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問答市場迎來巨頭
去年年中,分答和值乎等産品,在國内掀起了一陣付費問答的小高潮。然而,随後分答迎來了“停機升級”,而值乎的熱度也逐漸散去。誰曾想,在付費問答還未出現複蘇迹象之時,已經有巨頭進場。去年年底,微博開始公測微博問答産品,正式涉足付費問答服務。
在具體的玩法上,微博與分答和值乎等其實大同小異。用戶可以付費向大V提問,其他用戶則可以付費1元人民币參與圍觀。大V可以自行設置問題的價格,而提問者也可以從圍觀者的付費當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
與分答和值乎不同的地方在于,微博問答中隻要提出了或回答了問題,對應的内容就會出現在提問者或回答者粉絲的信息流當中。同時,在問題被回答3個月後,回答内容也将會被自動公開,屆時所有人皆可免費浏覽。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分答和值乎的語音回答方式,微博問答的回答者隻能使用文字作答。在支付方式方面,微博問答支持支付寶付款—iOS版亦如此。
不過,截至發稿時,微博問答功能仍在公測當中,系統已經為部分大V分配使用權限,用戶也可以自行推薦大V加入微博問答。在付費問答的風頭過了之後才不緊不慢地推出微博問答,選擇後發制人的微博,能有多少機會?
微博或意不在知識付費
微博為什麼會突然涉足付費問答領域?而且是在這個市場漸入低谷之時進入?微博此次也并未高調的打出知識付費之類的噱頭,甚至直接将這一業務交由其戰略投資的“紅豆live”來運營。或許這也意味着微博此番入局付費問答,其本意并不在付費問答這個領域的前景本身。
對于微博這樣一個社交平台來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更準确地說就是—意見領袖(大V)。而另一個重要元素則是内容,具體而言即話題。足夠的話題才能夠黏住包括大V在内的微博用戶,而這些話題大多又要靠大V們去生産。事實上,為了鼓勵大V們生産更多内容,微博此前已經想了很多招。比如,粉絲頭條、長微博打賞和付費訂閱等。同時,每年微博還會舉行“V影響力峰會”,回饋大V。
在2016年10月舉辦的“V影響力峰會”上,微博方面曾公布了一組數字:自媒體作者通過微博獲得收入117億元人民币。其中電商領域自媒體的收入達到108億元人民币,但來自打賞和付費訂閱等内容付費的收入僅為4.7億元人民币。很顯然,姗姗來遲的微博問答,将為大V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影響力變現渠道。
不僅如此,大V們孜孜不倦地在微博問答中回答粉絲的問題,留下的答案也将成為微博重要的幹貨内容。這些内容,又将進一步增加微博用戶的活躍度。或許也正式因為如此,微博才制定了在答案發布3個月後将免費公布的規則。
微博問答,有戲沒戲?
既然分答和值乎都沒有憑付費問答飛黃騰達,那麼微博“入坑”之後,這一市場會有變化嗎?也許最終的情況或許比我們預想的要更樂觀一些。因為,微博具備幾個前兩者都不具備的良好條件。
第一、作為社交平台的微博擁有穩定的用戶流量。根據微博去年底發布的第三季度财報顯示,微博月活躍用戶數達到2.97億,同比增長34%。可觀的用戶基數,可以為微博問答導入大量的用戶,同時微博本身的信息流也可以将微博問答的内容分發給更多用戶。反觀付費問答的先行者們,不但沒有強大的用戶導入能力,也沒有掌握足夠的内容分發渠道,大部分時候隻能依靠平台的自然增長。
第二、微博擁有最多的大V。有數據顯示,在微博平台上,月閱讀量超過10萬的頭部用戶有34萬,而閱讀量超過1000萬的超級頭部用戶有1.5萬—他們就是人們口中的大V。更重要的是,在微博問答産品發布之前,用戶已經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關注了相關領域的大V。這些大V的存在,解決了付費問答中,用戶不知道向誰提問、我關心的領域沒有專業人士能解答等問題。
不僅是條件更為成熟,微博在付費問答領域的玩法也要更為靈活一些。在分答最為火爆之時,傳播最廣的并非是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問題,而是和“國民老公”王思聰相關的八卦内容。而在王思聰等人被付費問答平台消費一段時間之後,用戶開始産生審美疲勞,平台也逐漸失去了熱度。而微博問答,一開始就沒有将自己限定在知識問答的狹窄領域裡,用戶樂于圍觀、讨論的八卦問題甚至成為了主流。有意思的是,這也與微博本身的輿論場身份十分契合。
有流量的先天優勢,還有更寬泛的付費問答話題,微博問答的出現或将給分答等先行者帶來很大壓力。隻是專業的知識付費,似乎還沒到快速發展的成熟時機。不過,當付費問答成為主流,用戶逐漸養成了付費意識之後,那些專業知識問答,勢必将迎來自己的春天。
微博最大優勢就是用戶基數龐大,如何變劣勢為優勢,是微博借“内容”起飛的關鍵所在。—經濟學家宋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