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牛瑞雪[摘要]作為一類特殊的出版物,教材賦予了教.."/>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編者,著者,研究者

編者,著者,研究者

時間:2024-11-08 03:02:29


    囗牛瑞雪

[摘要]作為一類特殊的出版物,教材賦予了教材編輯特殊的職責,也造就了教材編輯的編者、著者和研究者等多重複合身份。文章提出,作為編者,教材編輯要執行更為嚴苛的出版時限和标準要求。作為著者,他們是“三結合”隊伍中的一員,不僅要承擔教材樣章編寫、教師培訓等基礎性工作,更要以全面育人為根本目标,以教育學、心理學、學科發展等相關理論作為編寫的指導,在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學的可操作性的基礎上完成教材編寫的繼承與創新。作為研究者,多種形式的研究為他們深入紮實地把握教材的科學性、嚴謹性提供了根本保障,也是他們作為合格的編者和著者的深度支撐。

[關鍵詞]教材教材編輯教材編寫教材研究

[中圖分類号]G23

[文獻标識碼]A

在出版領域裡,有一類特殊的出版物——教材。它看起來樸實無華,聞起來淡淡墨香,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在這平凡的表面背後,它卻承載着傳承人類文明的曆史使命,肩負着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職責,承擔着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重任。教材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資源,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本憑依。在它無數光環的背後,有一群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的教材編輯。他們不僅與普通圖書編輯一樣,對遣詞造句、布局謀篇敏感而專業,而且有着與衆不同的專業特點。

一、嚴謹而忙碌的編輯

毋庸置疑,教材編輯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編輯,要對教材的編校質量負根本責任。曾幾何時,人們把教材奉為“聖經”,不容許它有絲毫差錯,“一切以教材為準”就是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最權威和正确的回答,盡管這種看法已經有待商榷,但人們對教材的要求無疑還是最嚴格的。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雖然有三審三校的編輯流程作為教材質量的制度把控,而且内部和外部的審定程序隻可能增加不可能減少,但教材畢竟是人為作品,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如果說可以給教材差錯一個底線,那麼這個底線也是極為嚴苛的萬分之零點二五(一般圖書是萬分之一)。且不用說政治性和科學性錯誤,就是一字之差也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而教材編校執行的是“萬無一失”的高标準,這也注定了教材編輯工作的“高風險”。

與一般圖書編輯工作不同,教材編輯工作還有雷打不動的季節性和時間節點,春秋兩季開學“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是教材出版社始終遵循的金科玉律。[1]若是趕上教材國家送審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教材的編印時間就會非常緊張,幾乎全體編輯都會加班加點直至搭上幾個不眠之夜,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二、傳承與創新的編寫者

教材編輯,尤其是中小學教材編輯,他們與一般的圖書編輯突出的不同點在于,他們不止是編輯,也是教材的著者(編寫者)之一。教材是集體創作的結晶。一般說來,比較理想的教材編寫隊伍應該由學科專家和學科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以及專職教材研究編寫人員構成。[2]學科專家把握學科知識的科學性;一線教師和教研員把握教材對于教學的适用性;而專職教材研究編寫人員對于國家意志和教育政策的理解更為透徹,加上長期從事教材編寫工作,他們要負責保證教材的思想性、繼承性和創新性。這個集體的編著團隊充分體現了專家引領,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主編通常是學科教學的權威人士,但是教材内容的選定、結構體例的搭建也絕不是一人所定,需要經過周密甚至是激烈的研讨共同制定。當初步确定了教材的基本框架之後,編寫團隊就要開始撰寫樣章,也就是給整本教材編寫提供一個基本的參考模闆。樣章已是成型的小型教材,各個教學模塊、呈現方式等在樣章中都已表現出來,成為編寫組成員分工編寫時的範例依據。可以想象,一套全新教材樣章的撰寫工作充滿了挑戰和困難,如何體現新的教材編寫理念,如何安排教材中各個要素的關系,如何保證教材體系的基本穩定都需要細細思量、積極嘗試。更多時候,樣章的确定需要經過幾輪“被批判—推翻—重新撰寫”的過程,其中大量的基礎性工作都由教材的責任編輯來承擔。确定樣章之後,編寫團隊人員将分工撰寫各個章節的内容。雖然責任編輯隻承擔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撰寫工作,但其實他是整本教材的組織者。客觀地說,其他作者都沒有該冊教材的責編更了解教材的整體面貌和細節的處理情況。若遇到有讀者來信來電咨詢教材問題,那麼責編是責無旁貸的首席咨詢對象。教材責編在團隊中還充當聯絡員的角色,溝通協調各方意見。查缺補漏的工作也由教材責編來負責,比如為一段文字配上适切的插圖,為一項實驗提供實施的創意,為一個探究項目提供可行性方案。總之,每冊教材責編是都是教材編寫的深度參與者,也隻有長期穩定地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才能勝任。

作為著者,教材作者與一般圖書的作者也大有不同。一般作者極盡文筆之能事,突出表達最深邃的思想和情感。而教材的著者,不能運用華麗的辭藻,過于文學化的語言會沖淡學科知識的科學性;不能準确表達缜密的思考,隻有深入淺出才能讓學生體會得到,理解得了;不能任性地彰顯自己獨特的見解,教材是國家意志的傳播載體,緻力于共同價值觀的塑造。在教材撰寫的過程中,作者要用簡單的話說深刻的道理,要把枯燥的知識作形象化的展示。雖然每位教材編輯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個性的文風,但是在教材編寫中,一切要從學生的心理成長基礎和需要出發,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增長、情感态度價值觀的培養為旨歸,要把學科邏輯和學生心理邏輯很好地結合起來。教材不是展示著者高超水平的舞台,教材編寫者要蹲下身子來做知識與學生之間的橋梁。

基礎教育教材編寫者面對的讀者是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之間有一種特殊形式的讀者見面會——教材培訓。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策劃,沒有簽名贈售的營銷技巧,而這些并不會阻擋廣大讀者積極參與這難得的見面會,以聆聽編輯對于教材的解讀。在新世紀之交,我國進行了第八次課程改革,制定了新的課程标準,教材也随之進行了大規模改革。面對新的教材,很多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無所适從。各學科教材編輯紛紛趕赴全國各地,宣講新的課程理念,介紹教材結構特色,指導教學實踐。以半天為一個培訓單元,有的教材編輯一年的培訓量多達三十個單元。教材培訓工作主要集中安排在寒暑假進行,從省級培訓到縣級培訓,教材編輯們馬不停蹄地從一地轉到另一地。條件艱苦的地區,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涼風,但是台上的講者和台下的聽者都無怨無悔。很多人都說中國的中小學教師是世界上最負責任的教師,你能否也能感受到,中國的教材編輯是世界上最負責任的編輯?

三、内隐而專注的研究者

編者、著者或培訓者都是教材編輯的顯性身份,他們還有一個隐藏起來的研究者身份。這就是說,教材編輯不一定具有一個響當當的研究員頭銜,所謂研究者對他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潛心研究的心态和孜孜以求的工作狀态。教材編輯的研究工作滲透在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第一種研究叫回複讀者來信。剛入職的教材編輯,往往還不能直接參與教材的編輯和編寫工作,他們需要磨一磨心性,找一找感覺。回複讀者來信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很有深意的研究工作,是每個教材編輯的必修課。讀者在來信中反映了他們在使用教材中遇到的問題,反映出他們對于教材的多元關注點。新手編輯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要仔細研讀教材,查閱權威著作,向老編輯請教,再嚴肅地付諸書面表達。通過回複讀者來信,編輯熟悉了教材,增長了專業知識,增強了溝通能力,還鍛煉了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他們也從一封封來信中,感受到了讀者對于教材的關切程度,意識到教材編寫的重大責任,認識到但凡教材未能交代明晰的,都會給師生使用時帶來困惑。伴随着這項非正式的研究,年輕的編輯可以入門了。

第二種研究叫教學實踐。教材必須适合于教學,不了解教學的實際,躲在屋裡編寫是不行的。教材編輯必須深入課堂,大量聽課,這樣才能了解教學的基本要素和規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至少要深入學校進行一年的教學實習。這些編輯跟随學校老師一起研讨備課方案,進行課堂觀察,并親自授課體驗。我國老一輩的教材專家,十分注重到一線聽課并做教學指導。長期跟蹤式的田野調查研究有利于編輯不斷反思教材編寫中的問題,并促使他們發現教學中生動的創意,将其作為教材編寫的素材。教育的理想未必與現實緊密貼合,如若不了解教學實際,隻醉心于編寫理論中的理想化教材,對于實際教學不但不會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損傷教學效果。

第三種研究叫教材回訪。即使經過專家論證并通過教材審定使用的教材,也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教材編輯會有意識地到各地走訪,搜集師生在教材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意見和建議。教材回訪的形式包括問卷調查、座談會、個别訪談等。教材編輯會及時整理并撰寫專業的研究報告,提供給教材編寫團隊,将其作為教材修訂或者編寫新教材的重要參考。

第四種研究叫課題項目。随着教材編寫專業化的提升,很多編輯不滿足于工作中的研究工作,而是積極參與專項的學術課題研究中。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十多年來承擔了28項國家級的課程、教材研究課題,課題的主要成員都是本社的編輯。這些項目涉及我國教材發展的曆史研究,國内外教材内容和質量的對比研究,教材和教學輔助資源如何配套的實踐研究,以及對未來教材形态展望的前瞻性研究等。同時,針對人教版教材研制和試驗過程中的普遍性問題,如教材縱橫銜接、圖文适切性、一線教學适切性等問題,人教社還會設定一些專項應用性研究課題。專業化的研究無疑是提升教材專業水平的重要路徑。

多種形式的研究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各有功用。“教材編寫者首先應是教材研究者。”[3]作為一個教材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他們總是帶着一雙研究的眼睛和一顆研究的心來從事教材編寫工作。也隻有以研究者的心态為依托,他們才能成為出色的編者和著者。教材編輯是編者、著者和研究者的複合體,他們承擔着沉重的工作責任,也承載着厚重的教育期望,有時還背負了種種誤解和批判。但是,這些又有何妨?這個平凡的群體憑借對教材出版事業的敬畏之心,在專業上精進精進再精進,始終不負這份職業的重托。

注釋:

[1]《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教材多樣化的探索和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2.

[2]課程教材研究所.新中國中小學教材建設史1949—200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96.

[3]張貴勇.教材編寫者首先應是教材研究者.中國教育報,2012-02-16(5).

(作者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