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貨币與去杠杆及國際化

貨币與去杠杆及國際化

時間:2024-10-19 09:23:28

“貨币發行”可以解決企業杠杆率過高的問題

中國是全球轉型最快的國家,但在轉型的過程中出現了過度借貸,企業的杠杆率太高等現象。杠杆率過高是讓人費解的,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儲蓄國家,貿易是順差,淨外彙資産占中國GDP的17%。因此金融業真正的問題在于股權和債權的失衡,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的規模失衡,股權少,股市發展不充分,是個股權赤字經濟。央行公布的社會融資總量數據中,6%是股本,其餘94%則是銀行貸款,因此中國的融資結構是債務型,存量融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杠杆率太高,歸根到底是因為股本金來源不足。而現在對股本金的來源也存在認識上的失誤——第一來源是财政撥款,第二來源是企業盈利,第三來源是資本市場。看到流,沒看到源。因此,為了讓企業降低杠杆率,經常采取的措施是減少借貸,切斷杠杆鍊條。然而企業增加的股本金大多是杠杆式的,即名股實債。

過去有種說法,貨币是央行以經濟為抵押向全國人民發放的永不兌付的債券,這個說法很形象,雖未見諸于任何理論,但卻被廣泛接受。然而,央行認為自己發出的貨币都是債務,這隻是一種錯覺和不全面的認識而已。

要解決高杠杆問題,應從根本上考慮貨币的性質,即将其看作國家發行的“股票”。馬克思認為,貨币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儲藏、世界貨币五大職能。“國家股票”作為财富的載體,一定具有價值儲藏功能;雖然股票不能直接作為支付手段,但這是在企業層面,在貨币層面并不存在這個矛盾。由于貨币是永不兌付的債券,因而生來具有股權功能。

很多人認為伯南克實行的量化寬松政策的本意是,通過購買不良資産,打通血脈,以緩和美國及世界經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然而,“伯南克魔術”實際上在于——美聯儲發行的每一元都是一份股權。伯南克通過量寬政策發出的資金最後到達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及個人部門,而此過程中的每一美元都是國家對這些部門的股權,股權增加自然帶來杠杆下降。

“央行魔術”可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

資本市場是通過商業化手段,在企業及個人層面上将儲蓄變為股權,能力大小要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實際上,債券與股票都是微觀層面的債轉股,全社會大規模的債轉股也是由一筆筆的微觀債轉股所構成的。如同企業、個人的債轉股,央行發行貨币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視為股權。因為國家不會破産,所以國家發行貨币不會面臨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風險或破産風險。

債務和股權都是财富的承載體,但債務要求流動性高,股權對流動要求很低,這就是二者的區别。正确認識這一區别,對國家層面的資本處理至關重要。央行可以同時配置股權和債務,那麼許多國家層面的金融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如果能對每個行業在每個時期的股權和債務比例進行估計和分析,就可以估算出貨币量投放在不同行業、不同時期中的股權債務比。對于經濟中充滿債務資金、缺少股權資金的情況,如果央行按照合理和嚴格的系統,把股權資金配置到相應的地方和行業去,并與債務資金重新組合,很快就能在全社會實現股權和債權的平衡。換句話說,在一定時期、一定對象層面,與美元一樣,央行所注入的每元人民币可看作是國家的股權,就可以解決經濟中杠杆率過高及企業經營遇到的各種問題。

具體到操作層面,央行可以在特定時間将特定項目作為試點,試點成功後再擴大規模。如此推進,現有的經濟問題可得到快速解決。阿裡巴巴是以股權融資為主的少數企業,在中國是例外,基本不需要債權融資。

這是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啟示——央行可以在資源配置方面發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着對企業進行直接的資源配置,企業數目成千上萬,央行很難進行直接操作。但是央行可以制定規則,規定企業的股本數額、債務數額和具體的配置渠道。

當前經濟工作中一項重要内容是,讓問題企業重組或退出市場,可以讓央行集中購買所有問題企業的不良資産。如果不能讓央行直接接手,可由金融機構來處理,就可以解決問題。從國際經驗看,這完全可行。例如,伯南克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就解決了問題。并購一旦啟動,資金從央行層層向下。在其對企業完成收購後,一方面可将資金用于購買新設備,另一方面也可以修建棚改房,做好職工安置工作。資金順着流程到了最基層環節,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自然得以盤活,其實90年代的國企改革就是這麼做的。

總之,過去是“泛債務化”,現在則可以借助貨币政策實現“泛股權化”。通過“央行的魔術”,重新考慮股權債務問題,改造企業的路就一定能走通,這和過去央行用外彙置換企業不良資産是一個道理。

外彙儲備可用作開發性金融

中國有4萬億外彙儲備,這個數字看似很大,其實不然。外彙儲備下跌1萬億,實際數字則大概為1.6萬億,其中包括貿易順差的6000億。以此為參考依據,中國外彙儲備還能支撐多久?外彙是一國所掌握的财富,有人認為外彙儲備可以随意下降,這個看法并不對。在人民币的信用尚未建立之前,一國貨币估值仍需依靠美元信用:當央行手裡握有4萬億美元外彙儲備時,人民币就升值;一旦這個數字下降到3萬億美元,人民币就貶值。如果中國的外彙儲備規模跌到2萬億美元,或者人民币兌美元彙率跌到7,甚至跌到7.5,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沒辦法實施。所以不能讓外彙儲備規模輕易下降。

此外,股票市場不發達也與外彙流失有關。我國股票市場規模大約為53萬億人民币,約合8萬億美元,占GDP的70%。但其中有2萬億在香港,1萬億在美國,中國最好的公司都去美國、香港上市,老百姓要投資還要到境外資本市場,這也是外彙流失的一個原因。如果老百姓在境内就可以買到這些資産,資金也就不會流到國外去。

外彙儲備規模下降的前提是,人民币在海外有足夠的信用支持,足以承載資本品交易。在債券、股票、大宗商品等交易中,雙方願意使用人民币。但在過渡期間,人民币可以比照與美元建立的聯系彙率,通過大額互換與英鎊、歐元建立相對緊密的關系,以保持人民币彙率穩定。這樣做的好處是杜絕“貨币戰争”。

那麼,寬松的貨币政策是否一定會帶來通貨膨脹?2000年前後銀行大規模發放貸款,但并沒有導緻通貨膨脹的發生。一些學者提出,我國處于國際收支順差、外彙儲備增加之際,應對沖外彙占款以防止通貨膨脹,這個觀點是不全面的。由于中國的外彙占款是根據外彙儲備而發行,并不是依據央行自身信用,所以外彙占款可以當作資本使用,且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寬松的貨币政策不一定導緻通貨膨脹。外彙占款可作資本使用,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開發性金融的功能。過去是“泛債務化”,現在則可以借助貨币政策實現“泛股權化”。重新考慮股權債務問題,改造企業的路就一定能走通。要重塑人民币國際化的良性市場,打造強勢人民币。

防止外彙占款流向房地産市場、股票市場是合理的,這部分資金更應該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開發性金融或購買國外資源,實現開發性金融的許多功能。具體而言,中國可以通過大規模投資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缺少的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半導體芯片等等)可以利用外彙儲備進口,因此并不會帶來通貨膨脹。另外,現在的開發性金融并不需要外彙作為保證,一般是用人民币進行長期放貸。隻要保證長期貸款不超過外彙占款、長期貸款與當年經濟自然增長所需要的貨币總和也不超過外彙占款,就可避免出現通貨膨脹。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亟需強勢人民币

人民币尚未完全國際化,或許正是中國不能如美國那樣放開手腳的重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的投機套利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恐慌。當時我國經濟體量小,監管部門擔心索羅斯等繼英鎊和港币之後,對人民币進行攻擊,所以不敢輕易放開資本市場和人民币國際化。現在,美國的GDP總量為18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總量則為12萬億美元,中國的GDP水平已與美國達到同一數量級。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PowerParity,PPP),

人民币與美元的購買力大體相同。因此,人民币總量已超出美元許多。中國不再對外彙投機交易恐慌,開放資本及債券市場的前提是嚴格管制套彙。

托賓稅(TobinTax)是對現貨外彙交易課征全球統一的交易稅。美國希望加強美元的國際流動性,因此并不認同征收托賓稅。而中國和歐盟都支持托賓稅,同意進行外彙管制。支持托賓稅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體量小、購買力低。如果我國與歐盟聯合,實現人民币與歐元的完全互換,并實行相同的托賓稅,隻要互換的規模能達到整體的三分之一乃至一半,就不需要再恐懼美元。

因此,央行需要和美聯儲溝通,人民币不是要與美元争霸,而是要保持自身的穩定。同時,還要與歐盟洽談合作,以此保證歐元和人民币的彙率穩定,否則可能将遭受一定程度的傷害。當美聯儲實施“縮表”計劃時,人民币國際化的時機就來了。“縮表”并不是減少美元存量,而是減少美元發行的增量。我們可以趁機對外放出一些人民币,擴張資本市場。這包括用人民币采購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同時建立大宗商品貿易機制。

原來的離岸人民币(CNH)市場将人民币的流動性都投放在海外金融機構上,主要原因在于CNH沒有可投資标的,唯一用武之處就是外彙套利,但這樣做反而帶來人民币下跌的市場預期。實際上這種市場沒有存在的必要,将資金用在大循環上,服務規模大、表現優秀的市場,自身才能發展成為令人贊賞的市場。

這同時也引出一個重要問題——人民币跨境結算标準與國外的兼容。我國需要建立一個人民币自身與歐元聯系彙率的支付體系,并以此取代SWIFT系統。原來的支付系統隻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若能将所有交易(包括消費和理财)上線,支付涉及的憑證、票據及證券均可追溯,還包括支付寶消費記錄,這才可從根本上打擊日益泛濫的造假行為。央行正在逐步擴大建設票據交易平台原型系統,但包括貨币、支付和股票交易都還沒有進入該系統。未來理财和消費記錄若能進入這個系統,人民币就能實現在全世界的流通。

因此,目前中國亟待思考的已經不僅是如何增加出口的問題,而是強勢人民币。中國的資本要走向世界,不能隻靠外彙,需要強勢人民币作為有力後盾。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而是說明,通過保持高度穩定和高信用,可以發揮資本載體的功能。

(本文源自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官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