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朿文壽整理|鄧麗穎圖|李可70多歲的朿文壽.."/>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江漢水傳漢劇

一江漢水傳漢劇

時間:2024-10-31 02:56:01


    口述|朿文壽整理|鄧麗穎圖|李可

70多歲的朿文壽老先生,是安康人的“寶貝”,老爺子、面善、健談說起話來字正腔圓,中氣十足。聽他說漢調二黃的往事,也是極有意思的事情。幼時聽漢劇,青年唱漢劇,中年研究漢劇,“我這一輩子隻做了這一件事情。”從他身上透出的勁兒,也如同這一江水一般,綿延、持久。

流傳和演變

自小我家在旬陽下面的蜀河鎮,舊時代大家的娛樂方式沒有别的,就是戲。

漢劇本名漢調二黃,在漢水,從漢中到襄陽這一段,過去特别流行。它是從西安雄厚的曆史文化積澱中産生的,發源的時間起碼有七八百年,但流傳到各地的時間并不長,大概隻有300年。它的發源地不在安康,但發祥地在安康。在安康紫陽縣的蒿坪有位姓楊的大戶人家,在漢水邊的許多地方都有商鋪,很有錢。他們從西安請來了戲班子,在蒿坪住了14年,之後這個劇種傳到漢中、安康和湖北各地……

過去旱路交通不發達,利用一江漢水,戲班子走州過府。所以漢江邊上唱漢調二黃的,特别是一些業餘的票友,很大一部分是船工。他們下到武漢,上到漢中,接觸到各個流派、各個地方的戲很多。有船的地方,戲班的流動性也比較大。在安康的劇團裡,有好幾個藝人都是“下海”的——之前是船主,手下這些纖夫也都會唱,船工們走到一個碼頭,晚上歇火時就到岸上去找戲班,有演戲就看戲,沒演戲就跟着人家,胡琴一拉起來,鑼鼓一打起來,就跟着唱了起來。

當時蜀河鎮上有個業餘劇團演漢調二黃。劇團的人很多樣,有船工、農民、教師、小商販……而且又有散走的專業藝人,到我們這來,大家就把他們接到家裡,家家供給着,讓他們給我們教戲。

小時候我特别愛看漢調二黃,六七歲開始跟着戲班學戲。13歲考到陝西省戲劇學校,上了6年學,從事漢調二黃的專業學習。那時戲曲大發展,戲劇學校選定了大西北有特色的劇種開班。民國3年,陝西有個督軍特别喜歡漢調二黃,他在家裡辦了戲班,當政之後,撥了一個營的兵力專營這個事。當時的營長是楊虎城。把軍饷拿出很大一筆,辦了西安民盛學社,有學生100多個。但民國時期,北洋軍閥鬥争來鬥争去,那位督軍幹了3年,後來被别人接替,沒權賦閑,漢調二黃的戲班也就散了。我在西安的師傅就是民盛學社的。

畢業後,我分到安康話劇團,是團裡的尖子演員。50多年前陝西電視台剛建台,我是第一個到那演戲的漢劇演員,演的是《二進宮》。後來“文化大革命”禁演戲劇,我也就沒事了。于是大量看書,開始思考漢劇的文化。1978年改革開放,老戲放開,很多年輕人斷代不懂老戲,我就給《安康日報》寫關于漢調二黃的文章。之後又去深造,參與編寫戲曲志,從表演轉向漢調二黃的研究。

漢水流域的中上遊地區(下遊我不太研究),戲劇特别發達。不單戲班多,劇種也多。因為移民多,把各地方的戲都帶過來。光安康的劇種(包括漢調二黃在内)就有6種。明代後期,李自成跟清朝打仗,陝南這一帶十室九空,很多地方都沒有人煙了,後來清朝建立,實行移民政策,湖廣移民來到安康。有移民就有各地方的文化交融。所以安康人說話很複雜。經常一個縣城裡和下面鎮子上說的話互相都聽不懂,音随地改。同樣的腔調,用不同的聲來發,保留了原本的東西,也顯現了有變化。漢水一線的各種劇就是這樣。所以漢水流域戲曲最大的特點就是戲曲沿着漢水傳到各地,又随着當地的語音、風俗、民情、味道,演變出自己的特色。

為什麼人們喜歡把河流稱做母親河?因為河流把很多東西發生出來,流傳出去。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