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防金融風險必先轉變金融觀念

防金融風險必先轉變金融觀念

時間:2024-10-19 01:38:59

中國應該從兩個層面把握金融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從整體金融層面看,應堅持“資本金融為主,貨币金融為輔”的原則;從資本金融層面看,應堅持“股權資本為主,債務金融為輔”的原則。

先談一下資本金融與貨币金融的關系。理論上說,金融按照一年為界分為兩大部分:一年期以上的金融商品屬于資本金融範疇,一年期以下的金融商品屬于貨币金融範疇。

為何以一年期為界?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是其宗旨和天職,而實體經濟的生産和财務周期為一年,所以,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應講求金融對實體經濟生産和财務周期的适應性。正因如此,對于一個以實體經濟為本的國家而言,金融資本必須是其金融主體。資本金融包括:股權資本市場、一年期以上的債務資本市場。一年期以上的債務資本市場則包括:一年期以上的債券市場和銀行信貸市場。

那貨币金融的作用是什麼?融通——臨時性周轉。包括金融機構為維系自身的流動性安全所需要的短期資金周轉,以及實業企業所需要的生産性資金周轉。

需要看到金融風險的兩個根本問題:第一,在金融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貨币金融占用過多金融資源,必然擠壓資本金融資源;如果貨币金融爆炸式膨脹,對資本金融擠壓過度,勢必導緻“貨币金融越來越快速地周轉去應付全社會對資本金融的正常需求”,這就是“金融錯配”——銀行短存長貸,企業短貸長投,就是金融杠杆的源頭,這樣的錯配越嚴重則金融杠杆越高,金融風險越大。全世界任何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根源均在于此。

第二,金融期限錯配越嚴重,金融杠杆越高的另一個表象就是債務規模過大,債務增速過高。為什麼?如果經濟依賴“貨币金融越來越快速地周轉去應付全社會對資本金融的正常需求”,那貨币金融一端的資金期限越短,維系同等資本金融規模所需短期資金規模越大。比如銀行,用一年期存款支撐一年期貸款,1元存款對應1元貸款就夠了;但如果用3個月存款支撐一年期貸款,那銀行則需求4個3月期存款滾動接續,一年之中,不僅需要3次接續,而且都需要3個7天期1元存款資金,去維系每3個月接續時的流動性安全。這個例子就是說,同樣維系1元的貸款,銀行存款期限越短,所需存款數量越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債務、杠杆、M2都會“因短而高”。

正因如此,中國“貨币金融爆炸式增長,而相應擠壓了資本金融”的現象必須重視,它不僅導緻中國股市資本的日益稀缺,同時導緻“金融機構短存長貸,實體企業短貸長投”的錯配越發嚴重,中國金融杠杆屬于“因短而高”。中國金融必須盡快轉變,始終堅持“資本金融為主,貨币金融為輔”的基本原則,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

再來談一下股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關系。

為什麼要堅持“股權資本為主,債務資本為輔”?因為,股權資本是債券資本得以存續的前提條件,股權資本規模決定和制約着債券資本規模。這是金融常識。如果一家企業自有資本金(股權資本)為零,那誰會願意把錢借給這家企業?如果一家企業隻有100元自有資本金,那誰會願意把超過100元的錢借給這家企業?有人說,現代科技企業沒有廠房,沒有機器設備——也就是沒有任何有效抵押資産,同樣可以得到貸款。這是誤解。如果你看到一家沒有抵押資産的企業得到了貸款,那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是這家企業在創業投資資本(股權資本)大量投入之後,已經産生了收入——現金流;第二,銀行以企業現金流為抵押,貸款給這家企業,一般是短期流轉資金,而且利率較高;第三,貸款規模不會超過企業現金流。可見,股權資本無論如何都是債權資本的前提;股權資本創造的企業現金流規模決定了企業債券資本的規模。

如果企業股權資本規模過小,而債券資本規模過大,那結果就是企業資産負債比率過高,也就是常說的企業杠杆過高,這恰恰就是中國金融風險另一種表達。正因如此,去除企業杠杆風險,關鍵在于提高股權資本比重,而絕不是收回債務。如果去杠杆以收回債務為手段,那必然導緻企業資金鍊立即斷裂,瀕臨倒閉,從而帶來新的、更大的風險。

為什麼中國股權融資增速趕不上債務擴張的增速?關鍵就是“貨币金融爆炸式膨脹”,導緻金融短期化。而原因很多,比如利率“雙軌制”導緻銀行長期存款負增長而短期套利的貨币基金高速增長;再比如,各類互聯網金融和準金融機構對有限儲蓄資金的搶奪,使得全社會資金又短又貴,金融機構為覆蓋風險,铤而走險大搞影子銀行業務;等等。這都導緻長期的股權投資市場失去“蓄水池”,并引發股市和金融短期化的惡性循環:股市市值越來越多地依靠短期資金支撐,而一遇風險草動,股市就跳水式下跌,放大股市風險;股市風險越大,逃離股市的長期資本越多,而逃離股市的資金流向短期套利。

所以,要化解中國金融風險,首先要修正金融的基本觀念問題,扭轉金融短期化趨勢,讓金融市場更多地生成資本,力促股權資本市場盡快健康發育,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更多鈕文新專欄文章請掃二維碼,或訪問經濟網http://space.ceweekly.cn/niuwenxin

責編:張偉美編:孫珍蘭

中國金融應該堅持“資本金融為主,貨币金融為輔”的基本原則,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