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從何起一書緣深
“曹氏風筝”,如果不加解釋,人們可能想當然地會以為這是某個姓曹的人制作的風筝,也不會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扯上關系。其實,除了《紅樓夢》,曹雪芹還寫了一部《廢藝齋集稿》。
一年歲末,天氣很寒冷,曹雪芹的老朋友于景廉冒着風雪造訪。當曹雪芹聽于景廉說有王府貴公子花數十兩銀子購買風筝時,來了興緻。曹雪芹不僅熟悉風筝的制作方法,也熟知引放技巧。在《紅樓夢》中,“風筝”一詞出現了17次,且寫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于是,曹雪芹剔竹、裁紙、裱糊、繪畫,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制成了四個大風筝,叫于景廉拿到城裡去賣,竟賣得三十兩紋銀。于景廉不僅得以安度除夕,此後還以此為生。
曹雪芹由此想到“将風筝的手藝傳開,濟人以藝”,于是便著成了專門為窮人和殘疾人提供謀生手段的《廢藝齋集稿》,共八卷。這些書稿一度被禮親王的後裔所藏,後來賣給了日本商人。
《廢藝齋集稿》在日本兜兜轉轉,到了1943年又回到中國。那一年,孔祥澤考入國立藝專學習雕塑,在協助老師撰寫有關風筝的文章時,偶然看到了這本書。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是指導殘疾人做風筝的部分,孔祥澤一見傾心,尤其被自序中“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的這句話感動。
孔祥澤由此非常欽慕曹雪芹,更對風筝制作産生了強烈的興趣。可是,書隻有一本,還是老師借别人的,這可怎麼辦才好?情不知何起,孔祥澤日夜思之,想到了一個把書抄下來的辦法。
第二天一早,孔祥澤去征求老師的同意,老師卻告訴他,朋友今天就要來收回。
怎麼會這樣的不巧呢?難道和那本書隻有一面之緣嗎?孔祥澤失落極了,懇求老師在書的主人來之前,他能抄多少是多少。
孔祥澤的誠心打動了老師。考慮到時間緊迫,他選擇先抄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足足抄了一天,不飲不食,依然未能抄全,孔祥澤的心越發焦急了。
萬幸的是,當書的主人聽說居然有人在“抄書”,震驚之餘是感動,遂告訴孔祥澤,會等他把想抄的抄好。
經過一天一夜的廢寝忘食,孔祥澤終得所願。從此,他潛心研究曹雪芹的風筝圖譜和紮、糊、繪、放的工藝口訣。天資聰穎,再加上内心熱愛,孔祥澤将風筝紮得栩栩如生。為了傳承曹雪芹濟世救人的初衷,他将風筝命名為“曹氏風筝”。
父子同心不忘初衷
孔令民小時候,風筝是富人家的玩意兒。他想玩風筝,父親孔祥澤就教他做一些簡單的風筝,小夥伴都很羨慕孔令民。
真正讓孔令民走上風筝制作這條路是因為生計。70年代初期,他從河北插隊回京後,在一家專做玩具的殘疾人鄉鎮企業任技術指導。由于廠裡經濟效益不佳,為了養家糊口,孔令民想到了風筝。
知道兒子要學制作風筝,孔祥澤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如果選擇了做風筝,一定要認認真真做好,絕不能半途而廢。”
孔令民把父親的話牢記在心裡,開始系統地跟父親學習“曹氏風筝”的制作技術,很快就掌握了制作風筝的技藝。後來,他在原有的制作基礎上進行創新,把風筝制作技藝發揮得爐火炖青不說,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看到“曹氏風筝”後繼有人,孔祥澤深感欣慰。
1979年,頤和園舉辦第一屆民間風筝會,孔令民帶着“曹氏風筝”第一次走進了公衆視野,驚豔四座。人們被這寓意吉祥、精緻好看的傳統手工風筝迷住了,紛紛上來詢價。孔令民也不知道該如何定價,隻知道自己在制作這樣的風筝時,每一筆都細細描繪,每一根竹子都經過精挑細選,每一根竹條都調整過無數位置,每一件風筝都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曹氏風筝”一出場就得到民衆的喜歡,很快在京城打開局面,實現了孔令民以風筝為生的想法,令他信心倍增。
正當孔令民暗自慶幸自己取得了一定成就時,孔祥澤對他說:“你個人過好了不算好,我們談不上有多高的思想境界,但是,絕不能忘了曹雪芹寫書的目的。既然我們的風筝叫‘曹氏風筝’,那就應該繼承曹雪芹以藝自養的初衷,去幫助弱勢群體,給他們提供謀生技能。”
父親的話像一顆大石子投進了孔令民的心海,激起了千層浪花。他明白,父親的心願也是曹雪芹著書立說的初衷,如果放棄了思想上的傳承,僅僅在技術上自成一派,那也是“虛有其表,難有其魂”。
于是,孔令民和父親創辦起“曹氏風筝”工作坊,隻要智力健全雙手完好的殘疾人都可以免費來學習制作風筝。很快,一些下崗職工、殘疾人以及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人聞訊而來。
孔令明耐心地一步步教他們,劈、刮、烤、紮,每一步都手把手地教。遇到語言無法溝通的聾啞人,孔令明在每一個步驟進行前,都先示範一遍,比如劈竹子,手該怎麼拿刀。在他的耐心指教下,他們學習得很認真,一段時間後就做得有模有樣。
但是,孔令明發現一個問題,教大家制作風筝并不困難,可都是他教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個人的設計理念,這樣就無法創新。自己的工作坊不是流水線,培養的也不是技術工人,他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立掌握“曹氏風筝”的全部制作技術,做一名真正的手藝人。于是,他改變了教授方法,讓他們分開練習不同的技術,有的專門繪圖,有的專門紮骨架等。等他們把各自的技術都練習好了,再開始學另外一項。
傳承曆史飛向世界
2010年3月,“曹氏風筝”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遺産保護項目。風筝制作上講究“紮、糊、繪、放”四藝,包括削竹、綁紮、塗膠、蒙面、染色等20多種工序,不僅形體比例十分優美,空中造型極佳,兼具動感、靜感、美感和逼真感,而且花樣繁多,每一個風筝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單就代表作“紮燕兒”,就有好幾種不同的造型,有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雛燕等,而且每個風筝都有典故:肥燕是雄健有力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雌燕;比翼燕是恩愛夫妻;半瘦燕是“世事未谙多菱角,胸懷坦蕩喜争雄”的少年郎;小燕是“眉清目秀意頑皮,胸中潔白更無欺”的稚子;雛燕是“眉開眼裡含笑,黃口呢喃學話”的胖娃娃……
孔令明除了教殘障人士做風筝以外,還經常去學校做講座,幼兒園、北大清華、中央美院,所到之處,座無虛席。一次,他在中央美院上課時,拿出一隻沙燕兒風筝,對大學生們說:“大家請看,這隻風筝上我畫的是公雞和母雞找到食物後,咕咕咕的叫五隻小雞過來吃東西。我把這隻風筝取名為‘叫五子’。大家一聽到的這個名字肯定都想到了三字經中的一個故事‘教五子,名俱揚’。是的,我這件風筝就取材于此。我希望傳授的不單單是風筝的工藝,非遺的傳承也不隻是工匠技能,更是我們中國曆經千年的人文思想的傳承。”台下,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他的認可。
讓孔令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園。那天,他應邀剛剛踏進園門,就聽到教室裡傳來了小朋友們稚聲稚氣清脆悅耳的歌聲,仔細一聽,原來唱的是根據“曹氏風筝”改編的歌謠。
孔令民一進去,孩子們就圍了上來。孔令民帶孩子們去放風筝前,教他們念一首古詩《村居》——草場莺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孔令民一邊教孩子們念古詩,一邊和他們講解詩句的意思,用這種寓情于景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懂得,風筝不僅僅是玩具,也是民族文化。
2013年4月,中國風筝藝人在希臘表演風筝放飛,瑞典市長親自助陣。“曹氏風筝”以其獨特的制作風格吸引了在場的六萬多雙目光。為首的中國風筝藝人就是孔令明的兒子孔炳彰,“曹氏風筝”有這樣的聲譽,和這位年紀輕輕的80後分不開。
作為孔祥澤的獨孫、孔令民的獨子,孔炳彰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肩上傳承的擔子有多重。在繼承長輩的技藝時,他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不斷創新。
而今,孔炳彰經常代表中國風筝藝人去國外展示,“曹氏風筝”已成了國内外交流的美好信物之一。與此同時,孔炳彰牢記祖父制作“曹氏風筝”的初衷,仍然把“授人以漁”的工作進行到底。保留民族文化,令更多人喜歡它、傳承它,做一個真正民族風筝文化的守望者和開拓者,讓“曹氏風筝”飛向世界是他們三代人共同的願望。
責任編輯:陳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