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國汽車産業“進出機制”已經形成

我國汽車産業“進出機制”已經形成

時間:2024-11-01 02:03:20

206CompaniesHaveBeenSuspendedfromApplyingforNewProduct

Since2013,MinistryofIndustr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hadsofarpublicizedthreebatches—totalof206automakerswhoseproductionlicenses,aswellasthequalificationforapplyingfornewproducts,havebeensuspended.As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accessthresholdsandestablishmentofnormalizedmarketexitmechanism,domesticautoindustryhasbeenmovingfasteronthetrackof“theonemostresponsivetochange”.

2018年5月8日工信部官網公布的“2018年第25号公告”稱:根據《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工信部産業[2012]349号,下簡稱《通知》)的規定,特将《第3批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5月4日—2020年5月3日(2年)。特别公示期間,不受理被特别公示企業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新産品申報;被特别公示的企業經考核符合準入條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複受理其新産品申報。特别公示期滿後,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企業,暫停其《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簡稱:《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據悉,此次名單共涉及66家車企,其中:包括5家整車生産企業,53家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8家摩托車企業。

累計206家被暫定申報新産品資格,商用車企占比最大

據了解,工信部曾在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先後發布過第1、2批《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名單。第1批合計48家,未分類;第2批合計92家,包括7家汽車整車企業、70家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15家摩托車企業。

在過去的6年裡,已累計發布3批,累計206家上榜,涉及乘用車、商用車、專用汽車及挂車生産企業,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其中,整車企業中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産企業,而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則幾乎都是商用車企業。所以,從第2、3批情況看,被公示的名單中,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數量占比最大,為77.85%;由此推測,被公示的第2、3批名單中,商用車生産企業總體占比約在80%。

根據對汽車行業産銷統計的對比分析,筆者認為,上榜企業中,一部分在産但産銷量達不到《通知》要求,一部分已經“改換門庭”(重組,兼并),名存實亡,另一部分則已經是“僵屍”企業(停産或實質性倒閉)。但其中是不是存在“被誤判”的可能,還不得而知。

清理《公告》内企業,需要考察近幾年企業的産銷數據和有關财稅信息。對其處理方式,可以包括:暫定申報新産品資格(隻能生産已有産品)、暫停《公告》(類似強制停産)、撤銷《公告》(相當于注銷企業)。但從目前來看,工信部對3批公示企業的作法還隻限于前2種。

已有45家被暫停《公告》或繼續被暫定新産品申報

工信部2015年11月、2018年4月分别作出的《執行情況通報》顯示,在前2批公示名單中,合計有45家車企被暫停《公告》或繼續暫停新産品申報(分别為14家、31家),且均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2015年11月作出的《執行情況通報》稱,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發布的《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1批)公告》(2013年第50号)對48家不能維持正常生産經營的車輛生産企業進行了特别公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中有12家企業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并已通過考核,恢複受理其新産品申報;22家企業近期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目前正在組織考核;14家企業未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其《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已經暫停,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2018年4月作出的《執行情況通報》顯示,2015年12月2日工信部發布的《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2批)公告》(2015年第78号),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産經營的7家汽車整車生産企業、70家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和15家摩托車生産企業進行了特别公示;在特别公示期内,有61家企業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并已通過考核,恢複企業新産品公告申報;31家企業未提出準入條件考核申請或考核未通過,繼續暫停企業新産品公告申報,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

筆者認為,上述“處罰結果”還是非常客氣的,不僅給足了被公示企業“翻身、騰挪”的機會;而對公示期過後仍未“過關”的企業,并沒有予以“拍死”(注銷),而隻是暫停其《公告》資格或申報新産品資格。但基于當前行業産能過剩和行業惡性競争的殘酷性,對2年公示期内仍不能通過審查的,直接會同有關部門予以注銷(淘汰)也不為過。

但無論怎樣,凡是在2年的“公示期”過後,被列入“暫停《公告》”或被列入“繼續被暫定新産品申報”的,退出汽車行業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常态化的汽車行業“進出機制”已經形成

早在2005年,國家政府部門即認定當時的汽車産業存在産能過剩,之後曾出台相關政策來抑制低水平/重複建設,以及“撤銷”部分“僵屍”企業(似乎是一次性的,因為2013年才開始有類似的系列舉措,見上),同時于2006—2014年先後建立了客車(底盤)、新能源汽車、專用汽車和挂車、商用車、低速汽車、專用校車、罐式車輛等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門檻”(準入規則,相當于“進入機制”;而下一步很可能合并成2個文件:《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和《道路機動車輛産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可謂多措并舉。而關于“退出”或建立“退出機制”的幾個節點如下:

(1)2006年1月23日—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公示了拟撤銷部分車輛生産企業已獲得的WMI清單,涉及147家企業,其中拟永久終止116家企業(含124個WMI)的車輛(含整車、改裝車和專用車)生産資格,拟撤銷21家企業的部分WMI,拟撤銷2家企業已獲得WMI批準生産的車輛類型。2006年3月7日,國家發改委2006年第17号公告正式公布:永久終止或取消116家企業(含125個WMI)的車輛生産資格,撤消19家企業的部分WMI(共20個),撤銷2家企業按獲準WMI生産的車輛類型。據悉,這應該是國家首次大規模明令撤銷企業的生産資格,是第一次(批量)打破車企“終身制”,是對2004版《汽車産業發展政策》中“對生産企業及産品實行動态管理”要求的響應,對以後建立常态化的“進出機制”打下了良好基礎。

(2)2006年3月1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國發[2006]11号)指出:“鋼鐵……汽車等行業産能已經出現明顯過剩。”提出:“2006年,要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方法,推動産能過剩行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3)2006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基于“國發[2006]11号”出台的《關于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發改工業[2006]2882号,屬于2004版《汽車産業發展政策》配套文件)指出:“2005年全行業的産能利用率僅為71.5%……産能過剩的苗頭已經顯現,并有可能進一步加劇。”提出:“要合理控制新增汽車産能……;要解決被淘汰企業的市場退出問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新建整車項目,适當提高投資準入條件。”“對長期不能達到要求的企業暫停産品公告”。《通知》還具體提出:“鑒于普通半挂車、自卸車、罐式車、廂式車和倉栅式汽車(5類大路貨)的産能已經過剩,對申請新建生産上述産品的企業,2年之内暫不辦理核準和備案手續;對現有專用汽車生産企業申請生産上述産品的,2年之内暫不受理。”——這一規定相當于臨時凍結了專用汽車投資項目(公告)的核準(2004版《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将專用汽車投資項目核準權下放到省級主管部門,是專用汽車項目投資項目過熱的主因之一)。這一文件的“止熱”作用還是挺明顯的。

但随着2009年對專用汽車投資項目核準的“解凍”,尤其是經過2008—2010年4萬億元基建投資和10大産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實施,我國經濟出現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随之汽車市場和汽車産業投資規模和數量,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産業投資、造車新勢力規模與新能源汽車“政策性消費”均迎來了新一輪的大幅增長;直到2011年以來國家開始新一輪宏觀調控和貨币緊縮政策使經濟進入“新常态”,汽車市場才明顯回調,逐步進入理性發展軌道。

之後,有識之士和主管部門均認定,經過2009—2010年汽車市場與産業高速發展,我國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産業自2011年以來均顯示出明顯的産能過剩,低價競争、惡性競争、利潤下降、人才流失等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專用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新批項目和預投項目仍一直快速增長,這不利于今後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所以,盡快建立有序、健康、常态化的汽車産業“進出機制”勢在必行。工信部産業[2012]349号《通知》的出台,即主要出于這樣的背景,也可以說是在曆史上正式建立了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同時進入機制也在完善中)。

《通知》規定:在《公告》管理中,對于不能維持正常生産經營的汽車、摩托車生産企業,實行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業除外),要求其整改、盡快滿足準入條件。特别公示期間,不受理有關企業的新産品申報。被特别公示的企業經考核符合準入條件的,取消特别公示,恢複受理其新産品申報。特别公示期滿後,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暫停其《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其中,不能維持正常生産經營的企業是指連續2年年銷量為零或極少(乘用車少于1000輛、大中型客車少于50輛、輕型客車少于100輛、中重型載貨車少于50輛、輕微型載貨車少于500輛、運輸類專用車少于100輛、摩托車少于1000輛)的生産企業。

近年,國家出台的有關政策中,也一直強調建立汽車行業“進出機制”。2017年4月6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印發的《汽車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研究制定機動車生産管理相關法規,明确生産企業、政府等各方責任,建立健全有力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和企業退出機制。”“優化和改革汽車産品公告管理,強化整車企業能力要求,實施委托改裝制度。”這作為實現“汽車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任務目标的主要保障措施,其中“建立健全有力的……企業退出機制”可謂是進一步重申。

2017年6月4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的通知》(國發[2016]72号)而出台的《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發改産業[2017]1055号)提出:“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産能。”“規範新能源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條件。”“健全行業退出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産品和僵屍企業。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産經營的企業進行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特别公示期滿未達到要求,存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産安全隐患的,暫停其生産、銷售活動。”(2018年5月2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汽車産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顯示,該規定将替代“發改産業[2017]1055号”等文件。)

據估計,目前我國汽車生産企業(含整車和改裝車)數量在1300~1400家,除了主流企業(或60%以上)正常發展外,其他的至少有1/3生存困難并占據、浪費資源同時幹擾市場。未來,随着汽車産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一方面通過擡高“準入門檻”,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常态化的“退出機制”,汽車産業“優勝劣汰”的步伐必将加快。如此,才有希望盡早摘掉中國汽車工業“大而不強”的帽子。附件1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3批):共66家

一、整車生産企業(5家):1.天津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2.廣汽日野(沈陽)汽車有限公司;3.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4.成都新大地汽車有限責任公司;5.中恒天汽車集團輕型汽車有限公司。

二、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53家):1.北京建安特西維歐特種設備制造有限公司;2.邯鄲冀東專用車有限公司;3.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4.河北禦捷馬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5.河北光華專用汽車有限公司;6.天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7.鄂爾多斯市精恒汽車制造有限公司;8.沈陽三山汽車工業集團聯營公司;9.鐵嶺黃海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10.遼甯運達汽車起重機集團有限公司;11.綏中縣富興專用汽車有限公司;12.黑龍江農牧車輛股份有限公司;13.哈爾濱揚天汽車改裝有限責任公司;14.蘇州華福低溫容器有限公司;15.徐州利勃海爾混凝土機械有限公司;16.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17.安徽江淮安馳汽車有限公司;18.安徽天寶商用車制造有限公司;19.蕪湖泰瑞汽車有限公司;20.福建省百潔環衛機械有限公司;21.福建神鷹汽車有限公司;22.山推建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3.山東大力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24.青島中能通用機械有限公司;25.山東鑫昊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6.武漢中正化工設備有限公司;27.老河口市特種車輛改裝廠;28.陝西汽車集團長沙環通汽車制造有限公司;29.重慶望江工業有限公司;30.雲内動力達州汽車有限公司;31.新疆天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32.甯夏政泰龍汽車有限公司;33.中集車輛(集團)新疆有限公司;34.烏魯木齊市隆盛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5.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六師暢通專用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36.重慶江為重工有限公司;37.赤峰北奔重汽威龍專用車有限公司;38.貴州雲河山地汽車有限公司;39.重慶雙專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40.陝汽大同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1.陝汽烏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2.魯西新能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43.大創精密裝備(安徽)有限公司;44.浙江藍能燃氣設備有限公司;45.陝西重曼卡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6.甯波明欣化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47.湖北超億科技有限公司;48.安徽天馬汽車有限公司;49.沈陽森源艾思特福汽車有限公司;50.沈陽五洲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51.遼甯超越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52.上海格菱堡專用車有限公司;53.貴州貴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

三、摩托車企業(8家):1.舞陽新和車業有限公司;2.江門市寶德摩托車有限公司;3.重慶颢晨機械有限公司;4.河南富源鑫洋車業有限公司;5.浙江力帆摩托車有限公司;6.廣州天恒機車工業有限公司任丘分公司;7.山東萬虎三輪摩托車有限公司;8.上海傑士達摩托車有限公司。

(公示期為2018年5月4日—2020年5月3日(2年))

附件2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2批):共92家

一、汽車整車生産企業(7家):1.北京中大燕京汽車有限公司;2.中信機電制造公司;3.中順汽車控股有限公司;4.上海電車廠;5.猛獅客車有限公司;6.湖南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7.東風新疆汽車有限公司。

二、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産企業(共70家):1.北京京駝偉業挂車有限公司;2.天津市天挂車輛有限公司;3.天津伊利薩爾客車制造有限公司;4.河北宏大專用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5.河北冀川實業總公司;6.内蒙古騰馳重汽專用汽車有限公司;7.大連裝卸工程機械廠;8.大連冰山集團金州重型機器廠;9.沈陽市萬事達汽車改裝廠;10.大連興達挂車制造有限公司;11.四平市長江客車有限公司;12.一汽延邊現通汽車有限責任公司;13.遼源市汽車改裝有限公司;14.長春三友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15.長春金馬特種車有限公司;16.吉林市濟源特種車輛有限公司;17.哈爾濱林業機械廠;18.上海盧灣客車廠;19.上海化工機械一廠;20.上海交通汽車修配廠;21.上海交通裝卸機械廠;22.上海申寶汽車有限公司;23.上海楊園壓力容器有限公司;24.上海通利廂車有限公司;25.南京汽車改裝有限公司;26.南京天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7.南汽吳江躍進客車廠;28.連雲港東堡專用車有限公司;29.無錫神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30.南京中大金陵雙層客車制造有限公司;31.張家港韓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32.無錫四達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33.連雲港五洲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34.昆山美川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35.張家港聖彙氣體化工裝備有限公司;36.江蘇天明機械集團有限公司;37.溫州專用汽車總廠;38.甯波三新特種汽車有限公司;39.黃山市奇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0.安徽省池州市大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1.福建凱鮑汽車制造有限公司;42.重汽集團福建專用車有限公司;43.江西省南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44.青島太平洋客車有限公司;4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8工廠;46.衆城集團山東龍口汽車改裝廠;47.山東文登黑豹汽車有限公司;48.山東昊宇車輛有限公司;49.泰安古河随車起重機有限公司;50.河南亞隆專用車有限公司;51.漯河車輛總廠;52.商丘安暢挂車制造有限公司;53.武漢神駿專用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5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三零三工廠;55.湖北省谷城汽車改裝廠;56.東風(十堰)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57.韶關新宇建設機械有限公司;58.深圳凱豐特種汽車工業有限公司;59.鶴山聖寶汽車有限公司;60.重慶重型汽車集團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61.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2.四川郵政設備廠;63.貴州興黔汽車廠;64.雲南第一汽車工貿有限公司;65.西安市畜牧乳品機械廠;66.蘭州真空設備有限責任公司;67.中環動力(北京)重型汽車有限公司;68.中集車輛(遼甯)有限公司;69.中集陝汽重卡(西安)專用車有限公司;70.上海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

三、摩托車生産企業(15家):1.常州美田蘭翔摩托車有限公司;2.天津邦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上海幸福摩托車有限公司;4.湖南光陽摩托車有限公司;5.輕騎集團甯波力弘摩托車有限公司;6.山東華日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7.浙江星月車業有限公司;8.廣州市川井車業有限公司;9.上海達衆北方摩托車有限公司;10.台州市川鈴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11.濤濤集團有限公司;12.重慶銀翔曉星摩托車有限公司;13.上海嘉陵車業有限公司;14.深圳建設摩托車有限公司;15.江門市中港寶田摩托車實業有限公司。

(公示期為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2年))

附件3特别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1批):共48家

1.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2.石家莊中博汽車有限公司;3.高碑店市中客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4.山西原野汽車制造有限公司;5.内蒙古恒通金安股份有限公司;6.撫順金信客車有限公司;7.華融萬源客車制造有限公司;8.沈陽華龍客車制造廠;9.大連實德集團瓦房店客車有限公司;10.長春國富汽車改裝有限責任公司;11.長春汽車研究所中實改裝車廠;12.哈爾濱客車廠;13.哈爾濱市公交客車裝配廠;14.上海滬陵(集團)有限公司;15.江蘇紫琅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6.中山市順達客車有限公司;17.揚州新亞車輛有限公司;18.鎮江天洋汽車有限公司;19.蘇州客車廠有限公司;20.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21.橫店集團神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2.甯波市汽車修造廠;23.安慶安達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24.國營南昌客車廠;25.萍鄉市車輛廠;26.江西惠通汽車有限公司;27.江西宜春客車廠有限公司;28.武漢萬通汽車有限公司;29.永州長豐客車制造有限公司;30.衡陽客車專用車廠;31.衡山百富利客車制造有限公司;32.廣州市紅橋客車制造有限公司;33.廣州寶龍集團湛江萬裡汽車制造有限公司;34.清遠粵江微型汽車公司;35.廣州穗景客車制造有限公司;36.台山僑星汽車有限公司;37.廣東專用汽車有限公司;38.東莞中汽宏遠汽車有限公司;39.金星寶騰汽車有限公司;40.樂山天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41.貴州客車制造廠;42.雲南美的客車制造有限公司;43.昆明市客車改裝廠;44.陝西漢中客車有限公司;45.陝西省商洛汽車改裝廠;46.陝西秦星汽車有限公司;47.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48.綿陽朝陽專用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公示期為2013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2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