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格力電器的曹祥雲,《電器》記者在進行此次采訪之前就有所耳聞。因為在中央電視台、東方衛視等多檔電視欄目中,曹祥雲展示出高超的叉車技術,如開啤酒瓶蓋、疊紅酒杯等絕活聲名遠揚,被譽為“叉車大王”。2016年末,在格力總部見到曹祥雲後,記者才了解到,家喻戶曉的“叉車界明星”是如何的激情滿滿、鬥志昂揚。直到采訪過去許久,記者腦海中仍時常浮現他的座右銘:我是叉車手,叉車就是我的手。
“從開上叉車的第一天,我就力求讓我的叉車是最幹淨的。可以說,叉車甚至比我家裡的任何一個工具都要幹淨。”曹祥雲說。他對叉車的熱愛溢于言表,倉庫裡的每個人都看得出來。《電器》記者注意到,現在的“叉車大王”并非天生就擅長開叉車。曹祥雲告訴《電器》記者,他也是從“倒機大王”逐漸變成“叉車大王”。在剛剛上手開叉車的時候,曹祥雲由于操作不熟練經常碰倒空調。
“如果空調摔壞了,需要送到流水線上去重新反包,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對此,我當時很難過和自責。”曹祥雲說,“為了盡快提高叉車技巧,在其他人嗑瓜子、抽煙、睡午覺的時候,我利用一切業餘時間,反複進行練習,終于熟練掌握叉車操作。”
《電器》記者注意到,曹祥雲取得今日的成就,除了吃苦耐勞、踏實肯幹,還有一份對工作和生活的積極主動和不斷向上。經過半年多的練習,曹祥雲對自己的技術信心十足,主動報名參加公司組織的叉車技能大賽。第一次參加公司内部比賽他獲得了第六名,這對于一個新司機來說已實屬不易。當時,同場競技的叉車司機普遍具有十幾年的經驗。也正是在那次比賽中,曹祥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和提升操作技能的空間。
看到資深司機師傅的“帥氣”走位和操作後,曹祥雲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加刻苦練習。就連在閑暇時與工友讨論的話題也是如何提升叉車操作技巧。利用叉車開啤酒瓶蓋,就是在民工友的趣談中迸發的創意。“由于利用叉車堆碼空調需要提高精準度,我們萌生出用這種方法提高技術的想法。”據介紹,當時與曹祥雲一起開啤酒瓶蓋的工友有好幾個,但隻有他堅持到最後。用曹祥雲的話說,他當時真的很“癡迷”。
曹祥雲為了練習開啤酒瓶蓋,不僅找人專門制作了固定啤酒瓶的模具,還購買了幾十箱啤酒。倉庫本來禁止帶酒入内,但公司為了鼓勵他,特意批準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可以在特定地點練習。功夫不負苦心人,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終于發掘了曹祥雲這塊“金子”。自此,曹祥雲和他的叉車開始走進大衆視線。“從那以後,不僅在格力公司,整個珠海市乃至珠三角地區都服了。”曹祥雲說。據介紹,除了開啤酒瓶蓋,他還先後練習了穿針、疊紅酒杯等絕活,開叉車的技術也日益精進。
随着技藝的提升、影響力的擴大,他的人生也發生了轉變。當初隻身來到珠海,與同鄉擠在10平方米的出租屋,并輪流睡在地上的他,很難想象能有今天的生活。如今,諸多榮譽加身的曹祥雲已經落戶珠海,并完成娶妻生子、購房買車等人生大事。這些年,曹祥雲對于這個工作始終沒有厭煩,反而越幹越來勁兒。“我是真心想把它做好。我不聰明,但我能夠堅持,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他說。
2010年,曹祥雲從叉車司機的崗位轉到成品庫運營管理組,負責叉車培訓和管理工作。現在的曹祥雲很少再親自開叉車,更多的是教導年輕叉車司機。“現在出去比賽,基本都是我帶隊。我們工廠有很多人開叉車技術都比我強。”曹祥雲驕傲地說。從自己技術高超,到帶動所有人一同進步,曹祥雲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轉換。“我把當初‘倒機’的經驗告訴新司機,讓他們少走彎路,并傳授一些自己總結的技巧和經驗。”曹祥雲說。
不論開叉車,還是做培訓,曹祥雲都沒有離開自己熱愛的叉車。很多人都說,叉車改變了曹祥雲的人生。事實上,曹祥雲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才是根本。“踐行工匠精神,需要落實在行動上,需要責任感的驅動,需要腳踏實地的奉獻精神。”曹祥雲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