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醫飲食與忌口

中醫飲食與忌口

時間:2024-10-18 08:22:04

忌口一般是指在疾病治療中注意飲食禁忌,以免影響治療效果。飲食忌口是中醫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正如名醫張仲景所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宜體,害則成疾,以此緻危。”關于飲食忌口古人早有論述,《黃帝内經·靈樞·五味》就提出有關飲食的五禁忌問題:“肝病禁辛、心病忌鹹、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腎病忌甘苦”,明确地提出了飲食的禁忌;李東垣在《脾胃論》中亦指出:“飲食不節,内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在合理用藥治病的同時,必須注意飲食與忌口問題,科學合理的飲食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食物的分類

根據食物的性味,中醫把食物大體分為3類。第一類溫熱性:蔥、蒜、韭菜、狗肉、羊肉、鹿肉、面粉、紅糖、饴糖、辣椒、姜、鲫魚、蝦、黃鳝等;第二類平性:粳米、玉米、扁豆、豌豆、豇豆、花生、香菇、絲瓜、烏骨雞、雞蛋、鯉魚、芝麻、大棗、蜂蜜、木耳、黃魚、鴿子、鹌鹑等;第三類寒涼性:大米、粟米、冰糖、白糖、豆腐、白菜、菠菜、苋菜、竹筍、紫菜、黃瓜、冬瓜、西瓜、藕、蘿蔔、荸荠、梨、柿、鵝、鴨、鼈、蟹、河蚌、田螺等。根據食物的性味,指導合理用藥,注重适當的飲食禁忌,有助于疾病恢複。服藥飲食禁忌

根據疾病的性質和特點,服藥時一般忌食生冷、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據病情的不同,飲食禁忌也有區别。如熱性病應忌食辛辣、油膩性食物;寒性病,應忌食生冷食物;腎病水腫患者應忌食鹽、酸辣太過的刺激性食物;瘡瘍、皮膚病患者應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物;肝陽上亢者應忌食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熱助陽之品。因此,醫生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應囑咐患者合理飲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飲食與忌口原則

因人而食

1.體質偏實者

即邪有餘的體質,如濕熱質、痰濕質、瘀血質,飲食上不宜過度補充營養,尤其要減少脂肪的攝入,可以多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并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2.體質偏虛者

體質偏虛根據陰陽理論可分為偏陰虛、偏陽虛體質。陰虛體質宜養陰生津,不宜進食溫燥傷陰的食物,如辣椒、姜、蔥、蒜等辛辣刺激之物。陽虛體質宜溫陽散寒,不宜進食寒涼、生冷食物。

3.小兒及老年人

小兒“脾常不足”是指小兒脾胃薄弱,運化功能尚未健全,若喂養不當或飲食失節,易導緻脾胃疾病,故應進食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髒腑功能衰退、化源不足,故應以溫熱軟熟的食物為主,清淡飲食,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

4.女性

由于女性一生經曆經、帶、胎、産、哺乳等特殊時期,故飲食禁忌更為重要。在經期,要慎食生冷、辛辣之物,以免血管過度收縮引起痛經;體虛者應注意在經後食用大棗、紅糖等溫性食品,忌食寒涼食物與辛熱食物。孕期,則應注意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适食多餐,忌食過鹹、過甜、辛辣、油膩、刺激等食物。哺乳期,除補氣養血

之外,應注意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攝入,以保證母乳中的營養。

因時而食

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的理論,飲食調養也要順應四時之變。

春季:春主生發,肝膽氣旺,脾胃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護陽保肝,增補脾氣。飲食上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甘味氣性柔和,可使肝氣柔和地生發,另一方面甘味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因此,春日應少食酸味食品,多吃甘甜之物,不宜吃油膩辛辣食物,以免内生火熱。

夏季:夏主生長,多熱邪挾濕,脾胃受困,運化功能減退,故食宜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長夏并宜清暑利濕。《孫真人衛生歌注釋》言“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節減,使

脾胃易于磨化,則腹疾不生”,也就是說夏天應多食甘淡、清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膩之物,更不宜貪食生冷。

秋季:秋主收斂,燥氣當令,燥易傷肺,故食宜滋陰潤肺,味宜減辛增酸,多食百合、蜂蜜、梨、銀耳、蘿蔔等柔潤之物,少食辛辣、辛溫大補之品。

冬季:冬主收藏,萬物封藏,寒邪正盛,故食宜溫散補腎,可多食用羊肉、狗肉、鴿、鹌鹑、海參、韭菜、胡桃等溫熱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以溫養全身、增強體質、提高防寒能力。

因地而食

由于地理環境與飲食習慣的差異,地域因素對人體健康也有着重要影響。地處溫熱地區的人在夏季,不宜多食辣椒、羊肉、酒、肥肉等辛辣、助火、補陽之類食物;地處高寒、寒濕地區的人在冬季則不宜多食苦瓜、冷飲、冬瓜等寒涼性質的食物,以防傷陽助寒。

綜上所述,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飲食與忌口,能夠提高疾病的臨床療效,不僅有益于疾病的預防,而且能夠促進患者盡早康複。

編輯:陌漓yangsheng_moli@sina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