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新華社對外部副主任王衛平新華社對外部主任編輯趙蔚新華社對外部主任編輯
一、要傳播什麼
對外傳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要明确傳播什麼。
總體來看,我們要對外闡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大意義,它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指南,是中國特色道路,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前景光明。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追求幸福的夢,也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當代中國價值觀是中國發展進步的靈魂,也體現了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引領中國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
具體來看,有以下内容需要對外講清:
1.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根本主題,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習近平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也圍繞結構調整、力量轉移提出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
3.針對利益博弈和思想分化,習近平提出作為最大公約數且能凝聚共識的“中國夢”。
4.習近平特别強調發展依然是硬道理,是“第一要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動搖,強調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我國前進中的問題。
5.習近平提出要把握好“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打鐵還要自身硬;要消除“四個危險”。
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整合和提升。
7.習近平的外交戰略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鑒;親誠惠容;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這裡既強調“韬光養晦”,又倡導“奮發作為”。
8.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還包括經濟發展的思想、國防軍隊改革的思想、生态環境保護的思想、扶貧攻堅的思想、社會治理的思想,以及新聞輿論的思想,等等。
有評論認為,這裡面的“新”,是針對中國和世界新出現的情況。也就是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力量轉移、利益博弈、思想分化、轉型升級和小康決勝階段,存在不少短闆。世界格局和秩序也在調整,短闆是治理滞後。“新”也是相對的,是在已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為什麼要對外傳播呢?這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要求,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要求。随着中國崛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要在全球範圍放大我們的聲音,争取更多理解認同。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着新實踐,給中國帶來新的變化,決定了中國發展的新方向,這同樣是外國人非常關注的。中國一舉一動都對世界影響太大。就對外傳播來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也具有新聞性,特别是,從現在開始到黨的十九大,中國政治經濟形勢都非常引人關注,從近期外電報道來看,各種猜測和分析非常多。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外宣渠道權威、準确、充分地發聲。
二、如何對外傳播
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對外傳播。要創新理念、内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态、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适應分衆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着力,體現時、度、效要求。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對外傳播的目的,與對内宣傳不太一樣。它是要幫助外國人理解和了解中國的變化,穩定和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前景的良好預期,在國際上推動形成正确的中國觀,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對外傳播的主要對象,是美歐等西方國家,尤其美國,是世界老大,其對我們的誤解和曲解也最多。另外也要看到,發展中國家也渴望了解中國的治國理政經驗,希望藉此實現發展的奇迹。
國外的不了解、誤解,乃至歪曲,是長期存在的。不少人對于中國的走向持疑。比如最近有兩個趨勢,一是懷疑中國經濟将崩盤、硬着陸,無法實現發展目标;二是認為即便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了,那也可能對世界構成更大的威脅。
後者是對中國的制度和價值體系的懷疑。我們的遊戲規則和治理體系,也許運用到國内是成功的,但拿到世界上來,就會發生沖突。比如說中國國企的運營模式,我們跟美國的私企對接時,他們就有警惕。比如中國的市場經濟規則包括貿易規則、投資規則、彙率規則等,有的與世界并不那麼接軌。再比如網絡安全規則、太空安全規則等,他們也不能接受,有的我們自己也還在思考和完善之中。
對外傳播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就是要在這些方面嘗試對外界給出一些解答。
當前,我們做了大量的相關對内宣傳,誇贊自身的成績和自身的經驗比較多,而且有時是不留餘地,如果簡單把這些東西套到外宣,有可能傳播越多,外面就越害怕。越是講“中國故事”、“中國特色”,外界就越不理解,越是疑慮。
所以,在對外傳播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時,要特别注意針對性,有的放矢:
1.經濟上,針對各種“唱衰”,增強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要講全面深化改革正給中國注入新動力,中國的巨大潛能正在逐步釋放。中國政府能夠把控好複雜局面。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世界的預期好了,我們的發展環境才會有利。
2.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實現全面小康,不是對世界的威脅,而是造福世界,将給各國帶來更多機遇,互利共赢,同時這不限于經濟,而是多方面的共同紅利。
3.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适合中國國情,除了有與西方不一樣的方面,對外還具有包容度,能夠彼此協同,兼具共性。否則中國根本無法跟國際社會合作。
4.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正繼續吸收西方文明的積極成果,這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也有體現。中國不是要搞沖突和對抗,也不是要搞封閉,使自己成為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怪異國家”。
5.中國并不準備對外輸出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态。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别注意不要造成這種“強加于人”的印象。
6.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理解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基礎。中國很大程度上還是“窮國”,而不是“富國”。中國首先要解決自己的生存發展問題,要大力提高國内民衆的生活水平。要全面真實看待中國的實際。
7.中國并不想做世界老大,也不是所謂的老二,可以做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橋梁。中國正大力倡導構建全球夥伴、開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國際關系。
8.中國有一些底線,有一些核心利益,是不能碰的。
三、方式方法探索
因為目的不一樣,國情和受衆有異,外宣的傳播手段就與内宣不同。要創新手法,尊重對外傳播規律,提升針對性,更加結合熱點,增強新聞性,要用更具體化、具象化和專業化的手法,落實到一個個的事件和項目上面來,而不是空對空。讓靈魂附體,讓概念有形,更多把我們做了什麼講出去,而不僅僅是把我們講了什麼講出去,這樣才能符合國際傳播的實際,逐漸收到效果。
就新華社來講,我們對外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最近在以下一些方面加大了力度:
1.緊緊抓住主要領導人出訪和考察的聚焦時機。這是外界特别關注中國的時候。比如今年初習近平主席出訪中東,國際社會做了很多報道和解析,涉及包括我外交戰略在内的治國理政戰略,認為我們釋放了外交新信号。新華社也主動出擊,把這些放到全球視野上來,着力對外傳播中國的觀點、主張、方案和智慧,解釋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能給世界帶來和平和共赢,播發了《“一帶一路”對接蘇伊士運河走廊助力中埃打造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為中東局勢“開藥方”》等稿件。再比如,在總書記春節考察之際,我們播發了《習近平春節足迹折射百年目标決勝理念》。
2.拓展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的影響面。比如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總書記多次講話作了強調。這個地區将集中體現我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落實,其發展對世界有重大影響,它也是外資集中區,我們正做一個系列報道。比如全國兩會,結合當前的經濟社會熱點,對外播發《中共執政團隊有能力把控複雜局面》、《有困難,更有辦法——兩會熱議中國領導人新經濟思維》、《“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向發展“短闆”聚焦發力》等稿件。在習近平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之後,我們播發了《中國媒體連續熱議習近平新聞講話》、《中國出現研究習近平新聞思想熱潮》等稿件。我們正把對外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融彙貫通在整個“十三五”規劃的實施與宣傳之中。再比如下半年的G20,可以考慮做《中國成為全球治理的一支牽引力量》。還有“一帶一路”的推進,主要看有什麼具體項目、怎樣落實。今年還有建黨九十五周年、十八屆六中全會等,都是對外傳播的時機。
3.在适當節點進行綜合,做好全景式展示。這也是西方媒體常用的手法,對一些大的領域的變化,能提供一個通透的圖像,避免零碎。新華社播發的《改變中國:習近平率領中共執政團隊确立堅強領導地位》、《“中國夢”帶來十大全球影響》等稿件都産生了一定影響。這需要比較強的梳理綜合能力,同時在表述上,跟對内宣傳區分開來,多用夾叙夾議等手法,忌大而空。
4.讓真正的好故事流傳開來。就是把那些生硬的概念,變成一個個的故事。以習主席訪美為例,我們做了一個專門的對外報道策劃,一些稿件如《中國百姓眼中習近平的“剛”與“柔”》、《從艾奧瓦訪客到白宮貴賓》、《當“美國夢”遇上“中國夢”》都是講具體故事的。大量的報道,還是以小見大,而不是高舉高打。
5.增強評論的穿透力。有時需要用一些直接的觀點來明确闡發,不隐晦地表明中國的主張,對外澄清駁斥,進行直接交鋒。比如最近我們做的《中國不會向世界“輸出衰退》》、《“末日博士”們的悲歌可以休矣》等稿件,就是這樣。說理要心平氣和一些,多講事實。拒絕言之無物、面目可憎的評論,也不能一寫評論,就都是吵架。
6.強化社交媒體的貼近性。像《“中國夢”帶來十大世界影響》等英文稿件,在推特、臉譜等海外社交媒體上的點擊轉發率是比較高的,如果是傳統媒體,則不一定有這樣的效果。海外社交媒體上,既可以做直接的政治經濟報道,也能傳播比較生活化社會化的故事。要用更加适合網絡傳播的方式。比如新華社最近做的多語種“四個全面”說唱版全媒體報道,線上發布後引起國外很大關注,美聯社、法新社都做了報道,一些外國媒體還來購買。
7.嵌入日常新聞,細水長流。發生在國内的許多“小事情”,其實都是治國理政新實踐的生動體現。河北晉州是一個沒有多少新聞資源的地級市,但它發生的變化,一個個的細節,正是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反映。因此我們最近做了《從一個中原小城看中國的“全面小康決勝”》的報道。還有一篇稿件叫《刷出來的鄉村版“阿裡巴巴”——中國最大刷牆公司“村村樂”的革命之路》,其實講的就是創新發展、包容發展等理念。這些基層故事有一定的新聞性,比較接地氣,寫得好的話有讓人産生讀下去的欲望,并具有說服力。不一定要在每篇文章中把“治國理政新實踐”這幾個字講出來。
8.從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等方面,推出更多的創新手段。比如,最近,在國務院新聞辦的主持下,我們把傳播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做到了對象國,在第一線,面對面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交流,向他們的負責人介紹情況,舉辦座談會、對話會、展覽會等活動,創造性地積極利用對方的平台,也起到了較好效果,減少了雜音噪音,增加了正面聲音。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1.事實說話。我們往往容易概念先行,這方面有偷懶的習慣。要報道事實,就需要踏實而深入地進行采訪。另外,也要客觀平衡,要講存在的問題。比如僅僅說經濟的光明面,而不講困難,也不能讓人信服。
2.話語轉換。這方面還需要提升新聞專業化的水準。今日俄羅斯、半島電視台都很注意這方面的養成。我們往往比較粗糙,即便一些從國外回來做對外傳播的人,不久就變成對内腔調了。要加強研究,看看人家怎麼說。這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自說自話。
3.忌運動式。一哄而上,集群轟炸,無限拔高,都容易引起反感。對外傳播,特别要注意平等交流和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