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硬漢 越野指南 G500、發現5、探險者組合試駕

新·硬漢 越野指南 G500、發現5、探險者組合試駕

時間:2024-11-01 09:05:24

如果說昔日興盛的硬漢越野,更像是專門分出的一個門類,如同荒野求生裡的貝爺一般,用粗犷和近乎蠻霸的方式在山林中碾壓出一條出路,那麼随着技術和理念的發展,硬漢的定義早已融入生活,越野的本能卻也愈發強大,昔日硬漢越野的門檻早已被如今豐富的産品線打破,在這個新·硬漢越野時代來臨之際,你,準備好了嗎?

FORDEXPLORER

LANDROVERDISCOVERY5白石崖壁·以G之名MERCEDES-BENZG500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每當想要挑戰一台SUV的終極越野性能,我總會帶它來到這處白石崖壁。也正如他們所見,敗興而歸,是發生在這裡的常态。

但隻有我自己知道,上到這座陡峭石坡頂端所需要的真正實力。哦不,還有這台G500。

在這個SUV從外觀到功能都向着城市化、舒适化方向日漸傾斜的時代裡,對傳統的堅守,成為了愈發難得的品質。當你抱怨路虎LandRover系列車型設計越來越舒适柔軟,感歎Jeep牧馬人更新疊代的速度無法滿足你作為越野愛好者的激情時,不妨稍稍擡頭,看看屬于奔馳GClass的堅守與開拓。

我知道你們可能要說,年初的北美車展上已經發布了全新GClass車型,我手裡的這款是止步于2017年的産物。實話實說,在新款即将登陸中國市場之際,我也曾有過對這款車型的選擇猶豫。但當我開着這台G500,抱着嘗試的心态“一不小心”登上了白石崖壁的坡頂時;當我看着眼前的它,看着三裡屯夜間疾馳的上代、上上代産品,再看回1979款GClass,品味着四者的堅守與堅持時,我明白,這也許是我的義務,去告訴喜歡GClass、擁有GClass、了解GClass的人,你們眼中這台“大玩具”真正能做到些什麼,它身為一台車,所擁有的超過一台車本身的意義,又是什麼。

說回白石崖壁。

當我駕着這台2017款G500,穿十三陵而過,徑直進入後方疊巒的山脈時,正值一個炎炎夏日。盡管車窗半敞,但大開的空調和高挺的坐姿讓涼意把我與室外的熱浪隔離開來。随着腳下油門漸深,蜿蜒的山路上不時傳來一陣陣雄渾的低吼。轉過一個回頭彎,這台深咖啡色的G500就像一頭匍匐而過的陸地兇獸,四條寬大的輪胎緊貼地面,帶動着高約兩米的巨型車身,漸漸逼近白石崖壁的入口之處。

被我稱為白石崖壁的這段石坡,坐落于十三陵外圍山脈中的一處廢棄采石區。有别于籠罩周遭山體的青綠和土色,這片有着明顯修葺痕迹的區域被開鑿成形的白色碎石山所覆蓋。盡管依舊傍山而立,荒廢已久的碎石堆早已坑窪不平,坡度刁鑽。順舊時坡道而上,首先需要擁有極其優異的低速線性扭矩、底盤高度、接近角和離去角,而在許多坑窪不平石子松散的坡面上,同樣極度考驗SUV的四輪動力分配和上/下坡勻速止滑等越野看家本領。細數開春以來曾與我一同抵達這裡的身影,盡管其中不乏豐田普拉多、路虎發現神行等越野性能同樣優異的SUV車型,但能開入石崖深處的不足一半,能真正登上坡頂的,更是沒有一台。

作為一款身披三把差速鎖的頂級越野座駕,奔馳G的存在意義,也許就是為了征服每一座高山險峰。依次打開G500中控台上的三把差速鎖,感受着皮卡一般開闊視野的駕駛姿态,我決定開着它嘗試一下沖擊坡頂。

駛入坑窪不平的碎石山路,盡管我的坐姿依舊平穩,但已經可以不時感受到輪胎懸空、輪軸傾斜的底盤調整。盡管G500搭載了大動力的4.0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但610Nm的出色低扭扭矩所搭配的線性扭矩輸出,以及專業級四輪動力全時分配,成功消除了對于低速狀态下,大動力可能帶來的加速過猛和輪胎打滑的傳統顧慮,用一種穩健而紮實的扭矩表現将動力轉化為實打實的抓地力和爬坡力,與限滑差速器一道,将這台巨獸牢牢地釘在山路上。聽着腳下碎石窸窸窣窣的下滑,感受着車輛依然穩定的爬坡表現,我頭一次對登上坡頂抱有了更多希望。

無需調節底盤高度、無需顧忌接近角離去角,無需擔心碎石陡坡打滑,這就是專屬于G的魔力。

通過坑窪不平的盤旋碎石上坡,阻隔在G與坡頂之間的距離,隻剩下一段長約30米的高角度坡道。哪怕平日裡沒有車輛上坡,這條險坡上仍不時有碎石滑落,先前許多SUV止步于此,或是因為接近角離去角和底盤高度不足以進入/離開坡道,或是由于高角度爬坡狀态下四輪動力分配無法像剛才的緩坡一般自如及時。而當G500緩慢而有力地順坡而上,幾乎沒有停頓的正面爬上陡崖時,我還沒緩過神來。越過開始的坡度,車輛在中段所面臨的傾斜角高達近40度,這不由得讓我回想起路虎在天門山那場天梯挑戰。而在白石崖壁,滑落的碎石,坑窪的坡道,都讓這場挑戰的難度相比天梯隻高不低。但盡管如此,我所能感受到的,是這台GClass一步一個腳印的穩健前行。或許速度不快,途中也伴着些許打滑,但這種緩慢而堅決的腳步卻始終未停。

當車頭忽的下沉,車身姿态由上揚後傾轉為水平,眼前豁然開朗的景緻告訴着我,這裡,就是坡頂。

停好車子,我坐在車頂上,感受着GClass剛硬冰冷的質感,眺望着遠方的山峰。

1979-2018,我看到了GClass在設計和技術層面的演進史,而我更看到了,在如雲霧流逝的歲月裡,屬于堅守和堅持的那點點星輝。我無條件的相信,盡管存在着技術層面的差别,這台2017款G500腳下的白石崖壁,和1979款、2018款可能攀登到的某座險峰,有着相同的意義。盡管歲月如梭,但以G之名,願越野精神永存。

沙地咆哮·七座猛虎LANDROVERDISCOVERY5當絕大多數SUV還遵循着‘快走沙,慢走水’的經驗小心翼翼,Discovery5早已悠然地在沙坑裡‘玩耍’‘起來’。

身為一位現役路虎車主,我一直認為,在現如今大規模的SUV城市化舒适化轉型趨勢下,愈發走高的顔值從未犧牲作為路虎品牌重要基石的越野性能。

去年年底天門山一役,插電混動版攬勝運動在天梯上為自己正名;

今年年初張家口尋雪,全新發現神行彰顯了踏雪而行的安然自信;

而前些日子裡一場盡情的沙地咆哮,代表路虎現役車型越野頂峰的發現5,又一次向我诠釋了英式硬漢越野淩駕于常規經驗之上的颠覆式性能表現。

在開着發現5進行為期一周的深度試駕之前,我特地找到了車主交流群裡的幾位發現5車主,詢問了他們對于這款車型的印象和反饋。

“大,真的大,這才是真正實用的七座車。”

“外觀設計也好看了不少,坐姿還是一樣高。”

“相比上一代發現4,發現5的内飾更高級,更舒适了。”

“雖然沒拿它越野過,但看起來功能特别齊全。”

雖然大家都對發現5的高大實用贊口不絕,但對于沒有人真正體驗過這款越野側重多于豪華側重的路虎實地的越野性能,我還是頗感遺憾。

也正因此,當我提出想通過一次沙地越野來看看這款家族越野擔當的真正實力時,車主們都對此報以了很高的期待。

拿到這台2017款發現5後,我便迫不及待的朝着選定的越野測試區開去。盡管對它的心理預期仍是以越野大過豪華,但高大寬敞的視野、軟硬适中的座椅、豐富全面的交互系統、聲場空靈的頂級音響,以及設定柔軟卻支撐有力的懸架,無不讓我感歎着路虎在舒适性、豪華性層面的節節攀升。

也正因此,一段近兩小時的車程,我不知不覺就到達了目的地。

當我駛入位于長陽永定河灘的幹涸河床,俯瞰着千米範圍的片片沙海時,對于這台發現5越野性層面的追求,第一次超過了舒适柔軟的豪華感層面。

緩緩轉動換擋旋鈕後部的地形調節旋鈕,将模式切換至沙地。再按動懸架高度調節的按鈕,将模式設定到最高。看着車輛模式切換的輔助界面出現在駕駛熒幕和中控熒幕上,感受着車身姿态又向上緩緩提升了數十毫米,是時候駕着這台高約兩米的莽荒猛虎,在沙地上實地驅馳了。

順着坡道一路沖入沙海,我并沒有刻意的控制速度。人們都說快走沙慢走水,我也擔心如果初始速度過慢,車輛可能會陷入沙地難以自拔。然而順坡下沖的一路上,這台發現5卻在慢慢幫我建立起足夠的信心,來打破這種經驗主義。

即便在承重能力較差的沙土路面上行駛,開啟沙地模式的發現5也不會像尋常SUV一樣存在着動力平順性、懸挂支撐性上常見的遲滞、生澀和支撐不足。恰恰相反,在下沖的一路上,盡管沙土的厚度漸漸加深,發現5仍舊以均勻而充沛的線性感受将充足的動力儲備傳遞到每一隻輪胎上,配合着愈發硬朗的懸架支撐性,讓坐在車内的我對于沙地駕駛擁有着如履平地般的掌控性。盡管一路上沙土漫卷,看起來好不熱鬧,但作為駕駛者的我卻絲毫沒有一點亂了方寸的感覺。時而前行,時而停頓。寬厚的胎壁配合靈敏的四輪動力分配,讓沙地陷車的顧慮完美的遠離了這台發現5。

在一路徜徉沙海的途中,靈敏,穩健,高響應,零陷車。我絲毫感覺不到,自己在駕駛的,是一台車重超過兩噸、具備全尺寸大7座的龐然大物呢。

爬上一座長着些許綠蔭的沙山頂部,我停車暫歇稍許,惬意地享受着軟硬适中的通風座椅,耳畔回響着Meridian環繞聲場演繹的提琴奏鳴,如果不是我此刻還身處沙海,豪華感的氛圍恐怕會再次讓我忘記這台SUV頂級的越野性能。

誠然,路虎愈發都市化的設計感和由内而外的科技舒适和豪華氛圍讓人們漸漸忽視起這個品牌在越野層面上的豐厚積累。不過對于大多數不會将越野貫穿在日常生活裡的車主們,以及在豪華SUV的門類裡進行着選擇的潛在消費者們,紮實可靠的頂級越野性能,或許不屬于日常駕駛的重要因素,卻是路虎品牌在全面提升豪華感之餘,對于自身傳統價值的堅持和彰顯,是應對極端環境的應急保障,更是以備不時之需的錦上添花。

身為一款寬敞舒适的大7座SUV,人們總會不禁忘記,Discovery5同樣是路虎家族這一代越野技術的巅峰之作。涉水出泥·“警車”傳奇FORDEXPLORER

作為一款定價遠低于同級BBA車型的美系豪華SUV,福特探險者在舒适的城市駕馭之餘,越野可玩性卻隻高不低。如果你問我,哪款車型在大學期間給我留下了最深的“陰影”,我的答案很大概率,會是這款福特探險者。在警察執法權更加人治化、寬泛化的美國,或因違反交通規則,或因某個可疑的舉動和駕駛行為,被警車撲停在路邊接受臨檢,是時常發生的一幕。

身為豪華/超豪華二手車行業的從業者,我日常接觸的車型在路上會顯得更加紮眼,也正因此,接受臨檢基本上也成了家常便飯。而福特探險者,恰恰是美國中部最為廣泛使用的警用SUV車型。

作為美國警方标配的警用SUV之一,無論是地方警察用于巡邏治安的常備警車,又或者是高速巡警用來測速臨檢的州際警車,相信福特探險者足以成為不少有過美國留學、駕駛背景的留學生們相當難忘的車型。

而當這樣一款“警車”在國内市場正式發售,也不由得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能被選為國家級多警種的警用車型,想必這台探險者,在全地形行駛領域,也有着自己不為國人所熟知的獨到的見解或者深厚的造詣。在涉水途中仍可以悠然地‘撞飛’一塊湖邊的‘絆腳石’,美系越野的直接和霸道,可見一斑。

抱着見識一下的心态,我為這台2017款探險者,策劃了一次泥地涉水之旅。

盡管已經見過數不清的探險者,但這還是我第一次坐進車内,以駕乘者的角色探索這台美系硬漢SUV。作為以F系皮卡聞名全球的車企,高大、寬敞、舒适、實用,是福特品牌在中大型車領域裡最為擅長的設計思路。

在這台探險者身上,這些特性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無論是5037mm的大尺寸長度、2860mm的優異軸距,或者是3.5TV6引擎的重組馬力,美系大尺寸大動力的運用讓探險者在氣勢上充滿着肌肉感和爆發力。而對于這樣尺寸的車型而言,252kW,501Nm的動力數據讓駕駛絲毫不顯吃力。當我在高速上開着探險者,身法自如的加速超車時,充沛的動力儲備和優秀的線性輸出讓暢快感成為了一路的主旋律。

而當我臨近這次泥地涉水的主場——官廳水庫時,探險者中控台上過分簡單的全地形調節系統讓我不由得生出些許不安。不過也許是先前在美國開F-150時同樣簡潔的操作系統出人意料的優秀表現,也許是因為寬大的座艙空間和舒适的小牛皮沙發座椅帶給我的寬慰感受,在簡單切換到泥地模式之後,我驅車深入了泥潭和水域之中。

對于未到涉水警戒線的淺層嘗試,不讓車身陷入泥潭,就成為了整個操控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在開啟泥地模式之後,探險者像是換了一種風格。與先前在高速上暢快狂飙的感受不同,深入泥潭的探險者更像是一頭步履穩健的野牛,501Nm的扭矩被完美的發揮出來,以一種勻速而紮實的方式蹚過泥濘的水潭。在這個我随意邁步都會泥足深陷的環境裡,它超過兩噸的巨型車身卻絲毫沒有陷車的迹象。除了每次猛烈提速時的稍許打滑,這台僅使用了常規标配輪胎的探險者在水潭中速度靈活地行走自如,甚至當途徑一處淺水區域時,一塊擋在輪胎前的水底石塊被它強大的前沖力撞得飛出了水面,而車子仍舊毫無損傷的繼續前行。

當我從水潭中離開,徑直停在滿是黃泥的河灘上,我仍沒有從這款美系硬漢SUV簡單直接的越野風格裡回過神來。以F級皮卡為标杆,美系越野的特性,似乎就是以最簡單的操作界面,為駕乘者提供足以橫沖直撞無所顧忌的四驅感受和充足信心。盡管在不久的将來,我仍将對這台探險者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産品力分析,但在當下,它滿足了我對于傳統美系越野進一步的認知和認同,也用簡單直接的姿态,為消費者們提供了一款有着“警車”背景的硬漢越野選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