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祝小兔
老妖是個怪人,最喜穿着漢服背着箫笛,縱情山水,卻不大愛拍照。她白天睡覺,夜晚工作,特别喜歡她正在做的事情——做古典首飾。
老妖出生在江南。那年,村裡演社戲,母親大着肚子聽《紅樓夢》、聽《梁祝》……出生之後,每次社戲,老妖也一定要咿咿呀呀地去學。這份癡迷,導緻她從小就喜歡溜到古街,買那些冰冷的“石頭”。
南紅瑪瑙是老妖的第一件寶貝。那是她開始覓寶之前,有一日,祖母帶老妖去她的房間,從一個古舊的梳妝盒裡拿出一個布包,打開,裡面有幾支斷的玉簪,有掉了簪杆的花苞翡翠簪頭,有瑪瑙環、珍珠……最顯眼的,是一枚南紅瑪瑙。“我就盯着那枚南紅看。它雖然有手工打磨的痕迹,可是有極其豐富的包漿,兩側的小孔打得極其小,幾乎找不到。半球略帶方形,滿滿的柿子紅,對光看,能看到幾絲瑪瑙特有的纏絲紋。”祖母拿出這枚南紅,說這是當年縫在瓜皮帽上的,放着也沒用了,拿去穿個繩子戴吧。老妖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接過來反反複複地用袖子擦,“我用盡各種方法,想讓它更美麗一些,可是怎麼搭配都覺得其他東西配不上它,于是直到現在,它依舊是一塊素石。”
老妖和朋友一起複原華夏衣冠禮儀。衣冠,必然包含飾品。為做複原的首飾,她天南地北地跑,前後大約花了十年,才找到一些懂得古老的錾刻、花絲和鑲嵌的老手藝人。每件作品,都是老妖四處采購寶石再設計,和老師傅們商量直到完成。這些首飾的材料并不很昂貴,隻是工藝複雜。比如花絲鑲嵌,單單八個要點,掐填、攢焊、堆累、織編就很折磨人了。她對原料的要求也是苛刻的,寶石必須是純天然的;穿綴用的線繩必來回比較,在手指上輕輕抽動,差别雖然微乎其微,體驗久了就會知道。
老師傅們質樸而随意,老妖有一次問老師傅,“為什麼最近進展慢?”對方慢吞吞地說:“種芹菜的季節到了,我要種芹菜去。”老妖說,他們是帶着怡然自得的心在做首飾,做出來的東西也就坦蕩,不拘束。
一位華僑通過網絡收了她的作品,華僑說她一打開就哭了,她想不到現在還能找到願意做這些首飾的人,更想不到有生之年能買到這些隻有在博物館或者書籍資料上才能看到的飾品。她給國外的朋友看,告訴他們這是華夏古老的手工藝,人人贊歎。幾件首飾,把客人弄哭,老妖始料未及,細思之後,也落淚了——能遇到真正賞識自己的人,是榮幸。一件飾品,不一定天價、奢華,但它必須帶着靈魂,它承載着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根源,萬載不息。
老妖對工藝,從不藏着掖着,願意給出更詳盡的資料。一個願意追求美的人,并且對這其中的付出越是了解,越能懂得珍惜的人,總不至于大奸大惡。傳統的美讓人心靜,更讓人細思。你不會對着一枚鑽戒填詞度曲,但你或許會對一支玉钗寄托情愫。累了,就哼一段戲曲,點一爐沉香,填一阕詞,吹一段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