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鐵包肉”的小轎車相比,“肉包鐵”的摩托車的确安全性能存在明顯差距!所幸的是,随着安全至上理念的深入人心,随着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現代摩托車的安全性能已經大幅度提高,讓我們的旅途更安全、更舒心、更惬意!
防抱死制動系統:弱抓地力路面防鎖死
寶馬K100RS是K100的運動版本,出現于1983年,特點是增加了經過風洞測試、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導流罩,同時将轉向燈嵌入後視鏡,以實現更低的空氣阻力。為了幫助騎手獲得更加便于運動的駕駛姿勢,寶馬工程師稍微降低了車把高度,而風擋則可以調節,以提供更好的防風保護。由于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雖然K100RS的動力沒有增加,且重量增加到260kg,但是最高速度仍然提高到222km/h。
既漂亮又舒适的K100RS推出之後迅速流行,成為第一代K系列最受騎手青睐的成員,銷售量超過了34000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8年寶馬引入了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從而讓K100RS成為最早裝備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先鋒”。
如今,對于中高檔現代摩托車而言,防抱死制動系統已經成為标準裝備。如鈴木實用型中量級街車SV650,沒有太多噱頭,但是動力充裕,乘騎舒适,經濟實用,而且不乏駕駛樂趣,這些都是真正可貴的品質。同時在安全方面,鈴木并沒有打折扣:前輪安裝了兩隻290mm全浮動盤和雙活塞卡鉗,後輪則由240mm單制動盤和單活塞卡鉗司管,足以滿足日常駕駛的需要。為了提高緊急制動安全系數,SV650增加了防抱死制動系統,控制單元以每圈50次的頻率,密切監測車輪速度,在必要時将調節制動力,确保後輪不被鎖死,從而增強了濕路面等弱抓地力情況下的制動安全。如果你心存夢想但不好高骛遠,如果你酷愛自由但腳踏實地,你就會發現,像SV650這樣經典耐久、安全實用的中量級街車,就是最好的圓夢道具!
聯合制動系統:緊急制動更平穩
自2001年問世以來,雅馬哈運動旅行摩托車FJR1300已經熱銷十幾年,憑借優雅造型、靈活操控、澎湃動力,備受熱衷運動和旅行的騎手喜愛。以歐洲市場為例,保有量已經超過了60000輛。
的确,FJR1300持續受到騎手們的青睐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台排量1298mL的并列四缸發動機,已經進化得高度成熟,動力充裕流暢,最大功率達到107.5kW(8000r/min),最大扭矩則為138N·m(7000r/min),動力過渡綿密,加速響應爽快,讓騎手迸發了更多的駕駛樂趣!
長途旅行不僅需要動力,還需要定力,安全保障至關重要。FJR1300的前輪安裝兩隻320mm大型制動盤,配上四活塞卡鉗;後輪由雙活塞卡鉗司管直徑282mm的單制動盤。另外,FJR1300還提供雙重保險,即防抱死制動系統+聯合制動系統。這套防抱死制動系統,舍棄了舊版的流量控制閥,改用電磁閥,工作時平穩流暢,讓騎手能夠從前制動杆和後制動踏闆,獲得精細的反饋信息。
聯合制動系統則強化了制動效能,當騎手單獨踩下後制動踏闆時,後輪卡鉗兩隻活塞全部工作,同時前輪右側的一組活塞也會來主動幫忙;當騎手單獨操作前制動握杆時,左側卡鉗的2組活塞全部激活,但是右側卡鉗隻有另一組活塞在工作。
因此,擁有這套防抱死制動系統+聯合制動系統的保駕護航,騎手在萬水千山的旅途會更加安全!雙離合器:換擋省心省力
雙離合器齒輪箱(DCT)采用了兩套離合器,分别伺服1、3、5擋和2、4、6擋。兩套離合器交錯工作,比如從1擋換到2擋,當偶數擋位的離合器幫助齧合第二擋的齒輪後,奇數擋位的離合器再幫助釋放第一擋的齒輪。借助DCT,可以減少換擋的複雜程度,騎手在換擋時更加省心省力,而且換擋過程平穩順暢,離合過程中不會出現動力“斷擋”的現象。
本田VFR1200X能夠在衆多探險車中脫穎而出,憑借的是雄厚的實力,亮點之一就是DCT。在行駛時,VFR1200X空閑的離合器可以預選擋位,因此換擋過程綿密、流暢、一氣呵成,當搭載乘客和負重前行時,這個優點特别顯著。
得益于DCT的襄助,VFR1200X提供兩種全自動換擋模式和1種人工換擋模式。在人工模式(MT)下,騎手通過按下車把處的控制按鈕,即可便捷換擋。兩種自動模式分别是标準模式(D)和運動模式(S)。标準模式适合城市街道和普通公路正常行駛,具有較好的油耗經濟性。此時,電控單元通過監控發動機轉速等重要參數,自動在兩套程序選擇:一套适合平穩行駛,會盡量減少換擋;另一套适合高負荷,換擋比較積極,适用于加速。運動模式則支持騎手的激情駕駛,在升擋時轉速會略微提高,實現較強的加速性能;在減速時則降擋比較快。令人感到方便的是,無論處于D模式還是S模式,隻要騎手願意,可以随時切換到人工模式,通過MT模式的換擋按鈕選擇所需擋位即可。
安全氣囊:減輕正面碰撞傷害
提到本田金翼,在摩托車壇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款本田超級旅行摩托車,被譽為“兩個輪子的汽車”,以奢侈的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和豪華轎車水準的配置,給騎手旅途以無上享受。
但是在2010年,寶馬重磅推出了K1600GT/GTL,對金翼構成強有力的挑戰:超猛的并列六缸發動機,足以抗衡金翼的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豪華程度和安全水平完全不低于金翼,運動性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終于,本田再次按下進化啟動按鍵,2018年重大改版的金翼霸氣登場:獨特的雙叉前減震,兼具個性和性能;技術先進的7速雙離合器,讓離合過程中保持動力輸出而不會出現“斷擋”,騎手會感到換擋動作更快、更順暢;造型根據時代審美理念作了優化,動力性能得以增強,燃油經濟性提高20%,操作功能更加完善,體重減輕36kg以上;同時配上了電子油門、駕駛模式、扭矩控制系統、坡道起步輔助系統、蘋果娛樂系統CarPlay、TFT全彩液晶儀表、LED光源……新理念、新技術、新裝備,讓金翼變得更時髦、更現代!
安全問題向來是摩托車的緻命穴,但是金翼在這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那就是安裝了摩托車安全氣囊。萬一發生碰撞時,氣囊能夠快速膨脹,吸收騎手前沖的能量,降低騎手的傷害程度。
本田稱,當金翼以50km/h的速度發生碰撞時,從傳感器感知到安全氣囊完全打開,隻需0.06秒,能夠及時有效地保護騎手!
牽引力控制:保障輪胎咬住路面
凱旋TigerExplorer造型威猛、動力強大,武裝了液冷、DOHC12氣門、排量1215mL的并列三缸發動機,可在9300r/min時輸出最大功率101kW,比雅馬哈XT1200Z、摩托•古茲Stelvio8V高出20kW以上,即使與寶馬最新版液冷“拳擊手”相比,同樣占據優勢,确實值得期待。
強韌的扭矩對于探險旅行摩托車來說至關重要,這點凱旋做得很到位,最大扭矩121N·m在7850r/min時就已爆發,充足的力量讓人底氣十足!
鑒于并列三缸的強勁動力,為了讓騎手在駕駛時更安全,凱旋為TigerExplorer武裝了牽引力控制系統(TC)。
簡單來說,安裝在前後輪的速度傳感器會實時比較速度差異,一旦監測到後輪打滑的信号,立馬通過調整點火時間、減少乃至切斷燃油供應,以減少後輪的動力,直至打滑得到修複,才恢複正常動力輸出。此舉增加了騎手過彎和通行複雜路況時的安全系數。
駕駛模式:适應不同路況
為了更好地适應各種路況,讓駕駛更安全、更舒适,杜卡迪Multistada950安裝了4種駕駛模式,預設了發動機動力特性、防抱死制動系統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的幹涉程度,騎手可根據不同需求随時切換,無論高速公路還是山間公路,無論城市街道還是鄉村土路,都能為騎手創造提供舒适安全的旅途。
運動模式:屬于全動力輸出模式,油門響應直接爽快,為騎手提供強有力的加速。牽引力控制系統設置在較低的4階,防抱死制動系統處于2階,解除了防止後輪翹起的功能。
旅行模式:該模式兼顧性能和舒适。最大功率同樣是83.1kW,但油門響應累進感較強,牽引力控制系統處于較高的5階,防抱死制動系統處于3階,強化了刹車穩定性能,防止後輪翹起。
城市模式:适合弱抓地力路面和城市街道,安全護衛優先于運動性能。該模式屬于動力弱化模式,峰值動力被削減至55kW,油門響應比較溫和,牽引力控制系統處于更高的6階,抱死制動系統處于3階,後輪翹起被阻止以保證安全。
耐力模式:如果在長途旅行的路上,良好的路況忽然變得坑坑窪窪,或者公路轉眼改成了土路怎麼辦?沒關系,你要做的隻是輕觸按鈕,将駕駛模式切換到耐力模式,就能有效征服“攔路虎”。該模式下,最大功率被抑制,油門響應平穩,牽引力控制系統自動降到2階、防抱死制動系統降到1階,襄助騎手更好地采取越野風格的駕駛方式。
動力控制:襄助騎手精細掌控
早在2001年,阿普利亞就推出了大型探險車ETV1000Caponord,搭載了來自超級摩托車RSV1000的V型雙缸發動機。現在,阿普利亞推出了最新一代Caponord1200,一前一後大不相同——不僅武裝了異常強悍的1197mL排量V型雙缸發動機,而且實現了技術上的整體飛躍,跻身最智能、最前衛的大型探險車之列!
Caponord1200搭載了強大的V型雙缸發動機,排量達到1197mL。實際上,這台動力裝置移植自Dorsoduro1200,但是針對探險旅行的定位,做了深度改造,重點突出低轉速時輸出更強的扭矩!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Caponord1200的最大功率為91.9kW(8250r/min),最大扭矩114.7N·m則在6800r/min爆發,分别比Dorsoduro1200低了450r/min和400r/min,動力高潮更早來臨。從2000r/min起,Caponord1200就能獲得更強韌的牽引力,再配上齒輪比較低的傳動系統,盡管淨質量達到214kg,起步加速仍然勁道十足。
考慮到探險、旅行時的複雜路況,為了襄助騎手更安全、更有效地掌控1197排量V型雙缸發動機的動力,阿普利亞為Caponord1200裝備了3種動力輸出模式:運動模式是完整的動力模式,油門響應異常爽快,适用于良好路況下的激情駕駛;旅行模式同樣是全動力模式,但是動力輸出比較平穩流暢,适合旅行、巡航以及日常使用;雨天模式則屬于動力削減模式,輸出的最大功率被限制在75kW以内,油門響應比較溫和,目的是增強行駛在低抓地力路面時的安全性。
電子懸挂:動态調整阻尼
杜卡迪多功能摩托車MTS1200SPikesPeak就武裝了這一技術,在塞克斯懸挂系統48mm倒立式前叉+單筒減震器中配上了天鈎懸挂系統,能夠在騎行過程中,持續動态調整阻尼,從而實現最佳穩定性能。
在駕駛過程中,路面的坑窪坎坷,造成了垂直力沖擊車體;同時,因猛烈刹車、加速、減速而産生的縱向力,也時刻破壞車體的平衡。為此,杜卡迪研發出半主動懸挂系統“天鈎”(DSS),假定在車輛上空設置一個固定控制點,按照這種特定算法,對輸入的動态信息迅捷作出響應,持續優化調節阻尼參數,藉此維護車輛和假定控制點的恒定關系,保持車體平衡,讓騎手獲得更加流暢的乘騎體驗。
向天鈎系統提供動态信息的,是安裝在底盤“彈性”和“非彈性”部分的傳感器。安裝在前面低位三角夾鉗和後面副車架上的垂直加速傳感器,負責提供“彈性”數據;靠近輪毂、安裝在前叉臂底部和後搖臂上的傳感器,則負責收集“非彈性”的數據。基于騎手設定的駕駛模式,根據輸入的各類參數,DSS通過天鈎算法,迅捷調整懸挂系統的壓縮和回彈阻尼。相應增加或減少的阻尼力,有效抵消了坎坷路面以及制動、加速、減速而形成的沖擊力,進而消化旅行路上的所有坎坷!
未來:人車互通、車車互通
如今的摩托車已經高度智能化,渾身挂滿了電子元件。以全新一代YZF-R1為例,慣性測量單元(IMU)、牽引力控制系統(TC)、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側滑控制系統(SC)、防前輪擡起控制系統(ATC)、發車控制系統(LC)……簡直就像兩個輪子的智能機器人!通過對這些智能裝備的不同設置,YZF-R1變得性格異常豐富,可以兇猛暴烈如潑婦,可以款款而行似大家閨秀。
因此,進一步研發人工智能摩托車,通過人機對話,摩托車能夠順暢理解騎手意圖并幫助騎手實現安全駕駛,已經不再是傳說。
當前,川崎正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發,意圖通過騎手語言等方式,實現與人工智能化的電控單元對話交流,目的是讓摩托車理解騎手的駕駛水平和意圖喜好,比如可以告訴摩托車是新手,那麼摩托車就會自動設置,比如ABS、TC進入到最高階,動力特性則調節到平順易控。
除了人車互通之外,車車互通也是未來安全技術的研發重點。
由于對方突然轉向、緊急刹車等操作,導緻摩托車發生事故的案例很常見。借助車車互通,這些重大安全隐患有望得到有效改進,摩托車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這就是寶馬、本田、雅馬哈正在開展的合作項目,即加強協作—智能交通系統(C-ITS)在摩托車領域的運用。
根據摩托車制造商歐洲聯盟所有成員簽署的備忘錄,配置了C-ITS的摩托車将于2020年起面世。寶馬、本田、雅馬哈強強聯手,共同成立互聯摩托車聯盟(ConnectedMotorcycleConsortium),目的是為了加速這一進程。
智能交通系統要求實現交通基礎設施、車輛、駕駛員的信息和溝通技術的整合,可提高所有交通系統的安全、防護水平和通行效率,當前的基礎應用如GPS導航系統,可根據前方交通堵塞情況提供繞行線路建議等實時交通信息。騎手駕駛C-ITS摩托車,可大大提升安全水平,如在繁忙路段行駛時,可以通過建立在車輛之間的互動無線通信網絡,将行駛路線提前知會對方。
最大的安全:騎手
毫無疑問,現代摩托車已經發展得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精密,特别是随着電子油門、動力輸出模式、牽引力控制系統、快速換檔系統、發車控制、單輪行駛控制、防翹尾控制、電子巡航等裝置的深度介入,摩托車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智能機器”。
優勢不言而喻:通過電子智能裝置,襄助騎手更深入地掌控摩托車,實現更安全的駕駛,就此而言摩托車智能化的趨勢不僅應該,甚至是必然。
但是,小編要特别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電子智能裝置隻是輔助裝置,2016年發生的事故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23歲高姓男子在河北邯鄲高速公路駕駛特斯拉時,采用自動駕駛功能(Autopilot),不料因前車躲避障礙物,該男子躲閃不及撞上道路清掃車發生車禍緻死。事後,特斯拉反複辯解,Autopilot不是自動駕駛功能,而是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不能替代駕駛員操控。
簡單一句話,就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來說,摩托車就算是再智能,也隻是輔助騎手更好地操控,但是不能喧賓奪主,騎手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駕駛主動權!我們要記住:生命安全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