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江門經驗:河流綜合整治

江門經驗:河流綜合整治

時間:2024-10-20 09:38:15

河流綜合整治、河道景觀提升、構建河長制組織體系等在内的河長制“江門經驗”,實現了真正的河長“治”。

治理後的河面上再次出現捕魚人。“這些經驗都很好,值得我們互相交流和借鑒。大家都看一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廣東省委書記、省第一總河長李希在今年舉行的廣東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對全省幾個地方推行河長制的做法和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其中就包括江門市鶴山沙坪街道。

不僅是被廣東省第一總河長公開表揚,水利部珠江委等都部門曾對江門市河長制工作點贊,2016年12月,《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江門也因此成為全省首個将河長約談制寫入地方法規的地級市。

江門市通過河流綜合整治、河道景觀提升、構建河長制組織體系等舉措,實現了真正的河長“治”:确保市區6條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實行全市跨界河流水質監測工作全覆蓋,強化河長制考核,通過深化創新河長制工作,推動全市河湖生态環境持續改善。

共護共享

去年6月,江門市在廣東省率先實現市、縣、鎮三級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目前,全市已落實四級河長2240名,并創新全面設立和落實河道警長526名、民間河長594名,構建了“河長+河道警長+民間河長”的全方位管水護水體系。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說,要打造有江門特色的河長制,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提高社會公衆對江河湖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監督江河湖庫管理保護的良好氛圍,實現全民監督、全民共治。

沙坪街道在河長制體系落實中,構建起街道河長、河道警長、村級河長、民間河長“四長”和直聯隊伍、保潔員隊伍“兩隊”,共約126人的河長組織體系。組織體系的完善是為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參與河長制工作,形成共治、共護、共享的局面。

此外,各市(區)也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推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河長制工作。由江門市代管的台山市成立了村級護水隊,由村級河長、村幹部、專職巡管員、各自然村村長等組成。目前,台山市已成立288支村級護水隊;沙坪街道成立“黨員義工+社會義工”聯動的護河志願服務隊,共160多人。

江門市創新設立的河道警長和民間河長已初顯成效:鶴山市的河道警長已對各河道開展2000多次巡查,辦理偷排污染河道案件4宗。

提升河道環境

“以前河道狹窄淤塞、垃圾漂浮,黑臭現象嚴重。”沙坪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德賢回憶說。沙坪街道位于鶴山市東北部,有包括沙坪河在内的6條河流。曾有一段時間,沙坪河水體長期處于劣V類水質,枯水期又黑又臭。

河長制實施後,各級河長擔起治水責任。沙坪街道從源頭整治開始,狠抓“五清”,即清違、清障、清漂、清污、清淤。對90家涉水排污企業加強日常監督;清理204個禽畜養殖場;投資約2300萬元啟動鶴山市傑洲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一期工程;采用PPP模式投資約1100萬元,确保2018年建成運行12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

由于沙坪河受潮汐影響較大,容易淤積泥沙,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排進沙坪河,沉澱在淤泥中。

鶴山市水務局沙坪河現場代表馮海均介紹,經過兩個月的清淤,河床漸漸露出黃色的泥土,河流情況改變很多。河流水質得到提升的同時,沙坪河水利工程也大幅提升,兩岸河堤得到加固,河道行洪順暢,沙坪河上的大型水泵站排水量由原49.8立方米/秒提升為157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自去年6月份成為村級河長,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龍泉村村委會主任高衛周肩上多了一份責任。現在村裡緊鑼密鼓開展“五清”行動,高衛周也增加了自己巡河的次數,監督村民用水的排放情況和“五清”行動的開展。

“小時候,我常常在清澈的龍泉圍河中遊泳,我很高興看到龍泉圍河重新整治,往日清澈的樣貌正在慢慢恢複。”在龍泉圍河邊,82歲村民何茂高興地說。

帶動旅遊

沙坪河綜合整治項目共有兩期,其中二期工程主要内容是截污。“二期工程實施後,沙坪河水能達到Ⅴ類水标準,遠期是Ⅳ類水标準,也就是可以下去遊泳了。”江門北控水環境開發有限公司沙坪河項目經理曾紅說。

除了治理河流污染,鶴山市還以全國中小河流綜合整治重點縣及水系連通項目為契機,将5個項目安排在沙坪河流域,投入資金約1.25億元進行河道生态保護帶建設和生态濕地修複。沙坪河綜合整治項目中也包括了景觀和洲灘提升,河道景觀設計将環境改善與民俗文化、旅遊經濟等結合,提升沙坪河的價值。

沙坪河的生态環境改善了,沿河的鶴山市古勞鎮鄉村旅遊聲名鵲起。很多來自江門或珠三角各地的遊客,節假日來到這裡,乘船感受原生态的水鄉風貌。

按規劃,沙坪河将打造“三段”“八景”,包括千舟競渡、荷塘月色、鶴舞沙坪、清泉如許等景點,将鶴山本地的詠春拳、龍舟文化等都納入其中,原來一些養殖用地也将改造為荷花池。這些景觀未來可以與周邊旅遊資源打通,進一步為當地帶來經濟收入。

作為江門市的“母親河”之一,潭江貫穿江門市境内約210公裡,是江門市生産、生活的重要水系資源。為保護潭江流域水質,早在2015年7月,江門就出台了《江門市潭江流域河長責任制實施方案》,在潭江流域設置河長和段長,并對其進行考核。

嚴格的保護措施,使潭江河的水質和生态日益改善。潭江兩岸的江門開平市擁有全國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與村落,以水鄉為特色的赤坎古鎮旅遊項目也在建設之中。美麗的潭江河讓開平山清水秀,遊客也得以不斷增長。去年開平市累計接待海内外遊客6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2%,旅遊收入約73億元,增長20.7%。

“生态環境改善,水變清了,山變綠了,更宜居了,也吸引周邊遊客過來旅遊。”當地一位村民深有感觸地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