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給眼疾患者一個明亮人生

給眼疾患者一個明亮人生

時間:2024-10-20 09:08:10

“由于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專業醫生缺乏及角膜供體稀缺等因素,我國每年能夠完成角膜移植手術量不到1萬例,整體上看,我國角膜病及眼表疾病診治和研究相對落後。”

“角膜漸清,恢複很好。”當李紹偉說出這句話,凝結在診室中的空氣瞬間化開,高群蘭上前幾步,抱住了坐在裂隙燈顯微鏡前的兒子。

這一幕發生在愛爾眼科北京英智醫院4層診室,李紹偉是國内角膜及眼表病、白内障、屈光手術專家,就醫者是由當地醫院轉診來的病人高凱。

李紹偉的病人大緻分兩類:治療難度大的以及輾轉數家醫院而來的,尤其是後者,極度考驗醫生的膽識與魄力。目前,全球因角膜病緻盲的患者有2000多萬,中國約400萬人。臨床上,角膜及眼表疾病占到眼科疾病門診量20%~30%,相當龐大。

“由于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專業醫生缺乏,以及角膜供體稀缺等因素,我國每年能夠完成角膜移植手術量不到1萬例,整體上看,我國角膜病及眼表疾病診治和研究相對落後。”李紹偉說,要創造出新的診斷方式和術式,還需要從細胞學、遺傳基因等角度不斷對發病機理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優化相關疾病的治療方案。

青春痘險緻盲

高群蘭是安徽淮南的一名普通職工,兒子高凱還在讀高中二年級,為治眼病已休學半年。2017年聖誕節前夕的一個清晨,高凱醒來感覺雙眼幹澀、畏光、灼熱疼痛。高凱沒有立即就醫,但幾天下來不适症狀未緩解,反而加重。高群蘭帶着兒子到淮南一家三甲醫院就診,診斷為病毒性結膜炎,醫生開了些眼藥。

起初藥效良好,幹澀緩解,疼痛減輕。但随着用藥時間增加,高凱雙眼症狀沒有完全消失,症狀反複中雙眼開始充血,視力随之下降。他們又轉診至安徽省某醫院,結果依然是病毒性結膜炎,治療方案與地方醫院一緻。為節約費用,母子二人回到淮南,高凱的病情發展為雙眼猩紅,視力幾近消失。

最終,高凱的主治醫生在紙條上寫下“李紹偉”3個字,“你們也别找其他人,去北京找他。”

經過李紹偉的診斷,高凱的眼疾被确診為面部痤瘡引起的角結膜炎,因角膜損傷嚴重,形成角膜白斑,導緻視力急劇下降。

“臉上長青春痘,會緻盲?”高群蘭不敢相信,如果不是李紹偉治好了兒子的眼病,她無論如何不相信青春痘差點奪走了孩子的眼睛。

“如果不是角膜專業的醫生,這個病很難準确診斷。”李紹偉表示,高凱的眼疾與螨蟲有一定關系,螨蟲感染引起痤瘡,痤瘡傳到眼睑導緻睑緣炎,睑緣炎對角膜造成損害,并引發角膜免疫反應。

借囊膜創新術式

闫會英從手提袋裡翻出視力檢查結果看了一遍,左眼恢複至0.5,右眼達到0.8,安心等待叫号。

闫會英,56歲,來自内蒙古,是一位角膜内皮細胞不健康的白内障患者,因擔心在白内障手術過程中再次損傷角膜内皮造成角膜混濁,從而導緻有限的視力盡失,已經被多家醫院婉拒。

在慕名找到李紹偉之前,闫會英自嘲是一個“高危病人”。

這次複查,李紹偉說她術後恢複很好,如果沒有明顯不适,可以不用再複查。

闫會英的眼疾得以康複,受益于李紹偉所創的新術式——晶體前囊膜保護式飛秒激光白内障手術。

角膜内皮損傷是白内障手術常見并發症。對一些角膜内皮不健康的患者而言,手術風險驟增,如何在術中不傷及角膜内皮,成為業内實力角逐重點,多年來鮮有人能突破。

兩年前,在一台飛秒激光白内障手術中,李紹偉注意到部分遊離的晶體前囊膜貼在角膜内皮面,術後他檢查了被貼服的區域,發現該區域角膜内皮細胞沒有受到損傷。

“這個發現讓我靈光閃現。”李紹偉随即篩選符合條件的病人,在雙方自願基礎上,展開小樣本臨床研究,并創出晶體前囊膜保護式飛秒激光白内障手術。

具體就是,在飛秒激光輔助的白内障手術中,把原本丢棄不用的前囊膜保留,并貼服到角膜内皮面上,用以保護該區域的角膜内皮細胞免受超聲能量損傷,待晶體植入後,再将前囊膜吸出。

很多人像闫會英一樣,受益于這項新術式。新術式效果優良,不僅大幅度降低并發症,病人術後視力明顯提升。

李紹偉在診室。圖/王麗眼庫建設空間大

李紹偉是國内第一批角膜内皮移植專家,也是将飛秒激光技術應用到角膜移植、白内障手術的先行者之一,已完成角膜移植手術超過5000例,各類白内障矯正術4萬餘例,一直緻力于應用先進技術提高角膜病防治水平。

執業30餘年,李紹偉的創新不勝枚舉。圓錐角膜是李紹偉重點防治的角膜病之一,在我國多發于青少年時期,有極高發病率,全國約有200萬左右病人。

周成剛來自山西,被确診為圓錐角膜晚期,他的角膜從中央變薄向前突出,視力已成不可逆性損害,不得不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移植的供體十分稀缺,每年移植量僅1萬例左右,每年新增病人10萬。”李紹偉認為,圓錐角膜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防治圓錐角膜病的迫切手段。

防治初期,為控制圓錐角膜病情進展,國際常用新技術是刮除上皮膠原交聯術,該方法能比較有效阻止圓錐角膜發展,避免患者因病情加重而施行角膜移植手術。缺點是刮除角膜上皮後,病人術後早期疼痛難忍,角膜混濁甚至出現瘢痕,還有感染的可能。

随着技術成熟,膠原交聯術發展到不刮除上皮術式,但後者藥物滲透性減弱,使得臨床療效大幅降低。李紹偉改良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手術,結合無酒精制作角膜上皮瓣技術,創出上皮瓣下膠原交聯術式。經過長期臨床觀察,該術式減輕術後早期疼痛,促進上皮恢複,圓錐角膜病情進展控制效果顯著。

在李紹偉力推下,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成立。這是民營醫院領域第一家眼科科研機構,重點圍繞感染性角膜病研究、眼庫相關研究、幹眼及膜移植相關研究等四大領域展開。

其中,眼庫支持對于角膜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愛爾眼科設立了9個眼庫、22個紅十字會角膜捐獻接收站,2017年角膜捐獻超過1200多例。“這在國内已經是一個很龐大的數量,但由于國内民衆對于角膜捐獻的保守态度,眼庫建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李紹偉說。

編輯:趙慧美編:陳荔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