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家長的精神保衛戰

家長的精神保衛戰

時間:2024-11-06 03:30:32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精神的腐蝕,可能是每一代家長都憂心的問題。

讓我有如此感慨的,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一場風波。1985年,美國主婦蘇珊·貝克7歲的女兒問了她一個問題,她差點沒暈過去:“什麼叫處女?”另一位美國母親蒂帕·戈爾——參議員艾伯特·戈爾的妻子——給女兒買了一張流行音樂專輯,卻發現裡面某一首歌大段歌詞描寫的,分明是自慰的感受。

這兩位均來自華盛頓的精英家庭,她們的丈夫一個屬于共和黨、另一個屬于民主黨,政治觀點大相徑庭,但夫人們卻在流行音樂這件事上達成了一緻:太亂了,該管管。

這個故事讓身在21世紀的我覺得特别新奇。世界上有全然不擔心青少年沉迷遊戲的家長嗎?有的。但他們在擔心着嘻哈、搖滾、有傷風化的歌詞和卡通漫畫。

和我們常見的号召“政府管一管”不同,在美國,因為憲法第一修正案,蘇珊和蒂帕根本不必指望在國家層面上會對流行音樂做任何指手畫腳的事情。她們能做的,就是聯合起來,成立名為“家長音樂資源中心”的民間組織,抗議唱片公司,督促他們采取行動、蕩滌乾坤。

這些憂心忡忡的母親甚至搜集了一份嚴重污染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流行歌曲名單,公示天下。這個榜單上的歌曲後來被稱為“肮髒的15首”。

這張名單現在看起來有點滑稽:名單上的歌手普林斯或者麥當娜,後來都成為流行樂壇中的一代标志性人物;而美國如今流行音樂裡重口味的暴力、色情詞語,也把當初家長眼中的這些“有毒歌曲”襯托得平淡無奇。

就像是一種輪回。在這一批家長還是小孩的時候,上世紀50年代,美國家長擔心的主要是青少年沉迷漫畫:當年最流行的超級英雄漫畫,故事情節曲折離奇,讓人欲罷不能。打打殺殺,牽涉犯罪,衣着暴露。比如神奇女俠,穿個抹胸短褲,露出肩膀大腿,還喜歡鞭打、捆綁敵人,可以說相當不堪入目,着實危險異常。

卡通和搖滾,是美國曆史上僅有的兩種專門開了聽證會,并且最終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控制的大衆傳媒文化産品。

現在,最新一種引發争議的藝術是DrillMusic,這是發源于芝加哥黑人區的一種說唱,歌詞主要内容就是槍擊殺人。新的控制呼聲依然在,但也有人問,一個年輕人把他15歲之前的生活以說唱的形式表現出來,就能在世界各地收獲潮水般的共鳴,出問題的是這個人,還是這個社會?

把他的嘴封上,就能假裝問題不存在了嗎?

從文藝的角度來說,更大的問題可能是,有多少藝術作品禁得起“純潔”的審視?如果要以如今的價值觀一一檢視的話,“格林童話”的三觀堪稱冷酷無情,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就是一個年輕人出門旅行,順道殺了父親、娶了生母的殘暴黃色故事。進入21世紀後,美國的大學校園開始給一些經典書目貼上警告标志,以保護學生可能脆弱的心靈: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有自殺傾向,《了不起的蓋茨比》貫穿着落後的大男子主義視角,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則有反猶太主義價值觀。有意思的是,至今都堅信把“髒标”貼上唱片有益社會的蘇珊·貝克,倒是對這種“課堂髒标”的效果大為懷疑。

上世紀80年代,蘇珊·貝克與蒂帕·戈爾的努力,迫使美國唱片公司聯合會自願給歌詞可能有争議的唱片貼上“警告父母:專輯内容不雅”的貼紙。德國工業搖滾樂隊KMFDM曾作歌一首,諷刺這些行動:“我們的唱片上貼着蒂帕要求的貼紙。因為它會毒害兒童,因為要是她愛上了我們的音樂,就會被剝奪自己的權利。”

洛杉矶一家朋克樂隊的主唱也發出過疑問:“到底是什麼會讓年輕人去赴死?是奧茲·奧斯彭音樂的灰暗,還是軍隊的征兵廣告?”

卡通或者音樂真正傷害了青少年的心靈嗎?成長于上世紀50年代或是80年代的那兩代人,是否因此就比其他人更為堕落、更有暴力傾向?事實上,并沒有研究能證實這點。《紐約時報》網站上一部回溯“家長音樂資源中心”的紀錄片中,專家表示,在“世風日下”的時候,人們普遍不會去細究背後複雜的原因,而媒體,作為生活中顯眼的一種存在,就更容易成為攻擊目标。

人們甚至不确定“内容不雅”的标簽到底有沒有起到淨化青少年靈魂的作用。那年頭,唱片生意始終興旺。很多人說,“髒标”就像是一種索引,讓小孩子知道買哪些唱片才更帶勁。

但這一切都過去了。

時間已經掠過了一代人。唱片業并未因為家長們的抗議而衰敗,真正颠覆這一切、讓唱片退出青少年生活的,是互聯網。

同樣的原因,如今,很少有家長會再擔心孩子沉迷于漫畫或搖滾。唯一不變的,大約還是一代又一代焦慮且試圖保護孩子的家長——2015年,《紐約時報》的一位撰稿人提到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每每見到蒂帕·戈爾和蘇珊·貝克古闆的形象,就想起從前熱愛音樂的自己;與此同時,當她看到自己6歲的兒子哼着一款暴力遊戲的主題曲回家,也會怒得仿佛蒂帕上身,恨不能滅了這世間所有的射擊類電子遊戲。

最終,她意識到,與其指望外力的幹涉,真正管用的可能還是做好自己:“我不可能分分秒秒守在孩子身邊,我必須教會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

(桃花石上摘自《中國青年報》2018年6月13日,王青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