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當下中國的現實:“MadeinChina”以廉價勞動力、環境污染、微薄的代工利益為代價,收獲物美價廉産品的卻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者,而不是生産出這些東西的中國勞動者。
2015年5月正式出台的《中國制造2025》,指出現階段中國制造存在的主要問題:“自主創新能力弱,對外依存度高;産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産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滞後;産業國際化程度不高,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從總體來說,中國制造業可以用“大而不強”來描述:據世界銀行統計,201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為23306.8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僅為21.5%,而工業發達國家均大于35%。而“中國制造2025”戰略,就是要将“中國加工”變成真正的“中國制造”,乃至“中國創造”。
德國制造、日本制造早期也給世人留下低端的負面印象,但它們最終擺脫這個标簽,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而今,德國更率先提出“工業4.0”計劃。
1887年8月,英國議會公布了歧視性的商标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産品都須注明“MadeinGermany”,因為“德國制造”意味着設計山寨、假冒僞劣。但僅僅20年後,“德國制造”已洗脫惡名。有英國學者感慨:“德國讓我感到恐懼,德國人把一切都做得絕對的完美。我們超過德國了嗎?剛好相反,我們落後了。”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除了對技能、工藝的推崇和匠心,還有責任感。據說,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曾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請教德國經濟成功的秘訣,默克爾的回答是:“我們至少還在做東西,布萊爾先生。”
“中國制造”的低端形象,甚至在國人心目中也成為共識,一些品牌因此被拖累:海鷗一款定價168萬元的高端手表,幾年來隻賣出兩隻。反而是“名創優品”這種logo像優衣庫、店内陳設像無印良品的“山寨洋品牌”受到追捧,在探究它們受到消費者青睐的原因時,對“中國制造”的不信任恐怕得算一個。
“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有希望?就是當我們國家自己的國産貨變貴但有人買的時候,我們就有希望了,當整個民族都買便宜貨和打折貨,死亡就快了,包括我自己。”漢德工業促進資本主席蔡洪平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