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4,朱雨玲充分引手拉開手腕,把球讓到身前準備加力。此時,朱雨玲的闆形已經從圖3的狀态下進行了調整,她把闆頭沖下,闆形微微立起,這樣的調節方式可以幫助她更好地向上進行發力,拉出更強的旋轉。
闆頭朝下闆形立起把球拉薄
圖中,朱雨玲面對車曉曦發的側下旋球,采用高吊弧圈的擰拉方式處理,這種手法很合理,但想拉出朱雨玲那種高級的質量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隻是單純為了破解對方的發球旋轉,是不需要拉出圖中的弧線的,把球擊實一點也可以輕松拉起車曉曦的發球,而朱雨玲之所以把球拉得那麼薄,是想主動控制回球的節奏和力量,不讓對方借力,也不讓對方好發力,使自己的下一闆進攻更加從容。
圖4-6是朱雨玲的反手擰拉,她的動作方向幾乎都是從下向上用力,摩擦球的中後偏上部,出球瞬間,她及時利用前臂制動,縮小動作幅度,減短了出球弧線。圖6中可以看到朱雨玲的動作全部做完後,球離她的球闆并不遠,這點充分證明了她擰拉的旋轉和她吃球的程度。雖然這闆球的弧線較高,但旋轉強、落點短、節奏慢,從而使朱雨玲成功控制了場上的局面。
發力時前臂制動手腕收緊
朱雨玲擰拉的作用非常明顯,成功遏制了車曉曦的回球。如圖7,車曉曦拉開手後見來球太短,隻能臨時調節,她把手拿到球前,使用貼的方式進行防守。朱雨玲乘勝追擊,面對車曉曦較慢的防守,迎前加快了自己的銜接速度。如圖10-12,她把闆形
壓低,搶到來球的上升點,摩擦球的上方,快速抖動手腕,出球瞬間,仍然靠前臂制動收緊手腕增加回球旋轉。這闆球的前沖力和壓迫性都非常強,唯獨和上闆擰拉一樣的就是她手腕的摩擦方式,而且在加力的同時,朱雨玲還注重了回球落點的選擇,直接撕穿了車曉曦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