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時間:2024-10-31 03:55:04

XiJinping'sSpeechontheOpening

Ceremonyofthe10thCongressofthe

ChinaFederationofLiteraryandArt

Circles(CFLAC)andtheninthCongressoftheChineseWritersAssociation(CWA)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出席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2014年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堪培拉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共同出席堪培拉“北京花園”、悉尼“中國文化中心”、悉尼科技大學圖書館“中國館”揭牌儀式。(右圖)

■2000年,北京CBD開始大規模建設,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發展,已形成以國際金融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文化傳媒聚集發展的産業格局,成為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商務中心區和首都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顯著标志。(下圖)“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我國文藝界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緻以誠摯的問候!

黨對文藝工作曆來高度重視,這是因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黨的号召,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創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秀作品,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2014年10月,我們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我同文藝界的同志們深入交流,進一步明确了新形勢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和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火熱實踐,傾情服務人民,傾心創作精品,熱情讴歌全國各族人民追夢圓夢的頑強奮鬥,弘揚崇高理想和英雄氣概,奏響了時代之聲、愛國之聲、人民之聲。特别是在黨和國家舉辦的一系列重大活動中,在面向基層、面向群衆的文化服務中,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挑大梁、不計名利、夙夜奔忙,展現了昂揚的精神風貌、高超的藝術水平。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國文藝界出現新氣象新面貌,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群衆文藝、藝術教育等都取得豐碩成果,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魅力。

實踐充分證明,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召喚、追求藝術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擔當敢創新、可信賴可依靠的隊伍。黨和人民感謝你們!■中華文化延續着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2014年5月3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觀看學生書寫的毛筆字。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内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2014年9月2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創辦十周年慶祝活動上,一名學生表演中國書法。當天,來賓們共聚一堂,學習、領悟中國茶道文化,并且欣賞了中國書法、繪畫、古琴等傳統文藝表演。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正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力前進。這是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中國人民創新創造、開拓進取的勇氣,有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毅力,中華民族在苦難和曲折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必将在輝煌和奮鬥中大踏步走向明天,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駛向光輝的彼岸。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早在革命戰争年代,毛澤東同志就多次強調要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1940年,他說:“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1979年10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表祝詞強調:“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他還強調:要大力發揚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大聲疾呼和以身作則地把這些精神推廣到全體人民、全體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進步的人們所向往,也為世界上許多精神空虛、思想苦悶的人們所羨慕”。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内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識。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圖為習近平在校園觀看北大師生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青春詩會。五四運動,也被稱為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上圖)“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

■杭州市錢江新城。随着G20的勝利召開,杭州向全世界展現了自身的魅力。“建設全國文化創意中心”是杭州城市發展重要的功能定位之一。(左圖)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魯迅先生1925年就說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号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這裡,我給大家提幾點希望。第一,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抛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1942年5月,毛澤東主席和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的代表們合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精神地标。(上圖)

■鄧小平同志不僅提出過“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思想,而且對于文藝問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體系。圖為1989年10月26日,《鄧小平論文藝》一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次發行儀式。(右圖)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曆史發展階段上産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中華民族精神,既體現在中國人民的奮鬥曆程和奮鬥業績中,體現在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産生的一切優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國一切文學家、藝術家的傑出創造活動中。

在每一個曆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曆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造力是如此強大、創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隻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聩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

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随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曆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語,隻能被時代淘汰。

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聖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标。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确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經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抒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蓬勃實踐,抒寫多彩的中國、進步的中國、團結的中國,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中國有着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9月24日,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前,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秘魯前總統加西亞交談。“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曆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

■北京中關村夜景。中關村是中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也是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多樣化的現代文明交流使北京成為我國文化人才、文化設施、文化企業總部和文化産業資本最集中的地區,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雄厚基礎和絕佳條件。(上圖)

■上海夜景。上海素有“東方巴黎”的美譽,是西方文化輸入的中心和中國新聞出版業的中心。(左圖)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曆史的認知和運用。曆史是一面鏡子,從曆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曆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沒有曆史感,文學家、藝術家就很難有豐富的靈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學家、藝術家要結合史料進行藝術再現,必須有史識、史才、史德。

曆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象去描寫曆史,更不能使曆史虛無化。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曆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曆史,告訴人們曆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戲弄曆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将被曆史戲弄。隻有樹立正确曆史觀,尊重曆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曆史,才能經得起曆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之後人。

中華文化既是曆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隻有紮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于世。■1994年1月29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參加在福州市左海公園舉行的中華民族風情藝術節開幕式。中華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隻有紮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以鮮明的中國特色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上圖)“中華文化既是曆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隻有紮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天津戲劇博物館内,從戲台看觀衆席。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在中國,上海、天津、南京、武漢、廣東都是有名的“戲碼頭”,要想在全國叫得響,就得到這些“碼頭”搏一搏。(左圖)第二,希望大家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時代的雕塑者。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願、心情、心聲,立志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馬克思說:“人民曆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以為人民不懂得文藝,以為大衆是“下裡巴人”,以為面向群衆創作不上檔次,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紮根人民。隻有永遠同人民在一起,藝術之樹才能常青。

文藝要服務人民,就必須積極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13億多人民正上演着波瀾壯闊的活劇,國家蓬勃發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歡樂憂傷,構成了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充滿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動的樂章,展現出色彩斑斓的畫面。廣大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也必将大有作為。

我們的文學藝術,既要反映人民生産生活的偉大實踐,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樂的真情實感,從而讓人民從身邊的人和事中體會到人間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間大愛和大道。關在象牙塔裡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一切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追随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動。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的集合,每個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都有内心的沖突和憂傷。真實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種各樣的人物,從人民的實踐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隻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讴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

■2014年9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少年兒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我們偉大民族的希望。”傳承文化血脈、延續文明之根的希望也寄托在青少年身上。(上圖)“真實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種各樣的人物,從人民的實踐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讀懂社會、讀透社會,決定着藝術創作的視野廣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

■新編史詩京劇《赤壁》充分利用龐大舞台,展現了多空間叙事的強大功力,舞美設計瑰麗宏偉。(左圖)走入生活、貼近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準來提煉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能力。文藝工作者既要有這樣的态度,也要有這樣的能力。文藝反映社會,不是通過概念對社會進行抽象,而是通過文字、顔色、聲音、情感、情節、畫面、圖像等進行藝術再現。因此,社會的色彩有多麼斑斓,文藝作品的色彩就應該有多麼斑斓;社會的情境有多麼豐富,文藝作品的情境就應該有多麼豐富;社會的韻味有多麼淳厚,文藝作品的韻味就應該有多麼淳厚。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揭示人類命運和民族前途是文藝工作者的追求。偉大的作品一定是對個體、民族、國家命運最深刻把握的作品。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奮鬥,推動我國社會發生了全方位變革,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面對這種史詩般的變化,我們有責任寫出中華民族新史詩。史詩是人民創造的,不論多麼宏大的創作,多麼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須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從而深刻提煉生活、生動表達生活、全景展現生活。

曆史變化如此深刻,社會進步如此巨大,人們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躍,為文藝發展提供了無盡的礦藏。社會是一本大書,隻有真正讀懂、讀透了這本大書,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讀懂社會、讀透社會,決定着藝術創作的視野廣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上好社會這所大學校,讀好社會這本大書,創作出既有生活底蘊又有藝術高度的優秀作品。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文藝要反映生活,但文藝不能機械反映生活。茅盾說過:“文藝作品不僅是一面鏡子——反映生活,而須是一把斧頭——創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隻有昂揚沒有沉郁、隻有幸福沒有不幸、隻有喜劇沒有悲劇。生活和理想之間總是有落差的,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不如人意的地方。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用文藝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引導人們提升思想認識、文化修養、審美水準、道德水平,激勵人們永葆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态和進取精神。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校園觀看北大師生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青春詩會時同朗誦者親切交談。五四運動蕩滌了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開辟了道路。(右圖)“清泉永遠比淤泥更值得擁有,光明永遠比黑暗更值得歌頌。”“中華文化延續着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級表演藝術機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不斷打造出各類傳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下圖)文藝創作的目的是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清泉永遠比淤泥更值得擁有,光明永遠比黑暗更值得歌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處發現美善、在陰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邊緣的觀望者、譏讒社會的抱怨者、無病呻吟的悲觀者,不能沉溺于魯迅所批評的“不免咀嚼着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而且就看這小悲歡為全世界”。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鼓舞人們在黑暗面前不氣餒、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用理性之光、正義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對人民深惡痛絕的消極腐敗現象和醜惡現象,應該堅持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真善美戰勝假惡醜,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第三,希望大家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優秀作品反映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産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人民創造文化傑作、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

當代中國正經曆着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着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大實踐必将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創作同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我們這個蓬勃發展的國家相匹配的優秀作品。中國人民不僅将為人類貢獻新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

中華文化延續着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适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内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曆史的認知和運用。圖為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曆史文化展覽。(左圖)“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與時俱進、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鮮明禀賦,也是我國文藝不斷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

■隋代展子虞的《遊春圖》,現藏于故宮博物院。該畫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作品。(下圖)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着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着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同時直面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

與時俱進、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鮮明禀賦,也是我國文藝不斷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文藝不僅要有體量的增長,更要創造質量的标杆。創新貴在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要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用專注的态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

第四,希望大家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偉大的文藝展現偉大的靈魂,偉大的文藝來自偉大的靈魂。歌德說過:“如果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偉的人格。”一切藝術創作都是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互動,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震撼。隻有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現實、真誠的感情去體驗生活、藝術的靈感去捕捉人間之美,才能夠創作出偉大的作品。雖然創作不能沒有藝術素養和技巧,但最終決定作品分量的是創作者的态度。具體來說,就是創作者以什麼樣的态度去把握創作對象、提煉創作主題,同時又以什麼樣的态度把作品展現給社會、呈現給人民。

■2014年5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同師生們交流,将“青春夢”融入到“中國夢”是他對莘莘學子的殷切期待。(右圖)“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式上指出:“中華文明,不僅對中國發展産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圖為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孔廟舉行的祭孔大典。(下圖)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蕩的氣。經典通過主題内蘊、人物塑造、情感建構、意境營造、語言修辭等,容納了深刻流動的心靈世界和鮮活豐滿的本真生命,包含了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審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創造力,因此才能成為不會過時的作品。

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養德和修藝是分不開的。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把為人、做事、從藝統一起來,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藝術訓練,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要自覺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錯誤傾向,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腐朽思想。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我國古人說:“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路遙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托爾斯泰也說過:“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用它來毫無問題地斷定一種我認為是正确的對一切社會問題的看法,那麼,這樣的小說我還用不了兩個小時的勞動。但如果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們二十年後還要讀我所寫的東西,他們還要為它哭,為它笑,而且熱愛生活,那麼,我就要為這樣的小說獻出我整個一生和全部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闆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不朽之作。要遵循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牢記文化責任和社會擔當,正确把握藝術個性和社會道德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嚴肅認真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要珍惜自己的社會形象,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不為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為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于向炫富競奢的浮誇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2014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來華出席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系對話會的部分外方政要夫人參觀首都博物館。圖為彭麗媛和來賓在博物館内的戲樓欣賞《古都風韻》演出後,觀看京劇勾臉、盤頭展示,同演員親切交流。“隻有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現實、真誠的感情去體驗生活、藝術的靈感去捕捉人間之美,才能夠創作出偉大的作品。”

■北宋《聽琴圖》(局部),現藏于故宮博物院。這是一件可以代表宋元以來優雅藝術傳統的作品,相傳為宋徽宗趙佶所作。(上圖)

■明刊本《楚辭》,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中華民族文藝創造力是如此強大、創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左圖)

■曆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象空間。圖為根據建築史學家楊鴻勳先生的《陝西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前殿複原設想鳥瞰圖》制作的漢未央宮模拟圖。(右圖)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文藝界是思想活躍的地方,也是創造力充沛的地方,濟濟多士,英才輩出。我國文藝事業要實現繁榮發展,就必須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在團結文藝工作者方面負有重要職責。多年來,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哪裡有文藝工作者,文聯、作協的工作就要做到哪裡,發揮好文藝界人民團體作用。

新形勢下,文聯、作協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層傾斜,服務向最廣大文藝工作者拓展,改變機關化、行政化傾向,不斷增強組織活力。要加強引領,突出政治性、先進性、群衆性,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組織向心力。要加強聯絡,延伸工作手臂,加強對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的團結引導,把千千萬萬文藝從業者、愛好者凝聚起來,不斷增強組織吸引力。要增強本領,加強能力建設,強化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發揮在行業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行業影響力。要加強溝通,待人以親、助人以誠,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成為文藝工作者事業上的好夥伴、生活中的真朋友,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溫馨之家,把文藝戰線的力量發動起來,把人民群衆中蘊藏的創作能量激發出來,推動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标。圖為2016年10月1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右圖)“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蕩的氣。”“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養德和修藝是分不開的。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被譽為台灣“文化地标”台北誠品書店,相繼在香港和蘇州開設分店。北京三聯韬奮書店宣布24小時“不打烊”,其靈感也源自這家書店。(下圖)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是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充分認識文聯、作協的重要作用,指導推動文聯、作協深化改革、發展事業,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要用符合文藝規律的方式領導文藝事業,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保護好文藝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加強文聯、作協黨的建設,加強文藝單位黨的建設,選好配強文藝單位領導班子,把講政治、懂業務、能幹事、願服務的幹部放到文藝工作領導崗位上來。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多為文藝工作者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營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環境。要重視和加強藝術教育,提高人民群衆藝術素養。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文藝作品不是神秘靈感的産物,它的藝術性、思想性、價值取向總是通過文學家、藝術家對曆史、時代、社會、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來體現。面對生活之樹,我們既要像小鳥一樣在每個枝丫上跳躍鳴叫,也要像雄鷹一樣從高空翺翔俯視。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我相信,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文學家、藝術家不僅有這樣的雄心,而且有這樣的能力,一定能創作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優秀作品。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使命、牢記職責,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同黨和人民一道,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最後,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文明》雜志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作,開設“文明人物·中國文藝家”專欄,講述了當今中國46位優秀文藝家的故事,傳播他們作為中華文化的品牌群落所表現出來的中國力量。(右圖)“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

■著名雜技藝術家夏菊花(《文明》2013.7)以創新獨具的雜技表演動作,成為中國女子頂碗第一人。(上圖)

■2004年,導演尹力(《文明》2015.2)與電影《張思德》的演員唐國強、吳軍等人在陝北外景地合影。尹力憑借《張思德》《雲水謠》《鐵人》三部影片,成為國内家喻戶曉的“主旋律”導演。(左圖)

■曾寫過《紅星歌》《紅星照我去戰鬥》《映山紅》等700餘首中國觀衆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的傅庚辰(《文明》2015.2),曆經二十二稿反複錘煉,譜寫出這曲動人心弦的《中國夢》。(右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