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将于2016年7月13日發行《殷墟》特種郵票一套3枚,其中一枚主圖是“後母戊鼎”。這是後母戊鼎自1964年以來,第3次登上新中國郵票。能夠享受如此殊榮的中國文物目前僅此一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後母戊鼎,商後期饪食器。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目前,後母戊鼎在“古代中國青銅器”專題展覽中展出。
圖1大鼎的出土及其流傳
後母戊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縣武官村北的“西北岡”上。“西北岡”位于洹河以北,商代晚期是商代最高統治者——商王的墓葬區。1934-1935年間,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曾在此發掘了多座商王大墓,當地的村民便借機在此探寶。1939年3月的一天,武官村的村民在此發現并挖出了寶物,這就是後母戊鼎。此事被侵華日軍所知,意欲侵奪,武官村村民為防止方鼎被日本人劫掠,又将方鼎就地掩埋。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地政府也在找方鼎,并于1946年7月派兵去武官村将方鼎挖出,存放到安陽縣古物保存委員會。
1946年10月,在蔣介石六十大壽之際,方鼎作為安陽縣的禮物被運送到了南京,蔣介石随即将它移交給國立南京博物院籌備處保管。1948年方鼎在南京展出。1948年底,國民黨将大量文物遷往台灣時,因後母戊鼎過重不易搬遷而留在南京。後來,後母戊鼎入藏南京博物院。1958年,後母戊鼎陳列于南京博物院“中國曆史文物陳列”展覽。1959年8月31日,原中國曆史博物館建築竣工,後母戊鼎被調撥到北京。當年10月2日,在新落成的原中國曆史博物館“中國通史陳列”預展中亮相,方鼎陳列于“奴隸社會”部分。2005年9月,為配合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後母戊鼎回到它闊别近60年的安陽并公開展出近四個月。
大鼎“雙耳”的秘密
當你站在後母戊鼎前,看上去大鼎貌似完整無缺,但實際上它的左耳在出土時就已經遺失了,右耳也因故斷掉。因此,當時安陽縣古物保存委員會在介紹方鼎時說:“折一耳,餘一耳尚在土中”。1948年馬衡陪同蔣介石在南京朝天宮參觀文物展時,蔣介石觀看了“後母戊鼎”、“毛公鼎”、“散氏盤”三件國之重寶,并特意與後母戊鼎合影。從留下的照片看,它是沒有雙耳的。後來,南京博物院将方鼎折斷的右耳裝了上去,并将仿制的左耳也裝了上去,後母戊方鼎才趨于完整。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方鼎出土的地方進行鑽探、挖掘和清理,也沒發現其左耳。
“司母戊鼎”緣何更名
在很長時間裡,後母戊鼎都被稱作“司母戊鼎”。大鼎腹内壁有銘文三個字,第一個字被認為即“司”,通“祠”,就是祭祀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祭祀“母親戊”(這種類型的代稱被稱為“廟号”或“日名”)。“司母戊鼎”的命名,據考應是郭沫若先生所為,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經研究考證,學術界認為應将“司”釋為“後”(“司”轉向右就是“後”),稱“後”代表她為“商王之後”,相比而言,釋“後”要比釋“司”更為合理。鼎腹内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号。2011年3月6日,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主持人首次讀出“後母戊鼎”,同年3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展覽中正式将标牌寫為“後母戊鼎”。
大鼎的“體貌特征”
後母戊鼎通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重832.84公斤,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形體最大的商周青銅器。其厚立耳,折沿寬緣,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雲雷紋為地。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凹弦紋。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非凡的鑄造工藝
後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身共使用8塊陶範,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範,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塊陶範。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範、合範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産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鑄造這樣大型的青銅器,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鼎文化的傑出代表
鼎是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标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商纣暴虐,鼎遷于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後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故後母戊鼎全稱又稱為“後母戊大方鼎”。
後母戊鼎為國之重寶,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1964年5月25日,原郵電部發行了特63《殷代銅器》特種郵票一套8枚,其中第8枚圖案為“司母戊鼎”(題圖),郵票采用影寫版和雕刻版套印,将青銅器的神韻和質感表現得淋漓盡緻;2012年7月8,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了《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一套2枚,以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采用膠版和雕刻版套印,成功地再現了《殷代銅器》特種郵票的風采,後母戊鼎也第二次登上了郵票。圖2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