研究後發現,與晚上10點前入睡的人相比,午夜後睡覺的人患憂郁症的風險高出24%,常在午夜後睡覺的人,其自殺傾向比晚間10點之前睡覺的多出20%。主持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詹姆士·甘斯韋奇博士說,缺乏睡眠會影響大腦的反應,導緻憂郁,并進而影響應對日常壓力的能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理論上年輕人應該早睡,但近年來内容豐富的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卻讓他們越睡越晚。有研究顯示,與沒有這些習慣的年輕人相比,玩手機及平闆電腦的青少年睡眠時間較短,因為他們很難抵制誘惑,即使放下手中的設備後,還需要十幾分鐘才能放松下來睡着。

對于這些年輕的“夜貓子”來說,調節生物鐘就要讓他們盡量有規律地上床睡覺,要嚴格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早一點把手頭的事情做完,也是糾正“夜貓子”習慣的前提條件。

比晚睡更可怕的是缺覺

對于“夜貓子型”的人來說,每天睡得晚本來就不利于健康,但如果還要被迫早起,那就更不健康了,因為缺乏睡眠的負面影響更大。

早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遇到哈欠連天的人可能就是睡眠不足的“夜貓子”,而哈欠就是明顯的預警信号。科研人員發現,隻要幾個晚上沒睡好覺,就可以幹擾人大腦的正常運作。

研究人員還發現,接連幾個晚上睡不好覺就會讓人體的血糖紊亂,其結果可能會導緻人們多吃,這意味着“夜貓子型”的人更容易發胖。

比讓身材走形更嚴重的影響是情緒和精神方面的。紀錄片《相信我,我是醫生》的節目制作組與牛津大學聯手,召集了四名平時睡覺非常好的志願者,讓他們在頭三個晚上睡足八小時,不受任何幹擾。但之後的三個晚上隻讓他們睡四個小時,同時用精密的儀器監測其睡眠。這些志願者需要填寫有關他們精神和情緒的問答表,還要用視頻日記的方式記錄每天的心情。

研究人員發現,三個晚上熬夜睡不好覺之後,志願者的情緒發生迅速的變化。他們的焦慮、抑郁以及壓力都開始上升,同時,他們開始疑神疑鬼,不相信别人。

研究人員還做了另一項實驗,他們征集了數千名睡眠有問題的學生,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接受了旨在改善他們睡眠質量的認知行為療法,而另一組隻是接受了普通的建議。10周後,研究人員發現,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的這組學生的失眠率降低了50%,他們在焦慮方面有所改善。

因此,盡量告别“夜貓子”生活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