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稱為“VR元年”,目前兩款重量級VR設備—OculusRift和HTCVive都已經開始發售了。HTC更是斥資1億美元在全球範圍推出了ViveX加速器計劃,希望以此來支持VR創業者創造更多VR應用,VR遊戲自然也是其中的重點項目。看起來無比美好的VR市場,背後的VR遊戲開發者們過得如何?他們的處境是否也如VR市場一般美好?
文臻岚圖Master
用青春賭未來
由于高端VR設備的售價昂貴,真正玩到過VR遊戲的玩家非常少。或許正是由于玩過的人少,玩家們都對其充滿了期待。這也是為何VR遊戲開發者們總是對未來充滿着期待,期待着有一天VR設備普及到千家萬戶時,自己的作品能夠一炮而紅。
成都是目前國内VR遊戲開發公司最多的城市,這裡的VR遊戲開發熱情高漲,在全國有700家線下體驗店的3Glasses,在成都便開設了15家,很多VR遊戲公司也創辦了自己的VR線下體驗店。盡管VR遊戲開發者們的熱情高漲,但他們仍然面臨着一個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如何将VR遊戲變現?現階段的VR市場是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台VR設備的,而且VR的遊戲内容也并不夠豐富,所以很多VR遊戲公司選擇在一些城市裡建立線下體驗館,把對VR感興趣的人群聚集到一起,想要用口碑效應對VR遊戲進行傳播,同時還能依靠線下體驗店收取玩家的一些體驗費用,以此來維持公司的生存。但現實卻是這些線下體驗館門庭冷落,因為體驗一次VR設備的價格不菲,而且VR遊戲的内容更新也十分緩慢,VR線下體驗館目前所能提供的VR遊戲的完成度并不高,VR遊戲公司所幻想的玩家之間口碑效應并沒有成型。但他們仍然相信,過不了多久VR設備就能被廣大玩家所接受并被普及,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做好VR遊戲的内容建設并等待時機的到來。可時機什麼時候才會來呢?
活着并等待市場爆發
幾乎每個VR遊戲開發公司都認為VR将會像當初的智能手機一樣颠覆市場,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對于VR這樣一個新興的内容承載平台,這并不是不可能,VR優秀的内容展示方式是智能手機無法比拟的。不過對于應用場景而言,目前的VR還遠不及智能手機,盲目的樂觀讓很多VR遊戲公司選擇性的去忽視自己的生存難題。目前,大多數的VR遊戲公司都依靠與VR硬件大廠合作或是拉投資贊助生存下去,失去了背後的“大樹”,VR遊戲公司能否活到明天都是一個問題。
對于目前的VR遊戲開發者而言,現在這段時間恐怕還是美好的。VR市場内容的貧乏,大部分廠商觀望和懷疑的态度,讓整片市場充滿了機會,還有VR硬件大廠向VR遊戲開發公司提供資金支持,隻要做出一款現象級的遊戲産品,那VR市場就等于被自己所承包了。一位VR遊戲開發者這麼說現在的VR遊戲狀況:“隻要有好的創意,能夠找到讓玩家戴上頭盔驚豔的體驗,VR遊戲的第一步就算成功了。我們不需要做特别多的内容,也不用像在手遊上那麼在意留存,在意付費點。可以暫時抛開跟錢有關的事兒,真正考慮在全新的體驗下做出好玩的東西,對于我們這種開發者來說,是很美好的。”
但根據HTC對外公布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報看來,一季度HTC營收148億新台币(約合4.6億美元),與2015年同期的418億新台币(約合12.9億美元)相比下滑64%,利潤為18億新台币(約合600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82億新台币(約合2.5億美元),同比下滑78%。在美國,HTC也因為Vive的訂貨量過于龐大,而導緻原件供貨不足,已經停止了預定。VR硬件公司在虧損,VR設備有需求,産能卻跟不上,作為VR的核心競争力VR遊戲近期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VR遊戲開發公司的未來顯然并沒有那麼美好。即便VR遊戲公司的未來是美好的,或許也是在5年甚至是10年之後了,現在的VR遊戲公司有幾個能活到那時?
VR時代是巨頭的時代
VR領域的競争從一開始就不是中小型公司可以駕馭的,所有的VR硬件廠商都是具備相當技術實力的科技公司,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殘酷的洗牌遊戲。有些人隻看到了科技巨頭們的收購和布局,卻沒看到VR創業公司的大面積倒閉。據了解,2014年國内市場大約有200多家VR初創企業,而到了2015年,整個市場隻剩下60多家VR創業公司,淘汰率達到了70%,仍然處在萌芽階段的VR産業,留給新晉創業者的想象空間巨大,但生存空間卻在被無限的壓榨。還在等待市場爆發的VR遊戲公司,如果不先考慮怎麼活下去的話,恐怕是等不到VR市場爆發的那天了。結束語總的來說,VR領域仍然是巨頭們的遊戲,巨頭們布局VR等待着前仆後繼的VR内容制作公司以“死亡沖鋒”式的方式來為自己踏坑摸索,等到市場成熟後再開始收購存活下來的VR内容制作公司,慢慢搭建自己的VR生态業務。雖然如今唱衰VR市場還為時尚早,但盲目吹捧VR時代将至的确也有些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