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傅氏幻術:譯幻為表,文理為核

傅氏幻術:譯幻為表,文理為核

時間:2024-10-20 11:44:30

演繹幻術要有哲理思維和文化底蘊的支撐

2009年,憑借魔術《青花神韻》,傅騰龍之子傅琰東成為世界魔術最高獎FISM大型幻術類銀獎得主,這是70年來亞洲魔術師獲得的最好成績,也讓傅氏幻術走向世界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中,幻術師将西瓜籽撒入泥土,瞬間便長出瓜苗,開花結果;在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朝堂上的木雕龍在衆目睽睽之下變為真龍,沖天而去……

在不少國産大片中,均有令人驚歎的“幻術”場景;鮮有人了解的是,幻術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2018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傅氏幻術的現任掌門人傅騰龍上榜。

傅氏幻術是幻術項目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幻術之家”,已曆經四代人上百年的傳承。

古中國是魔術的搖籃

傅騰龍有“中國魔王”的别稱。作為“幻術”項目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傅騰龍經常被人問到幻術與魔術有何不同,他總是耐心解釋:“二者并沒有本質區别,幻術是中國傳統名稱,又稱戲法,西方則稱魔術,現在統一都稱魔術。世界上有三個魔術搖籃:古羅馬(包括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

中國最早關于幻術的記載可追溯到戰國時的《列子》:“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

“古代幻術起源于人類的幻想,等于出了一個題目。魔術師借助各種手段表現這個幻想,幻術可以說是科研的前奏,科學則依據客觀規律實現了這個幻想。”傅騰龍舉了兩個例子,“古代有個幻術設想是打開葫蘆放出三隻烏鴉,能把房屋點燃;現在,無人飛機帶着一顆小炸彈就能做到。還有過去的‘萬米歸倉’節目,一小碗米能變成一大堆米;現在,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效果。”

對傅家來說,魔術并不僅是謀生手段,還是一門嚴肅的學問。據傅騰龍介紹,其四代人出版的相關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共計74本,包括《中國雜技史》《魔術萬花筒》《中國民間戲法》《國際幻術》等。其中,《中國雜技史》一書填補了中國雜技史的空白,其間凝結了兩代人數十年的心血。

魔術和雜技有着緊密的聯系,在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幻術便被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大項中。

在研究曆史時,傅騰龍感慨,“國力強盛時,幻術就發展,遇到兵荒馬亂,幻術就萎縮。”

比如,盛唐流行“換衣術”表演,場面豪華,“最早是為武則天賀壽的一個幻術舞,叫‘聖壽樂’,唐玄宗時改稱‘雲韶樂’。140名少女娑婆起舞,舞至高潮時,全體舞伎服裝色彩突然變化,時而由朱紅變為綠色,時而從绛紫變為大紅色。”

正如唐代名士邵轸在《雲韶樂賦》中的描寫:“褧衣屢更,新态不窮,忽舉手而萦紫,複回身而拖紅”。

而如今,傅氏家族為“換衣術”這一傳統魔術制作了新版本——《櫥窗之戀》:在服裝店玻璃櫥窗的場景下,表演者以各種方式快速而巧妙地更換身上的衣服。

受法國電視二台邀請,傅騰龍的兩位徒孫将于10月初帶着該節目遠赴法國進行電視錄制,随後又趕赴意大利參加國際魔術比賽。

參悟“魔道”苦練兵

2009年,憑借魔術《青花神韻》,傅騰龍之子傅琰東成為世界魔術最高獎FISM大型幻術類銀獎得主,這是70年來亞洲魔術師獲得的最好成績,也讓傅氏幻術走向世界。

該節目的高潮在于,身着盛裝的女演員可以背靠着一個巨大光滑的青花瓷盤,上、下、左、右漂浮移動,觀衆看不到她有任何着力點;中間還用絲綢從女演員身後繞過,以顯示沒有機關,仿佛是懸空貼在了瓷盤上。

這個節目脫胎于傅騰龍早年的魔術《壁虎神功》,他曾于1995年帶着該節目登上了央視春晚。但當時演員還隻能實現直上直下,無法左右移動,此後陸續改了很多版,都不能盡如人意。而真正實現這一步跨越,足足用了15年。

在《青花神韻》正式比賽前夜,傅騰龍回想起團隊為這個節目付出的艱辛,寫了一首詩,其中寫道:“駐紥燕山石門營,參悟魔道苦練兵。酷暑難當勤鑄劍,踏雪攻關暮雲平。壁虎功集十五載,浮瓶靈感一夜成……”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傅騰龍是雜技演員出身,小時候為了練功,淩晨四點不到就悄悄到裡弄裡鍛煉。年輕時在上海魔術團工作,演出間隙,常常擠出時間在牆角練上一陣手技。

傅騰龍有一個代表節目《神秘剪影》:随機請一位觀衆上台,他用剪刀和黑紙迅速剪出其側臉剪影,展示給現場觀衆看,得到準确度認可後,舞台後方的燈箱突然亮了,玻璃上出現一個剪影,除了尺寸要大幾倍,輪廓和剛剪出來的剪影一模一樣。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節目一度引起轟動,還曾被認為是特異功能、心靈感應性質的表演。但傅騰龍表示,這和特異功能無關:他将人的側影做了9個部分的分解,如額頭、眉骨、鼻梁、下巴、衣領等,每個部分又歸納出數十種不同的類型,将其一一編碼;觀衆一上台,他大腦會瞬間出現相應的9個編号,通過剪影前的一個小環節将編号傳達給後台助手,助手隻需将早已備好的大剪影部分按序拼起來即可。

為了這個節目,他付出了長達幾年的艱苦訓練,不僅要将一整套編号生生記在腦子裡,還要練剪紙的準确度和速度。而為了訓練快速識别能力,他會在大街上對着迎面而來的行人進行編碼。後來,他能在兩個人騎車面對面擦肩而過時,迅速報出對方相貌對應的9個編号。

從10歲登台,16歲正式入行,傅騰龍已在魔術世界浸淫了大半輩子,他一直緻力于讓魔術為觀衆帶來智慧與快樂的享受。他認為魔術是一個很好的娛樂工具,而魔術獨特的思維方式尤其有益于青少年的智力開發。“小孩子現在受到的教育大都是順向思維,而人們要追求魔術的秘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維,增強邏輯性。它對人的性格塑造也有好處,美國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7歲時還非常腼腆,接觸魔術以後,性格變化很大,16歲就當了大學教師。”

上世紀八十年代,傅騰龍在表演魔術《神秘剪影》“術”與“道”,“低”與“高”

2018年年初,中宣部公布了2017“四個一批”人才名單,傅琰東名列其中,這也是該名單首次出現魔術師。而“四個一批”項目對入選者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均有嚴格要求。

傅騰龍的爺爺傅志清重視“術”背後的“道”,他曾給傅氏家族留下四句話作為從藝要求:演象為體,精氣為髓,譯幻為表,文理為核。

“前兩句的意思是,表演藝術以刻畫塑造特定的形象為主體,但骨子裡傳達的是演員的精氣神;後兩句是說,演繹幻術要有哲理思維和文化底蘊的支撐。”傅騰龍說,傅家從事這門藝術,講究手法技巧和理論修養并重,這是家風和傳統。

傅家是書香世家,傅志清是将外國魔術引進中國的先行者之一,曾留學日本學習法律,并和李叔同、歐陽予倩等人交往密切。

傅琰東補充,“魔術有取巧的成分,所以心性特别重要,你哪怕練不成,也不要把這個東西用到歪路上去,對社會造成危害。”

撲克手法是魔術師的必備基礎技能,傅琰東曾每天練3個小時撲克牌,但傅家曆代嚴格要求家族子弟不許打牌、玩麻将。“搞魔術練手法,如果用這個來出老千、賭博,太方便了,所以也太危險了。”

傅騰龍曾參加央視《開門大吉》欄目,在現場,跟随他20年的徒弟汪燕飛說:“魔術博大精深,能跟老師學的是設計和表演,學不到的是境界和文化底蘊。”

但魔術界從來不乏這方面的反面例子。

僞氣功大師王林自稱能用氣功“空盆來蛇”“空杯來酒”,在很長一段時間打着氣功和特異功能的名号收斂大量财富,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2013年8月,傅騰龍攜傅家班成員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真相”發布會,現場表演了“隔空碎物”“心靈感應”“空盆出彩”等魔術,告知公衆别被忽悠:“王林那些所謂神功隻是最低級的入門魔術,低級到有些魔術師都不屑去變。”

5年後提及此事,傅騰龍表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應該出來表個态,我們要愛護魔術,向社會傳達正能量。從事魔術如果人品不好,就容易走歪門邪道。”

傅琰東則把這類人稱為圈裡的不良分子,“他們從來不會在我們正統魔術師面前展現神功,一看到我們在場,就會說今天氣感破壞了,不演了。内行看門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什麼時候做了小動作。”

傅琰東的表姐徐秋也是“魔界中人”,她曾撰文寫道:“有些人對魔術來說是損耗型的,隻以魔術為工具為人生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對于魔術是增益型的,他們從事魔術是為了讓魔術本身獲得成功。正是後者的努力一次次使魔術在‘低’和‘高’之間出現了強勁地搖擺,使得魔術一次次從污垢的泥潭中奮起,進出于藝術的殿堂。”

“四個一批”該人才培養工程為國家級專項計劃,目的是加強領軍人物和各類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重點是加強理論、新聞、出版、文藝4個領域中的人才培養。要求既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又要有較大的專業成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