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钛媒體
劉湘明/文
最近關于楊元慶是不是聯想合格的CEO,引起很多争論。在現在萬衆創業的一片火熱大潮中,能有這樣的争論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任何一個複雜體系的管理者,小到球隊教練,大到一國之君,隻要做的時間足夠長,最終的結果都是毀譽參半,唯一的區别就是哪個比例大一些。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在面對複雜局面時,根據有限信息在緊迫時間窗口内連續做出的決策都是對的,尤其是要面對後來時間的反複考驗。
所以隻要盯住其中的某一個方面,基本上可以針對同一個人,做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結論。目前針對楊元慶的争論,就是這樣。
對這些複雜體系的管理者,做出判斷的最好時機,不是他們在位的時候,而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
在2003年,《基業常青》一書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寫過一篇文章《有史以來十位最偉大的CEO》,探讨的就是這個問題。
他的名單沒有太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如蓋茨、格魯夫、韋爾奇和郭士納等,反而都是強生、默克、波音、3M、沃爾瑪等老牌公司的CEO。因為他設定了一個簡單的條件:偉大的CEO建立的企業,在他們離開之後依然能夠長期繁榮興旺。“所以隻有在他們離開職位至少10年以上,人們才有可能對他們的業績做出評判。”
而他用來從400多名CEO中篩選合适人選的另外三個标準則符合我們對CEO判斷條件:影響力(他們帶來的創新──不論是技術還是管理方面──的影響超出了公司本身);适應力(帶領公司渡過重大變革或危機);财務業績。
有諷刺意義的是,位列偉大CEO第十名的是惠普公司的CEO戴維·帕卡德,惠普卻已經成為楊元慶的支持者們用來舉證元慶在PC行業衰退大潮中讓聯想保持強勢的反例。
柯林斯評選的最偉大CEO,是很多人不認識的查爾斯·科芬,他是通用電氣的第一位總裁,從偉大的愛迪生手上接手了通用電氣,柯林斯對他的評價是:“引發了兩項意義極其重大的社會創新:美國第一個科研實驗室;系統的管理開發的觀念。愛迪生是一個擁有1000名助手的天才,而科芬則創造了一個不必依賴他的天才的體系。
像美國的締造者一樣,他創造了一種意識形态,創造了種種機制,使得他建立的機構成為世界上持續曆史最長、被廣泛效仿的機構之一。”
按照柯林斯的标準來看,就會發現大家在讨論的問題,其實不是“楊元慶是不是一個合格的CEO”,而是“楊元慶是不是一個偉大的CEO”。
在2009年柳傳志重新出山擔任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接替阿梅裡奧擔任CEO)的時候,就說了他對聯想CEO的要求:
得把聯想當做家,當做自己的命。這句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需要針對企業的長期思維,而不是職業經理人針對短期目标的思維方式。對比現在商業和企業界的種種短期行為,就知道要做到這樣的CEO是如何不易。我們可以随便指出楊元慶的一大堆錯誤,但是他的堅韌和決心,卻是聯想這些年來能夠在PC市場逆水行舟,保持一線公司最需要的東西。
中國的科芬顯然還需時日,但現階段這樣的經濟亂局,我們需要更多的楊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