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的宗旨是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國書畫,但傳承發展中國書畫的根本靠的是什麼?我覺得是“文心”。中國傳統文化中不乏糟粕,但瑕不掩瑜。我們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區分優秀與糟粕,知道哪些東西應該傳承和發展。這個用心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的文心不斷強大的過程。一個書畫家有了文心,學養高了,境界提升了,就不僅僅是簡單的塗抹兩筆,而是自覺地通過動心抒情産生立意進而表現自己,“由技而入道”,實現從心到意地轉化,進而實現思想境界的提升。“文心”實質上是讓你的物質之心也就是俗心,通過學習轉化成文化之心。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王蒙先生在重慶做了題為《斯文優勝》的演講,他說:“做人就要做一個斯文的人。一個斯文的人就很有可能是一個高雅的高尚的人、一個文心勝過俗心的人。”有人說中國人沒有文化信仰,我不信。實現共産主義就是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另外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就是中國人的信仰,除了信仰還有敬仰和敬畏。比如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講修身立命、講齊家平天下、講生态平衡、講回歸大自然,追求内心的安定,其實都是在講如何有益于人類社會、有益于國家、有益于别人,最終回到自己的文化立場、思想本源,自己的善根和良心,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信仰。“文心”的根本是先要有良心,再通過學習修養自己的文心。
曆史的看,中國文化的傳承全靠毛筆。毛筆作為書寫工具從三千多年前殷商時期就有了,甲骨文就有先書丹而後摹刻的。戰國時期有毛筆實物出土。目前纖維化紙的實物出土有陝西西安灞橋區西漢紙,同時伴有毛筆出土。毛筆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今天能讀到史籍、品味書法、欣賞中國畫都要感謝“毛筆”。可以說,沒有毛筆就沒有中國的曆史和文化。同樣,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正了解毛筆,那就基本上和中國書畫無緣,是投錯了行。
我對中國畫用筆的理解與自身學習書畫的經曆有關。初中時在山東省濟甯一中有機會向山東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畢業分配來的老師學習中國畫,在美術班還學習了素描和色彩,周末跟随老師騎車去京杭大運河畔等地寫生。高中時跟随陳孟中、李國亨兩位先生學習書法。除臨習歐陽詢、顔真卿、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經典作品打基礎之外,也常常看他們的書法用筆技巧,耳濡目染,讓我慢慢對書法用筆有所理解和體會。索靖“銀鈎虿尾”、張長史“折钗股”、闫本師“屋漏痕”、王右軍“錐畫沙”、懷素“飛鳥出林,驚蛇入草”、米芾“八面出鋒”等等都是形容用筆的,此外還有如“印印泥”“力透紙背”“力能扛鼎”“入木三分”等說法,強調的是筆性、筆力和筆勢,是講用筆的質量,并通過用筆的技巧傳達出文化内涵,而掌握這三個要求需要多年的積累、體會和訓練。我們常說“一筆下去分高下”,齊白石畫柳條的幾根線,有幾個人能畫得了?一動筆就有了藝術境界上的高低,聽起來有點玄,但對從事書畫創作的人來說卻是最基本的分辨能力,所以“道”内外的人去看齊白石那幾條線完全是兩個世界、兩種境界。中國畫中的毛筆絕不僅僅是表現技藝的工具,而是“文心”的載體。
在從藝的道路上,我是幸運的,生于齊長于魯,陶冶于孔孟之道、漢碑石刻之間,1979年經濟甯潘漢虎等先生介紹,去泰安向朱複戡先生請教書法篆刻。後來到河南洛陽上大學,浸淫于龍門石窟、千唐志齋、嵩陽書院等九朝古都文化之中。1981年在洛陽參加中央美術學院梁長林先生中國畫人物學習班。之後又參加孫其峰先生花鳥畫學習班,與孫先生結下師生之緣。再後來參加全國高考,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跟随尚濤先生攻讀中國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在校期間,多次得到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王肇民、陳少峰、遲珂、梁世雄、陳金章等先生當面指教。後以優異成績畢業,關山月先生親手為我頒發了文學碩士學位證書,黎雄才先生為我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作品展題寫展名。關山月、郭紹綱、楊之光、王肇民、張信讓、遲珂、王玉珏、張治安、林風俗、陳振國、周彥生、方楚雄等教授莅臨展廳鼓勵指教。後來,我調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室。1993年經楊之光先生引見,多次請教于黃胄、蕭淑芳、許麟廬、馬克諸先生。可以說,我是在大師們身邊成長起來的。其中,最難忘的是他們對我文化上的一緻要求。朱複戡先生在點評我們書法篆刻作品的時候,除了藝術性之外,對文字正誤的要求十分嚴苛,他說書法不能有硬傷,更不能不懂裝懂。人家尊重你是“寫字”的,以家裡挂着你的“字”為榮,結果上面有錯字。不光是行家看出來貶你,人家挂的也不光彩,還陷人于挂與不挂的兩難之中。如果光是“寫字”,不用心于學問,不懂文字之學,常寫錯字,那是什麼書法家?你們要是寫了拿來還有錯字,以後就不要再來找我了。朱老的教誨深深地影響了當時年僅23歲的我,多年來我一直保持着比較嚴謹的學術作風,多看書,多向同道、師長請教,多翻翻字典,盡量減少錯誤。實際上隻要你心裡有了學術基準,無論任何時候讀書寫東西都肯認真一點,就能把這個錯誤減到最少,就能不斷進步。這是一個書畫家基本的文心要求,是學風問題,不能馬虎。馬新林廣勝寺春秋97×180cm紙本設色款識:廣勝寺。廣勝寺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城東北霍山南麓,霍泉亦發源于此地。廣勝寺始建于東漢建和元年,初名俱盧舍寺,唐代改稱今名,以寺中飛虹塔最為著稱。寫此以識其勝,馬新林。钤印:馬(白)物外得之(白)馬新林(白)孫其峰先生是我在院校之外、畫室之中,“師傅帶徒弟”式的恩師。大家都知道孫先生中國畫創作的成就很大,獲得過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他在中國畫用筆上功力深厚,尤其是在畫樹和畫鳥方面,個性凸顯,獨樹一幟。他一生緻力于美術教育事業,将在徐悲鴻先生那裡學到的西方透視法和造型學靈活運用到畫鳥的技巧中,而以中國畫筆法出之,為中國花鳥畫的創新探索了新路徑。我跟孫先生學習,從畫梅花開始,三個枝子怎麼交搭,花有向背、正側、俯仰的變化,一組一組的交搭……慢慢掌握以後,再學習其他品種,日積月累就能不斷進步。孫先生嚴謹實效的教學做法,讓我受益很大。
尚濤先生是我在美術院校碩士研究生學習的指導教師,恩重如山。先生對我的影響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苦學,厚積薄發、以少勝多;第二個就是斯文。尚濤先生是中央美術學院李可染、李苦禅、俞緻貞等先生的學生,有着缜密的思維和超群的思想高度。他學貫中西,個性突出,在經營位置上下過苦功夫,有鮮明的藝術風格。書法更是熔鑄秦漢,出入魏晉,既有秦漢之雄強霸氣,亦有唐宋之法度和寫意。行筆如逆水行舟,出入無意卻能手心雙暢,從他的書法和畫中我看到了嚴謹和敏銳、思辨和創新,這也是我直到現在都很受益的。此外,還有關山月先生“作畫為國為民”的情懷、黎雄才先生“畫山水畫要畫大山大水,不能畫成大石頭、假山”的要求,楊之光先生“西為中用,不食殘羹”的風格追求,王肇民先生“敢雲大隐藏人海,且享清寂讀吾書”的淡定自信,陳少峰先生在我畢業論文答辯時,對我做學問喜歡小題大做,有益于當代的學術态度的肯定等等,都是我終生學習的動力和營養源。這些先生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講“斯文”,有“文氣”,都在通過筆墨表現自己的“文心”。自省知不足,自修不知足,我輩當以前賢為榜樣。
■責任編輯:陳春曉馬新林身藏深閨無人識180×97cm紙本水墨2014年款識:甲午春三月,景德鎮寫生得稿。山左寸鐵馬新林晨起即興為之。钤印:馬(白)新林(白)
馬新林世界文化遺産印度泰姬陵45×60cm紙本水墨2015年款識:乙未初春,印度泰姬陵遠眺寫此(以)記其勝。醒石軒主人、山左寸鐵馬新林。钤印:馬(白)新林(白)馬新林古堡今昔45×60cm紙本水墨2015年款識:古堡。乙未初春,印度阿格拉古堡寫生得稿。山左寸鐵馬新林。钤印:馬(白)醒石軒(白)
馬新林山西太原晉祠45×135cm紙本設色2011年款識:山西太原晉祠寫生。馬新林識于二零壹壹年六月钤印:馬(白)
馬新林景德鎮瑤裡古鎮雨後45×135cm紙本水墨2015年款識:景德鎮古鎮雨後。乙未初秋,馬新林。钤印:馬(白)醒石軒(白)
馬新林古格追夢45×135cm紙本設色2015年款識:乙未初秋,時于西藏阿裡劄達縣古格王國遺址寫生并識。寸鐵馬新林。钤印:馬(白)醒石軒(白)
馬新林延安頌200×200cm紙本設色2012年款識:延安頌。紅色土地。壬辰正月初十,寫于京華蓮花池畔醒石軒之南窗燈下。延安寫生得稿。馬新林。钤印:馬(白)
馬新林留住曆史的腳步45×63cm紙本水墨2011年款識:陝北安塞峙崾岘村百年老窯洞。二○一一年十月廿三日,山左寸鐵馬新林。钤印:馬(朱)
馬新林三江桐寨秋韻45×68cm紙本水墨2013年款識:癸巳春夏時節,廣西三江程陽岩寨寫生。寸鐵馬新林并識。钤印:新林之玺(朱)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