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野雞大學”套路分解

“野雞大學”套路分解

時間:2024-10-20 03:49:26

一些“野雞大學”的網站已被關停,其“工作人員”一般會轉戰新陣地,打着“學曆提升”名義,行“野雞大學”招生之實。

近些年,國内“野雞大學”層出不窮,一些學校的名字甚至比名牌大學更顯得高大上,每年都有被“野雞大學”套住的學生。“野雞大學”又稱虛假大學、學店,以營利為目的,通常在名字上耍花樣,以混淆視聽,招攬學生,濫發文憑。

盡管有關部門年年清理整治,也不乏一些受害者現身說法,但從媒體每年曝光的“野雞大學”名單來看,“野雞大學”在數量上并沒有減少。時值開學季,被年年驅趕的“野雞大學”又開學了嗎?這些所謂“大學”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掮客

每年臨近學生開學,都是尤聞骁最忙的時候。那段時間,在北京前門大栅欄附近,常能看到他帶着“客戶”在小餐館内用餐。熟悉尤聞骁的人知道,他的身份就是幫人辦事并從中牟利的掮客。

北京西城煤市街某便利店老闆許靳苳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像尤聞骁這樣的中間人,經常以幫助孩子上名牌大學為由賺取好處費,“他們(與客戶)有時候在附近的同樂居餐館吃飯,聽說話挺能吹牛的,比如認識什麼學校領導,隻要花錢就能上名牌大學……”

尤聞骁真有這麼大本事嗎?經過幾番周折,《民生周刊》記者找到曾經委托尤聞骁幫忙的林凱。林凱的孩子去年在山東老家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打算花錢上好一點的大學。

經過熟人介紹,林凱找到尤聞骁,“他當時朝我們要20萬塊錢,說能保證孩子上北京重點大學,提到了中國師範學院和中國郵電大學。”

林凱覺得,20萬元要價太高,而且這兩所大學的名字也有些蹊跷。後經查詢,兩所大學均為媒體公布的“野雞大學”。

花了不少錢,上的卻是“野雞大學”,那就太荒唐了,林凱這麼認為。許靳苳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每年學生開學期間,都能看到尤聞骁遊走在前門的胡同裡。

将近60歲的年紀,戴着一副金絲眼鏡,打扮得像個“教授”。跟人聊起上大學的事情,總是壓低聲音,露出神秘的眼神。

8月初,沈陽的秦敏接到一個自稱是中國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人員的電話,對方聲稱秦敏的孩子已被該所大學錄取,并提出往其賬戶打款。秦敏覺得這所學校的真實性存在問題,尤其涉及錢款,果斷挂斷了電話。

截至今年6月底,教育部公布的可查詢到的虛假大學有392所,其中北京就有151所,其名稱大多冠以“中國”“北京”“首都”等字樣。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查詢名單中的學校發現,包括中國師範學院、中國郵電大學、中國經濟貿易大學在内的100多所學校,并沒有找到與其相符的實體校園,其官網中提供的信息也并不真實,内容更新大多停留在2015年前後。2015年5月,記者前往位于北京鼓樓外大街的“北京實驗大學”進行探訪,發現其子虛烏有。圖/CFP高仿

《民生周刊》記者發現,目前絕大多數“野雞大學”的官網已無法登錄。

如果在搜索引擎輸入相應大學名稱,則會出現一行提示:您搜索的學校名稱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中,媒體披露其虛假辦學,請謹慎辨别!報考前可以到教育部官網查詢具有招生資格的高校名單。

近年來,相關部門、教育機構及新聞媒體都對“野雞大學”有所關注,“野雞大學”頻繁被曝光,教育部同時公布正規大學名單。搜索網站攔截及媒體廣泛宣傳報道,使得“野雞大學”的生存空間受到極大擠壓。然而,從每年公布的數量來看,“野雞大學”并未減少。

針對目前仍有部分“野雞大學”保留“官網”的問題,互聯網專家高揚坦言,一些“野雞大學”被屢次曝光後,大多會采取更換信息的方式繼續存在,這種“網店”會租用境外服務器,由于域名注冊、虛拟主機、IP地址挂靠等網站建設工序相對簡單,成本也不高,不受國界限制,所以相關部門年年打年年有。

高揚也發現,有些“野雞大學”建立網站的時候,甚至“高仿”部分名牌學校,不少人根本分辨不出真假,這種情況極易蒙蔽考生和家長,稍有不慎就會上當受騙。

不過,在精美外衣之下,依舊有諸多破綻。據了解,在國内二級類别域名的注冊是有限制的,其中“edu.cn”專用于教育機構,“野雞大學”的網站無法申請域名,即便是模仿,也隻能在“edu.cn”字樣基礎上變換花樣,而不可能完全相同。

高揚告訴《民生周刊》記者,一些“野雞大學”網站背後也有專人進行設計和維護,還有人負責僞造證件,線上線下均可查詢。像前文提到的尤聞骁等人,大多會在線下以“低分招錄”或“花錢買指标”為由實施詐騙。據了解,在電話招錄過程中,“野雞大學”會先行郵寄“錄取通知書”,再要求考生或家長通過轉賬先打部分定金到指定賬戶,其官網也會提供“錄取通知書”驗真功能。

為了讓“野雞大學”更顯得高大上,網站大多設置了“畢業生信息查核系統”,打消學生和家長的疑慮,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更有甚者,直接仿冒“學信網”,推出“民教網”“民信網”“民院網”“民學網”等網站,炮制虛假的中國民辦高等教育信息網,稱可以查到“民辦高教學曆”。

牟利

“野雞大學”不在乎教學質量和學生前途,一切都以賺錢為目的,上了這些不被國家和社會認可的大學,無疑會耽誤學生的一生。

家住天津的李潇大學畢業後做過幾天“大學招生辦主任”。“2016年找工作的時候,看到這樣一份工作,是給虛假大學拉生源,介紹成功一個學生,可以得到1000元。”李潇告訴《民生周刊》記者,他們手中存有大量考生信息,可以任意聯系考生。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是國家行為,不會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更不會違規向考生收費。所以,直接在電話裡收費的行為,都應該引起考生和家長的警惕。

業内專家坦言,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網絡或小廣告上的宣傳,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輕易将考生身份證号、準考證号等信息告知他人,以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一些“野雞大學”的網站已被關停,其“工作人員”一般會轉戰到QQ、微博、微信等陣地,打着“學曆提升”名義,行“野雞大學”招生之實。

不少業内學者、高校教師和教育機構負責人表示,“野雞大學”之所以有生存土壤,不排除部分考生和家長有此方面的需求。一些高考成績不理想的考生,明知是“野雞大學”和虛假文憑,花錢買假文憑的現象也大有人在。

而一些自稱“招生辦主任”、“中間人”的人,則會購買考生信息,投其所好,精準營銷,一旦詐騙成功就賺個盆滿缽滿。

專家表示,所有具有招生資格的高等院校,學校信息都會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中呈現,招考目錄中沒有的,考生和家長們就應該警惕。此外,考生也可以在教育部官網查詢高校信息,以及向當地教育部門核實。

資深媒體人梅劍飛認為,“野雞大學”之所以存在,反映出需求層面的現實問題,一些名字與名牌大學校名類似的“野雞大學”,就像名牌箱包或手表的仿制品,在一定情境之下,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不難理解,“野雞大學”在衆目睽睽之下仍有生存空間。

他指出,除了用人單位在學曆認定工作上謹慎對待,教育部門還應繼續做好信息公開和宣傳,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合作,打擊“野雞大學”,還教育一方淨土。

(文中尤聞骁、許靳苳、林凱、秦敏、李潇為化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