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伽達默爾的遊戲觀重構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

以伽達默爾的遊戲觀重構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

時間:2024-10-19 09:18:45

遊戲與兒童的成長有着緊密聯系。目前,幼兒參與遊戲的形式趨于多樣化,而伽達默爾的遊戲理論以獨特的視角重審兒童遊戲,從求知的方法轉向了人的存在方式,重構了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

一、伽達默爾的遊戲觀(一)遊戲的本質:在往返重複中更新本體的活動

從詞源上看,伽達默爾用了德語Spiel的詞意之一——波動、閃動來解釋遊戲的本意。他認為,一般情況下遊戲肯定不會有一個使它中止的目的,而僅僅是在不斷地重複中更新自己,因此,遊戲的本質是在往返重複中更新自身的活動。不停地重複運動如同遊戲的生命力,在不斷的往返重複運動中使自身得以更新和發展。

(二)遊戲的主體:遊戲本身

按照常理,遊戲的主體是人,而從伽達默爾的遊戲視角看來,遊戲是獨立于從事遊戲活動的人的意識,不以參加遊戲的人的意志為轉移。遊戲的存在方式也并非一定要有一個從事遊戲活動的主體存在。那麼,遊戲的主體便不是人。遊戲是“一種被動式而含有主動性意義的活動”,從實質上說就是遊戲本身,因此,遊戲的主體并不是遊戲者,遊戲者不是遊戲的唯一主控者,而是遊戲本身。也就是說,遊戲的過程不是由人主控,沒有參加遊戲的人的參與,遊戲仍舊是遊戲。

(三)遊戲的存在方式:本體的自由呈現

伽達默爾認為,遊戲的存在方式如同自然的運動形式,而人也是一種自然的存在,人遊戲的過程就是一種自然過程。如此而言,遊戲的意義便是純粹的本體表現,是一種普遍的自然存在狀态。遊戲最突出的意義是自我表現,這是遊戲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狀态。每一種遊戲都給參與遊戲的人發出一項遊戲活動任務,參與遊戲的人隻有通過把自身的行為目的毫無顧忌地轉到單純的遊戲任務之中,才能顯現出本體的自然狀态。自我表現注重過程的表達,自我展現就是遊戲被遮蔽内涵的自我揭示,不斷地進行自我生成與本體創新。這就是遊戲最純粹的存在方式。

(四)遊戲的整體獲得:由遊戲者和觀賞者組成

伽達默爾認為遊戲總是一種為某人的表現活動,是由遊戲者和觀者共同組成的整體。伽達默爾論證了觀者具有方法論上的優先性,觀者是那種并不參與遊戲,卻是最真實的感受遊戲的人。遊戲如何,觀者是重要的發言人。在往返重複的遊戲活動中,觀者的存在如同參與者。誰隻有身處某物之中,誰才清楚地知道該物原本是如何的。從這個角度來講,觀賞也是一種真正的參與方式。由此,意味着遊戲蘊含整體的意義,隻有觀者到場,遊戲才能獲得全面整合。遊戲的整體獲得,既要有玩家在場,也離不開觀者的到場。

二、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重構伽達默爾的遊戲觀具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其反常識的遊戲觀讓我們對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得從重新思考。

(一)從本體論角度重識幼兒遊戲教育

從伽達默爾的本體論觀點看,遊戲者并不是遊戲的主體,他強調的是遊戲與主客體無關,玩者和觀者依靠其自身的内心規則與秩序,在往返重複的遊戲運動中不斷進行無功利、無目的的本體表現,這已轉向主體和客體未分化的本體論模式,而非主客二分的認識論。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勢必要追問“在者”本真的原始存在狀态,追問超越以往的存在者——人的本質。因此,關注“在者”——幼兒的本真遊戲狀态對重構幼兒遊戲教育的内涵非常重要。

1.幼兒遊戲:幼兒生存和成長之道。幼兒要在複雜的成人世界裡通過教育來内化文化,這并不代表幼兒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世界,在幼兒的獨屬世界裡,幼兒有自己的話語權,而遊戲是幼兒存在的方式。在幼兒園中,遊戲被分為諸多種類,依據不同,分類不同,如角色遊戲、結構遊戲、表演遊戲等。幼兒不僅可開展實體性活動,還可與社會産生聯系。但目前幼兒園遊戲的開展或趨于形式,或趨于敷衍,缺乏一種保有幼兒生存方式和成長之道的熱情。遊戲不僅是兒童生命成長的必然之态,更是生命成長之必需品,開展幼兒遊戲教育必須保其本真之氣。

2.幼兒遊戲:幼兒的天性使然。幼兒的天性是一種超越性和持續性的存在。幼兒遊戲蘊含着某種敏銳性,遊戲不僅能增加幼兒成長的活力,亦能強化幼兒的生命力。喜歡遊戲是幼兒的天性,遊戲是童年生活中最富魅力的活動。遊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可以滿足其自我肯定和自我表現的需求。教育應順應幼兒的天性,尊重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讓幼兒把握自我,擁有幸福的童年。

(二)從易位主體角度認識遊戲自身

在幼兒園遊戲教育中,一般認為幼兒是主體。遊戲應該是遊戲者的遊戲,一個沒有遊戲者的實體遊戲活動不可能存在。描述遊戲其實是描述遊戲者的行為方式。遊戲中所涉及的一切因素,甚至抽象的遊戲規則,隻能通過對遊戲者的行為呈現出來。而伽達默爾認為,人的遊戲的迷惑力在于遊戲超越了遊戲者而成為主宰,他賦予遊戲以主體的地位。伽達默爾的遊戲主體易位觀啟示我們,應充分挖掘遊戲自身的價值,應高度欣賞伽達默爾發現的所謂“權威”理論的盲點。

1.幼兒遊戲:自給自足的活動。幼兒遊戲是一種通過幼兒自身的力量促進其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活動。在幼兒遊戲過程中,遊戲者——幼兒通過賦予遊戲以主控權,把自我交付于遊戲來主宰,而這種主宰又是作為遊戲者的幼兒自身能自我把握的“被主宰”。遊戲本身與遊戲者是不可分割的,遊戲本身給予遊戲者——幼兒一種接觸世界、解除生長矛盾的生存方式,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得以實現自我、滿足自我,使他們可以在生命成長過程中獲得自足發展。

2.幼兒遊戲:玩者與觀者交往創生的對話活動。遊戲是欣賞和被欣賞、看與被看之間不斷表現和意義生成的過程。在幼兒遊戲中,幼兒遊戲是一個師幼、親子或幼幼之間不斷進行交往和對話,以創造生成意義的過程。幼兒遊戲需要欣賞者同在,需要觀者參與以展現自我,更需要玩者與觀者彼此能打開心扉、通力合作,以達到“視界融合”。遊戲一旦得以開始,玩者就開始與觀者同在,玩者毫無保留地将自我托付于遊戲主宰,觀者加入與玩者構成交往對話的時空關系,遊戲便在交往中不斷發展。

3.幼兒遊戲:在重複中加以更新的參與性活動。伽達默爾強調遊戲的參與性,這是避免流于形式、偏離實體的體現。由于制度化學習侵占和形式主義等影響,實體的幼兒遊戲正日益減少,甚至消失,有的隻是無實際内容的走過場。遊戲不僅限于觀賞層面,還是一種兼顧在場性和當下性的實體活動,是幼兒生命存在的當下體驗和參與,是幼兒對日常生存活動的模仿和演練。無論是親身介入或心理介入,幼兒參與遊戲都能獲得身心的愉悅,在流動的實體中生成和創造遊戲的意義。

【本文系2017年度山東省“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文化生态視角下黃河三角洲民間遊戲的保護與傳承研究”(CZ171003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濱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