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 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 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時間:2024-10-19 05:57:21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其言諄諄:“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興業路的小樓、南湖上的紅船,寄托着共産黨人的初心,承載着共産黨人的使命,是共産黨人的精神家園。

要有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賦,正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簡潔隽永的古語,折射出中華民族不斷更新自己、主動适應時代、積極推動發展的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精髓。位于浙江嘉興的南湖紅船,因中共一大的召開而聞名于世,并由此産生了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主要内涵的“紅船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偉大精神的源泉,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寶貴精神财富。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與此同時,古老的中國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環境下誕生的中國共産黨,立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從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到烽火硝煙中挺立脊梁的主心骨,再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員,在這條前後相續的道路上,我們黨初心如磐,以劃時代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點燃了照亮中國的燎原之火,拉開了趕超世界的改革大幕,開啟了走向複興的偉大征程。“筚路藍縷,以啟山林”,隻有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拿出隻争朝夕、敢于擔當的拼勁,才能在十九大擘畫的新征程上奪取更大勝利。

要有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百折不撓是中國共産黨克敵制勝的法寶。中國共産黨97年的發展曆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曆經坎坷和磨難,多次面臨生死抉擇和嚴峻考驗。在大革命後期,中國共産黨遭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使中國共産黨喪失了大批領導幹部和優秀黨員,黨面臨着誕生以來首次關乎生死存亡的抉擇。土地革命時期,國民黨反動派對黨和紅軍進行五次“圍剿”,中國共産黨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文革”時期,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和擾亂,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給黨的執政能力帶來嚴峻考驗。在這些考驗面前,中國共産黨人發揚百折不撓的精神,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越挫越勇,逐漸成熟和壯大起來,從一個隻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有着8900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可以說,中國共産黨的成長之路充滿着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腳步不歇,前行不止,97年來,我們黨從奮鬥起步,更靠奮鬥發展,成就了一項又一項偉業。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刻印在戰争年代的烽火硝煙裡、建設年代的廣闊天地裡、改革年代的風起雲湧裡,讓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更要再接再厲,持之以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要有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在一大舊址中,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誓,“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誓詞激蕩信仰,有着“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的共産黨人,矗立起民族的精神豐碑。從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到李保國、廖俊波、黃大年,我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不斷鑄就的。進入新時代,肩負新使命,需要以奉獻精神召喚億萬人民接續奮鬥,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新時代的共産黨人修好“立黨為公、忠誠為民”這門黨性必修課,關鍵在于切實做到堅守理想的“知”與敢于奉獻的“行”的辯證統一。一些共産黨人在尋常時候就看得出來、在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在生死關頭能豁得出來,歸根到底就是有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衡量一名共産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産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标準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地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員幹部一定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标奮勇前進。

(作者系商丘市梁園區中醫醫院院長、商丘衛生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