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析改革開放後鄧小平關于維護中央權威的思想

淺析改革開放後鄧小平關于維護中央權威的思想

時間:2024-10-19 03:30:07

在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鄧小平在不同時間、地點和場合均表述了維護中央權威的思想,他關于維護中央權威的内涵、意義和舉措的論述,對我們理解十八大以來的維護中央權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一、鄧小平強調了維護中央權威的重要意義

(一)是國家快速發展的需要

維護權威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一個基本政治治理思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就發現,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尋求國家富強之路,隻能依靠人民的同心同德和空前團結,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并靠這種發展方式為社會主義新中國前20年的發展打下基石。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在糾正以往發展過程中問題的基礎上,一方面簡政放權,一方面強調中央權威的必要性,認為放權和中央權威并不沖突,在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确立的過程中,面對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不同看法和聲音,鄧小平眼光敏銳、頭腦清醒,态度鮮明地強調中央權威,認為:“改革要成功,就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不能搞違背中央政策的‘對策’……黨中央、國務院沒有權威,局勢就控制不住。”他還指出:“我們要定一個方針,就是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深化改革。”

(二)是推動改革攻堅的必要條件

改革開放過程中,會産生許多新問題,出現很多新挑戰。有的黨員幹部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迷失方向,盲目崇拜西方民主、自由市場;有的黨員幹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權力為籌碼,進行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腐敗變質。對此,鄧小平明确提出四項基本原則不可動搖,并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人民民主專政,才能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才能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同樣,隻有在黨的領導下,維護中央權威,才能徹底遏制腐敗。

(三)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市場經濟調動了人們的競争意識和自我意識,同時市場經濟也自帶優勝劣汰的功能,市場經濟條件下優者勝出、劣者出局,兩極分化難以避免。鄧小平認為,消除兩極分化,必須依靠中央權威。面對貧富分化現象,鄧小平曾實事求是地評價說:“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這種情況下,如何體現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人民利益,如何認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級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強調必須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即實現共同富裕的理念堅決不變,維護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公有制為主體不變,隻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也就是“宏觀管理要體現在中央說話能夠算數”。在認識先富帶後富、沿海帶内地的過程中,需要發揮宏觀調控和中央權威的作用,這個時候“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内地發展……這一切,如果沒有中央的權威,就辦不到。各顧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統一不起來。誰能統一?中央!中央就是黨中央、國務院”。

二、鄧小平分析了維護中央權威的具體内涵

(一)維護中央權威要以大局為重

大局觀就是全局觀,要求全面看問題。全局在事物發展中起着決定作用和主導作用,支配和制約着局部。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會存在全局和局部、中央與地方等各種矛盾和沖突,解決這些矛盾和沖突,必須秉持以大局為重的原則,這也是維護中央權威的内涵之一。鄧小平說:“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會涉及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大道理與小道理必須弄清楚。全體和局部缺一不可,全體是由局部組成的,如果隻有全體,沒有局部,則全體也就不成為全體了。另一方面,全體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統一和因地制宜,以什麼為主導呢?如果把局部、地方、因地制宜作主導,那就要犯原則錯誤。一定要以中央、全體、集中統一作為主導。”隻有這樣,才能避免地方主義、本位主義和山頭主義。

(二)維護中央權威要求政令暢通

在處理社會主義建設的各種沖突和矛盾的過程中,一旦中央決策下達,就需要高效執行,堅決反對“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的情形。鄧小平說:“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門就要堅決執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則就治理不下來。”鄧小平認為應該把執行黨的決策提高到執行黨的紀律的高度來認識,他說:“遵守紀律的最高标準,是真正維護和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國家的政策”,絕不允許任意散布不利和反對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要與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緻,保證中央決策順利貫徹執行,保證中央的政令暢通,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維護中央權威必須加強宏觀管理

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黨中央是領導決策的制定者,鄧小平認為,中央做決策不應該是具體決策,而應該是宏觀決策或宏觀調控,不同于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時期管得過嚴、卡得過死的做法,“現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會的宏觀管理。不能再搬用過去困難時期那些方法了,現在中央說話,中央行使權力,是在大的問題上,在方向問題上”。維護中央權威必須加強宏觀調控。

(四)維護中央權威要求樹立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産黨是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共中央是黨的核心,黨的領袖是中央的核心,這是鄧小平從長期的曆史和現實經驗中得出的認識。要維護中央權威,就必須維護中國共産黨、中共中央和黨的領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早在1965年,鄧小平就指出:“一個國家的革命,核心問題是黨。有了一個好黨才能引導革命走向勝利。革命勝利後,搞社會主義也要靠一個好黨,否則勝利就靠不住。”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黨的決策最終由中央決定,而“中央就是黨中央、國務院”,黨中央中,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是作戰指揮部,黨的領袖就是指揮部的班長,班長的責任特别重大。馬克思主義曆來認為,革命領袖在曆史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這與尊重群衆的首創精神是一緻的。在錯綜複雜的改革開放實踐中,鄧小平提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一個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我們黨第一代、第二代領導都有一個核心,“進入第三代的領導集體也必須有一個核心,這一點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覺性來理解和處理。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核心”。

三、鄧小平維護中央權威的具體舉措

(一)加強黨性宣傳,推動思想共識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一方面獲得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一方面産生了一些錯誤認識。鄧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銳目光和果敢勇氣,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主張,并強調加強黨性宣傳,增進思想共識,在維護黨、黨中央、黨的領袖的權威上也要增進共識。鄧小平在《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中指出:“所有共産黨員都要增強黨性,遵守黨的章程和紀律。每個黨員和幹部都應當自覺堅持和不斷增強黨性,它的每個成員必須在政治上擁護黨的綱領,思想上接受黨的主張,組織上服從黨的領導,用自己的行動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促進黨的綱領和目标的實現。”鄧小平還在1980年1月提出黨報黨刊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并批評黨内存在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和在新情況下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資産階級自由主義思潮以及一些報刊上出現的不負責任的宣傳報道,他指出,開展批評也好,組織讨論也好,“要合乎黨的原則,遵守黨的決定。否則,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在行動上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決定,黨就要渙散,就不可能統一,不可能有戰鬥力”。

(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強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改革開放後,鄧小平重新倡導并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制度。民主集中制強調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鄧小平在總結以前過于強調集中的曆史教訓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發揚民主、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和領導決策的民主化思想,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與此同時,鄧小平也要求并強調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強調要保證貫徹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調要按照黨章的規定,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服從中央。鄧小平指出,必須嚴格執行這幾條,否則就形成不了一個戰鬥的集體,其中的四個服從中,最重要的是全黨服從中央,認為“我們的組織原則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結合……沒有高度的民主作基礎,集中也是假的”,同時“如果沒有中央的和各級黨委的集中領導,這個黨就沒有戰鬥力”,就會造成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民主集中制是維護中央權威的有效制度保障。

(三)加強黨風建設,夯實群衆基礎

中國共産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權威,黨中央和黨的領袖在黨内的權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被證明的,是通過制定正确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發展、促進中華民族的振興、不斷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而被人民群衆所認同和首肯的。早在1980年,鄧小平就認識到,由于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對黨的破壞,黨在人民中的威信不如以前了,隻有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才能實現加強黨的領導的目的,否則“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他在1980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進一步表示:“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改進黨的作風。”改進黨的作風必須堅定人民立場、密切聯系群衆。鄧小平尤其強調群衆觀點,認為“群衆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衆路線和群衆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衆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衆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衆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抛棄”。堅持群衆路線不僅要深入群衆,而且要反映群衆的需求,對群衆經驗進行推廣,改革開放初期,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等很多政策都是在總結和概括群衆經驗基礎上提出的。鄧小平還在1979年推動設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自1980年起,從制度上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開展,為維護中央權威奠定群衆基礎。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規劃項目“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2015-GH-33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