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北極 我去了六次

北極 我去了六次

時間:2024-10-31 11:01:20

北歐向北,地球極北之地。白色覆蓋的北冰洋和島嶼陸地,一切都是如此純潔而寂靜。夏天的來臨帶來了适宜的溫度和陽光,冰雪世界開始展現活力。苔原上的冰雪開始融化,随而替代的是色彩豐富的植被,各種花卉競相開放,一片生機勃勃。而此時上百萬數量的海鳥和多種陸地、海洋哺乳動物也出現在北極世界,它們來到北極的主要目是要在這短短兩三個月的夏季裡覓食和繁殖下一代。海冰的融化也使得探索北極變得可能,隻要乘坐專業的極地抗冰郵船就可以來到北極斯瓦爾巴群島或者格陵蘭島的各處峽灣,無論是乘坐橡皮艇巡遊,還是登陸岸邊徒步探索,北極都是那麼充滿魅力和豐富色彩。

斯瓦爾巴群島的野生動物

雖然這次7月份的北極之旅已經是我連續幾年中的第六次北極航程了,但是出發前依舊對這次北極帆船航程充滿着期待。以往幾次前往斯瓦爾巴群島都是在8月底的初秋季節,相對野生動物少很多,冰雪也比較多。7月初的北極正值盛夏,11天的北極航程看到了幾乎所有北極的動物,包括6次北極熊的相遇,還有髯海豹、環斑海豹、北極狐、海象、白鲸、斯瓦爾巴馴鹿等哺乳動物,而海鳥更是上百萬計,包括夏季遷徙來此繁殖下一代的三趾鷗、海鹦、海雀等。此外還近距離觀賞了壯觀的冰川,在北緯80度的海冰中破冰前行,前往位于新奧爾松的黃河科考站等北極特色體驗。

北極夏日極晝,北極熊在淩晨開始一天辛苦的覓食旅程。

北極熊母子正在一頭擱淺死去的鲸屍體上進食,夏天能夠找到如此饕餮美食是很幸運的。

簇絨虎耳草。

斯瓦爾巴罂粟。

毛蒿。

紫虎耳草。

山蓼。

徒步北極苔原就好像踩在海綿上一樣,走起來很輕松。北極夏日生機勃勃

來到北極最有趣的事情莫過于每天有機會兩次登陸探索。每當船上廣播通知準備登陸,所有團友全副武裝,穿上沖鋒衣沖鋒褲,戴上防風帽,腳蹬橡膠靴,在探險隊員的安排下乘坐橡皮艇登陸不同的島。來自極地探險公司的2名探險隊員反複強調一些登陸後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比如如何應對北極熊,或者如何防備遭到北極燕鷗攻擊,以及最重要的減少對于環境的破壞等内容。探險隊員每人腰裡都别着信号槍,手持來福長槍,看來這真是去野外探險。上岸後還是有不少規則需要遵守的,比如全程必須跟随在探險隊員的身後,且保持一定隊形,這主要因為在斯瓦爾巴群島峽灣随時可能會出現北極熊的蹤影,安全還是第一位的。

走在北極苔原上很有趣,這要比在碎石路或者山坡上行走舒服容易很多。這裡的很多地貌都是黃綠色的苔原地帶,一腳踩下去,就好像踩在海綿上一般陷下去,但不是很深,基本也就是到腳踝這裡。而随着腳步離開,這神奇的凹陷處會自然彈起,恢複原來的形狀。

與南極主要的植被是地衣苔藓不同,北極苔原的開花植被多達100多種,所以随便哪一次登陸,一眼望去,至少是滿目色彩,郁郁蔥蔥。在北極苔原植被中,有不少生命力極強的,比如北極柳、山蓼、北極鼠耳草、無莖蠅子草、仙女木、斯瓦爾巴罂粟、簇絨虎耳草等,它們都是沿着地勢生長,朝着陽光,色彩斑斓,充滿生機。每一次登陸都可以成為探索北極衆多植被的“生态訓練營”,在專業探險隊員的帶領下認識了解這些隻有在北極夏天才能看見的絢麗色彩和婀娜花朵。

每年北極的夏季時間其實并不長,真正對于植被來說,寶貴的3個多月時間就意味着自由和生命,還有繁衍生息。于是在差不多5-15攝氏度的溫度下,所有的開花植被争分奪秒地展示色彩和魅力。而對于我們來說盡量不要去踩那些開花的植被,探險隊員曾經說過,因為在斯瓦爾巴群島氣溫很低,風力很大,夏天日照時間也短,所以一般一棵10cm的開花植被很有可能已經是“大樹”級别了,随意踩掉實在于心不忍。

在徒步過程中除了不能采摘植被和花朵以外,還有很多物品都不能去觸碰或者帶走,比如動物的骨架、遷徙鳥類的糞便和羽毛,以及衆多石塊。對于來到北極的遊客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将對自然生态的影響降到最低,所以能帶走的隻有記憶和照片,而能夠留下來的也隻有腳印。

北極熊媽媽帶着寶寶神奇出現

北極熊是斯瓦爾巴群島的标志,有超過3000頭北極熊在此常年生活栖息,其數量甚至超過了整個島上1800個常住人口,因此斯瓦爾巴群島也被譽為“北極熊王國”。但是在斯瓦爾巴島探索的前兩天時間内,我們還沒有見到北極熊的任何蹤迹,不過兩位資深的探險隊員則無時不刻地用望遠鏡在找尋着北極熊的身影。

一天下午,我們得到另一艘船的線報,說在一處淺灘有一具小須鲸的屍骨從海水中露出來,可能會有北極熊前往覓食。于是我們趕緊朝着那片區域航行過去,抵達後果然很快發現了岸邊将近10米多的一堆白肉,可能在海水中泡的時間比較長了,已經沒有了鲸的模樣,但這一堆脂肪可真的是北極熊最渴望得到的食物啊!

北極熊是北極地區食物鍊的頂端掠食者,主要的食物是海豹,确切地說是海冰上休息的海豹或者是來到海冰呼口氣的海豹。雖然北極熊也是遊泳好手,但是在水裡畢竟遊不過海豹,所以最佳的捕食場所就是海冰之上。而夏季随着溫度升高,斯瓦爾巴群島附近的海冰幾乎都融化殆盡,對于北極熊來說就等于沒有了捕獵的場所,隻能依靠所能發現的腐食或者鳥蛋等為生,一直等到秋天峽灣結起了海冰以後才能捕食。所以夏天在斯瓦爾巴群島島上看到的北極熊基本都因缺乏食物,比較瘦弱。

并不是每一隻北極熊都有機會發現這麼一具須鲸的屍體,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我們在小須鲸附近守候了幾個小時,卻一直沒有見到北極熊的蹤迹,隻有不少北極鷗在喧鬧地争搶食物。正當我們準備撤離前往下一個登陸點時,北極熊的身影突然進入了探險隊員的望遠鏡内。“兩隻!媽媽帶着熊寶寶!”探險隊員激動的聲音頓時點燃了所有團友的情緒。果然地平線遠處出現了一大一小兩個點,慢慢朝着須鲸屍體的方向走過來,到了近處一看,真的是帶着熊寶寶幼崽的母熊。我們運氣實在太好了!

一旦陸地上有北極熊出現的話是禁止登陸的,這也是北極公約的行為準則,所以唯一能夠稍微靠近觀賞拍攝的方式就是乘坐橡皮艇在距離幾十米的海面上觀賞。于是我們分成兩艘艇慢慢靠近,所有人都被告知不能說話,就怕絲毫的人為聲音把北極熊母子給吓走。不過可能它們實在太餓了,直接來到了須鲸屍體上,開始大口啃食起來。脂肪對于餓了整個夏天的北極熊來說太珍貴了,也是在寒冷的北極地區禦寒的必備能量。所以媽媽不停地撕咬着須鲸的脂肪,完全不把我們放在眼裡。而熊寶寶則好奇地在這麼大塊“白色肉墊”上來回活動,舔舔手舔舔腳,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們在橡皮艇中安靜地觀賞拍攝,隻能聽到連貫的快門聲,差不多一個小時後,北極熊媽媽帶着寶寶離開了須鲸屍體,來到岸邊高處休息起來。媽媽也吃累了,直接趴下就睡,留下熊寶寶在一旁調皮,一會兒做出瑜伽動作,一會兒打哈欠,再次讓我們的相機快門響成了一片。當北極熊遇上北極鷗。

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城郊有小心北極熊的标志。

吃飽以後北極熊母子在高處開始休息。

夏季對于北極熊來說并不好過,因為它們捕獵場所的海冰都消融了。

5

6

7

85-8北極狐夏季的主要食物是遷徙來此繁殖的海鳥和鳥蛋。北極狐冰雪世界裡的精靈

在北極衆多哺乳動物中,很大部分的動物是依靠海洋資源為生,比如北極熊、海豹、海象等,但也有一些主要生活在北極苔原上,包括以植被為食的斯瓦爾巴馴鹿,以及在北極地區被譽為精靈級别的北極狐。

北極狐在北極地區分布很廣,土生土長,世世代代居住在寒冷冰雪世界中,卻始終悠閑自得,生活得遊刃有餘,身材和毛色也保持得很好。冬天北極狐自然是白色的皮毛,最好的保護色,相應在夏天,很多北極狐也會退去白毛,變成灰色或者深灰色,使得自己更好地和環境融合。要不是上世紀人類的獵殺,它們幾乎沒什麼天敵。如今在北極地區獵殺北極狐是嚴格限制的。北極狐加上尾巴也就1米左右,相當于一個家養中小型犬,是北極苔原上最神出鬼沒的家夥,也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專門抓一些小型動物或者鳥類為生,包括岩壁上的遷徙鳥類,或者鳥蛋等,有時候也會突襲一些栖息在苔原上的雁類或者賊鷗。

相比北極熊來說,北極狐的數量更多,在夏季斯瓦爾巴群島比較容易發現北極狐的蹤影,尤其是在遷徙鳥類(比如三趾鷗)築巢的懸崖附近,北極狐就喜歡在這片區域活動覓食,較容易找到受傷的成鳥或者雛鳥,甚至鳥蛋什麼的。果然在一處三趾鷗栖息地附近,一個灰褐色的移動身影進入我們視線,它行動很快,沿着苔原的坡度不停覓食,但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中,其夏季的保護色效果很好。

第二次見到北極狐則完全沒有想到可以這麼近,當時徒步過程中首先發現了苔原上殘留的三趾鷗殘骸,真是一地鳥毛,看來就有北極狐在附近活動。不出所料,不多久就在遠處大石陣中發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灰白色的。北極狐正在找尋自己的早飯,很快它找到了食物——三趾鷗的殘骸,開始大嚼起來。我們慢慢靠近,但是保持着約15米的距離。它完全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依舊大快朵頤,直至差不多十多分鐘以後,把食物消滅幹淨,滿意地站在碎石上挑釁地看着我們,然後繼續上路,動作很靈敏,不到一分鐘就跑遠了,漸漸消失在巨石中。

之後在探險隊員的帶領下我們還路過一處北極狐儲藏食物的洞穴,好幾個已經被挖開。探險隊員說,北極狐平時把吃不了的食物藏在地下,氣溫夠低,正好保存,也沒有其它獵食者會來偷,相當于它家的冰箱。

與馴鹿面對面

第一次看到斯瓦爾巴馴鹿的時候還有點吃驚,這不是聖誕老人的座駕麼?怎麼從北歐跨海跑到北極地區來了?斯瓦爾巴馴鹿是馴鹿的一個亞種,長年生活在位于北緯74-81度的斯瓦爾巴群島區域,是這裡的原住民。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1.5-1.6米,體重從50千克到90千克不等,一般3-5克形成小群體生活在極地苔原區域,以各種植物為食。它們個頭不小,體型壯碩,對于難得一見的人類遊客到訪,它們也不是特别緊張,相反對于我們的到來還略有些好奇,所以才有機會和它們面對面交流。

我們來到Trygghamna峽灣區域探索那天,與馴鹿相遇。眼前苔原一片黃綠色,正是北極夏天最漂亮的色彩。徒步沒多久就發現了有動物的足迹,包括看到新鮮的動物糞便,一看就知道是馴鹿的。夏天的植被食物很多,富含水分,因此馴鹿的糞便也比較濕潤,不像冬天糞便小巴豆似的。還看到了馴鹿的屍骨,估計是過去幾個冬季死在這片土地上被北極狐等獵食動物吃幹淨的。

一路輕松徒步行走,很快探險隊員在前方發現了馴鹿的蹤迹,看來是一家子,還有馴鹿幼仔跟着父母在吃草。當時我們距離它們約三五十米的樣子。離這麼近它們一點不緊張,估計是因為在這片土地上,它們最大的敵人是惡劣的天氣和缺乏食物,說到敵手,不多。北極熊在陸地上追不上馴鹿,北極狐又沒有強大的攻擊力。所以它們隻要不老弱病殘,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獵食動物天敵,對人類沒見過也犯不上去戒備。其中一個小馴鹿很萌,長得就像小牛犢似的,它比它的家長更好奇我們的到來。

夏季是馴鹿拼命進食的季節,因為這段時間北極陸地的植被生長茂盛,沒有冰雪覆蓋,馴鹿必須在這段時間足夠量地進食,才能積累大量脂肪,抵禦接下來冬季食物稀少的困境。這個季節也是馴鹿換季脫落鹿角的季節,可以看到其中一隻馴鹿正在逐步退角。其中有兩隻雄鹿的鹿角真夠霸氣的!探險隊員告訴我們這兩隻雄性可能要為了接下來的交配大打出手,還沒說完,這兩家夥就對上了,相互用犄角的前端頂着對方,就好像頂牛似的。可能因為現場“觀衆太多”,或者因為周邊沒有合适的雌性配偶,這兩隻雄鹿并沒有真刀真槍地打鬥。不過這麼近距離觀賞它們還是很令人震撼,當時我距離它們也就不到10米的距離,原來拿在手裡的500mm大炮早就扔在一邊,換上了廣角鏡頭24-70mm,背後正好是藍天白雲,用難得的仰拍視角記錄下了這些可愛的北極動物。這次與馴鹿的觀賞拍攝持續了約一個小時左右,看了個爽。幸好這裡遊客并不多,每年登陸這片島的估計最多也就百來人,所以對于當地生态和動物的影響并不大,希望這些可愛的萌物可以繼續快樂地生活在這片北極苔原上。

北極狐是北極苔原地區精靈級别的獵食者,嗅覺靈敏,動作迅速。

浮冰上的北極鷗。

懸崖上的海鹦。

懸崖上的侏海雀。

海邊栖息的海象也是北極獨有的海洋哺乳動物。

捕食成功的三趾鷗。

在海冰上休息的髯海豹。

8

9

108-10斯瓦爾巴馴鹿是北極斯瓦爾本地區特有的物種,也是北歐馴鹿的遠親。

夏季是斯瓦爾巴馴鹿覓食的主要季節,它們要在冬季冰雪到來之前盡可能多地進食。TIPS

斯瓦爾巴群島隸屬于挪威管轄,是北極地區夏日觀賞野生動物的最佳目的地和拍攝地,每年夏天從6月份到8月份都可以看到大量的野生動物,此時也是北極極晝的季節。

前往斯瓦爾巴群島基本都是從挪威乘坐北歐航空或者挪威航空航班前往,都需要經過奧斯陸。可以選擇奧斯陸直飛朗伊爾城的航班,也可以選擇從奧斯陸出發經停挪威特魯姆瑟後飛往朗伊爾城的航班。

關于簽證很重要的一點,因為斯瓦爾巴群島不屬于申根區域,所以從奧斯陸飛往斯瓦爾巴群島相當于離開了申根區域,回程再次飛回來的時候就要再次入境申根區域,所以所有遊客都需要持有有效的申根多次往返簽證。

斯瓦爾巴群島基本沒有公路交通,探索北極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專業極地抗冰郵船,從朗伊爾城出發返回的。此外如果不選擇坐船,也可以飛往朗伊爾城,在當地定一些當日遊的活動,這樣探索的區域就比較局限。

斯瓦爾巴群島夏天可以去,冬天也可以去,但是玩法完全不同。冬天海冰很厚,主要娛樂活動就是雪地摩托、狗拉雪橇等冬季冰雪運動,加上北極光。在格陵蘭島與歐若拉女神的約會平靜海面條件下拍攝到完美的北極村莊北極光倒影照片。

在格陵蘭島峽灣拍攝北極光可以獲得很棒的前景構圖。有人說北極光可遇不可求,需要十分運氣才能得以一見;也有人說看到北極光是需要緣分的,有緣之人自然可以看到;更多人相信北極光将會帶來好運。而我覺得看到北極光并不是特别難,隻要在合适的季節去合适的目的地,加上耐心的等待,就能如願以償。不過真的當如夢如幻、絢麗無比的北極光懸挂天際的時候,你會猶豫,是選擇睜大眼睛拼命地在大腦裡記憶刻畫,有朝一日微笑着回憶,還是鼓起勇氣,設置完美的參數,把它收錄在相機鏡頭裡?

說起北極光,并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而是一年365天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地球大氣表面的自然現象。極光是原子與分子在地球大氣層最上層(距離地面100-200公裡處的高空)運作激發的光學現象,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它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陽風、地球磁場、大氣。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産生。極光最常出沒在南北磁緯度67°附近的兩個環狀帶區域内,分别稱作南極光區和北極光區。極光是一種大自然天文奇觀,它沒有固定的形态,顔色也不盡相同。顔色以綠、白、黃、藍居多,偶爾也會呈現豔麗的紅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難測。極光的發生一般隻有在嚴寒的秋冬夜晚,高緯度的地區,才有機會目睹,因為漆黑寒冷的夜晚北極光最易出現,所以最佳時刻是10月至次年3月晚上10點到淩晨2點,有些時候可持續1小時左右。

本來9月份的北極格陵蘭島帆船之行并沒有對拍攝北極光抱有太多的期待,因為9月份的北極還處于夏秋轉換之際,每天天黑的時段也就7-8個小時。所以當連續三天陰雨過後,我幾乎放棄了拍攝北極光的念頭。然而在格陵蘭ScoresbySund峽灣航行第一天晚上10點多,當船上廣播響起“NorthernLights(北極光)!”的時候,興奮之情難以言表。趕緊穿戴整齊,帶上三腳架雲台、兩台機身以及24-70mm、15mm兩個鏡頭沖到甲闆上。

我大約從晚上10點半開始拍攝,此時天空還沒有完全黑暗,北極光在天空呈現帶狀引向天空,因為色彩比較淡,加上不停閃動,肉眼較難觀察,不過用高iso設置的相機拍攝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當天晚上因為船是停泊在峽灣深處,幾乎沒有任何的風浪,甲闆上非常平穩,連峽灣海面也平靜得猶如鏡子一般,所以拍攝時候架上三腳架,ISO設置在1600,最大光圈F2.8,基本可以保證2秒上下的曝光時間。

格陵蘭島東海岸的ScoresbySund峽灣可以說是世界上觀賞北極光最佳的目的地,因為這裡緯度正合适,在北緯60-70度的最佳觀賞北極光的緯度帶,而且這裡地處北極,除了少數因紐特人的城鎮村莊外,幾乎沒有光污染。而這兩年正好是太陽黑子活動頻繁的年份,所以北極光的噴發程度也非常活躍,幾乎從9月到來年4月份的每天晚上隻要天晴就可以觀賞到絢麗的北極光。

淩晨1點半,北極光再次大規模爆發,達到極緻,橫跨天際,肆意舞動在黑暗的天空中,綠色、藍色、紫色、黃色,絢麗到讓人忘記了時間和寒冷。而我也一次又一次按下快門,記錄精彩場景。有時候用超廣角連同海灣中的大塊浮冰和帆船桅杆以及背後的雪山一起構圖到畫面中,使得北極光的照片有更多的環境,有時候也用中焦段對着頭頂爆發強烈的北極光,捕捉噴發向外的動感效果。事實上任何照片、文字或者延時攝影視頻都無法形容親臨其境觀賞北極光的激動和壯觀和那種奪人心魄的氣勢!

總結下來,觀賞北極光并非一定要冬季,即使夏秋季隻要天黑,還是可以看到。而位置就很有講究,我們拍攝點位于北緯70度左右,而北緯69度是被譽為最容易看到北極光的地帶。在拍攝方面,基本拍攝北極光的器材和參數設置必須掌握,比如超廣角鏡頭或者魚眼鏡頭、高ISO設置、大光圈、三腳架平穩設置、手動對焦等。不過耐心守候和好的運氣還是關鍵的。在倫勃朗号帆船上拍攝漫天北極光。

給自己拍攝一張北極光下的工作照。

北極光強烈的時候會顯示出紅色,甚至亮白色。TIPS

全世界範圍内可以較大幾率觀賞到北極光的地區包括:格陵蘭島的中南部、冰島全境、挪威北部、芬蘭北部、瑞典北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阿拉斯加、加拿大中北部地區等。

觀賞到北極光最重要的條件是:天夠黑(不是極晝)、天空晴朗(不能多雲或者雨雪),還有就是在北極光帶條件下沒有太大的光污染(不在城市裡)。

現在有好幾款app都可以預測北極光的指數,比如aurorafcst等,可以下載以後提前了解某一個時段預測的太陽黑子風暴強度,也就是可能的北極光強弱。

在秋冬季前往北極地區觀賞北極光還要注意的是盡可能要多安排幾個晚上,否則很容易遇到多雲或者雨雪天而看不到。一般3-4天的等待會有較大概率看到。夢幻幽藍的浮冰世界從紅岩島山頂俯瞰浮冰墳墓和暢遊峽灣中的倫勃朗号帆船。

難得一見的冰拱造型巨大冰山。

格陵蘭島ScoresbySund峽灣是觀賞浮冰和冰山的最佳地點。

初秋季節ScoresbySund峽灣陸地上開始結冰。

各式大塊浮冰和冰山,以及背後高2000米的雪山是格陵蘭島ScoresbySund的标志景觀。格陵蘭島被譽為是浮冰王國,在這裡有着全世界除了南極大陸以外最大的冰蓋冰川世界,而沿海多處冰川斷裂下來的大塊浮冰造就了格陵蘭島成為全世界最佳觀賞浮冰的目的地。這其中格陵蘭島東海岸的ScoresbySund峽灣就有着全世界最壯觀的冰川。在ScoresbySund峽灣的深處有一個叫做“浮冰墳墓”的地方,聽上去很恐怖的名字卻有着天堂般的美景。在風平浪靜的清晨,乘坐橡皮登陸艇穿梭在巨大的浮冰王國中,近距離觀賞白色純潔冰面下的幽藍色,那種感受終身難忘。

早上我們乘坐登陸艇開始計劃中的浮冰世界體驗,這塊區域靠近紅岩島RedIsland。這裡是淺灘海床,很多上遊冰川斷裂下來的大片浮冰在這裡擱淺,因此這裡也被譽為“浮冰墳墓”。天氣情況良好,風平浪靜,使得整個觀賞之旅順利進行。一開始觀賞到紅色懸崖峭壁上築巢的很多北極鷗,白色的羽身和身後紅色岩石形成鮮明對比。紅色島嶼邊緣有很多經過常年風雨侵蝕所形成的狹窄通道或者神奇地貌,我們乘坐橡皮艇穿梭其中,或者靠近觀賞,感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一轉彎就進入Strombugt觀賞大片的浮冰,之後便乘坐登陸艇穿梭于巨大的浮冰中。浮冰形态各異,有些好像高塔,有些猶如體育場館,有些可以明顯看到浮冰表面融化形成的藍色長條,不時還可以看到聽到從冰塊中融化釋放出的氣泡聲音,還有一些拱形的冰洞也是夏天冰川消融活躍所創造的形态。各式大塊浮冰和冰山,以及背後高2000米的雪山是格陵蘭島ScoresbySund的标志景觀。因為這片“浮冰墳墓”位于淺水海灣,幾乎沒有什麼洋流和風力的影響,整個海灣海面平靜得猶如鏡面一般,清晰的倒影随處可見。漸漸陽光撥開雲層灑下來,眼前場景更顯奇幻。很多去過南極的朋友也感歎,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在浮冰世界裡盡享幽靜的冰雪世界。

在浮冰世界巡遊還不是探索的全部内容,探險隊員駕駛橡皮艇來到紅岩島的一側,登陸後我們沿着北極苔原走到了幾十米高的山頂,此時眼前的美景實在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安靜的海灣裡散落着大小不一的藍色浮冰,而近處紅色的砂岩和秋日北極柳等植被又是充滿熱情的暖色調,兩種色彩對比強烈,俯瞰這一神奇的世界讓每一位團友難以挪步。這也是格陵蘭島浮冰世界最極緻的美景。

除了浮冰墳墓,北極格陵蘭島峽灣幾乎每天都有機會可以看到兩岸從山坡上噴湧而出的壯觀冰川,有些甚至寬度達到了幾公裡。夏天的溫度加速了冰川的消融,所以不時在冰川前沿會有大塊冰從冰川斷裂出來,砸在海水中,濺起巨大的水浪,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而這些也就是我們之前所看到峽灣中浮冰的由來。

而冰川前往往是很熱鬧的,經常可以看到在浮冰上有不少北極鷗、三趾鷗等海鳥,因為它們在這裡伺機等待,一旦冰川前沿坍塌後造成的海浪會把海底的養分和小魚翻到海面,這也成為了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有時候還可以在冰川前看到海豹的身影,尤其是髯海豹等都喜歡在海冰上栖息,也因此會吸引一些北極熊的到來。

北極夏末初秋的黃昏時分,天空會顯示出迷人的粉紅色彩,搭配藍色的冰山,令人感覺驚豔。

正所謂冰山一角,浮冰因為比重的關系,水面上的部分占到隻有十分之一的體積。

在倫勃朗号帆船上拍攝冰山的不同構圖創意。

透過浮冰看浮冰。

浮冰随着不斷融化和水力的作用在表面形成魚鱗狀的紋理。TIPS

無論是乘坐大船還是橡皮艇靠近冰川觀賞都需要保持安全距離,以防萬一冰川坍塌下來的碎冰四濺飛出造成傷害,或者避免造成力量較大的浪湧掀翻橡皮艇。

在風浪較小的海灣觀賞拍攝浮冰的時候,可以更多拍攝一些倒影,也可以帶水下相機或者帶防水殼的運動相機拍攝水面下的大塊浮冰。所謂“冰山一角”,因為冰比重的關系,在水面上的體積是水下的十分之一,水下的浮冰更壯觀。極地揚帆日出火燒雲下的揚帆。

在風力合适的條件下,船長和船員一起揚起風帆。

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朗伊爾城碼頭看到“倫勃朗号”極地帆船的時候,一下子就被它迷住了。當時碼頭上有好幾艘在北極夏季運作的專業極地抗冰郵船,一百人到三百人的不等,高大的船體給人一種壓抑感,但唯有停在一邊的這艘“倫勃朗号”帆船感覺特别的拉風,仿佛讓人回到了《加勒比海盜》電影的場景,亦或者是《海賊王》動畫裡的情節,還沒上船就深深被它迷住了。

下午登船的時候是在周圍大船遊客的一種好奇的眼神中走過舷梯來到長56米,寬6.7米的帆船上,可能那些坐大船的人們都想着這些估計是探險家,或者是BBC紀錄片的工作人員吧。進入船艙,發現船雖小,但五髒俱全,餐廳、酒吧、圖書區域、24小時的咖啡茶區域都有,船艙房間雖然不大,但有獨立衛生間,基本舒适沒有問題。雖然船小,但該有的安全準則一個不差,上船以後探險隊長對船上的行為準則做了詳細說明,之後進行了每人都要參加的救生演習,很認真地穿上救生衣來到甲闆點名,熟悉整個流程。黃昏時分,在夏季北極不落的柔和光線下,我們乘坐帆船開始了11天的北極探秘之旅。在北極冰川背景下的倫勃朗号帆船。

倫勃朗号帆船一共有6片帆。

探險隊員Jordi告訴我們,“倫勃朗号”帆船可是一位活躍在北極的“老奶奶”了,建于1924年的荷蘭,如今已經是94歲高齡了。最早的幾年是作為捕魚的帆船,之後改裝成為了帶引擎的三桅杆帆船,幾十年間也先後被改名字十來次,易主多家,一直到1993年才成為現在的樣子,并以荷蘭曆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命名。雖然看上去是很古老的帆船,但内部構造早就更新換代了,無論是通訊系統、導航系統和引擎都是最先進的,達到最新的SOLAS規則标準,确保航行安全。

因為主要航程都是在斯瓦爾巴群島的峽灣區域,基本沒有很大的風浪,所以帆船就成了探索北極最好的交通工具,速度雖然比大船稍微慢一些,但是帆船可以去到更多大船進不了的狹窄水道,而且每一次登陸隻有船上滿載的近30個遊客,完全沒有大船幾百人的叽叽喳喳,也更利于去深度探索北極的苔原,尋找野生動物,以及聆聽探險隊員的每一次講座内容。整個航程期間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兩艘橡皮艇一起近距離觀賞北極熊的精彩,拍了個過瘾。

帆船怎麼能不揚帆呢?隻要風力合适,船長就真的讓我們體驗一把像船員一樣全體拉帆航行的刺激。當時我們起錨離開Ymerbukta灣,一路往南返回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天氣很好,也等到了差不多12到15節合适的南風可以揚帆。于是船長一聲令下,所有船員和探險隊員都開始在甲闆上忙碌起來。“倫勃朗号”帆船前後共有6片帆,平時固定在桅杆上,此時需要解開纜繩,然後依靠人工動力把一片片巨大的帆揚起,這可真不是輕松可以完成的。

為了大家都可以體驗一把揚帆,團友們也被鼓勵和船員一起揚帆。大家輪流上前從上往下拉拽幾根纜繩,很快五六米寬的帆就被往上拉起,但越往上因為阻力和重量關系越需要更大的力氣,最多時候3個壯實的男性團友合力才把一片帆升到最頂端,不禁讓一位女團友感歎道:升帆比生孩子還辛苦!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揚起了所有的6片帆,以5-6節的速度朝着朗伊爾城的方向順利航行,乘風破浪在北極海域是如此刺激的體驗!此時陽光也再次出現在我們的頭頂上,多美妙的返程經曆!在好天氣的幫助下,我們一路揚帆,順利返回朗伊爾城。大家也都體驗了揚帆起航,絕對與衆不同的極地感受,終身難忘!

最後在船上的那晚,船長聲情并茂地告訴我們,“倫勃朗号”所代表的帆船被稱為“高桅杆帆船”(TallShip),這裡的高,并不是指船體有多高,事實上在北極運作的大部分船都要比“倫勃朗号”更高,但都不能被稱為“TallShip”,因為“TallShip”這個術語首先誕生于北美東北海岸,用來形容那些在人煙稀少、狹小水域航行的木質縱帆船,因為這些帆船的桅杆高度,因此擁有那種可以俯視地平線和風光的氣勢。所以為了與其它形狀各異的輪船進行區分,如今高桅杆帆船“TallShip”這個詞是專門形容那些仍在服役的偉大帆船,它們搭載旅客,訓練海員,或者運輸貨物,航行在世界各地。船長感謝我們能夠選擇“倫勃朗号”帆船,否則的話,可能這艘船已經回到博物館,而不再有市場了。在海冰區域拍攝一張影子合影是不是很特别呢?

探險隊員Jordi在船頭桅杆上拍攝。

風力合适條件下全部升起6片帆。

倫勃朗号帆船在極地峽灣航行遊刃有餘。

在船頭拍攝清晨火燒雲。

揚帆,掌舵,有沒有當一次海賊王的沖動。TIPS

倫勃朗号帆船船艙房間空間并不大,但都有獨立衛生間,可以24小時洗熱水澡,這對于遊客來說是很方便的。船上還有24小時随時供應的熱水、咖啡、茶、餅幹等飲料和小食。

選擇好的航程和好的船公司是北極帆船體驗的關鍵,隻有深度的航程才有機會去到大船去不了的秘境,觀賞拍攝到與衆不同的美景。當然探險隊員也是關鍵所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